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澱17個小區、1個村上榜!北京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公布

2020-12-12 北京海澱官方發布

好消息!

今天北京首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公布

咱海澱這17個小區、1個村上榜!

名單火速奉送!

快來看看有你家嗎?

恭喜獲得榮譽的小區和村!

接下來讓我們看看獲評示範點有哪些經驗

讓我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今天下午(2020年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執法局、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首都文明辦發布《條例》實施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重點。會上,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相關典型經驗將進一步推廣。

其中咱海澱17個小區、1個村榜上有名!大會上,作為典型代表,海澱區蘇家坨鎮七王墳村黨支部書記王棟,就垃圾分類經驗做法,做了現場交流。

據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巖介紹,首批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的評選需滿足「黨建引領作用好、分類設施規範、桶前值守到位、分類成效顯著和居民滿意度高」五個標準,據此對各區推薦的小區、村進行全面核驗評議。經過區級評議、市級核驗、綜合評議、指揮部審定四個程序的嚴格篩選,最終有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快來看看咱海澱上榜小區、村都有哪些好經驗。

七王墳村

七王墳村積極探索「垃圾分類不落地」制度,實行定時定點上門收取制度,由物業公司工作人員上門收取,集中於垃圾驛站桶站處,環衛三隊前來收運,實現了無縫對接。廣泛發動支部黨員、「雙報到」黨員、村民代表、青年志願者參與社區垃圾桶站值守工作,在村域內形成了人人參與的良好氛圍。充分發揮村規民約的自治「法寶」作用,通過民主評議的方式,將垃圾分類納入到新版《七王墳村村規民約》,按照「村民自治、民主集中」的原則,建立垃圾分類月度考評機制劃分黨員和村民代表責任區,定向聯繫,定期進行綜合考評、貼星、獎勵。

復興路40號院

永定路街道復興路40號院注重構建紅色社區、打造紅色物業,在每個垃圾集中投放點安排一名垃圾分類引導員進行「看桶值守」,街道下沉幹部、「雙報到」在職黨員、「雙聯繫」單位黨員、社區老黨員、物業黨員、「藍馬甲」志願者等積極參與、加強引導,具體指導和引導居民正確垃圾分類。

做好桶站設置,社區採取「撤桶並點建站,定點定時投放」的方式,將全院原有垃圾桶位及30餘處的垃圾果皮箱全部撤除,重新設置了9個垃圾投放站點,其中有4個四分桶投放點,5個兩分桶投放點;

認真培訓指導員隊伍,物業對16名「垃圾分類」引導員進行了培訓,使他們迅速掌握了「垃圾分類」知識,並與居民之間形成良性溝通,用專業的方式方法做好對居民「垃圾分類」投放的指導工作;

積極探索分類成效及方法,設計二次分揀盆或二次分揀臺,放置廚餘垃圾桶頂部,作為廚餘垃圾過濾及分揀使用;居民積極參與,為了鼓勵「垃圾分類」做的好的居民,建立了樓宇排名獎勵機制、設計印發積分卡、在智慧黨建平臺為志願者點讚送花。

讓我們再次恭喜獲評小區和村!

