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核潛艇的發展

2020-12-24 騰訊網

海基戰略核力量一直被法國視為核力量的基石,潛射彈道飛彈和核潛艇更是重中之重。法國政府用於研製和購買戰略核武器的費用佔法國武器裝備總費用的30%。因為重視核潛艇的發展,法國擁有一支完整的水下戰略核威懾力量。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法國一共發展了兩代4型攻擊核潛艇和彈道飛彈核潛艇。

可畏級戰略核潛艇(第一代戰略核潛艇)

可畏級戰略核潛艇是法國海軍第一種彈道飛彈核潛艇,使法國真正擁有了水下戰略核力量,在法國海軍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可畏級戰略核潛艇1958年開始研製,首艇1964年開工建造,1971年正式服役,共建造6艘,目前已經全部退役。

可畏級戰略核潛艇長128米,寬10.6米,吃水10米,最大排水量8920噸,極限潛深達300米,自持力90天,艇員編制135人;採用1臺PAT1壓水堆,單軸單槳,最大航速25節。

可畏級戰略核潛艇搭載16枚潛射彈道飛彈,先後裝備了M-1、M-2、M-20和M-4潛射彈道飛彈。可畏級共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魚雷和飛魚潛射反艦飛彈,魚雷和飛彈的攜載總量為18枚。

M-1彈道飛彈

M-1彈道飛彈是法國第一代潛射彈道飛彈,是在法國S2地對地中程彈道飛彈的基礎上經過改進而成,是兩級固體燃料飛彈,射程僅有2000公裡左右,其核彈頭只有700千克重,但核當量高達50萬噸。可畏級前2艘搭載的是M-1彈道飛彈。

M-2彈道飛彈

M-2飛彈和M-1飛彈的尺寸和彈頭威力完全相同,只是增加了第二級發動機的推力,射程增加到3000千米,後來法國在可畏級前兩艘上換裝了M-2飛彈,並裝備在第三艘上。

M-20彈道飛彈

M-20飛彈是M-2的改進型號,可畏級的第四和第五艘裝備了該飛彈,後來可畏級的前三艘也換裝該飛彈。M-20飛彈在尺寸上與M-2基本相同,但核彈頭為TN61熱核彈頭,威力增大到120萬噸TNT,圓概率偏差800-1000米,射程約4000千米。

M-4彈道飛彈

M-4彈道飛彈是法國第一代攜帶分導式多彈頭和三級固體發動機的潛地飛彈,在技術上有很大的提高和改進,射程增加至6000千米,圓概率偏差縮小至460米內,還採用分導多彈頭,可攜帶6枚1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並且可在更大深度上進行發射。並且發展了M-4A、M-4B、M-45三個型號,射程分別為4000千米、5000千米和6000千米,算得上是真正意義的中遠程彈道飛彈。M-4飛彈最先部署在可畏級的最後一艘上,然後輪流部署在可畏級的後五艘。

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第一代攻擊核潛艇)

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是法國海軍第一代攻擊型核潛艇,是全球最迷你的攻擊核潛艇,但也使紅寶石級擁有較佳的操控性與靈活度,適合在水文複雜的地中海作戰。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首艇1979年正式服役,共建造6艘。

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長72.1米,寬7.6米,吃水7.3米,最大排水量2730噸,極限潛深達300米,自持力30天,艇員編制70人;採用1臺CAS 48壓水式反應器,單軸七葉片螺旋槳,最大航速25節。

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共有4具533毫米機械彈射式魚雷發射管,可攜帶魚雷和飛魚潛射反艦飛彈,魚雷和飛彈的攜載總量為14枚。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第二代戰略核潛艇)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是法國現役最先進的戰略核潛艇,是法國第二代彈道飛彈核潛艇,該級艇用於取代法國可畏級戰略核潛艇,是法國戰略核威懾的主要組成部分。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1981年開始研製,首艇1989年開工建造,1997年正式服役,共建造4艘,分別為凱旋號、魯莽號、警戒號和可懼號。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長138米,寬12.5米,吃水10.6米,最大排水量14335噸,極限潛深達400米,自持力90天,艇員編制111人;採用1臺K-15一體化壓水堆裝置,功率150兆瓦,單軸泵噴推進,最大航速25節。

