馮夢龍《智囊全集》:悟透這2個官場智慧故事,輕鬆收拾強悍之人

2020-12-22 嘉悅說娛樂

眾所周知,資治通鑑是北宋司馬光耗時19年主編的一部規模空前的編年體通史巨著。從周威烈王寫到五代後周世宗,涵蓋16朝1362年的歷史。

其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係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後人。

論其地位,可用清人王鳴盛的一句話來概括:「此天地間必不可無之書,亦學者必不可不讀之書也。」

大部分可能只知道《資治通鑑》,但少有人知,後世還有一本「小《資治通鑑》」,就是明朝文學家馮夢龍所著的《智囊全集》,它被後世稱為「六大傳世奇書」之一。

書中記錄了從先秦到明朝1238個關於智慧謀略的故事。其中有兩篇官場智慧故事令我印象深刻,就是關於怎麼巧妙收拾那些強悍不聽話且手握重兵的幹將。

兩個官場智慧故事:聰明人如何收拾強悍之人

1、張居正收拾沐朝弼

沐朝弼是朱元璋養子沐英的第八代孫子,世襲黔國公。想必很多人都不懂黔國公是什麼爵位,其實就是掌管徵南將軍印,鎮守雲南的總兵官。

沐朝弼在位時,雖然立下過赫赫戰功。但是,此人不僅有野心,還是個驕奢淫逸之人,為了自己的私慾,淨幹些喪盡天良之事。據馮夢龍《智囊全集》記載:

事母嫂不如禮,奪兄田宅,匿罪人蔣旭等,用調兵火符遣人詗京師。

沐朝弼身為「封疆大吏」,卻毫無德行,對母親和嫂嫂無禮,霸佔哥哥的田土和房產,還藏匿朝廷侵犯;最為關鍵的是,他還用調兵火符派人去刺探北京朝廷的情報。

按照明朝的律法,沐朝弼的罪行理應嚴懲,群臣都奏請捉拿沐朝弼歸案。但問題在於他手握重兵,若逼急了,很可能激怒他反叛。所以朝廷商議此事時,都覺得很為難。

正當大家不知所措的時候,首輔張居正想出了妙招。先提拔沐朝弼的兒子,然後再派人前往雲南逮捕沐朝弼。

他料定,那時沐府上下必定疑心重重,上萬名士兵肯定不敢輕舉妄動。這就是張居正的官場智慧,採用先揚後抑的技巧,不需一兵一卒就成功收拾了沐朝弼。

尤其在如今這個物慾橫流,欺軟怕硬,以權壓人的社會氛圍中,這個技巧還是有效的,不僅能夠輕而易舉的達到想要的結果,還不會打草驚蛇,簡直是一舉兩得。

2、明朝尚書劉大夏收拾魯麟

當時甘肅副將魯麟因為沒有爭到甘肅總兵一職,對朝廷有怨恨,便以子女年幼為理由,請假回家了。

面對這樣的人群,要如何「收拾」呢?其實,很簡單,尚書劉大夏曾經提出了一個妙招,建議朝廷嘉獎魯麟的先輩,給他們家族扣一頂大帽。

這樣就間接切段了他背後的家族以下犯上的作亂行為,而失去家族支持的魯麟自然就沒有能力折騰起來,結果竟然鬱悶而死。

想必這樣的人在如今社會也是普遍存在的,因為沒有達到自己的期望,所以心存怨恨,怨天尤人,最終以離職為由來引起上級的重視。

但是,往往這樣衝動的做法只會讓自己後悔不已,所以,此故事也警醒後人一句話:衝動是魔鬼!當遇到逆境和不滿時,鎮定應對才是最機智的做法。

以上的2個官場故事都是來自馮夢龍《智囊全集》,這本書被稱為「小《資治通鑑》」,裡面收集了中國古代2000年1238個智慧謀略故事

這本書是反映古人運用智慧巧妙解決問題、戰勝敵人的奇書;一部《智囊全集》在手,人性一覽無遺;學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趨吉避害!

400年來,無論是當大官的、當老闆的,還是職場小白還是普通百姓,無不將《智囊全集》奉為必讀經典

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競爭博弈,無論是溝通技巧,還是自保防身,都能從裡面找到靈感和方法。所以,深受各界人士的追捧和喜愛!

清代才子紀曉嵐不僅熟悉這本書,還能做到「倒背如流」的程度,所以機智過人,妙語連珠。還有讀過《智囊全集》的康熙,還認為它是「國之利器」,只允許內部傳閱,不可外傳。曾國藩之所以能夠在官場站穩腳跟,是因為馮夢龍的著作《智囊全集》。「他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

不僅前人重視此書,現代人也把它奉為經典。萬達創始人王健林將《智囊全集》列入書單,推薦給萬達高層,並表示:

此書闡述了為人處世應遵循的各種規則,揭示了職場、商場中處理各種複雜關係的智慧,對加強個人修養,應對職場難題以及在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和發展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所以,無論你在社會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只要讀懂了它,就讀懂了官場職場;讀懂了它,就讀懂了社會人性。

這本書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會人生,看似無情如穿腸毒藥,實際上卻是字字璣珠的真知灼見,是一本不可多得智言慧語總集,也是能夠教大家為人處世的「寶典」。

早讀早受益,原價399元,現在活動價6本只要98元就可以帶回家。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了解古人的精華,或許不能一夜暴富,但卻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何樂不為呢?

