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美食,愛做美食,我是熙函,感謝您讀到這篇美食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點擊「關注」,每天與您在線分享各式美食!
對於80、90甚至00年代的人來說,父母忙於生計,大多都是被祖父母帶大的。從小就養在姥姥跟前的我,每天最愛跟著她屁股後面瞎跑,還最喜歡聽她講以前的那些老故事。她總說老一輩糧食緊缺,不像現在精米白面挑著撿著地隨便吃,最常吃到且能果腹的糧食,就數那些粗糧了,尤其是「玉米面」吃得最多。
姥姥牙口不好,吃了一輩子粗糧雜飯的她,年邁時還愛蒸一些軟軟的「玉米面窩頭」來吃。用窩頭「憶苦思甜」,她說這是忘不了的味道,也是心底最懷念的味道。
玉米面的口感發粗,怕孩子們不愛吃,所以姥姥蒸的窩頭總是變著花樣,甜的鹹的,每次味道都不同。愛吃甜食的我是就喜歡加了大棗的,軟軟甜甜,吃著也不錯。姥姥做窩頭從來不放白面,她說蒸窩頭選對玉米面很重要,不放白面都好吃,鬆軟香甜有嚼勁。
市面上的玉米面分粗細兩種,粗玉米面味道香濃,口感就比較粗糙。相反細玉米香味偏淡,口感更細膩些。一般蒸窩頭都是選更香的粗面,可為了口感添加些許細面,香濃和細膩完美結合,味道才是最好。
【大棗窩頭】
主食材:粗玉米面150克、細玉米面150克、開水250克。
輔食材:大紅棗6顆、葡萄乾20克、白糖3克、小蘇打2克。
製作步驟
1、首先來準備下做這款【大棗窩頭】所需要的食材:粗玉米面和細玉米面各150克,兩者混合在一起,味道會更好。6克大紅棗是這款窩頭的精髓,為了增加風味,我還加了20克葡萄乾,吃起來酸酸甜甜。3克白糖可以中和2克小蘇打帶來的酸苦味,提升窩頭的整體口感。
2、先來處理下配料。大棗用清水洗去表皮浮塵,如果太幹偏硬,可以用溫水稍微浸泡一會。等其稍微變軟後用剪刀對半剪開取出內核,再用刀切成小丁,切小一點方便一會的和面。葡萄乾同樣用清水洗淨,與大棗碎一起裝盤備用。
3、把粗玉米面和細玉米面一同倒入盆中,加入白糖和小蘇打,混合均勻。提前準備250克左右的開水,分次加到麵粉中,邊倒邊攪拌,直到攪拌成沒有乾麵粉顆粒為止。
4、將攪拌好的麵粉顆粒稍微晾晾,倒入切好的紅棗碎和葡萄乾,下手揉成麵團。玉米面團比較糙,不容易揉光滑,稍微成團即可,蓋上蓋子防止風乾,靜置幾分鐘。
5、手上沾少許清水防粘,取適量和好的麵團團圓,用大拇指在麵團底部挖一個洞。整理成型。挖洞可以讓窩頭有更多面積接觸蒸汽,縮短蒸製的時間,如果期間有裂痕出現,可以蘸取少許清水磨平,這樣蒸好表面才可平整且光滑。
6、蒸鍋內添足量清水,鋪上打溼的屜布。把捏好的窩頭生坯放入,個體間留出些許空隙避免粘連,大火燒開轉中火蒸30分鐘即可。這款【大棗窩頭】就做好了,溫馨提示:蒸好的窩頭要立即接鍋透氣,否則底部被溼氣打溼會變軟發粘,影響口感。
現在生活好了,粗糧也被譽為養生食材。看著超市裡排隊等著買窩頭的人,殊不知它卻是我們兒時嫌棄的食物,如今卻成搶手餐,成多少人童年最美好回憶。「嫌棄」是因為它粗糙的口感,「美好」是再也回不去的往年。
烹飪小貼士:
1、如果買不到粗細兩種玉米面,單用一種也是一樣的。可能口感上會稍有差別,不過味道都是不錯的。
2、不喜歡甜口的也可以將大棗換成蔬菜,或放些許食鹽,做成鹹味。依自己的喜好決定吧,不過製作方法不變。
3、小蘇打可使窩頭鬆軟,不過會產生些許酸苦味,加入少許白糖可以中和其味道,會更加香甜。
我是愛吃美食,愛做美食的熙函,感謝您讀完這篇美食文章!如果您喜歡請點擊「收藏、關注」,未來~讓我們一起解鎖更多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