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望: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2020-11-25 騰訊網

局部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

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鑑,鷺點菸汀。

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

算當年、虛老嚴陵。

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但遠山長,雲山亂,曉山青。

——蘇軾《行香子·過七裡瀨》

黃公望 《富春山居圖》紙本水墨

縱33釐米 橫636.9釐米

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

曾有無數後人去富春江一帶尋找黃公望筆下的實景,甚至拍下照片回來作比對,一邊看一邊感嘆,黃公望畫出來的富春江秋初風貌,要比照片更有意境。

也曾經聽到過無數聲音,說如果能穿越,一定要去宋代。不過,很抱歉,如果你一不小心生在了南宋末年,那麼你一定哭都來不及。

因為過不了多久,北邊的馬蹄聲就會敲碎了漢人的夢。以前的權勢背景,全部給你清零。甚至連你的學識,也將隨著科舉的廢除,而百無一用。這其中,就包括被後世評為「元四家之首」的黃公望。

黃公望出生於江蘇常熟一戶姓陸的人家,取名陸堅。七八歲時,父親早逝的他,成為黃樂的繼子。

黃樂家境富裕卻無子,九十歲高齡的老人高興得嘆道:「黃公望子久矣。」從此陸堅改名黃公望,字子久。

黃家經濟寬綽,黃公望自幼按照宋代的人才培養模式,習通經作詩賦,通曉儒家經典。除此之外,還涉及繪畫、音律與填詞譜曲。如果不出意外,他會考取功名,學而優則仕。

但是意外總是不期而遇,之後科舉制度被廢除,但是不甘讓才學付之東流的他在二十四五歲終於做成了一個文吏,斷斷續續做到了42歲。或許他自己也沒想到,這就是他一生仕途的頂峰。

1314 年,黃公望的領導張閭,在南方地區「經理田糧」,也就是核實土地,增加稅收,平均差徭。張閭為人十分苛暴,辦事過程中鬧出了人命,引發了江西蔡五九起義。為平民憤,元仁宗將張閭逮捕,黃公望受牽連一同入獄。

期間,儘管科舉考試得以恢復,但獄中的黃公望只能無奈錯過。兩年後, 47 歲的他才從監獄裡走出來。出獄後的黃公望徹底對做官失了興趣,開始一邊旅行、一邊賣卜作畫。到目前為止,他的人生不值一提。

50 歲時,黃公望拜趙孟頫為師。61 歲的黃公望加入全真教,號「大痴」。後來和他成為道友的還有倪瓚,也是元四家之一,比黃公望小 32 歲。倪瓚是富貴人家出身,沒有什麼紈絝子弟的毛病,除了一樣,十分的潔癖。

78 歲時,黃公望為倪瓚《春林遠岫小幅》作題時,感嘆自己老眼昏花,手不應心。第二年,他應好友無用師的邀請,開始繪《富春山居圖》,一畫就是六七年,畫完沒幾年便逝世,享年 86 歲。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黃公望一輩子沒當成官,最後出家為道,然而卻因為一卷《富春山居圖》名揚海內外。如今《富春山居圖》一分為二,分隔海峽兩岸,原因我們後面再表。

這幅畫是黃公望為鄭樗(無用師)所繪,以浙江富春江為背景。全圖用墨淡雅,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當,墨色濃淡乾濕並用,展現出一副暗淡的秋日景象,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

相傳,明朝末年《富春山居圖》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他對此畫深愛有加,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幸被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

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較長的後段稱《無用師卷》,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前段稱《剩山圖》,現收藏於浙江省博物館。2011年,《剩山圖》與《無用師卷》合體展出,這時距離黃公望自己落款已經過去 600 年。

有人說,黃公望畫富春山居時,筆法遊戲如草篆。想來,時代視我如遊戲,我又何必太認真?江南子弟在科考的年紀,國家取消科舉;在重開科舉時,又身陷牢獄;出獄時年屆半百,一事無成,後人眼中飄逸的雲遊生活,何嘗不是命運在遊戲他一番後給的安慰?

這世上四時流轉,草木一歲一枯榮,山花一季一凋謝。夏日的蟬活不過秋天,冬天的雪禁不起春風。唯有山川江河,從容淡靜,不為歲月所動。在黃公望與山水年復一年的對話裡,他學會了山水的從容悠遠,寵辱不驚。他明白了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間表,從而不再為年齡所困。

《富春山居圖·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

展開畫卷時,人們會看到:丘陵起伏,峰迴路轉,江流沃土,沙汀平疇,雲煙掩映村舍,水波出沒漁舟,近樹蒼蒼,亭臺小橋……清代畫家鄒之麟稱此作為「右軍之蘭亭也,聖而神矣」。

瀏覽《富春山居圖》的觀感如同電影鏡頭在推移平拉,畫面的視點在同一水平線上,數十個山峰、幾百棵樹木,既保持著構造上的聯繫,又不像屏風般排列,達到了「遠取其勢,近取其質」的寫實高度。