相關焦點

  • 曾國藩:年紀四十,4不動,3不換,2不碰!老祖宗智慧受教了
    首先是自身的堅持和努力,而他的外力就是一本書,就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的《智囊全集》。曾國藩本不是一個機智的人,但是憑藉著這本書成為了偉人。官場和普通的公司不同,勾心鬥角不算,還要能夠為老百姓辦實事,這是比較難的。那個時候為了能夠在官場立足,大家都開始拼才智。很多人在那時候因為能力不夠下馬,但是曾國藩牢記《智囊全集》中的條條框框,所以能夠穩坐寶座,而且自己的子孫後代都因此受到了尊敬。
  • 馮夢龍《智囊全集》十句名言: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
    馮夢龍所著的《智囊全集》,將古人的智慧以故事的形式展現,非常的有趣味,深深被富人的智慧折服。連古代皇帝都很愛讀《智囊》,乾隆評價《智囊》是「古人智慧之大全也」,康熙也非常喜愛《智囊》。曾國藩走到哪隨身都會帶一本《智囊》,夜深人靜時更是反覆品讀。
  • 老祖宗的忠告:身上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惹禍端
    其實古人的智慧並不難學,俗語都比較通俗易懂,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幫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順遂。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站穩腳跟,憑藉的就是自己不凡的膽識智慧以及為人處世。曾國藩之所以可以這麼優秀,還得得益於馮夢龍的這本《智囊全集》。
  • 馮夢龍引人深思的10句經典話語,句句大智慧,成年人都應該要明白
    不管是為人處世,還是官場智慧,曾國藩都是最好的榜樣。所以,他被譽為「千古第一完人」,一直是後人學習的典範。但在如此「完人」的背後,馮夢龍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馮夢龍是誰呢?馮夢龍被稱為「文學怪人」。如果你不認識他,想必也知道「杜十娘怒沉萬寶箱」的故事,這篇文章被選入高二語文教材。
  • 老一輩留下的話: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
    老一輩留下的話:一個人能不能成大事,在於你能不能悟透這3件事說到智囊這本書,就不得不說曾國藩,曾國藩對於智囊這本書可謂是愛不釋手,他曾經日夜捧讀《智囊》,他曾說:"每當夜深人靜時,方翻次書,細細品味。"
  • 奸相丁謂的3條官場哲學:學會2條可討皇帝歡心,情商之高值得學習
    丁謂與寇準的故事被馮夢龍先生收錄在《智囊全集》中,對於寇準的遭遇,馮夢龍作出了非常可觀的評價:丁謂屬於小人而有才,如馭之以道,可為所用,於國於己有利,如利劍在手,用之不當,其芒傷己。寇準非宰相之才,可為言官,仗義直言。那麼,生活中面對「小人」,我們應該如何相處呢?
  • 「文學怪才」馮夢龍處世警則: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
    「喬太守亂點鴛鴦譜」等等,這些家喻戶曉的故事,全是出自馮夢龍之手。字字句句之中更是充滿了警醒,下面就為大家介紹馮夢龍作品之中,最讓人警醒的10句話,充分體現了什麼叫做看破世事驚破膽,習透人情冷透心:1.忙忙如喪家之狗,急急如漏網之魚。
  • 老祖宗忠告:人到四十五,正是出山虎!中年人需謹記,句句在理
    表面上說,這句話是說人在四十五歲的時候,還未老去,很多人都是大器晚成,所以他們創造了這句話來形容那些中年時仍然保持才幹的人,那麼這句話到底合理嗎?傳說中,姜子牙在70歲的時候仍然活躍於政壇中。在這一年才遇到知遇之人,知道後來官至宰相。百裡奚也三十歲仍然沒有什麼成就,但到了七十歲時,他得到了秦穆公的賞識,並最終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 古人言:「兩腮無肉不可交」,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的觀人智慧
    話雖如此,但是古人卻很相信"觀人"術,喜歡通過觀察人來預測一個人今後的行為。《智囊全集》中就有一些觀人方法,被稱作"半個聖人"的曾國藩早年研究《智囊全集》,並結合書中內容加以應用,最終寫了一本觀人看人的《冰鑑》。
  • 千古智謀奇書《智囊全集》,毛先生多次點評,只讀一遍也受益終生
    所以後世之人,但凡要混跡官場,想要有所一番作為,都沒有辦法繞開他的為官之道。但正如你所見,曾國藩的文武方略離不開一位好老師:歷代戰略第一書——《智囊全集》。他會在夜深人靜時一遍又一遍地讀這本書,從中學習做官和處世之道。
  • 老祖宗忠告:身上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來禍端
