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中龍的地位如何,取經歸來的小白龍地位有什麼變化?
在中國神話中,龍的傳說非常久遠。龍為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司掌行雲布雨,是風和雨的主宰,常用來象徵祥瑞。
自祖龍以來,後有燭龍、青龍、應龍、黃龍等強者。龍族依靠其強橫的肉體,悠長的壽元,在修煉一途中佔有絕對的優勢。曾幾何時,龍族也是這片天地的主宰之一,應龍還曾幫助黃帝打過天下,大禹治過水患。那時候,很少有那個族群敢招惹他們,更不要說欺負了。
時光如梭,歲月如流,時間可以改變一切。龍族在這個悠遠的歷史長河中,卻不斷在走下坡路。多年來,由於他們具有的先天優勢,很多龍族不在勤於修煉,而是安於現狀。這樣下來,一代不如一代,多年都未曾出現強悍的龍族。很多種族都超越了他們,但此時他們的修煉法門也遺失的所剩無幾。就這樣,他們的地位也是江河日下。
到了《西遊記》中,龍的地位已經很低了,甚至可以說非常卑微,雖然他們還是名義上的江河都總管,是司雨大龍神。但卻受到各方面的節制,且沒有玉帝的旨意根本不敢私自降雨。說白了,此時的龍族只是給玉帝跑腿的,哪裡有災旱他們根本管不了,要求雨還得找玉帝。
《西遊記》中四海龍王算龍族最強代表,他們雖掌管廣大水域,在水中享受榮華富貴,人家香火,但他們本領單一,且受天庭嚴格控制。他們沒有反抗的實力和本領。如敢不聽號令,格殺勿論,涇河龍王就是因為私自改動了降雨的時辰和點數,就遭到了滅頂之災。西海龍王三太子小白龍大婚時被戴了綠帽子,一氣之下燒了洞房,不巧正好燒壞了玉帝所賜的殿上明珠,就因為此事,玉帝就判了他斬刑,西海龍王為了不連累自己,絲毫都不敢為小白龍說話。
所以,此時的龍族已基本衰落,龍族這個大家族中,並不全是仙,只有龍王算個小仙,所以龍族中的很多龍,甚至成為仙家的後備坐騎,就連玉帝的家常菜中都有龍肝鳳膽。
說到底,還是實力太弱的緣故,這也符合弱肉強食的法則。
正好此時觀音菩薩尋找取經人,她知道唐僧一路西行,歷經千辛萬苦,沒有個像樣的坐騎肯定不行,一般的凡馬肯定也到不了西天,於是他相中了落難的小白龍。
小白龍在天庭的地位本就低,加上他現在面臨絕境,正好也可收服,讓他一心向佛,護佑唐僧。小白龍當然是求之不得,感謝菩薩的活命之恩,死心塌地的踏上了西途。
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五聖最終成真,小白龍也得到了很好的封賞。
原著中如來佛對他的評價是:「幸得皈身皈法,皈我沙門,每日家虧你馱負聖僧來西,又虧你馱負聖經去東,亦有功者,加升汝職正果,為八部天龍馬。」小白龍的功績是馱唐僧。
《西遊記》中小白龍最後被封為南無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後在化龍池得復原身,盤繞在大雷音寺的擎天華表柱上。
這樣看來,小白龍至少得了個菩薩位,且成為佛教的護法神,和關於等類似。要知道菩薩在佛教是僅次於佛的存在,四海龍王平常見了佛教菩薩都是戰戰兢兢,恭恭敬敬。所以,取經歸來的小白龍已成正果,地位要遠高於四海龍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