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文化扶貧|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文創+農旅讓窮山溝變網紅地

2020-12-11 遂寧新聞網

日前,在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2020射洪瞿河3536彩菊文化旅遊月啟動儀式盛大舉行,在震天的鑼鼓聲中,與村裡500畝金絲皇菊一同綻放的,是村民們一張張幸福的笑臉。脫貧攻堅戰役打響以來,中皇村堅持以產業造血為引領,不斷優化全村產業布局,從大力發展傳統種養業,最終聚焦到如今的以「特色菊花+三線文化」為依託的文旅產業,貧困戶收入持續增加,村集體經濟逐年增強,昔日的窮山溝變成了今日的「聚寶盆」。

以花為媒:貧困村成為網紅地

「通過勞動力入股,我去年轉包了七八畝地,收入一萬多塊錢,今年還要繼續包下去。」當前正值金絲皇菊盛開的時節,在瞿河鎮中皇村香菊產業基地,貧困戶羅敬樹興奮地介紹。 

曾經的中皇村,山高溝深,基礎設施薄弱,產業發展滯後,十分貧困。2018年,中皇村成功引進四川彩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到中皇村發展特色菊花產業園項目,一期流轉土地500餘畝,栽植香菊、金絲皇菊500畝,產業鏈條初具雛形。通過開展「產聯式」合作試點,帶動全村75戶貧困戶實現增收,提供穩定就業崗位40餘個,農戶以土地、勞動力入股實現戶均增收2000餘元,最高者超過萬元。村集體通過資本聯投實現效益聯贏,村集體經濟增收4.75萬元。 

據了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中皇村改善了基礎設施,僅道路就新修建、擴寬了13.8公裡。「村民出得去,業主進得來。」中皇村村幹部說,產業的引入不僅為中皇村脫貧致富帶來了希望,同時還促成了有規模、有效應、有人氣的文化活動,大量遊客到村,讓這個曾經的窮山溝變成了賞菊打卡的網紅地。

文創發力:復甦50年前的時代記憶


「我和我們一群姐妹一大早就從綿陽趕了過來,30多年前,我們就在3536廠工作,這裡有我們最美好的回憶。」旅遊節當天,家住綿陽的餘美玉女士一早就來到中皇村,村裡的變化讓她十分驚嘆,她通過微信、抖音,把眼前的美景傳遞到自己的朋友圈。 

位於中皇村的3536廠始建於1966年,曾是一家專門生產軍需棉被的軍工廠。上世紀90年代,3536廠搬遷至綿陽,僅留下廢棄的老廠房,在時光的變遷中逐漸銷聲匿跡。「中皇村的廢工廠作為工業遺存,與其他文化遺產有著諸多不同,老廠房、舊機器記錄著我國民族工業的艱辛創業史,它是我們國家工業化進程的重要載體,是一個城市的奮鬥見證,更是一代人的青春和另一代人的童年。」近年來,中皇村牢牢抓住3536廠這一文創資源,不僅成功復甦了這一消失近30年的老工廠,更盤活了旅遊資源,成功吸引一大批成都、綿陽、重慶等地的遊客。 

如今的3536廠,子弟校、畫牆、衛生院、照相館、理髮店、麵包房都承載著那個年代的回憶;職工宿舍前的道路旁,整齊地栽種著香樟樹和梧桐樹,仿佛可以聽見廠區職工騎自行車時,發出「叮叮」的清脆得如同泉水一般的鈴聲,為這個昔日的窮山溝煥發出新的活力。

農旅融合: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

在產業蓬勃發展的同時,中皇村積極探索農旅結合新路子,以菊花為媒介,用好原3536軍工廠等資源,以「相聚三六廠、香菊助中皇」為主線,集中開展文旅活動。 

2019年以來,中皇村連續兩屆成功舉辦瞿河鎮中皇村彩菊文化旅遊節,開辦了3536三線建設老照片展暨菊文化展、香樟園壩壩宴、歌舞表演、國際小姐走秀、菊谷採摘體驗等活動,人氣爆棚。從10月到11月,菊花採摘體驗吸引了眾多市民的參與,約15萬人次來此休閒觀光。一些貧困戶以此為平臺,積極參與安保巡邏工作、發展「地攤經濟」,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公司還將和村裡一道,將菊花產業打造為特色扶貧產業,通過「產業扶貧+觀光旅遊」的模式,延伸鄉村休閒旅遊鏈條,使其成為撬動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大槓桿。 

「如今,隨著文旅融合發展的穩步推進,產業升級和鄉村振興指日可待,屆時中皇村有望成為一座推進城鄉互動發展的鄉村樞紐,為『把射洪建設成區域發展的文化和經濟中心』增添一道亮麗風景,搭建一條『文創+新型農業+旅遊』三位一體的鄉村振興路徑。」對於未來,中皇村所有人信心百倍。 