凱旋級戰略核潛艇搭載16枚M-51潛射彈道飛彈,M-51飛彈為三級固體燃料飛彈,射程8000-11000千米,圓概率偏差300米,其攜帶12枚新型TNO彈頭。凱旋級共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攜帶魚雷和飛魚潛射反艦飛彈,魚雷和飛彈的攜載總量為18枚。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第二代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是法國第二代攻擊核潛艇,也是最新的攻擊核潛艇,主要用來替代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1998年開始研製,首艇2007年開工建造,2019年下水,預計2025年服役,計劃建造6艘。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長99.5米,寬8.8米,吃水7.3米,最大排水量5300噸,極限潛深達350米,自持力50天,艇員編制60人;採用1臺K-15壓水堆改進型,功率150兆瓦,單軸泵噴推進,最大航速25節。

梭魚級攻擊核潛艇共有4具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可發射包括F21「黑鯊」重型高速魚雷、SM39飛魚潛射反艦飛彈和FG29水雷在內的各型武器,載彈量24枚。梭魚級還將裝載處於研發狀態的海軍型「風暴幽靈」/SCALP對陸攻擊巡航飛彈,該飛彈的最大射程為500千米。

法國的核潛艇發展之路採取的是小步快跑的策略,迄今為止也只發展了兩代核潛艇,在數量上遠比不上美國和俄羅斯。但是卻足以滿足自身的戰略需求,而不至於陷入軍備競賽的漩渦中,獨立自主的保證了自己的戰略威懾能力。

