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紫禁城到底有多少房間?

2021-01-13 騰訊網

有關故宮房屋的數量,歷來說法不一。有的說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有的說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還有的說是一萬多間……

從傳統規制上說,對房屋數量的統計,歷來是按「四柱一間」計算的。因為我國的古建築都是木結構的,由梁、柱等大木件兒結合成骨架,然後在骨架間填砌磚石,安裝門窗、飾物,所以都把四柱之間的正方形或長方形地面以上的立體空間稱為「一間」,也就是所謂「四柱一間」。故宮的房屋也是以此計算的,只是四柱間的距離(開間、進深)長短不同,形成建築面積的大小也就不同。開間有大有小,但是不可能存在半間之說。

故宮的房屋廣義上包括殿、宮、堂、樓、齋、軒、閣等,其基本建築格局均為「四柱一間」,無論是建築宏大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還是建築規模相對較小的內廷堂房、寢宮、廟宇。只是每座建築的開間數量和進深按「規制」的要求設計和建築,這就導致建築規模和建築面積的大小。故宮最大的宮殿是太和殿,有72根柱子,面闊11間,進深5間,所以間數為55間。而內廷「西六宮」之一的儲秀宮面闊只有5間,進深2間,所以間數為10間。

據《故宮叢談》記載:「經有關古建築專家實地調查統計,故宮大小殿、堂、樓、齋、閣等共有八千七百零七間,因此,說故宮房屋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是不正確的,只是傳說而已。」而《故宮史話》載:「據歷史學家考證:紫禁城原來有房間1萬間以上,後來隨著年代的久遠,一些房間朽壞、倒塌或是被火燒毀,但大體數量應在8000間以上。1972年古建築專家按照通行的『四柱一間』標準對故宮的房間進行了全面統計,其結果是有宮殿、樓堂980餘座,房屋8707間。」

那麼,傳說中的半間房又在哪裡呢?當您參觀遊覽故宮,走到景運門外箭亭南望的時候,會看到院牆環繞著一座兩層的綠色琉璃瓦建築,那便是清代存放《四庫全書》的文淵閣。在文淵閣的樓上西邊,有一獨特之處,它和一般的樓閣不同,兩柱之間不是一丈多的間隔,而是兩根綠色柱子之間僅有五尺左右的距離,紫禁城裡所謂的「半間」就在這裡。

