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績懷橘談談假如穿越三國,你能吃到橘子嗎?

2020-12-14 寒汐觀史

後漢陸績,年六歲,於九江見袁術。術出桔待之,績懷桔二枚。及歸,拜辭墮地。術曰:「陸郎作賓客而懷桔乎?」績跪答曰:「吾母性之所愛,欲歸以遺母。」術大奇之。-----《二十四孝》

「懷橘遺親」是《二十四孝》中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陸績在六歲時從袁術的席間偷偷藏了橘子,是為孝道。

那麼在三國時期,普通人家能否吃上橘子呢?陸績為何單單藏了橘子,難得是因為罕見嗎?

其實不然,「藏橘」的原因,在原文中已有所記載,只因「母性之所愛」爾,而橘子本身在三國時期對於士族並非高不可攀。

01土生土長「本地果」

這是因為橘類可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果」,古代中國正是橘子的原產地之一,橘子在我國已有了4000多年的歷史,覆蓋了整個歷史階層。後才經由阿拉伯人傳遍歐亞大陸,橘子在荷蘭、德國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中國蘋果」。據考證,直到公元1471年,橘、柑、橙等柑橘類果樹才從中國傳入葡萄牙,公元1665年才傳入美國。

而在《三國演義》中,繼陸績偷偷藏了袁術橘子後,還有一位異人也藏了曹丞相的橘子,不過方式有點特別:

有使者到吳地,見了孫權,傳魏王令旨,再往溫州取柑子。時孫權正尊讓魏王,便令人於本城選了大柑子四十餘擔,星夜送往鄴郡.... ...操叱之曰:「汝以何妖術,攝吾佳果?」慈笑曰:「豈有此事!」取柑剖之,內皆有肉,其味甚甜。但操自剖者,皆空殼。

雖然是虛擬的故事,左慈對曹操從吳地取來的橘子做了手腳。但是從描述可以看出,運送橘子,一次就取到了四十餘擔,說明橘子此時的產量還是十分可觀的。

到了戰國時期,齊國上大夫晏嬰出使楚國,說出了那句流傳至今的名句: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用來比喻環境對事物的影響,這裡的「橘」和「枳」同屬橘科。

隨著歷史的前進,漢代的黃柑又出現在司馬相如的《上林賦》中:

「於是乎盧橘夏熟,黃甘橙楱,枇杷橪柿...」

無論是三國時期的「溫州」,還是戰國時期的「淮南」,都說明了橘子喜歡溫潤陰涼的氣候,上林苑中亦是如此。因此橘子即是一種平常的水果,也算的是一種嬌貴的水果。其果樹的生長發育、開花結果與溫度、日照、土壤以及海拔等環境條件緊密相關。在這些條件中,溫度對其影響最大,即使差異0.5℃的氣溫有時也會出現極其顯著的差別,這大概就是「淮北為枳」的原因所在了。因此,我國早期的橘子主要產自長江中下遊和長江以南地區。

02即可入藥,又可「染色」

柑和橘分別為兩種品種,但都屬於芸香科柑橘屬的寬皮柑橘類,由汁泡和種子構成。

「藥聖」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果部》中記載:「橘實小,其瓣味微醋(即酸),其皮薄而紅,味辛而苦;柑大於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黃,葉辛而甘。」這裡對柑和橘做了詳細區分,柑的果形正圓,黃赤色,皮緊紋細不易剝,多汁甘香;而橘的果形扁圓,紅或黃色,皮薄而光滑易剝,味微甘酸。柑和橘雖有區別,但在日常語言中卻常混用,大概因為對於我們的口舌來說,味道相差不大。

柑橘分為原生柑與雜柑,原生柑是傳統秋桔,多產於秋季,而雜柑通常為冬桔或春桔。

陳皮

而柑橘用於入藥的部分是其果皮,芸香科植物橘的乾燥成熟果皮稱為「陳皮」,中醫上將其用於「理氣健脾,燥溼化痰」,在我國歷史上的多部醫學經典著作中均有記載:

《神農本草經》:「主胸中瘕熱,逆氣,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氣。」《名醫別錄》:「下氣,止嘔咳」。「主脾不能消谷,氣衝胸中,吐逆霍亂,止洩。」《本草綱目》:「療嘔噦反胃嘈雜,時吐清水,痰痞咳瘧,大便閉塞,婦人乳癰。入食料,解魚腥毒。」「其治百病,總取其理氣燥溼之功。同補藥則補,同瀉藥則瀉,同升藥則升,同降藥則降。」