相關焦點

  • 法國核潛艇「火了」!著火的「珍珠號」,在國際上處於什麼水平?
    (世界最小核潛艇:法國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核潛艇是目前世界大國的鎮國之寶,因此各國對於核潛艇的重視程度普遍要高於一般的海軍部隊,也高於常規潛艇部隊。但是最近法國海軍曝光的一則消息實在是令人尷尬。(土倫軍港內,濃煙滾滾的"珍珠"號攻擊核潛艇)本次失火的"紅寶石"級核潛艇在世界核潛艇發展史上是一個極為獨特的存在,因為它是全球噸位最小的核潛艇。紅寶石級核潛艇的水上排水量為2400噸左右,水下排水量則為2700噸左右,比許多常規潛艇還要小。
  • 難得一見的法國核潛艇戰爭片,專業又驚險刺激,很不錯
    法國人檢測到之前的那艘俄國核潛艇Timur III,在遙遠的太平洋向法國本土發射了核彈襲擊。法國被迫迎戰,於是總統下令通過本國潛艇一方面對俄國飛彈進行攔截,另一方面對俄羅斯實施核反擊,正式發射核飛彈攻擊俄羅斯。在這個故事的設定裡,核潛艇的指揮官只接受總統的指揮。一旦總統的指示下達,核潛艇上的指揮官必須要進行核彈發射,不再接受任何人的幹預,即便是總理,也不行。
  • 法國流年不利!巴黎聖母院起火之後,「珍珠號」 核潛艇也著火了
    在事後的檢查中,這艘核潛艇的濃煙中暫時沒有發現有放射性物質的存在,法國境內的傳感器也沒有檢測到放射性的物質,因此可以基本排除這次事故可能帶來的核汙染問題。但是由於燃燒時間過長,外界還是很擔心這艘核潛艇的受損程度。
  • 美國核潛艇的發展
    美國作為核潛艇的發源地,在核潛艇的發展史上曾留下許多精彩的印記。冷戰期間,作為和蘇聯相提並論的超級大國,美國的核潛艇發展同樣非常瘋狂,短短的30年就發展了4代核潛艇,相比蘇聯有過之而無不及。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了解美國核潛艇的發展歷史。
  • 法國第一艘「梭魚」級攻擊核潛艇首次下潛測試 將在年底前服役
    4月29日,法國國防部長佛羅倫斯·帕裡宣布,法國海軍第一艘「梭魚」級核動力攻擊潛艇「絮弗倫」號首次進行下潛測試。此次潛水測試是由法國國防採購結構「軍械總局(DGA)」領導的,該部門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海上試驗和測試將持續數月,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交付法國海軍之前,確認其性能指標。
  • 核動力潛艇的發展歷史、分類和各國核潛艇數量一覽
    佛吉尼亞級是美國海軍最新核動力潛艦發展歷史潛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使用經驗暴露出傳統柴/電混合動力潛艇的缺陷:首先是水下續航時間過短。跟隨美國的腳步,蘇聯、英國、法國、中國和印度也相繼製造了本國的核潛艇。
  • 燒了足足11個小時,法國「紅寶石」級攻擊核潛艇起火,已服役27年
    根據法國本土媒體的相關報導,在法國當地時間6月12日上午10點多,正在法國海軍土倫軍港中進行維修的「珍珠」號攻擊核潛艇發生火災。雖然法國當地消防隊很快趕到現場參與了滅火行動,但是因為著火的是核潛艇,導致滅火行動受到了一定影響,足足11個小時火情才被完全消除。不過好消息是,目前沒有人員在事故中傷亡。
  • 法國「梭魚」級核潛艇開始第二階段測試 預計2030年前服役全部6艘
    據「防務世界」網站7月29日報導,在完成初步海試之後,法國新一代「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將開始對其戰鬥系統、戰術武器和其它艦上的軍事設備進行測試。法國「梭魚」級核潛艇該潛艇製造商「海軍集團」7月29日宣布,「梭魚」級的首艦已經抵達其未來的母港——土倫港,其之前在英吉利海峽和大西洋上的測試已經證明了其成熟度。
  • 【智庫聲音】俄羅斯核潛艇技術發展概況
    俄羅斯核潛艇發展現狀 俄海軍現役3個級別共11艘戰略核潛艇,包括1艘「颱風」級、1艘「德爾塔Ⅲ」級、6艘「德爾塔Ⅳ」級以及3艘「北風之神」級核潛艇。「颱風」級戰略核潛艇是世界上最大的戰略核潛艇,主要用作實驗平臺,曾對新型的「布拉瓦」彈道飛彈進行過測試。
  • 這部法國核潛艇電影很雷人:艇長手持「鐵拳」打爆直升機
    今天,我們又要來講一部電影,是法國2019年的新電影《Le Chant du loup》,直接翻譯是《狼之歌》,其英文版則叫The Wolf's Call《狼叫/狼嘯》。為方便敘述,文中會用SSBN/戰略艇作為彈道飛彈核潛艇的簡稱,SSN/攻擊艇作為攻擊型核潛艇的簡稱。電影情節圍繞潛艇。
  • 法「梭魚」級核潛艇交付 多技術細節鎖定未來「藍水」作戰