相關焦點

  • 百名記者進百村|走進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
    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中皇村緊緊圍繞「兩不愁、三保障」工作目標,分類施策,前後投入資金800餘萬元改善基礎設施、增進民生保障、提升產業成效,村內整體面貌顯著改變,窮山溝變成了「聚寶盆」。菊花盛開的季節,中皇村成了五顏六色的花海。
  • 村民自拍抖音金絲皇菊成「網紅」
    產業成效,村內整體面貌顯著改變,窮山溝變成了「聚寶盆」。   11月27日,當「百名記者進百村」採訪組記者來到射洪市瞿河鎮中皇村,不免被眼前的景象震撼:道路兩旁,在漫山遍野的金絲皇菊簇擁下,這個曾經貧窮落後的小山村煥然一新,宛如一個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返。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慕名前來賞花的遊客,在抖音、微信朋友圈的擴散下,中皇村變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村」。
  • 沒有文化富不了 有了文化窮不了——遂寧文化扶貧啟示錄
    沒有文化富不了 有了文化窮不了——遂寧文化扶貧啟示錄2020年10月20日,隨著最後42戶104人脫貧出列,遂寧如期完成了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的目標任務。在「脫真貧、真脫貧」的過程中,我市深入開展文化扶貧行動,創新公共文化服務,激發脫貧致富內生動力,既扶志,又扶智,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 四川省遂寧市射洪市
    …[詳細]玉皇街社區香樟社區文聚場社區金魚埡村熊家祠村瓦窯村香峨村金家村花土地村紅碑村千家村大碑村蒸籠寨村寶塘村玉皇村白馬廟村中溝村>二明村水潮溝村牛家祠村白候廟村金銀村青果村鋪埡村梨園村文升鎮5109221202019年,撤銷文升鄉,設立文升鎮,以原文升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文升鎮的行政區域,文升鎮人民政府駐新街69號。
  • 射洪市經濟科技局信息化股股長趙亮:扶貧「通信兵」增添農村新活力
    扶貧「通信兵」增添農村新活力——記射洪市經濟科技局信息化股股長趙亮 在射洪市,一些農村地區由於地處偏遠和地形因素,信息發展水平相對滯後,阻礙了村民脫貧致富的步伐。如何利用信息化助力農村扶貧工作,是精準扶貧工作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今年37歲的趙亮是射洪市經濟科技局信息化股股長。
  • 熱血玄幻文:山溝走出的窮小子,手握九龍神鼎,踏上太古神道
    熱血玄幻文:山溝走出的窮小子,手握九龍神鼎,踏上太古神道很高興又跟大家見面了。非常感謝小可愛們在百忙之中點開小編的這篇文章,小編真的是榮幸之至。小編每天都給大家分享精彩的小說,希望大家都能喜歡。今天小編要推薦給大家的是:熱血玄幻文:山溝走出的窮小子,手握九龍神鼎,踏上太古神道九龍神鼎簡介:一念可碎日月星辰,一指可滅蒼天霸主,談笑間,諸天十界灰飛煙滅。一個從山溝走出的窮小子,手握九龍神鼎,掌控萬古時空,踏上太古神道,與諸天帝子爭鋒,與神話時代碰撞,在光怪陸離的大千世界中,逆流而上。
  • 科技「金手指」,把窮山溝「點」成聚寶盆 荒地村,地不荒人也不慌了
    科技「金手指」,把窮山溝「點」成聚寶盆 荒地村,地不荒人也不慌了 民生熱點 │ 2020-11-02 09:00
  • 創文志願者深入小區科普 「敲門行動」讓創文家喻戶曉
    創文志願者深入小區科普 「敲門行動」讓創文家喻戶曉 這兩日,曲江文旅志願者們緊緊圍繞創文工作重點,持續開展「敲門行動」,走進各個居民小區普及創文知識理念,讓創文工作家喻戶曉,共同維護西安文明生態環境。
  • 本田車尾貼兩張紙之後瞬間變網紅,交警也忍不住豎大拇指:好創意
    本田車尾貼兩張紙之後瞬間變網紅,交警也忍不住豎大拇指:好創意今年時很特殊的一年,年初很多人回到家裡,張燈結彩,正預備歡歡喜喜過年,不料一場新冠病毒忽然爆發了,只好呆在家裡足不出戶,同時對武漢的情況感到特別擔心。
  • 草原上注入「傳媒」力量:開啟文化創意的扶貧模式
    烏婭娜 攝作為2020年新增的定點扶貧高校,中國傳媒大學發揮文化傳媒領域的優勢,探索「文化創意+扶貧」的模式幫扶科右前旗。除舉辦論壇,連日來,中國傳媒大學還在當地開展了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結對共建籤約、「蒙小馬烏蘭與毛都」表情包發布、草原書屋文旅眾創共扶空間開工、「中傳創扶」實踐基地揭牌等系列活動,為科右前旗的脫貧攻堅注入了鮮活的文化力量。
  • 陶瓷藝術大師打造出的「中國鄉村藝術公園」,藏在山溝,土得掉渣
    創建人郭愛和講出了其中的奧秘:中華五千年的仰韶文化時期,傑出代表就是祖先發明了彩陶。彩陶是我國最有成就的原始藝術,缸是彩陶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帶有彩繪的「伊川缸(仰韶文化)」就是歷史見證。仰韶時期祖先就燒缸,華夏五千年不熄的窯火一直傳承到現代,缸是中國文明、陶瓷文化發展的歷史見證者。
  • 小康路上·齊魯紀事丨淄博一窮山溝裡,石頭房壘出十萬客流
    那時候的村民也都沒想到,窮山溝溝裡的下柳溝村,竟然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村,村裡老石頭房改造的餐飲民宿區成了吸引遊客的一大利器。「柳溝人家」的每一處小院都獨具風格。窮山溝裡搞旅遊申士富從家中一路小跑到村委會的時候,村支書申士文正在桌上研究規劃圖。
