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9年7月26日起,《哪吒之魔童降世》開始在中國內地的各大影院紛紛上映了將近三個月。直至2019年10月10日,票房高達49.7億元,在中國電影界引起了一片熱烈討論。《哪吒之魔童降世》作為一部國產動漫電影,卻能夠「出圈」獲得大眾的認可,這離不開它製作精良的內容以及此內容所蘊含的思想。
放眼望去,《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框架十分簡單易懂,它關乎命運是由天決,還是由「我」定。善惡一體的混元珠被元始天尊提煉成了靈珠與魔丸,由於太乙真人看管失誤,申公豹從中作梗,使得本該由靈珠孕育的哪吒,卻被魔丸孕育了。當哪吒降臨之時,深海龍宮中的敖丙被靈珠孕育了,由此,一系列的故事開始展開了。比如,哪吒與敖丙的友情、李靖為救子而求「以命換命」符紙等。
在這個主題之下,蘊藏著許多現代社會時常發生的現象。例如,村民在得知哪吒身份為靈珠附體時的歡喜與得知哪吒原來是魔童附體後的冷漠,並在得知哪吒用生命救了他們之後的下跪行為,都直接反應了與實際生活相接軌的問題。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村民的反應更像是當今社會群體中一些缺乏獨立思考精神的人們的縮影,那是一種對於生存問題惘然的態度,看到英雄就想著崇拜的巨嬰心理。而關於哪吒,其思想內核也與現代社會相適應。如上文提到的其與敖丙的友情,與李靖夫妻的親情。
關於他與敖丙的友情,其實很是純粹。兩個不諳世事的孩子,一個被賦予提高家族地位的責任,一個被來自村民和父母的惡意的、好心的觀念遮蔽。他們兩個人的友誼不摻雜地位、階級等世俗觀念,以至於後來也因為他們的純粹感情讓他們連為了一體。
這種友情和親情的體現與「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內核一樣,都是現代思想不斷產生影響的反應。如果說《哪吒之魔童降世》是古代神話故事的改編,那麼它一定屬於近似式,即只有外殼,而內涵已變,從而具有了不同的藝術效應。
但不管怎麼說,《哪吒之魔童降世》裡所流露出的人人平等、獨立自主等思想是值得肯定的,而「我命由我不由天」則更是直接呼應了當代社會中不斷奮鬥的中國人的精神內核。
【免責聲明】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