此外,以我們如今的角度看,橘子中豐富的維生素A還能夠有益於眼睛,輔助治療夜盲症。但是橘子雖好,卻不宜食用過量。

明代的張岱季叔張燁芳就為我們做了一個例子,他對橘子是無比熱愛,據載,其「性好啖橘,橘熟,堆砌床案間,無非橘者,自刊不給,輒命數僮環立剝之」,最後吃到手腳都呈現黃色。

這是因為,吃太多的橘子會患有胡蘿蔔素血症,使皮膚呈深黃色,如同黃疸一般。當然問題也不大,只要暫停一段時間,就能讓膚色漸漸恢復如常了。

03意象「大吉大利」

隨著文化的傳承,橘子在各地風俗習慣的演變中漸漸被賦予了多種意象。比如在廣東的海陸豐,小輩給長輩拜年時要以叩頭作揖賀年,而長輩就用紅紙包著錢或拿柑橘賞給小輩象徵吉利。還有一些地方,通常情況下,女人到親戚朋友家裡拜年的時候都要準備一些紅橘,用籃子提上作為新春的禮物,而所得的回禮當然也少不了紅橘的身影。

在浙江,潮州等地,人們會將柑橘叫做大桔,因為諧音即是「大吉」。因而,到親戚家賀年都要帶柑橘,主人就拿自家的大桔與賀客帶來的相互換,以表示互盡好意,各得吉祥。

魯迅先生在《阿長與山海經》中回憶小時候在魯鎮過新年時也曾提起,長媽媽的許多規矩中,就有在除夕之夜將一個福橘放在床頭:

「哥兒,你牢牢記住!」她極其鄭重地說。「明天是正月初一,清早一睜開眼睛,第一句話就得對我說:『阿媽,恭喜恭喜!』...說過之後,還得吃一點福橘。」她又拿起那橘子來在我的眼前搖了兩搖,「那麼,一年到頭,順順溜溜……。」

《阿長與山海經》

由此可以看出,橘子已經不僅僅是一個水果,或是藥材,它還承載了我國幾千年的文化和歷史。雖然橘子在古代並不罕見,但是由於生產力條件的限制,古代的糧食都常常短缺,更不要說水果了。

如今我國生產柑橘包括臺灣省在內有19個省,市、自治區,遍布全國。再加上科學的培育方式,不僅隨時能吃到美味的柑橘,也再不用擔心「淮北為枳」的情況發生啦。

所以,如果你真的穿越到了三國,不要以為隨隨便便就能吃上橘子哦,記得至少穿越到一個士族級的家庭才行!