在筆墨技法上,畫作以長披麻皴為主,並以書法用筆入畫,如此勾勒疏鬆出的墨線,濃淡粗細相照應。偶爾會有重疊交叉,後人將這種技法稱為「勾寫」,而不是「勾皴」。在色彩渲染上,黃公望用淡赭色來表達秋意,若明若暗地籠罩於畫中的景物之上,在秋季水氣之上形成明媚色調,生動自然。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局部

王希孟十八歲就畫出了《千裡江山圖》,卻在不久後早逝。黃公望五十歲才開始學畫,卻依然在八十歲,畫出了屬於他的傳世名作。

局部

世上只有一種成功,

就是以你喜歡的方式度過一生 ,

不泯然於眾,

只遵從內心真實的感受,

縱使外界熙熙攘攘,

而你,欣然向前。

《富春山居圖》長卷欣賞:

留個說的很重要!

相關焦點

  •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過完一生,得「峰巒渾厚,草木華滋」之評
    作品創作整理不易,喜歡的關注、點讚,不斷更新中,感謝您的閱讀。黃公望(1269—1354年),字子久,號大痴道人,常熟(今江蘇)人。點明此圖為黃公望所作。圖中山巒重疊,高松雜樹遍布窠石坡岸之上,梵寺仙觀掩映於山石林木之中,溪流迴轉,雲煙繚繞,一派深遠優美的意境。黃公望曾謂:「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如吟詩之學杜也。」此圖便是以董源、巨然創造的披麻皴手法寫成,並以水墨淺絳設色。
  • 《小森林》:世間眾多紛擾,如何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電影的情節,或多或少與我現在的狀態有些相似,因此我十分喜歡。這部電影改編自五十嵐大介的同名漫畫,分為春、夏、秋、冬四個部分。影片為我們講述了從都市回到鄉村的主人公市子,選擇了另一種生活的方式——在嚴酷大自然中過上自給自足生活,為了每天獲取食材不得不學習種田的故事。
  • 書畫鑑賞(原創)|富春江邊,他從紙上出發: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也許,許多人都知道「元四家」之首黃公望和他的傳世之絕唱《富春山居圖》,卻鮮有人知這幅畫,竟然是從他80歲開始,而且是歷時4年才完成了史上鮮有的一個巨幅畫卷。他,出生於江蘇常熟,自幼除了習通經作詩賦,通曉儒家經典,還涉及繪畫、音律與填詞譜曲。
  • 子久契友,黃公望與危素、倪瓚的往來
    黃公望60歲時,就為危素作了《春山仙隱》、《茂林仙閣》、《虞峰秋晚》和《雪溪喚渡》四幅畫。黃公望62歲時,畫名大震,也就在這一年,危素拿出從不示人的家藏宋紙二十方,請黃為他作畫。黃公望65歲那年十月,又為危素作《秋山圖》。曹知白題曰:「痴翁為危承旨作此,年過渭老,而目力瞭然,筆法古雅,大有荊關遺韻。僕之點染,不敢企及也。」
  • 全真教眾黃公望,50歲學畫,84歲完成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黃公望仿佛聽到河流喜悅的聲音。也聽到了河流哭泣的聲音,聽到自己科考時的得意,也同樣聽到了他46歲時坐牢的痛苦。黃公望把筆一放,說了句:做官,不去了,不去了,你趕緊回吧,我也要出門了。官場朋友問:你要去哪?黃公望答:當道士!黃公望門也不鎖,拂身而去,從此入了全真教,號「大痴」。他過極簡的生活,並有乘風破浪的氣勢。之後的29年裡,黃公望走遍山川,遊歷大江,走哪看哪,極度專注,沒有人知道他去過哪裡,好像他的行蹤是一個永恆的謎。
  • 讓文物活起來之花港篇丨子久草堂黃公望結廬隱居
    它是元代畫家黃公望於1350年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被譽為「畫中之蘭亭」,屬國寶級文物。黃公望與西湖還有著深深的淵源呢。相傳黃公望生性狂放不羈,雲遊四海,一生浪跡江湖,曾在杭州赤山之陰的筲箕泉旁結廬隱居。
  • 豆瓣8.3《天才少女》:保持內心的歡喜,用喜歡的方式去過這一生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我常常在想到底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是對的,那些大人們所謂了「我都是為了你好」真的對我們來說都是好的嗎。那些被放養長大的孩子們,長大後,他們真的過上了自己想要並且喜歡的生活了嗎。這像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極端,而中間這個度,大多數家長還是很難去把握。
  • 黃公望的山水畫《層巒曉色圖》,倪瓚在上題詩,「連環畫」十二
    3.十月中旬,黃公望為好友作《天池石壁圖》。這一年,黃公望再作《天池石壁圖》。畫中「山峰頓筆直皴,峭聳陡立,有巨靈鑿山之勢,左下大松三株,松針細剔,飄飄拂拂」。4.時年歲末,黃公望才遊歸虞山小山自己的茅廬。
  • 《誰說我結不了婚》陳數再次演女強人: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如今,陳數成為家喻戶曉的實力派演員,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裡深耕每一個角色,贏得觀眾的認可,同時也得到自己的認可。因為沒有什麼事情,比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更讓人愉悅。他在自己名聲大噪,萬眾矚目的時候,空出時間,留出精力,去做自己內心最想做的事情。因為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與自己喜歡的事情相伴一生。
