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鑑賞(原創)|富春江邊,他從紙上出發: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2020-12-18 左手詩詞右手書畫

也許,許多人都知道「元四家」之首黃公望和他的傳世之絕唱《富春山居圖》,卻鮮有人知這幅畫,竟然是從他80歲開始,而且是歷時4年才完成了史上鮮有的一個巨幅畫卷。

他,出生於江蘇常熟,自幼除了習通經作詩賦,通曉儒家經典,還涉及繪畫、音律與填詞譜曲。

也是在他50歲左右時,有緣結識了「元四家」之一——王蒙,也是「元人冠冕」的趙孟之外孫,才得於拜師當時最先帶起以書入畫之風的趙孟。

元朝至正七年,那是一個秋天,落葉繽紛,他和師弟無用,從松江遊歷至浙江富陽,也見到了江面如練、此起彼伏的富春江。

一見鍾情。他決定就此住下,一住就是4年,這4年裡,天一亮,他就帶著竹笠,穿著芒鞋出門,沿江走數十裡,風雨無阻。

從此,富春江邊,他每天都是一個人孤零零地在看山看水。富春江的四面,有數十座山峰,峰峰形狀不同,幾百棵樹木,棵棵姿態迥異。

從此,從紙上出發,他踏遍了富春江兩岸,背著畫卷帶著乾糧一路前行,漁舟唱晚,樵夫晚歸,山林寂靜,流水無痕都變成了他人生的註腳。

在他刪繁就簡的人生裡,所到之處皆為風景。

他要在這幅畫中,講述一條河流的一生。他要在這幅畫中,講述時代和人類的悲喜。

在這幅畫裡,有蘇東坡想看的「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也有屈原想看到的滄浪之水,可以濯吾纓。他仿佛聽到了河流喜悅的聲音,聽到了河流哭泣的聲音,聽到了自己科舉時的得意,也聽到了自己45歲時坐牢的痛苦。

在中國歷史上,從來沒有一個人用了4年,和河流真正的對話。對話中,可以說富春江讀懂了黃公望,黃公望也讀懂了富春江。

正是得益於以書入畫,展開畫卷時,你會看到:丘陵起伏,峰迴路轉,江流沃土,沙汀平疇,雲煙掩映村舍,水波出沒漁舟,近樹蒼茫,亭臺小橋。

清代畫家鄒之麟稱此作為「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

2011年,《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合體展出,這時距離黃公望自己落款已經過去600年。

人們永遠不會忘了他,歷史永遠也不會忘了他,正是600年前的這位老人,讓我們認識到了一個人應該怎樣尋覓自我,灑脫自我,懂得自我,選擇自我,追求自我,超越自我,等待自我,並完成自我。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用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不泯然於眾,只遵從自己內心的感受,欣然向前。我想,這其中就必有他——黃公望。

