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龍的地位有多低?龍王祭天,龍婆表柱,龍子受「胯下之辱」

2020-12-07 歷史釀的酒

國產動畫巨著《哪吒傳》中,東海龍王三太子熬丙便是為了龍族的榮譽,鋌而走險步入魔道,而哪吒則從魔道入正道,正邪不兩立,邪不勝正,最後龍太子死於火箭槍下。

《哪吒傳》中所描述的龍族落魄,可見於《西遊記》中,西遊記中龍族的地位更低,哪吒尚且說「抽龍筋,拔龍鱗」,西遊記中直接將龍斬了,取出龍肝當成一道美味佳餚:

八寶紫霓墩,五彩描金桌,千花碧玉盆。桌上有龍肝和鳳髓,熊掌與猩唇。(第五回)

調設各班座位,安排龍肝鳳髓、玉液蟠桃(第七回)

想當年大鬧天宮時,偷御酒,偷蟠桃,偷龍肝、鳳髓及老君之丹。(第五十一回)

龍王祭天

祭天是古人的一種重要儀式由來已久,最早可以追隨到上古時期,

尤其是在明朝時期,祭天這種儀式更受推崇,傳到民間便演變成冬至祭祖,也稱為祭冬,拜冬。

古人有什麼重大行動之前,都會祭天祈禱,這個習俗流傳至今,特別是演藝圈,最近不是流行「祭天劇本」嘛?

在一部電影開拍前,大都會祭天,祈求攝製順利,票房大賣。有趣的是在韓國,人們認為豬是吉利的,於是韓國導演很喜歡「殺豬祭天」。

話說回來,西天取經是一場戲。那麼身處明朝,「祭天」備受推崇時期的吳承恩,拿什麼給西天取經祭天呢?豬嗎?可不敢得罪天蓬元帥,還是西遊記中被打壓的龍吧!於是涇河堂堂一龍王,人頭落地祭了天。

龍婆表柱

西遊記中的龍,除了能當菜餚,能祭天,還有什麼用途?裝飾用。

且看:外廂猶可,入內驚人:裡壁廂有幾根大柱,柱上纏繞著金鱗耀日赤須龍。(第五回)

第七個敬仲龍,與玉帝守擎天華表。(第四十三回)

白龍馬戎馬一生,取得真經,成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也難逃被當成裝飾的悲慘命運,原著中道:

須臾間,那馬打個展身,即退了毛皮,換了頭角,渾身上長起金鱗,腮頷下生出銀須,一身瑞氣,四爪祥雲,飛出化龍池,盤繞在山門裡擎天華表柱上

最可憐的還是萬聖龍婆。萬聖龍王,萬聖龍女勾結九頭蟲,偷金光塔上的舍利子,偷了王母娘娘的靈芝草,而萬聖龍婆全然不知。

孫悟空對萬聖龍王一家,趕盡殺絕,留下萬聖龍婆唯一活口,拖往與國王對質,萬聖龍婆道:

如今被你奪來,弄得我夫死子絕,婿喪女亡,千萬饒了我的命罷

八戒道:」正不饒你哩!

孫悟空道:」家無全犯,我便饒你,只便要你長遠替我看塔!

於是,孫悟空施法,將萬聖龍婆,鎖在金光塔的塔心柱上,成為了金光塔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好死不如惡活著,孫悟空命土地,城隍,每三天送萬聖龍婆一餐,與這龍婆度口。

龍子受「胯下之辱」

西海龍王三太子,燒毀自家一顆夜明珠。

莫愁龍王沒寶,一顆夜明珠,在西海龍宮算得了什麼?而西海龍王卻因為小小一顆夜明珠,上天界告西海龍王三太子忤逆,要天庭問斬西海龍王三太子。

虎毒尚且不食子,西海龍王為一顆夜明珠殺子,值得嗎?

