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美影廠矯野松離世 曾創作《小蝌蚪找媽媽》

2020-12-10 1905電影網

1905電影網訊2月10日,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發布訃告,深切哀悼矯野松同志離世。矯野松生前為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二級動畫設計師,中國影協、上海影協會員,於2020年1月27日去世,享年91歲。因處於特殊時期,與家屬商量後決定推遲公告。

矯野松在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動畫片的創作和培養年輕動畫人才上作出過重要貢獻。曾參與過《小蝌蚪找媽媽》《牧笛》《草原英雄小姐妹》《小鯉魚跳龍門》《小號手》等著名國產動畫影片的設計工作。也作為導演創作過《小白鴿》《嬌嬌的奇遇》《老虎學藝》等影片。還參與過《嬌嬌的奇遇》的編劇工作。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透露,晚年的矯野松仍然心繫動畫事業,不僅將自己保存幾十年的動畫手稿捐贈給美影廠,用於中國動畫學派的研究,還曾表示「如果身體再好一點,能多幹幾年那就更好了」。

相關焦點

  • 《牧笛》《小蝌蚪找媽媽》動畫設計,美影導演矯野松去世
    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二級動畫設計師,中國影協、上海影協會員,離休幹部矯野松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1月27日上午10時52分去世,享年91歲。因處於特殊時期,與家屬商量後決定推遲公告。
  • 《小蝌蚪找媽媽》成絕響!矯野松離世,經典動畫作品經久不衰
    據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官方微博消息,中國共產黨黨員,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二級動畫設計師,中國影協、上海影協會員,離休幹部矯野松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不幸於2020年1月27日上午10時52分去世,享年91歲。
  • 矯野松去世,享年91歲,曾創作《小蝌蚪找媽媽》等經典動畫作品
    根據媒體報導,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導演、動畫設計師矯野松因生病救治無效,在2020年1月27日去世。因處於特殊時期,家屬商量後決定將這一消息延遲公布。矯野松出生於1929年8月,逝世時享年91歲。半個月前,矯野松在上海肺科醫院去世。
  • 水墨動畫《小蝌蚪找媽媽》故事,國家保密技術,拷貝國外遭竊
    最近在網絡上看到兩篇文章,一篇是說宮崎駿和高畑勳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訪問我國時,曾向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討教動畫製作技巧,卻遭到上美影廠的婉拒。另一篇是說齊白石老先生曾親手給上美影廠畫過一部動畫片。這就是齊白石老先生和上美影廠的緣分,他逝世於1957年,所以是不太可能親自給上美影廠畫畫的,但《小蝌蚪找媽媽》裡確實有齊白石的藝術成分。
  • 上海美影廠興衰故事
    從2008年暑期的《葫蘆兄弟》開始,上海美影廠就開始將其經典作品翻拍成大銀幕作品。「《葫蘆兄弟》上映不到一個月就取得了800萬元的票房,這是意外的驚喜,也給了我們啟發。」上海美影廠副廠長朱毓平對《瞭望東方周刊》記者說。
  • 被荒廢的上海美影廠,是一去不復返的中國動畫巔峰
    我們敢說自己是看著美影廠的動畫片長大的我們敢說我們同有一個情結:看美影廠的動畫我們敢說上海美影廠曾是中國的「迪士尼」60年以來,美影廠製作的經典動畫片曾經伴隨幾代人度過了童年時代。今天,從花甲之年的爺爺奶奶輩到牙牙學語的孩子,他們的記憶中,總會有幾部和美影廠有關的動畫片。尤其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美影廠的創作高峰期間,層出不窮的經典之作,更是讓七零八零後記憶猶新。」
  • 美影廠也60歲了 這才是阿拉的「迪士尼」
    原標題:美影廠也60歲了 這才是阿拉的「迪士尼」   原來雌螳螂會吃掉雄螳螂才能完成交配   原來小蝌蚪的媽媽是青蛙   你們的這些知識是不是看動畫片看來的?   我們敢說自己是看著上美廠的動畫片長大的   我們敢說我們同有一個情結:看上美廠的動畫   我們敢說上海美影廠曾是中國的「迪士尼」   4月   承載了上海人滿滿情懷的   上譯廠迎來了60歲生日   上美廠也迎來了60歲生日   成立於1957年的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我國唯一一家專業製作美術動畫片的單位
  • 著名的彩墨畫《小蝌蚪找媽媽》陳秋草
    無岸的海作者:呂長河編輯:雪狼異族陳秋草 《小蝌蚪找媽媽》1979年至1981年,他創作多部兒童圖畫讀物和兒童故事插圖,如《小蝌蚪找媽媽》《唱的是山歌》《迎春花》《太湖遊記》等。其中用彩墨畫創作的幼兒科普作品《小蝌蚪找媽媽》,獲聯合國教科文1979年度的拿瑪獎,成為中國乃至世界兒童所熟知和喜愛的名作。陳秋草 《小蝌蚪找媽媽》陳秋草是我國著名的美術教育家、西畫家、國畫家。以專工花鳥、山水為知者所稱道。他的畫汲取了西洋水彩畫的某些技法,用水較多,用色頗為鮮豔。
  • 經典動畫IP「回春」,上海美影廠做對了什麼?
    已經63歲的上海美影廠,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曾是我國唯一一家專業製作美術動畫片的單位。大鬧天宮、葫蘆娃、黑貓警長、舒克貝塔....在沒有日漫、美漫的時代,來自於上海美影廠的動畫片是當時我們最喜歡的的娛樂方式。近年來,雖然頻頻被質疑「消失了」,但上海美影廠其實一直致力於讓老IP「活」起來,頻頻跨界遊戲、服裝、美妝等領域。