  • 元代黃公望的《富春山居圖》是董其昌的偽作?
    出自元代黃公望之手的《富春山居圖》是中國山水畫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傑作。2011年6月, 因火焚分離三百餘年的浙江博物館藏《剩山圖》和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無用師卷》終於在臺北合璧展出, 同時曾被乾隆皇帝誤為真跡的《子明卷》也伴隨展出。
  • 做人有骨氣,愛己而後愛人,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幸福過一生
    一個人,在重重困難中,能否守住自己的原則,能否妥善地解決問題、體面地維持與他人的關係,就是格局所在。人不能只為自己而活。你為了什麼而奮鬥,就會獲得什麼層次的回報。做人有骨氣,且擁有底線,才能一世無怨,做好真實坦誠的自己。
  • 黃公望《秋山圖》是否真的高妙?芥川龍之介還由此創作推理小說
    《富春山居圖》 新華社資料圖在明末著名繪畫理論家董其昌看來,元代黃公望最高妙的作品,根本不是《富春山居圖》,而是一幅名為《秋山圖》的立軸。王時敏搖頭,確實是黃公望真跡無疑。但是,卻遠非當年所見的神來之筆……怎麼回事呢?是王時敏的記憶出了偏差?或許,之前的一切都是王時敏夢中所見?而此《秋山圖》又沒有摹本,真相究竟難辨了。南田這篇散文,影響深遠。開放式結局,像一幅未完的畫,等待後來人再添筆墨。
  • 真心話大冒險:你願意孩子上清華北大,還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
    我相信很多家長都給孩子說過這樣的話,學習我不需要你拿什麼第一第二,只要你儘自己最大努力即可,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你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生活一輩子。看吧,這樣的話是不是很多家長都說過。尤其是孩子剛一開始學什麼東西的時候,往往都會這樣去說。
  • 花2億紋身的「殭屍男孩」,為何用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
    以前很多人對刺青的印象不好,刺青不僅傷害了自己的身體,而且一個人看上去有點不成熟,就像小混混一樣。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也逐漸接受了刺青這一行為,尊重刺青藝術的人增加了。花2億紋身的「殭屍男孩」,為何用自殺的方式,結束自己的一生要說身體上刺青的名人,就必須提到利克內斯特。
  • 花2億將自己變成「殭屍男孩」,卻以自殺的方式了結一生!
    花2億將自己變成「殭屍男孩」,卻以自殺的方式了結一生!如今當代這個社會越來越多新奇的東西接連問世,在面對新鮮事物的時候,大部分人都比較喜歡跟風,就像紋身一樣,對於這個東西大家都不陌生,無非就是在身上塗塗畫畫,不過很多人對於紋身是比較排斥的,尤其是在八九十年代,紋身的人看上去沒有好人,不是混混就是黑社會。
  • 天才漫畫家蔡志忠:一生很短,人要做自己最拿手、最喜歡的事情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上學時,所有課程裡我最愛美術課,也最期待每周一節的美術課。在課上,我聽得極認真,畫得極用心,我不光畫自己的那份兒,還樂得幫其他「靈魂畫手」們代勞。我當過學習委員,當過班長,當過宣傳委員,也當過語文、數學、美術等科的課代表。在所有職位中,我最喜歡當宣傳委員和美術課代表。因為它們都跟畫畫有關。我喜歡畫畫,也喜歡看漫畫。
  • 《川柳少女》即便再奇怪,也想過好自己的一生
    但只有在這部動畫中,他們過上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相對來說比較令人滿意的日子。這樣的人現實生活中真的有嗎?或許也是有的,不然為什麼會是日常番呢?此外,還有一眾看起來非常奇怪,比如喜歡跟蹤別人、性格陰沉等等類型的角色。這部動畫中不正常的人太多了,但不知道為什麼,這種莫名其妙的怪異卻因為角色們彼此之間的相處和諧而變成了另一種溫情。
  • 有真本事,絕不輕易隨波逐流,這5個星座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但是,有些人天生追求自由,不想和別人一起生活,他們憧憬獨特的生活方式。那麼,一起看看有真本事,絕不輕易隨波逐流,喜歡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的5個星座吧!白羊座白羊座是內心非常簡單的人,他們的想法比較簡單,不太能自尋煩惱,因此非常勇敢。 白羊座人喜歡有挑戰感,無聊的生活使他們感到生活毫無意義。
  • 「黃公望傳」十五、十年淞上築仙關
    」公望接過話後略停片刻,告訴對方自己是 「困而學之」。把自己幾十年以前在黃公身邊如何背棋譜、如何觀摩高手廝殺、如何被對方「吃」得只剩下一個寡「帥」的往事講了個大概,,意思是說不經歷多次輸棋的無知或少知階段,棋藝是不可能有長進的,並且再三表示,自己的棋藝遠不如你兄無塵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