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動畫巨著《哪吒傳》中,東海龍王三太子熬丙便是為了龍族的榮譽,鋌而走險步入魔道,而哪吒則從魔道入正道,正邪不兩立,邪不勝正,最後龍太子死於火箭槍下。
《哪吒傳》中所描述的龍族落魄,可見於《西遊記》中,西遊記中龍族的地位更低,哪吒尚且說「抽龍筋,拔龍鱗」,西遊記中直接將龍斬了,取出龍肝當成一道美味佳餚:
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第五回)
調設各班座位,安排龍肝鳳髓、玉液蟠桃(第七回)
想當年大鬧天宮時,偷御酒,偷蟠桃,偷龍肝、鳳髓及老君之丹。(第五十一回)
龍王祭天
祭天是古人的一種重要儀式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隨到上古時期,
尤其是在明朝時期,祭天這種儀式更受推崇,傳到民間便演變成冬至祭祖,也稱為祭冬,拜冬。
古人有什麼重大行動之前,都會祭天祈禱,這個習俗流傳至今,特別是演藝圈,最近不是流行「祭天劇本」嘛?
在一部電影開拍前,大都會祭天,祈求攝製順利,票房大賣。有趣的是在韓國,人們認為豬是吉利的,於是韓國導演很喜歡「殺豬祭天」。
話說回來,西天取經是一場戲。那麼身處明朝,「祭天」備受推崇時期的吳承恩,拿什麼給西天取經祭天呢?豬嗎?可不敢得罪天蓬元帥,還是西遊記中被打壓的龍吧!於是涇河堂堂一龍王,人頭落地祭了天。
龍婆表柱
西遊記中的龍,除了能當菜餚,能祭天,還有什麼用途?裝飾用。
且看:外廂猶可,入內驚人:裡壁廂有幾根大柱,柱上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第五回)
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四十三回)
白龍馬戎馬一生,取得真經,成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也難逃被當成裝飾的悲慘命運,原著中道:
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須,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
最可憐的還是萬聖龍婆。萬聖龍王,萬聖龍女勾結九頭蟲,偷金光塔上的舍利子,偷了王母娘娘的靈芝草,而萬聖龍婆全然不知。
孫悟空對萬聖龍王一家,趕盡殺絕,留下萬聖龍婆唯一活口,拖往與國王對質,萬聖龍婆道:
「如今被你奪來,弄得我夫死子絕,婿喪女亡,千萬饒了我的命罷」
八戒道:」正不饒你哩!「
孫悟空道:」家無全犯,我便饒你,只便要你長遠替我看塔!「
於是,孫悟空施法,將萬聖龍婆,鎖在金光塔的塔心柱上,成為了金光塔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好死不如惡活著,孫悟空命土地,城隍,每三天送萬聖龍婆一餐,與這龍婆度口。
龍子受「胯下之辱」
西海龍王三太子,燒毀自家一顆夜明珠。
莫愁龍王沒寶,一顆夜明珠,在西海龍宮算得了什麼?而西海龍王卻因為小小一顆夜明珠,上天界告西海龍王三太子忤逆,要天庭問斬西海龍王三太子。
虎毒尚且不食子,西海龍王為一顆夜明珠殺子,值得嗎?
西遊世界中,類似袁守城這般洩露天機而不招報應的人不在少數,莫愁龍王沒寶,西海龍王很容易就與袁守城般的算命先生完成利益交換,很容易得到愛子的將來命運。
當得知西海龍王三太子將來會化身白馬,成為坐騎忍受胯下之辱。西海龍王於心不忍,便借刀殺子,向天庭告西海龍王三太子忤逆了。
本質上與《哪吒傳》如出一轍。西天取經是三界矚目的一場大戲,如果西海龍王三太子真的化生白馬,那將是整個龍族的恥辱,為了整個龍族的榮譽,西海龍王三太子,只能像東海龍王三太子一般,殺身以成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