快來為自己的小區、村轉發點讚吧~

王芳/文、製作

相關焦點

  • 海澱17個小區、1個村首批上榜
    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委、市城管執法局、市委社會工委市民政局、首都文明辦發布《條例》實施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重點。會上,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相關典型經驗將進一步推廣。其中海澱17個小區、1個村榜上有名。
  • 桂林市200個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 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
    3日,我市召開新聞發布會,對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進行介紹。記者從會上獲悉,經過5年來的工作,200個居民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市本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
  • 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陶鳳 王晨婷)12月2日,北京市城管委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北京生活垃圾分類啟動七個月以來的進展。市城市管理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張巖介紹,為了激勵先進,形成示範帶動,按照市生活垃圾分類推進工作指揮部的工作部署,9月-11月在全市開展了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創建工作。經過區級評議、市級核驗、綜合評議、指揮部審定四個程序的嚴格篩選,最終有154個小區、20個村確定為第一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
  • 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成長記」
    12月2日,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了《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7個月新聞發布會,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上榜。那麼,甜水西園社區為做好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有哪些好的經驗值得大家借鑑學習呢?
  • 海澱垃圾分類全程智能管理
    垃圾桶能稱重 分類亭能提醒 轉運處理有記錄  海澱垃圾分類全程智能管理  「不要亂扔垃圾!」近日,海澱區東升鎮觀林園小區,一位趕著上班的年輕人正要把一袋廚餘垃圾丟進廚餘垃圾桶,剛掀開桶蓋還沒鬆手,垃圾分類亭裡傳來語音提示。
  • 千個「分小萌」志願服務站助力北京生活垃圾分類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4月30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張藝)五一假期,家住北京朝陽區9歲的郭禹彤和6歲的郭禹鑫姐妹倆仍將「堅守崗位」。5月1日起,北京將正式實施生活垃圾分類,作為北京社區青年匯「分小萌」垃圾分類青少年志願服務示範引導站的成員,兩姐妹要和媽媽一起在小區引導居民進行垃圾分類。事實上,兩姐妹已經「上崗」好幾天,居家上網課的間隙,她們會走出家門,值守在垃圾桶前,認真地檢查扔垃圾的大人們有沒有按要求將廚餘和可回收的垃圾進行分類。
  • 2個月!1萬餘人次!江陰這些垃圾分類達標小區創建ing,您知道嗎
    按照《無錫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生活垃圾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易腐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類標準進行執行。為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準確率,環衛部門加強宣傳告知,義務引導居民分類投放、開展分類收集、分類運輸,強化生活垃圾分類質量的控制管理,小區居民垃圾分類效果有了較明顯的提升。
  • 忻州市:67個示範點公布!
    為展示我市文明城市創建成果,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深化拓展,按照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鞏固提升動員大會會議安排,從2020年9月24日起,創文攻堅指揮部部署啟動了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示範點推選工作。經各專項組、各片區分指揮部申報推薦,技術指導服務小組嚴格審核,報創文攻堅指揮部領導審定批准,共40類67個實地點位被確定為我市首批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示範點。
  • 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成長記」
    近日,北京市首次評選出2020年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範小區、村共174個,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上榜。推行「三集中」垃圾分類法、形成「桶前值守」常態化、上線「電子守桶員」 ……六裡屯街道甜水西園社區探索出一系列垃圾分類工作模式,讓垃圾分類真正深入社區深入居民心中。
  • 北京這個區本月開始全面推行垃圾分類!樓房、平房怎麼做,看這裡