寒來暑往,看時間單行向前;潮汐潮落,觀歷史循環往復。我是@寒汐觀史 一起讀歷史,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經典文言文賞析——《陸績懷橘》
    原文 陸績,三國時吳人也。官至太守,精於天文、曆法。績年六,於九江見袁術。術令人出橘食之。績懷三枚,臨行拜辭術,而橘墜地。 譯文 陸績,他是三國時期的吳國人。他的官職到了太守,對天文和曆法很精通。陸績六歲時,在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讓人給他吃橘子。陸績把三個橘子藏在懷裡,臨走時,陸績向袁術長拜告別,懷裡的橘子掉在了地上。袁術笑著說:「陸績你來別人家做客,懷裡怎麼還藏著橘子呢?」陸績跪在地上,回答道:「這橘子很甜,我想要留給母親吃。」
  • 父母恩情大過天——從「陸績懷橘」帶來的感悟和啟示
    最近看陳壽《三國志.吳書》裡的一段記載,介紹了一位吳國人物陸績,特別受感動。原文是這樣:「陸績,三國時吳人也。官至太守,精於天文、曆法。績年六,於九江見袁術。術令人出橘食之。績懷三枚臨行拜辭術而橘墜地。術笑曰:陸郎作客而懷橘,何為耶?績跪對曰:是橘甘,欲懷而遺母。
  • 孔融讓梨千古聞名,但你可知道陸績懷橘?
    陸績懷橘陸績,字公紀,吳郡吳縣(今屬江蘇蘇州)人,生於東漢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出身漢末三國時期的官宦世家,父親陸康是東吳著名大臣、廬江太守。術出橘,績懷三枚,去,拜辭墮地……」陸績的父親陸康曾擔任廬江太守,陸績六歲的時候,跟隨父親去九江拜謁袁術。袁術派人拿來一些橘子招待陸氏父子,陸績趁著大人不注意,悄悄藏進懷中三枚橘子,告辭拜別的時候,陸績懷中的橘子掉落在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作賓客而懷橘乎?」
  • 三國殺:橘裡橘氣!陸績解析
    陸績著有《渾天圖》,注《易經》,撰寫《太玄經注》。懷橘陸郎陸績6歲那年,於九江拜見袁術,袁術贈的橘子,陸績捨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於懷中。臨行告辭、躬身施禮時橘子落地。袁術問道:「陸郎作賓客怎麼還藏著橘子?」
  • 陸績:《三國演義》中偷橘子的大孝子,死前曾預言天下一統
    有一年,陸康到九江拜見袁術,陸康6歲的兒子陸績跟隨,有幸見到了當時的實權人物。袁術見到陸績非常喜歡,便命人端上橘子給陸績品嘗。陸績偷偷地將三個橘子放到自己的口袋裡,離去的時候給袁術叩頭,懷中的橘子就都掉了出來。
  • 【歷代名臣】懷橘陸郎孝母至純,臨終預言天下一統
    陸康到任後,清剿土匪,並以樹立恩信的方法收服盜賊。當地百姓由此非常開心。 為了表彰其功績,陸康升任武陵太守,後來又轉任桂陽、樂安兩地,所到之處都備受百姓稱讚。其後又出任廬江太守。彼時袁術割據勢力屯兵在鄰郡九江郡的郡治壽春。最初,陸康和袁術尚能和平相處、互有來往。 在陸康的言傳身教下,小小年紀的陸績也事親至孝。
  • 又黑又醜的橘子你會想吃嗎?
    點擊下方綠標  收聽晚安語音《又黑又醜的橘子你會想吃嗎今晚跟你分享這句經文:「耶和華不像人看人,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雖然我們都知道不該「以貌取人」,但是我們也卻最容易用外貌來判定眼前的人事物。前些天,爸爸帶著一袋像是被烤焦,醜醜黑黑的橘子回來,我心想:「這麼醜的橘子,能吃嗎?」爸爸說:「嘿!不要以貌取橘子喔!」
  • 橘子吃多了真的會上火嗎?愛吃橘子的你一定要看看!
    橘子吃多了真的會上火嗎?愛吃橘子的你一定要看看!橘子是柑橘類水果中的一員,富含維生素C(VC)。在缺少新鮮果蔬的冬季,橘子絕對是很好的VC來源。一個中等大小的橘子,就能滿足兒童每天一半的VC需求。而且,柑橘中還含有豐富的鉀、類胡蘿蔔素,以及橙皮素、柚皮素等等,它們都是對健康有益的成分。那麼,橘子吃多了會不會上火呢?其實,「上火」本身是個很難定義的概念。所謂上火,是古人對一類身體感受的歸納總結,概念非常模糊。很多人吃橘子之後牙齦紅腫、嘴巴潰瘍……就認為是上火了。
  • 三國殺中那些堅如磐石的防禦技,一旦遇上雷打不動(新堯三國殺)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新堯.如果非要在三國殺中選一個最強防禦的技能,你會為誰投票呢.在三國殺中其實進攻能力個人認為應當要比防禦能力更加重要,畢竟由於在快節奏的情況裡,早點取勝才是關鍵.不過一旦節奏慢下來,可能勝利的天平又會倒向另外一邊.大家常常遇到的一些狀況多是被加一馬卡距離被別人摸牌慢慢把狀態回過來
  • 李雲龍率領獨立團穿越到三國,打得過呂布一萬人部隊嗎
    李雲龍和呂布,是兩個不同時代的人,兩個年代的科技水平有著巨大的差距,戰術戰策更是迥然不同,那麼,如果李雲龍鬥呂布,能不能打過呢?假如是熱兵器戰爭如果李雲龍的獨立團,穿越後攜帶了現代化的武器彈藥,那根本沒有任何懸念,火藥武器對大刀長矛,怎麼打都贏。
