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消息!
今天北京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公布
咱海澱這17個小區、1個村上榜!
名單火速奉送!
快來看看有你家嗎?
恭喜獲得榮譽的小區和村!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獲評示範點有哪些經驗
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今天下午(2020年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執法局、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首都文明辦發布《條例》實施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重點。會上,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相關典型經驗將進一步推廣。
其中咱海澱17個小區、1個村榜上有名!大會上,作為典型代表,海澱區蘇家坨鎮七王墳村黨支部書記王棟,就垃圾分類經驗做法,做了現場交流。
據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巖介紹,首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的評選需滿足「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五個標準,據此對各區推薦的小區、村進行全面核驗評議。經過區級評議、市級核驗、綜合評議、指揮部審定四個程序的嚴格篩選,最終有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快來看看咱海澱上榜小區、村都有哪些好經驗。
七王墳村
七王墳村積極探索「垃圾分類不落地」制度,實行定時定點上門收取制度,由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收取,集中於垃圾驛站桶站處,環衛三隊前來收運,實現了無縫對接。廣泛發動支部黨員、「雙報到」黨員、村民代表、青年志願者參與社區垃圾桶站值守工作,在村域內形成了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的自治「法寶」作用,通過民主評議的方式,將垃圾分類納入到新版《七王墳村村規民約》,按照「村民自治、民主集中」的原則,建立垃圾分類月度考評機制劃分黨員和村民代表責任區,定向聯繫,定期進行綜合考評、貼星、獎勵。
復興路40號院
永定路街道復興路40號院注重構建紅色社區、打造紅色物業,在每個垃圾集中投放點安排一名垃圾分類引導員進行「看桶值守」,街道下沉幹部、「雙報到」在職黨員、「雙聯繫」單位黨員、社區老黨員、物業黨員、「藍馬甲」志願者等積極參與、加強引導,具體指導和引導居民正確垃圾分類。
做好桶站設置,社區採取「撤桶並點建站,定點定時投放」的方式,將全院原有垃圾桶位及30餘處的垃圾果皮箱全部撤除,重新設置了9個垃圾投放站點,其中有4個四分桶投放點,5個兩分桶投放點;
認真培訓指導員隊伍,物業對16名「垃圾分類」引導員進行了培訓,使他們迅速掌握了「垃圾分類」知識,並與居民之間形成良性溝通,用專業的方式方法做好對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的指導工作;
積極探索分類成效及方法,設計二次分揀盆或二次分揀臺,放置廚餘垃圾桶頂部,作為廚餘垃圾過濾及分揀使用;居民積極參與,為了鼓勵「垃圾分類」做的好的居民,建立了樓宇排名獎勵機制、設計印發積分卡、在智慧黨建平臺為志願者點讚送花。
讓我們再次恭喜獲評小區和村!
快來為自己的小區、村轉發點讚吧~
王芳/文、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