    在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之前,本月,海澱面向全區印發《海澱區全面推進生活垃圾分類行動方案》,全面展開垃圾分類工作。以「四分法」+「大類分流」模式組織垃圾分類工作,明確投放、收集、運輸、處置四個環節。
  • 小區垃圾分類做得怎麼樣?物業居委會現場觀摩垃圾分類全過程
    從居民家中兩桶一袋的準備情況,到小區物業「盯桶員」任務落實,再到垃圾分裝分運確保轉運車分類運走......8月14日,朝陽區來廣營綜合執法隊組織轄區39個物業單位和24個居委會來到招商局物業北京公司負責的臻園小區,舉行居住小區垃圾分類管理全過程觀摩活動。
  • 「京版」垃圾分類進入「倒計時」,北京緊鑼密鼓備戰迎「大考」
    修改後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從5月1日起正式實施,全民垃圾分類進入最後的倒計時。北京,準備好了嗎?東城區按照《東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行動方案》和相關實施辦法,住宅小區垃圾分類投放模式被分成了「固定式」和「流動式」兩類。「固定式」,就是在小區中設置固定的垃圾桶站和由專人值守的垃圾分類驛站;而「流動式」則包括上門收集和定時收集。收集人員可以採取「一對一」的方式,與居民按照約定的時間和地點收集垃圾;也可以由垃圾收運車輛在指定時間對垃圾進行定點收集或巡迴收集。
  • 北京垃圾分類的「破袋」尷尬:廚餘垃圾分出量猛增,但部分小區仍...
    她和十來個同事是被小區物業招聘來做垃圾分類指導員的。「其實我是站在這兒告訴你怎麼分的,不是來替你們分的。」她一邊快速將垃圾袋破開,熟練地把垃圾倒入回收桶,一邊對《華夏時報》記者說。旁邊,一位居民見狀主動挑出袋裡的廚餘垃圾遞給她,她還道了一聲謝謝。
  • 垃圾別丟可換錢!即墨前埠頭村在家門口開起了再生資源回收示範點
    「以前都把廢品賣給了流動小販,他們屬於典型的『三無』,沒有固定回收的時間、沒有合理規範的消殺、沒有透明公開的價格,現在村裡建起回收示範點後,使我們逐漸養成了垃圾分類的好習慣,出門散步的功夫就可以將垃圾送到回收點,若是行動不方便的老人,示範點的工作人員還會上門進行回收,真是太方便了!」正在排隊等著將垃圾過磅的李大姐告訴記者。
  • 垃圾分類廣州模式有幾犀利?
    目前,廣州已建成16座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包括7個資源熱力電廠、5個填埋場、4個生化處理廠;在建14座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包括5個資源熱力電廠、4個填埋場、4個生化處理廠、1個汙水處理廠。經統計,「十三五」期間,廣州全市共接收處理生活垃圾3500餘萬噸,實現垃圾焚燒、沼氣發電超50億度,確保了全市垃圾終端處理設施安全運行和環保達標排放。
  • 生活垃圾分類紅黑榜|桐鄉這些居民小區被曝光!
    養成生活垃圾分類習慣,   是從源頭解決垃圾混投等問題的途徑之一。   桐鄉各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做得怎麼樣?   這份「紅黑榜」為你揭曉答案!   為進一步推進全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提質提效,根據《2020年桐鄉市全面深化生活垃圾分類處置工作實施方案》、《桐鄉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紅黑榜評比辦法》要求,市分類辦圍繞宣傳培訓、設施設備維護、分類質量、監督管理和其他材料五個方面隨機抽取全市54個居民小區進行現場評比。
  • 白雲環保小驛站投入使用,讓垃圾分類賞心悅目
    近日,白雲區黃石街在垃圾分類試點小區匯和大廈和垃圾分類試點村江夏村同步舉行首批環保小驛站建設投入使用啟動儀式。這些環保小驛站的外觀為嶺南建築風格,整個驛站寬敞明亮、乾淨清爽、通風透氣,啟用當天大獲居民好評。
  • 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未按規定分類罰200?關於垃圾分類的20個問題答疑解惑  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即將實施,你是否還有不少疑惑:「生活垃圾分4類,家裡要備4個垃圾桶嗎」「未按規定分類投放就罰200元?」
  • 2025年桂林將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 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率達35%...
    12月3日,記者在桂林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進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截至目前,桂林市本級公共機構生活垃圾分類覆蓋面已達100%,全市累計有200個居民小區建成生活垃圾分類示範點,覆蓋居民5萬多戶15萬多人。據悉,桂林將於2025年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生活垃圾可回收利用率達35%以上。
  • 北京8個月已立案查處涉生活垃圾違法行為3.25萬起
    人民網北京1月5日電 (池夢蕊)今天下午,北京市城市管理委組織召開《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實施8個月新聞發布會,市城市管理委、團市委、市城管執法局介紹《條例》實施進展情況及下一步工作重點。北京市城管執法局副局長溫天武表示,新修訂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自2020年5月1日實施,截至12月底,全市城管執法部門共檢查生活垃圾分類主體責任單位62.89萬家次,發現問題1.84萬家次,立案查處涉及生活垃圾的違法行為3.25萬起,整體問題率為2.93%,單月存在問題率已連續7個月環比下降。對於群眾舉報強烈、影響惡劣的混裝混運違法行為,查處227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