我以後會不斷地發他的作品鑑賞,請期待

相關焦點

  • 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董其昌的偽作?
    出自元代黃公望之手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山水畫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傑作。2011年6月, 因火焚分離三百餘年的浙江博物館藏《剩山圖》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無用師卷》終於在臺北合璧展出, 同時曾被乾隆皇帝誤為真跡的《子明卷》也伴隨展出。
  • 假作真時真亦假,《富春山居圖》是偽作還是真跡?
    《富春山居圖》是元代著名書畫家黃公望的巨作, 寬33釐米, 長636.9釐米, 成於1347年。元代畫家開始以紙為畫本, 元畫靈動松秀的筆墨已然初具, 而黃公望享年85歲, 至其晚年則紙本水墨的技法已經爐火純青。其《富春山居圖》, 可以說是代表其晚年風格的經典之作。
  • 你真的看懂《富春山居圖》了嗎?
    —— 蘇軾《行香子·過七裡瀨》 3D動畫寫實《富春山居圖境》 《富春山居圖》的作者黃公望,八十高齡才開始提筆繪寫富春江疊峰山巒四季變化的長卷大作。
  • 乾隆為啥不願給《富春山居圖》題字?他不好意思!
    有這樣一幅名畫,它位列「中國十大名畫」第三,乾隆就不願為它題字,它就是《富春山居圖》。早年的確有部電影叫《富春山居圖》,而這幅畫則是元代書畫大家黃公望的傳世之作,十足的「國寶級」名畫,僅排《洛神賦圖》和《清明上河圖》之後。
  • 《富春山居圖》憑什麼成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而咱們同樣是畫美女的《簪花仕女圖》呢?普通人一看:「哇,好胖啊」「這眉毛好怪哦」,然後你跟他講「這幅畫採用了遊絲描」「以工筆重彩繪仕女五人」……得到的回應是:「哦」,然後觀眾帶著一臉懵逼和「唐朝美女就這樣」的疑慮走開了。到了《富春山居圖》這種山水畫,那就更懵逼了:「咦,怎麼跟我看到的富春山水不一樣啊?」
  • 山一程,水一程|在《富春山居圖》中山水行禪
    山一程,水一程|在《富春山居圖》中山水行禪 魯怡 2018-09-28 18:26 來源:澎湃新聞
  • 《富春山居圖》作為一幅曠世之作,當年是誰將其從火堆當中救出?
    上文,小編介紹了元朝大家黃公望,將自己一生當中的最後一部傳世之作《富春山居圖》,贈與了陪伴、侍奉自己多年的全真教師弟鄭樗道士,其道號也叫「無用師」。因為,當年二人同屬金蓬頭道士的門下,鄭師弟看出了黃公望的不凡,於是決心跟隨其左右。
  • 《富春山居圖》:一幅畫竟有如此傳奇故事,就連乾隆都看走了眼
    1745年,清乾隆10年,一幅名叫《富春山居圖》的長卷,被人獻貢於皇宮,這在名臣沈德潛的文集裡有作了詳細解讀,當時,皇上看完畫卷之後,立刻認定此畫就是如雷貫耳的《無用師卷》,一生喜愛詩書畫,並廣為搜集各大名家的乾隆,喜獲珍寶欣喜若狂。
  • 杭州自駕2h,富春江一座被山水環抱的秘境小島民宿,《富春山居圖...
    在「江南好,風景舊曾諳」的杭州 有一家劍走偏鋒的酒店 唯有客人才能乘船到達 這裡沒有俗世的紛擾 只有《富春山居圖
  • 一紙落而東風起:電力賦能「新富春山居圖」
    水送山迎入富春,一川如畫晚晴新。600多年前,畫家黃公望乘著一葉輕舟來到富陽,結廬隱居,把自己安頓在綠水青山間,創作了一幅山水長卷《富春山居圖》。600年後,富陽人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各美其美」的實踐,厚植現代版「富春山居圖」的生態底色。
  • 東洲+鹿山+新桐+淥渚!「富春江畔最佳組合」邀約:共享五十裡春江花...
    《富春山居圖》+《春江花月夜》 ,創作了舉世聞名的《富春山居圖》。唐朝詩人張若虛一首《春江花月夜》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千古絕唱,也使婉約靈動的富春江更具美學內涵。沿著50多公裡江岸線,東洲、鹿山、新桐、淥渚四個鄉鎮街道既是《富春山居圖》的主要創作實景地,也是《春江花月夜》創意圖景上的四顆明珠。
  • 富春江上的嚴子陵釣臺
    富春江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其最著名的山水作品。描繪了富春江依山帶水的初秋景色。畫裡峰巒坡石,起伏迴轉,叢松雲林,蕭瑟蒼簡。其間村落亭臺,水榭長廊,漁人扁舟,草木樹石,移步換景。一個陰晴欲雨的養花天,探親訪友鄉居倦怠的鬱達夫,乘舟欲拜嚴陵釣臺。