  • 上海美影廠發布13部動畫新片 阿凡提將展現3D新形象
    美影廠的頭銜中,有許多個「第一」:中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第一部水墨動畫片《小蝌蚪找媽媽》、第一部彩色動畫長片《大鬧天宮》,以及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哪吒鬧海》等。   昨天,美影廠迎來60歲華誕,老中青幾代美影人齊聚上海電影博物館,以「六十年不忘初心,一甲子繼往開來」為主題,回憶美影廠的過去,展望中國動畫的未來。
  • 95歲動畫大師錢家駿上海病逝 曾創作《九色鹿》
    《九色鹿》劇照  動畫電影大師錢家駿病逝    曾創作《小蝌蚪找媽媽》《牧笛》《九色鹿》等經典作品  深圳特區報訊 8月15日8時35分,中國美術電影的泰鬥級人物錢家駿因肺部感染於上海第六人民醫院去世,享年95歲。
  • 又一老藝術家去世,是《小蝌蚪找媽媽》設計者,被譽為美術片大師
    對於大多數出生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來說,在他們的童年記憶中一定有一幅像《小蝌蚪找媽媽》這樣的漫畫。然而,不幸的是,我們再也見不到《小蝌蚪找媽媽》的動畫設計師焦。由於對動畫的熱愛,焦從家鄉搬到了上海電影藝術工作室。焦在東北電影製片廠的時候,他的創作環境很艱苦,連一張畫畫的紙都沒有。1950年3月,為了改變落後的創作環境,焦一伙人來到上海,跟隨東方電影藝術製作集團來到上海電影製作集團。
  • 有一種美叫做「上海美影廠」!藏在經典國產動畫中的藝術,你get了嗎?
    手塚治虫曾特意拜訪萬籟鳴,並說:「我就是看了你的動畫才走上動畫道路的!」1957年,萬氏兄弟被國家「收編」,正式成立了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又有兩個日本人慕名來到有著「東方迪士尼」之稱的上海美影廠。在看過《小蝌蚪找媽媽》後,其中一人讚嘆道:我都看傻了!這兩個人,就是後來吉卜力創始人——宮崎駿和高畑勳。
  • 上海美影廠的IP跨界啟示錄
    近年來,雖然頻頻被質疑「消失了」,但上海美影廠其實一直致力於讓老IP「活」起來,頻頻跨界遊戲、服裝、美妝等領域。大量經典IP是上海美影廠的資本,但老IP要想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活力,新的故事必不可少。為了解上海美影廠在跨界聯動領域的初衷與戰略布局,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上海美影廠方面,但截至發稿未得到回應。而上海美影廠相關負責人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IP業務是作品影響力的延伸,也反過來為作品賦能,深化上海美影廠在當代的新形象。
  • 《姜子牙》經典重啟,美影廠動畫裡裝著多少人的童年?
    在中央政府的資助下,上海美影廠成立(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在1957年4月正式成立,預示著中國動畫的傳奇正式開啟。建廠以來,上美影先後成立了手繪動畫片、木偶動畫片、剪紙動畫片、水墨動畫片等多個動畫部門,創作了500多部經典作品,獲得了近200項國內外大獎,以動畫「中國學派」享譽國際。
  • 豆瓣8.8《小蝌蚪找媽媽》:只要堅持不懈,目標總會達成
    小蝌蚪發現小雞有媽媽,而自己卻沒有,於是,它們決定去找自己的媽媽,路上,它們遇到了重重困難,同時,也有蝦公公、金魚、螃蟹、烏龜、鯰魚等人的指點和幫助,最後,小蝌蚪們終於找到了自己的媽媽。 1961年,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將水墨元素與動畫相結合,結合這個故事,成功製作了中國第一部水墨動畫短片《小蝌蚪找媽媽》,開闢了中國動畫新紀元。
  • 兒時經典重啟,美影廠的動畫裡裝著多少人的童年?
    在中央政府的資助下,上海美影廠成立(前身是東北電影製片廠的卡通股)在1957年4月正式成立,預示著中國動畫的傳奇正式開啟。直到1957年美影廠正式成立。為戰亂所累的萬氏兄弟也相繼回到了上海,成為美影廠的靈魂人物。自此,中國動畫開始進入輝煌期,代表作即是萬氏兄弟醞釀了20年的《大鬧天宮》。倫敦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獎、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短片特別獎、菲格臘達福茲國際電影節評委獎……這是上世紀60年代國產動畫《大鬧天宮》一口氣拿下的國際獎項。這部美術動畫電影分為上下兩集,分別完成於1961年和1964年。
  • 牽手電商齊「上新」 上海美影廠跨界啟示錄
    近年來,上海美影廠頻頻將旗下IP跨界聯動,除電商平臺外,遊戲、服裝、美妝等多領域也都有涉及,眾多聯名商品、合作短片紛紛上線,讓老角色散發新活力。儘管上海美影廠擁有大量經典IP,但但是,上海美影廠旗下老IP往往與時代背景結合緊密,想要在今天獲得觀眾認可,還需進行再創作。
  • 美影廠興與衰:必須要尊重商業規律
    2013年3月,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以下簡稱"美影廠")在上海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在以往的經典作品中選出了孫悟空、黑貓警長、葫蘆兄弟等6個形象重新創作系列影片,其中的葫蘆兄弟還要開拍真人版電影,這些影片將於2014年陸續和觀眾見面。美影廠想用重拍經典的方式再現輝煌,是否又是一次徒勞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