  • 三國殺:遊戲中的偽英姿武將,不僅多摸一張牌而且還有額外收益
    三國殺移動版馬良的自書技能是一個雙刃劍,但個人感覺利大於弊.回合內獲得牌時可以摸一張牌,回合外獲得的牌會在回合結束置入棄牌堆.而摸牌階段相當於自身獲得了兩張牌,觸發自書效果可以達到英姿的效果.除了摸牌以外,像無中生有等能獲得牌的錦囊也能帶來巨大收益,在爆發的同時還能給隊友提供自身使用過的牌.技能基本達到了史詩強度陸績
  • 橘子吃多了會變成「小黃人」!愛吃橘子的你,這些問題一定要注意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水果蔬菜也相對短缺,橘子則成了很多人的首選。眾所周知,橘子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味道酸甜,很符合大眾的口味。每年到了秋冬季節,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橘子的身影。不僅吃起來方便,價格也非常的親民,營養豐富,果肉軟嫩,非常適合老人和孩子食用。
  • 吃完橘子別扔了,冬天養生用橘子皮泡腳,你會收穫3大「好處」
    現在正是吃橘子大家季節,你吃起來了嗎,反正我是吃起來了的,大家吃的橘皮一個都是扔了的對吧,但是你知道嗎?用熱水浸泡過橘子皮的水洗臉能夠幫助皮膚保持滋潤、細滑的狀態,而且橘子皮中含有的豐富的維生素C,還能夠幫助皮膚保持粉白柔嫩狀態雖然橘子中的果肉含有大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A、胡蘿蔔素等多種營養成分,橘子皮的養生效果也不差,冬天養生用橘子皮泡腳,你會收穫3大「好處」,吃完橘子別扔了
  • 橘子上的白絲,吃了有壞處嗎?10個吃橘子橙子的困惑
    原創 騰訊醫典 騰訊醫典一到冬天,家裡的水果就被橘子、橙子、柚子承包了。這些傢伙長得差不多,味道也有點像,還都是柑橘家族的成員,可是背後卻藏著很多小秘密。比如:橘子的白絲能不能吃?
  • 假如你穿越到異界,可以選一個角色當你夥伴,你選誰?
    動漫中的穿越劇情絕對不在少數,無論是從零那樣的穿越異界,還是骨王那樣的穿越遊戲,每一種都會讓花澤醬莫名羨慕吶。那麼假如有一天真的穿越到了異界,而且還能選一個動漫角色做自己的小夥伴,那各位會選擇誰呢?在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吃東西的問題。這種事情自然是廚子最拿手了,不過廚子並不是關鍵,重點要長得帥,還得有紳士風度!山治肯定是完全少女們的福音,雖然花心,但紳士風度和一手好廚藝,絕對能讓人愛上這個男人的!那麼,長得帥,戰鬥力又爆表的,說說琦玉不過分吧!沒有什麼是一拳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無數拳吧!
  • 橘子吃多了會上火?還會變成小黃人?關於吃橘子的6個真相
    原創 阮光鋒 阮光鋒營養師 到了這個季節,橘子就開始登陸市場。橘子一瓣一瓣剝開,個頭不大,果肉很軟,味道又甜,昨天的文章發了的文章後,有人就說,每次都是吃兩三斤。
  • 橘子吃多了真的會讓皮膚變黃嗎?
    橘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水果。它吃起來酸酸甜甜的,非常可口,而且它還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這也就得到了許多人的青睞。但是大家也都有一個問題,每次剝橘子皮的時候總是會被橘子皮染得滿手橘黃色,所以很多人都會覺得橘子的色素含量會非常的多,甚至也有許多人認為如果經常吃橘子的話就會導致皮膚變黃,那麼這橘子到底會不會讓人皮膚變黃呢,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橘子吃多了皮膚真的會變黃嗎?其實吃橘子吃多了真的會讓皮膚變黃的,可能說到這兒,許多人就不敢吃橘子了,生怕自己的皮膚變黃。
  • 「我婆婆吃橘子、香蕉從來不洗,太噁心了」網友:有被內涵到
    但是,你聽說過兒媳抱怨婆婆吃水果的習慣嗎?我聽說了,感覺認知被顛覆,還產生了自我懷疑。昨天,我在網上看見一位兒媳抱怨婆婆說:「我婆婆吃橘子、香蕉,從來不洗,我不能理解,也不能接受,甚至還有些反感。你想想,這些都是外面運輸過來的水果,走南闖北,搬搬運運,期間都經歷了什麼?拿起一個水果,扒開皮,看到果肉後,直接用手拿著吃,放在嘴裡,不噁心嗎?
  • 三國殺偽裝大師:這些武將乍一看像輔助,爆發起來卻很離譜!
    三國殺武將的類型有很多,有破核能力超強的像許攸、禰衡等人,瞬時爆發力非常逆天,轉眼間檣櫓灰飛煙滅;有防禦離譜的像陳宮楊修沮授等人,護盾拉滿,想一回合內秒到他們無異於痴人說夢;有輔助很絲滑得像劉禪曹叡等人,點燃自己,照亮他人!但是你有沒有見過那些看上去很像是輔助,但實際上爆發比誰都強的武將呢?跟著小野的步伐來一起看看那些善於偽裝的大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