西遊世界中,類似袁守城這般洩露天機而不招報應的人不在少數,莫愁龍王沒寶,西海龍王很容易就與袁守城般的算命先生完成利益交換,很容易得到愛子的將來命運。

當得知西海龍王三太子將來會化身白馬,成為坐騎忍受胯下之辱。西海龍王於心不忍,便借刀殺子,向天庭告西海龍王三太子忤逆了。

本質上與《哪吒傳》如出一轍。西天取經是三界矚目的一場大戲,如果西海龍王三太子真的化生白馬,那將是整個龍族的恥辱,為了整個龍族的榮譽,西海龍王三太子,只能像東海龍王三太子一般,殺身以成仁。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龍族地位有多低?玉帝經常吃龍肝,四海龍王都沒意見
    引言 龍,是我國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在許慎的《說文解字》中解「龍」字為:「龍,鱗蟲之長。」並且變化多端,能大能小。按理說,龍應該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但神魔小說《西遊記》中的龍卻並非如此。在漫天神佛中,龍的地位不但不高,玉帝經常吃龍肝,四海龍王都不敢有絲毫意見。
  • 龍在仙界的地位到底有多低?
    龍在中國民間信仰中地位很高,神話傳說中有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大神獸,其中以龍為尊,四大靈獸有龍、鳳、麒麟、龜,龍亦為其首。龍是中國人的圖騰,中國人自詡為龍的傳人,古代皇帝穿的龍袍是皇權的象徵,皇帝就是真龍天子。
  • 《西遊記》中龍的地位如何,取經歸來的小白龍地位有什麼變化?
    《西遊記》中龍的地位如何,取經歸來的小白龍地位有什麼變化?在中國神話中,龍的傳說非常久遠。龍為神異生物,為鱗蟲之長,司掌行雲布雨,是風和雨的主宰,常用來象徵祥瑞。就這樣,他們的地位也是江河日下。到了《西遊記》中,龍的地位已經很低了,甚至可以說非常卑微,雖然他們還是名義上的江河都總管,是司雨大龍神。但卻受到各方面的節制,且沒有玉帝的旨意根本不敢私自降雨。說白了,此時的龍族只是給玉帝跑腿的,哪裡有災旱他們根本管不了,要求雨還得找玉帝。
  • 西遊記:白龍馬盤在華表柱上到底是賠還是賺?你看其他的龍怎麼樣
    其實西遊記中還真有不少和他際遇差不多的龍。最悽慘的就是碧波潭龍王的妻子,本來是一位身份尊貴、受人敬仰的龍婆,因為受她的丈夫碧波潭龍王的牽連,被孫悟空捉住後鎮壓在祭賽國的伏龍寺守塔,三天只能吃一頓飯。另一位同行就是牛魔王的坐騎避水金晶獸,他是龍族中的異類,也是西遊記中唯一的一個被妖怪騎著的坐騎,牛魔王歸順佛家,這傢伙不知所蹤,估計也是兇多吉少。再有的幾位就是小白龍的表兄弟——涇河龍王的幾個兒子。第五子徒勞龍,為如來佛祖司鍾;第六子穩獸龍,為神官鎮脊;第七子敬仲龍,為玉帝守擎天華表。
  • 為何西遊記中四海龍王地位很低?其實他們不是真龍血脈!
    《西遊記》是中國古代四大經典之一,一九八六年版本的西遊記更是成為了經典。看過《西遊記》的網友們都會發現,每當需要用水的時候,孫悟空就會去東海龍王那裡求得幫助。但是龍王作為一介神仙,卻被孫悟空來回調遣,這是為什麼呢?
  • 大鵬鳥一日需吃500條龍,四海龍王視若無睹,謎底就在西遊記中
    不過,從中國四大名著《西遊記》中記載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大鵬金翅鳥每天都需要吃500條龍,這件事情,到底是真是假呢?志恆接下來用為大家分析,當然在下面的故事中,我們假設龍是存在的。龍族的地位在古代人民的心中,龍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不過從西遊記中,龍族的地位好像在無限地被降低。
  • 大鵬吃龍,天庭吃龍,為何龍族熟視無睹?龍王:看他們吃的是啥
    《西遊記》博大精深,裡面有很多細節值得大家思考,咱們知道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是民族的象徵和王室的標誌,可是在西遊記中卻不是這樣,例如天庭有一道「龍肝鳳髓」的菜原材料之一就是龍,而大鵬金翅雕也是以龍為食,看來龍的地位在原著中降低不少,這也就算了,為什麼龍族對自己的子民被害一事熟視無睹,甚至還繼續為天庭效力呢?
  • 敖丙的家族那麼慘,龍在中國神話中是啥地位?
    《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後,取得了良好的口碑。經改編後的電影故事主線有兩條:其一是哪吒與命運鬥爭的劇情;其二則保留了陳塘關軍民與東海龍族鬥爭的劇情。龍族名義上是受命於天庭,負責看守作亂的妖獸。實際上,它們本身也是被困於在煉獄之中的妖獸。那麼,龍到底是好是壞;在中國神仙體系裡的地位是高是低呢?五方龍神龍是中國神話中一種非常重要的動物。
  • 西遊記裡,為什麼龍王姓「敖」?
