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閱讀寫作技巧#
馬上就要開學了,很多家長都開始積極配合老師對孩子的網課進行複習,但有家長反映:字詞句子好複習,但作文不知道如何複習,看老師的直播課回放又很費時間,想問有什麼好的辦法嗎?大白老師今天帶領孩子用畫思維導圖的形式,來對三年級下冊的作文進行複習,希望對各位家長有所幫助。
自作內容:我的植物朋友
我們首先來看一看課本上給出的寫作要求和提示。
從課本上的內容可以看出來,要求孩子們寫一種植物,在寫之前可以先做一個植物的觀察記錄卡。在閱讀提示中給出了觀察的方法:看到的、摸到的、聞到的、聽到的、嘗到的,從這裡就可以看出,要讓孩子們從觀察的五個方面(眼看、手摸、鼻聞、耳聽、嘴嘗)入手去寫一種植物。這個提示不僅告訴寫作的入手點,也提示了作文的段落結構。
第一段:介紹植物的基本情況
不管是寫何種植物,不能直接寫自己觀察到的,要先告訴別人你觀察的植物是什麼,所以第一段要寫植物的基本情況。我們拿桃花為例:在第一段中要寫出挑花的名字、別名、開花時間等基本知識。
第二段:寫眼睛看到的
植物給我們的最直觀感受是他們美麗的樣子,所以第二段中可以寫一寫看到的,而在寫眼看的時候,要寫清看到植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等等,但是直接寫這些,也能把植物寫清楚,但顯得枯燥,沒有表達出植物的美感,在這裡可以用上一些優美的修飾詞或擬人、比喻的修辭,將植物的美感表現出來。仍以桃花為例:顏色:花瓣粉色、花蕊深紅色;形狀:花瓣圓圓的,花蕊長長的;大小:不大、很小;數量:很多、很密。
第三段:寫一寫聞到的、聽到的
植物本身有一種特殊的清香,我們在第三段可以寫一寫聞到的植物氣味,由於氣味可寫的內容不多,可以用上修辭和自己的感受,讓這一部分內容變多。如:桃花:淡淡的清香。由於植物不會發出聲音,所以我們在寫的時候,可以寫一寫颳風以後植物的聲音或者是植物周圍動作發出的聲音。如:桃花開了,蜜蜂來採蜜,發出嗡嗡的聲音。有的植物可以吃,有的不能吃,在嘴嘗這一點上要實際情況實際區分,能吃的可以寫一寫味道,不能吃的就不用寫了。
第四段:寫一寫手摸到的感覺
最後可以去摸一摸植物,寫出手的感覺,植物是幹的還是溼的,是硬的還是軟的,是尖銳的還是鈍的,是光滑的還是粗糙的,通過這些細緻的感受把植物的特點寫出來,同樣在描寫的時候,每一個方面都可以用上修辭,讓句子更加的具體、生動、詳細。桃花為例:軟軟的、光光滑滑的、有一種潮溼的感覺,使勁一摸,就被弄壞了,很脆弱。
第五段:寫一寫植物的作用或自己的感受
在最後的結尾可以從兩方面去寫。一是去查一下資料,寫一寫植物的各種作用,而是可以寫一寫自己對植物的感受。
在語文所有的句子描寫中,為了使句子更加的具體生動形象,都可以使用一些優美的詞語和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等),在讓句子變得生動的同時也可以更好地將植物的特點寫出來,還能讓作文的字數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