    鬼谷子就是要一個識人高手,他座下的弟子有:孫臏、龐涓、張儀、蘇秦,每一個都有不俗的智慧和謀略,在各個封地都深受器重。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識人術:身上有這二個特徵的人,儘量少交往,容易招來禍端。一、「反覆者失信,自是者鄙陋。」
  • 老祖宗忠告:人到五十,這三種「親人」不要來往了,躲得越遠越好
    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將來自民間的各種俗語組合在《智囊全集》,還做了詳細的說明。其實古人的智慧並不難學,只要你認真去細心體會,懂得其中為人處世的道理,你的人生就能少走很多的彎路!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混得如魚得水,主要還是憑藉著自己過人智慧以及為人處世,他之所以能夠擁有這樣的聰明才智,還要得益於明代鬼才馮夢龍的一部歷史巨作——《智囊全集》。究竟這是一本什麼樣的「奇書」?
  • 學習老祖宗識人術,記住這3句口訣,幫你看人一看一個準
    其實古人的智慧並不難學,俗語都比較通俗易懂,只要你用心體會,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幫助你的人生路越走越順遂。曾國藩能夠在官場上站穩腳跟,憑藉的就是自己不凡的膽識智慧以及為人處世。曾國藩之所以可以這麼優秀,還得得益於馮夢龍的這本《智囊全集》。
  • 千古謀略奇書《智囊全集》,教你怎麼在競爭激烈的社會有一席之地
    《智囊全集》是明末著名通俗文學家馮夢龍編寫的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的書。馮夢龍的作品非常強調感情和行為,最出名的作品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恆言》,合稱"三言"。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代表作。他一生心血都在對通俗文學創作、搜集、整理、編輯,為中國文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但是最深入人心的就是《智囊全集》。
  • 《智囊全集》:「兒孫自有兒孫福」學會擇良師益友,成為了經典!
    《智囊全集》的作者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全書收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智囊小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當代的老年人常常提起子女的時候通常會把一句話放在嘴邊,那就是:「兒孫自有兒孫福。」這話的意思是兒子已有他們自己的福氣,老年人無須過度憂慮,也無須為他們太多勞碌。
  • 天道:一個人能力再強,看不透這兩點,遲早被人算計
    2、看不透人性人性是善與惡的結合體,強者懂得用人性領導人,而弱者不懂得觀察人性,往往被人領導。電視劇《天道》中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帶著王廟村的一幫農民脫貧,對於如何管理跟這些農民合作是個大問題。其實,曾國藩能有如此的成就,這其中的功勞,離不開馮夢龍寫的一本「奇書」——《智囊全集》曾國藩說:「每當夜深入靜時,方翻此書,細細品味。」他將自己一生的智慧,歸功於馮夢龍的的《智囊全集》。
  • 老祖宗告誡:見不得你好的人,往往有3種「怪相」,很多人都不懂
    其實我們會發現古人傳下來的智慧,哪怕是到了現在也依然不過時,為此,明代鬼才馮夢龍收集了來自民間的各類俗語,涉及教育、生活、為人處世、家庭親情、經商等領域,組合成《智囊全集》,並做出詳細的白話文說明,在現在手機網絡時代下,能夠好好靜下心來看書,增長自己的內涵文化真的太需要了。
  • 《智囊全集》:「舉頭三尺有神明」,下半句更為經典,受益終生!
    《智囊全集》的作者是明代文學家馮夢龍,全書收集了從先秦到明代的智囊小故事1200餘則,是一部中國人民智慧的創造史和實踐史。因此 有一句老話「人在做,天在看」,而取自這句話老話誕生的俗語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想來很多人都了解,但你知道這句話俗語的下半句嗎?剛開始聽到此俗語還是在孩提時代,那時候就有一個疑惑,「舉頭三尺」確實有神明嗎?
  • 俗話說「十個瘦子九個貧」,後半句才是經典,教你遠離小人
    更重要的是,我們的遠古祖先留下了智慧和歷史文化,例如馮夢龍的《智囊全集》和充滿智慧的文字等。很多可以說是簡明扼要又包含生活哲理和偉大智慧,這就以"十個瘦子九個貧"的為例,這在現代世界中,仍然有意義嗎?曾國藩的智慧可以說是來自馮夢龍的《智囊全集》,他通過認真閱讀《智囊全集》在書中得到了很多啟發,並編寫了一本怎麼觀人識人的《冰鑑》,為世人所傳閱,然而,那些豐富的知識也讓曾國藩在人生道路上還有官場上都一帆風順,讓他能夠獲得如此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