  • 黃公望: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富春山居圖》紙本水墨 縱33釐米 橫636.9釐米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曾有無數後人去富春江一帶尋找黃公望筆下的實景,甚至拍下照片回來作比對,一邊看一邊感嘆,黃公望畫出來的富春江秋初風貌,要比照片更有意境。
  • 《富春山居圖》累積1.8億 《逆光飛翔》收300萬
    《天機-富春山居圖》公映4天收穫票房1.8億元。上周國產新片有七部之多,其中三部還是話題之作,但除單天拿到5160萬的《天機-富春山居圖》,其餘都沒能打響。  接下來的本周端午節小長假,全國電影票房三天超2.4億元,同比去年增長56%《天機-富春山居圖》一枝獨秀,市場份額超過五成,而公映至第五周的《中國合伙人》悄悄邁過了5億大關,在六一兒童節表現神勇的《瘋狂原始人》遭遇突然死亡,因下片無緣分享端午節盛宴。
  • 富春江水上夜遊即將開啟!
    富陽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 筆墨瀟灑,描繪現實中的桃花源,查士標繪《富春大嶺》
    查士標 富春大嶺 清初著名畫家查士標很喜歡元人作品,他出身收藏世家,家中藏有宋元真跡若干,讓他在臨仿方面比其他畫家更加精準。這幅《富春大嶺》是查士標臨摹元代黃公望的一幅作品,黃公望畫的真跡依然存世,現收藏於南京博物院中。黃公望的作品筆墨灑脫,構圖雄奇,查士標在臨摹的時候把握得很精準。尤其在勾畫山巒的時候,用筆有方有圓,這一點學得特別像。《富春大嶺》是一幅實景寫生的作品,要突出沿江高山的險峻之美,於是在構圖上選擇了巨嶂式山水形式描繪懸崖峭壁,艱險奇崛。
  • 富春江在杭州景點中能排第幾?
    桐廬被稱為畫城,我想這其中的緣由有兩個,第一是桐廬的景色如詩如畫,第二是因為六百多年前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這幅畫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很多人知道富春江就是從這幅畫開始的,我就是其中的一個。說起桐廬美景,就不得不提富春江,它是範仲淹筆下的《瀟灑桐廬郡》,是黃公望嘔心瀝血四年的畫作藍本,是桐廬人引以為傲的第一景,「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春」,也是我到桐廬必須要遊玩一趟的心頭好。
  • 早安·富陽①丨詩意棲居新沙島 探尋富春江「綠葉」
    編者按:這裡,一川如畫,兩山夾江,江邊有城,江中有島,山水稟賦天下獨絕。這裡是《富春山居圖》實景地——杭州富陽。  「天下有水亦有山,富春山水非人寰」。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讓富陽這一方水土被世人所知。  一江春水碧波浩渺,深藏於畫中的一座小島也在晨光下緩緩揭開面紗。它,便是位於富陽區東洲街道的新沙島。
  • 你還不知道新安江水庫就是千島湖,千島湖-富春江-錢塘江是一條江
    最近浙江新安江水庫歷史上第一次九孔洩洪上了熱搜,網友感嘆此景觀壯麗,難得一見,像是傳說中的白素質水漫金山,也有網友說新安江水庫水質太清澈了,這就是農夫山泉吧。元代畫家黃公望還為富春江創作紙本水墨畫《富春山居圖》,這是我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為「畫中之蘭亭」,這幅畫後來被焚毀成兩段,乾隆皇帝收藏了兩幅一樣的《富春山居圖》,卻把贗品當作真跡。頗具傳奇色彩的《富春山居圖》,現在一半在浙江省博物館,一半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 全真教眾黃公望,50歲學畫,84歲完成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富春山居圖》的全貌(橫屏觀看會更美麗):0147歲出獄,後半生上演人生傳奇之後的29年裡,黃公望走遍山川,遊歷大江,走哪看哪,極度專注,沒有人知道他去過哪裡,好像他的行蹤是一個永恆的謎。79歲那年,黃公望來到了富陽富春江的景致所吸引,遂定居於此。黃公望常常對富春江望得出神,終日靜坐。行走於山中時,身上常帶有畫具,路遇勝景,便用將美景收入筆端,生怕錯過一點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