  • 張家口赤城縣:山溝裡興起科技農業
    正值夏日,溝域兩側山脈逶迤,林木蒼翠,一條硬化路連綴起散落在山溝裡的4個村莊。作為河北省14個環京縣區之一,赤城山地面積大,河谷縱橫,分布著大小3000多條溝壑。光梁窪—高柵子溝位於大海陀鄉西部,東南與北京延慶區接壤。長期以來,當地村民在溝壑間零星開拓出小片耕地,露天種植玉米、馬鈴薯、架豆等作物,土瘠、民貧、村窮。
  • 湘陰縣第五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暨樟樹港辣椒節「火辣」開幕
    5月8日上午,我縣第五屆鄉村文化旅遊節暨樟樹港辣椒節「火辣」開幕。市委副書記陳愛林宣布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湖南農業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鄒學校,湖南省農科院黨委書記、副院長柏連陽,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蘭定國,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肖凌之及縣領導餘良勇、彭方建、熊檢華、周義軍、李愛佳、宋華、張亞玲、餘建新、張淼、甘文偉等出席開幕式。
  • 馬空:生態扶貧摘窮帽 苗山處處傳笑聲
    2017年8月2日至4日,馬空代表(左二)率扶貧、林業、農業等縣直有關部門到大浪、白雲等6個鄉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圖為實地察看拱洞鄉龍令村螺螄粉產業稻田養螺基地。攝影/梁立明面對這些「短板」,馬空與四套班子成員充分討論,形成了破解的共識:堅持以脫貧攻堅統攬全縣發展大局,將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旅遊發展、新型城鎮化、生態工業和招商引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等有機結合,深入實施產業扶貧、就業扶貧、農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貧搬遷、基礎設施建設、政策兜底保障等措施。
  • 漫畫家李昆武為昆明創文代言:創文走向精細化人文化
    掌上春城訊8月3日起,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昆明日報推出的創文系列宣傳短視頻開始發布,本期將由漫畫家李昆武為昆明創文工作宣傳代言。「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現在已經從精細化走向了人文化。」日前,漫畫家李昆武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稱讚昆明創文工作。作為一名入圍「漫畫奧斯卡」法國昂古萊姆大獎,同時獲得法國聖馬洛圖書展「最受讀者歡迎獎」和「歷史會晤」文化節最佳歷史類漫畫大獎的漫畫家,李昆武用手中的畫筆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人生全景圖,也讓更多人了解昆明、關注昆明。
  • ...甘孜州藏地蓮花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電商精準扶貧紀實
    為此,本網結合本年度「走企業採訪」活動,特推出《記者走企業·聚焦高質量發展》特別報導,敬請關注。今(4)日甘孜日報2版報導《為山貨插上「雲翅膀」甘孜州藏地蓮花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電商精準扶貧紀實》全文如下「近兩年,我州電商企業按照『全域統籌·整體推進』電子商務發展工作思路
  • 天柱縣扶貧搬遷戶龍君蘭:昔日貧困戶 如今當網紅
    天柱縣扶貧搬遷戶龍君蘭:昔日貧困戶 如今當網紅 發布時間:2020-12-09 13:47:07      來源:黔東南日報 我叫龍君蘭,是天柱縣聯山街道惠民社區的易地扶貧搬遷戶
  • 合肥又添一處「網紅打卡地」,美爆了!
    層層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嫋娜地開著的,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裡描述的這段動人的景色,最近如果你來到肥西縣山南鎮長莊村就能身處其中了。每年 6 月底開始長莊村的太空蓮就開始悄悄綻放,花期一直可以持續到 10 月份,由於這種蓮花花型大,色澤豔麗,每每到這裡的遊客總是會忍不住掏出手機。
  • 全國知名媒體走進襄陽聚焦精準扶貧
    全國知名媒體走進襄陽聚焦精準扶貧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1日 16:55 來源:中新網湖北 」全國知名媒體聚焦襄陽大型採訪活動舉行。  3天的採訪時間裡,媒體記者進深山、入村鎮、鑽大棚……深入襄陽市所轄的保康縣堯治河村、南漳縣長坪鎮園家灣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穀城縣經濟開發區趙灣鄉莫家河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襄州區張家集鎮邵棚村等四地,聚焦礦山變景區、扶貧搬遷戶「家門口」就業和美麗鄉村建設的生動畫面,記錄襄陽脫貧攻堅、振興鄉村結下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