    因此,在本國和歐洲整體經濟並不景氣的形勢下,法國依然斥巨資為海軍採購各種具備遠洋作戰能力的武器裝備,「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絮弗倫」號是「梭魚」級攻擊型核潛艇的第一艘。法國總共計劃建造6艘該型核潛艇,以取代目前在法國海軍服役的「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梭魚」級攻擊核潛艇於1998年開始研製。2006年,該型核潛艇的設計工作宣告完成。
  • 法軍服役梭魚級核潛艇,噸位明顯提升,內部構造實現無人化操控
    不過法國前段時間交付海軍的新型攻擊型核潛艇梭魚級首艇「絮弗倫」號,卻讓人們看到了法國核潛艇其實也很給力的。因為這一次法國新交付的核潛艇噸位已蓋過了蒼龍級,在技術上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法國軍方的 "梭魚 "級核潛艇服役後,噸位明顯提高,內部結構無人控制。法國核潛艇以噸位小著稱,比如紅寶石級核潛艇,最大排水量為2000噸。
  • 被一顆火星點燃的核潛艇,法軍將在十月確定珍珠號核潛艇最終命運
    珍珠號屬於法國「紅寶石」級核動力攻擊潛艇,於6月12日在土倫港大修時失火 法國海軍參謀長皮埃爾·范迪爾上將近日在戴高樂航母參加活動時透露,6月珍珠號核潛艇的火災是由於火星濺落到木箱中的乙烯基塑料上
  • 法國新航母計劃敲定,全新設計或將引領世界航母發展潮流
    作為目前除美國之外,唯一擁有核動力航母的國家,法國海軍在二戰之後走出了一條獨樹一幟的航母發展道路。戴高樂號是法國第一艘核動力航空母艦。在80年代規劃時,法國計劃建造兩艘同型航母,用於取代上一代克萊蒙梭級航母。首艦戴高樂號,二號艦原本計劃命名為黎塞留號,二號艦後由於造價超標取消。
  • 維吉尼亞級核潛艇有多強?採用模塊化設計,廣泛採用隱身技術
    美國最新的戰略核潛艇是「哥倫比亞」級,據說它安裝了許多新技術,到底如何,那要等其服役在看,不過,從起造價上百億美元一艘來看,性能應該無與倫比。俄羅斯的核潛艇也比較出色,雖然目前俄核潛艇很多都還是冷戰產物,不過進入21世紀,其自身也發展了多款核潛艇,最為出色的是「北風之神A」戰略核潛艇和「亞森M」攻擊型核潛艇。
  • 法國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母 銳評:在發展核工業上,法國不遺餘力
    央廣網12月15日消息(記者胡鋮鋮)據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近日表示,法國將建造新一代核動力航空母艦,並將於2038年取代「戴高樂」號核動力航母。報導稱,法國軍方最初考慮建造常規動力航母,但馬克龍堅持選擇建造核動力航母。那麼,法國計劃新建的這艘核動力航母和現役的「戴高樂」號航母相比,有哪些不同之處?法國執意建造核動力航母透露出怎樣的軍事戰略考量?
  • 鬧了半天還是狗,俄羅斯核潛艇已發展到第五代,我國研製要抓緊了
    眾所周知,作為核潛艇大國,俄羅斯的核潛艇已經發展到第五代,此前曾有傳聞俄羅斯的第五代攻擊核潛艇叫做「哈士奇」(俄語:Хаски),這種習性跳脫的工作犬實在讓人無法和強大的核潛艇聯繫起來。不過最新的消息表明,編號為545型的新型核潛艇並不叫「二哈」,而是以另一種犬的名字—「萊卡」(俄語:Лайка)。
  • 法國新型主力潛艇這次給力,噸位蓋過蒼龍級,機艙無人化設計洋氣
    在不少軍迷的印象中,法國攻擊型核潛艇向來是以小著稱的,畢竟其第一代紅寶石級攻擊型核潛艇排水量僅兩千多噸。這樣的噸位被拿來與其它軍事大國核潛艇相比,的確顯得有點不入眼。不過法國前段時間交付海軍的新型攻擊型核潛艇梭魚級首艇「絮弗倫」號,卻讓人們看到了法國核潛艇其實也很給力的。因為這一次法國新交付的核潛艇噸位已蓋過了蒼龍級,在技術上也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 法國核武打擊力迎來裡程碑!攜帶12枚分彈頭,射程超一萬公裡
    在法國現有的4艘彈道飛彈核潛艇中,「魯莽」號是服役年齡第二老的戰略核潛艇。該艇於1999年12月開始正式服役。為了能夠部署M51型潛射核飛彈,「魯莽」號花了19個月的時間,進行檢修和改進。
  • 五常現役攻擊型核潛艇,美俄幾乎佔半壁江山,中國僅有兩款
    繼海狼級後,美國海軍新一代維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於90年代問世。該艇屬於第四代攻擊型核潛艇,排水量7800噸,與海狼級攜帶的武器型號基本相同。該艇運用了諸多新技術新材料,水下靜音性能突出。目前,美國海軍總共擁有16艘該級核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