    在西遊中,多次提到過龍王。龍王有很多位,最大的四位分別是東海龍王、西海龍王、南海龍王和北海龍王,另外還有井龍王、淮海龍王、涇河龍王等等。龍王的地位高低,與他們所居水域大小有關。正因如此,所以井龍王地位很低,畢竟他所在區域只是一口井,遠不如東海、南海大,也不如淮、瀆之水。龍王叫什麼名字呢?
  • 傳說龍生12子,到底是哪個龍所生?那3個排不上名號龍子又是誰
    關於龍生九子,在上一篇文章有講過,現存的關於龍生九子其實並沒有完全統一的說法,大致是兩個版本,兩個版本的九子裡面有6個是雙方都肯定的龍子,也有說法稱龍王生了12子,因為九子,本身就是虛數,是源於我國古代對九這個數字的極度榮寵和尊崇。
  • 《西遊記》祥雲妖風下真實的大明:小鼉龍和其父涇河龍王
    因為他雖然姓朱,確屬皇族,但並非是太祖朱元璋直系的龍子龍孫。而是朱元璋之兄朱興隆之孫、朱文正之子,所以是一個似龍而又非龍的「雜種龍」。小鼉龍修身養性的黑水就是大明的靖江(淨江),後更名為桂林府。朱守謙幼名鐵柱,父親大都督朱文正死時,鐵柱五歲已經知事。元璋撫其頂曰:「兒無恐。
  •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涇河龍王有9子,他死後,兒女們都怎樣了?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涇河龍王有9子,他死後,兒女們都怎樣了?西遊神話中,涇河龍王的地位遠遠不如四海龍王有實力、有名氣,卻因為不經意間的一個錯誤,引發了唐僧西天取經。身為龍子龍女,涇河龍王雖然是名義上的一河之龍王,但其地位和實力並不簡單,遠遠超出普通河龍王的權力。在《涇河龍王只是一河龍王?您看玉帝稱呼他什麼,就知他有多麼不簡單》一文中,我們曾談到,玉皇大帝在聖旨中,曾稱他為「八河總都」。
  • 閒話《西遊記》之萬聖龍公主:為什麼不愛小白龍,出軌九頭蟲?
    人們常說「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是指男子追求心儀的女子,而無論在古代還是現在,女子傾慕英俊有才華的男子,主動追求表達愛意的也非常之多。就拿1986版《西遊記》中的唐僧來說,在取經的路上,西梁女王、玉鼠精、玉兔精、杏仙,都曾追求過他,皆因他生得俊美,而且兼具才華和品德。
  • 西海龍王地位不高,那是有原因的
    在《西遊記》中,混得最慘的當屬西海龍王,而且西海龍王的出場不比龍海龍王少,相比東海龍王和南海龍王,北海龍王和西海龍王由於在現實中並沒有相應的大海對應,所以經常被忽視,其實西海和北海在古代的書籍中曾經出現過,北海在中國的史書中更多指的是貝加爾湖,而西海當然是在中國的西邊。
  • 《西遊記》中的西海龍王到底叫啥名?
    龍王在民間是一個很威風的形象,然而在《西遊記》原著中卻被邊緣化了,其中西海龍王甚至淪為一個打醬油的角色。「誰能說出西海龍王叫啥名?」「我只知道東海龍王叫敖廣,西海龍王肯定也姓敖,叫啥名記不清了。」這樣的問答恐怕並不讓人感到意外。
  • 細數NBA那些胯下之辱,卡特霸氣、艾佛森經典,連詹姆斯也逃不過
    卡特奧運會騎扣法國中鋒相比其他的的跨人,小編覺得卡特是最霸氣的了,在奧運賽場上為美國隊出戰的卡特持球進攻,在面對2米多高的法國中鋒時,卡特並沒有絲毫畏懼,硬是一躍而起跨過對方的頭頂扣籃成功,不虧是當年的扣籃王,這一扣震驚了整個籃球圈
  • 九頭蟲是在坑萬聖龍王一家嗎?孫悟空為何只放過他而打死了龍王?
    (六石映像第539期)我們知道,在中國傳統文化裡,龍是又威猛又吉祥的生物,如同中國神話的萬獸之王。而在《西遊記》原著裡,雖然有天庭編制裡的各大江河湖海的龍王,但六石說句實在話,龍確實是一種被壓迫的很慘的生物。
  • 龍到各國七十二變,在印度沒地位
    中國人號稱「龍的傳人」,龍在中國地位很高,既是四大神獸之首,又是四靈之長。但龍並不是中國獨有的神物,世界各地到處都有龍文化的痕跡,各國的龍形象千變萬化,可謂七十二變。一中國龍在中國,龍被認為是行雲布雨的神,作為農耕國家的興雨之神,龍的地位毋庸置疑。
  • 為何四海龍王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的地位如此低下
    神話裡的龍都沒啥正面形象《西遊記》乃至很多古代神怪小說中,水裡的龍普遍在仙界的地位都很底下,比如成為唐僧坐騎的小白龍敖烈秦漢以來,龍成了帝王的象徵,而我們「龍的傳人」也只是近現代的某些媒體宣傳才有的說法。作為帝王象徵的龍,和掌管一方水域的龍,其實是有很大差別的。我們在《西遊記》中涇河龍王向唐太宗求情的橋段就能了解到這一點。
  • 安嶽石窟發現明代龍王像,與《西遊記》中東海龍王驚人相似
    這尊距今已有400年的道教石刻龍王呈老年帝王之相,體現明代宗教與民間信仰高度融合後形成的徹底民俗化、本土化的成熟的龍王形象,對於研究龍王信仰、明代服飾和雕塑以及民間活動等具有極高的價值。而其形象竟然也與央視版西遊記的東海龍王驚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