相關焦點

  • 遊故宮漲知識,北京故宮為什麼叫紫禁城?又有多少間房子?
    整體布局呈長方形,南北長961米,東西寬753米,四面圍有高10米的城牆,城外有寬52米的護城河。有關北京故宮的建設還得從明朝朱元璋的孫子建文帝開始說起。明成祖朱棣與此同時,朱棣通過鐵腕手段迫使臣工一致同意遷都北京,從此開始500年間,北京故宮一直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有多少改變國家命運的權力鬥爭在這裡發生,有多少關係到國計民生的命令從這裡發出。
  • 故宮是誰設計的?這其中,到底隱藏了多少未解之謎?
    其中,各種鮮為人知的皇家故事,無數珍奇精美的宮廷寶藏,也為這座百年宮殿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更有諸多的未解之謎在這裡產生。疑問一:紫禁城。在諸多疑問中,首當其衝的就是對故宮名字的疑惑,為什麼會將故宮稱作紫禁城,且這個名字又有著什麼含義呢?這裡的「紫」指紫微星垣。
  • 紫禁城600歲!故宮大匠的7000天!
    故宮古建修繕師張奉兵一直記得師父的話,「你要想學好一門手藝,你必須先做人,人一定要做好,不要因為幹活而幹活。」他更在修修補補中逐漸對故宮產生了感情,「正好我們這一撥趕上故宮六百年,多少代工匠是趕不上的,比較榮幸。用自己一生所學到的手藝去呵護它。」
  • 紫禁城六百年展埋了多少知識點?故宮官方解讀大展細節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正在故宮午門展出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展示了數百個紫禁城歷史細節。故宮近日出版《丹宸永固》展覽圖錄,並發布解讀視頻,讓策展人和文物專家解讀展覽中的那些知識點。策展團隊成員趙鵬說,此次大展以明線和暗線兩條線索展開,明線是故宮歷史時間軸,暗線則是表達勞動人民的智慧。比如展覽中展出的「樣式雷」長春宮燙樣,反映了古代人是如何建造宮殿的。燙樣就是古代建築的設計模型,文物專家在視頻中展示,長春宮燙樣可以拆成很多組件,每個部件都標明了尺寸。揭開燙樣屋頂,能看到長春宮戲臺裡的畫是蘇氏彩畫,燙樣已經達到如此精緻的程度。
  • 在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隱藏600年,到現在仍守護故宮
    故宮又名「紫禁城」,在古代是皇室居住的地方,有著極為悠久且豐富的文化底蘊 而在這偌大的紫禁城中,也有著許多的故事。坊間傳聞,在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隱藏600年,到現在仍守護故宮。此「大蛇」並不是我們平常見到的真正的蛇,此「蛇」是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流——金水河。倘若我們從空中看的話,這條金水河蜿蜒曲折,就像一條曲折的蛇,所以人們就稱金水河為守護故宮的「大蛇」。
  • 六百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建成,單霽翔講述故宮是一座怎樣的博物館
    「換算成陽曆,當天就是1420年12月8日,正好是600年前的今天,紫禁城建造完成了。」中國文物學會會長、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今天(12月8日)在北京市東城區圖書館的一場講座上說。「去年故宮全年參觀量達到創紀錄的1933萬人次,這麼多人進入故宮,開啟這場文化之旅,如果能提前對故宮有一些了解,會讓這趟旅程更有意義。」單霽翔說。
  • 北京衛視《上新了·故宮3》鄧倫、聶遠、何穗探尋紫禁城的金榜題名...
    今日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五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聶遠、何穗,將共同探索紫禁城中與金榜題名相關的歷史印記。圖: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聶遠、何穗古代公務員考試有多難?
  • 紅磚黃瓦的故宮,看似與紫色無關,為什麼叫「紫禁城」?
    相信故宮大家都比較熟悉,就算沒有去過也都聽說過,近期一檔文化類的真人秀——《上新了·故宮》也讓大家對故宮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也相信大家都知道故宮又名紫禁城,但是有沒有人想過,為什麼要把將它命名為紫禁城呢?難道與紫色有關嗎?
  • 故宮半解之色彩,紫禁城深秋的色彩
    對於古都北平的秋,自然有大手筆寫過,比如老舍的《北平的秋》,鬱達夫的《故都的秋》。但時過境遷,氣候變暖,科技發展,兩位先生看到的秋和現在的秋可能有了很大的不同。現在,11月份,花還開呢,當然這裡面有氣候變暖和技術提高(包括嫁接)的功勞。鬱達夫先生在《故都的秋》中寫道「秋天,無論在什麼地方的秋天,總是好的;可是啊,北國的秋,卻特別地來得清,來得靜,來得悲涼。」前一句很同意,後一句,可以商榷了。不信,就一起去看看古都裡的核心「紫禁城」的秋,是靜嗎?有悲涼之感嗎?
  • 2020故宮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覽時間地點及門票
    展覽門票:本展覽不單獨售票,憑故宮博物院門票免費參觀。  信息來源@故宮博物院  本次展覽共分為三大單元,鎖定了18個關鍵年份,將它作為參觀紫禁城的「序廳」,在對紫禁城600年歷史的回望中,理解貫穿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
  • 故宮角樓,著名新手村,法師聚集地,是紫禁城最美的拍攝地!
    說到北京,相信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故宮吧,作為傳承了幾百年的皇宮,故宮對中華民族的影響還是很深遠的,故宮舊稱紫禁城,從明朝開始,這裡就成為了整個國家的政治中心,同事,故宮也是如今中國保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但其實小編真的很想看看秦朝的阿房宮、漢代的未央宮、以及大唐的大明宮,清朝的圓明園
  • 紫禁城中有一條「大蛇」,守護故宮600多年,漲知識了!
    說起北京故宮應該是耳熟能詳的吧,它的位置非常的好,位於北京的中心。北京的故宮是清明兩朝的宮殿,也可以把故宮稱為紫禁城,故宮保存得非常完好,是世界上存在最完整的木質建築之一。故宮能夠在戰爭年代中保存下來也是來之不易的,所以我們現在更應該好好珍惜它,有機會多去參觀欣賞它。那你們知道嗎?故宮裡面有一條「大蛇」在紫禁城中隱藏600年之久,至今都還在守護著故宮。這究竟是怎樣一條「大蛇」呢?此蛇非彼蛇,它並不是那種真實的蛇類,而是位於故宮內部的金水河,大家應該都沒有想到吧。
  • 《上新了故宮》第三季開播,帶你探訪紫禁城的秘密
    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在萬眾期待之下於10月24日正式開播,觀眾對故宮的情懷依舊,對節目的期待未減。今年恰逢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上新了故宮》第三季,以全新的面貌慶祝紫禁城建成600年。
  • 少年數字故宮作品扮靚600歲紫禁城
    少年數字故宮作品扮靚600歲紫禁城 2020-12-12 15:12:04 12日,全國青少年創·造實踐活動暨2020年青少年文化科技論壇在故宮舉行。  論壇主題為「大成之城 生生不息——孩子手中的600歲紫禁城」。科技日報社與故宮博物院此前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推動科技與文化融合發展,加強交流合作,更好地講好中國故事、提升文化自信。此次論壇正是該合作的一項重要內容。
  • 《上新了·故宮3》鄧倫魏晨章若楠尋找紫禁城裡「牡丹亭」
    故宮裡名亭眾多,但卻鮮少有人知道還有一座神秘的「牡丹亭」。本周六20:30,由故宮博物院和北京廣播電視臺出品、華傳文化聯合出品、春田影視製作的大型文化季播節目《上新了·故宮》第三季第九期,故宮文創新品開發員鄧倫、魏晨、章若楠,將尋找紫禁城裡的「牡丹亭」,為觀眾帶來精彩的戲曲表演。
  • 故宮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參觀指南(時間地點+門票購買)
    故宮紫禁城建成600年大展參觀指南>鎖定18個關鍵年份  ③將它作為參觀紫禁城的「序廳」  在對紫禁城600年歷史的回望中,理解貫穿紫禁城「時」「空」的歷史文化,感受宮殿技術與藝術完美結合的最高境界,感悟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便於大家更有針對性、更加系統地參觀紫禁城。
  • 伊利牛奶金典與故宮博物院跨界聯合 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周年
    2020年適逢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為此,故宮博物院推出「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展,在開幕式當天,伊利旗下品牌伊利牛奶金典和故宮博物院雙方合作推出了——「金典x故宮博物院聯名特別版牛奶」為紫禁城建成600年獻禮。
  •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
    中山建行獻禮紫禁城建成600年,限量版「故宮瑞獸」驚豔來襲羊城晚報•羊城派  作者:  2020-09-24 除了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 紫禁城今天600歲!故宮博物院老院長獻上別樣祝福
    今天,2020年12月8日,紫禁城迎來600歲生日。故宮博物院原院長單霽翔在東城區圖書館開講,為故宮獻上一份別樣的祝福。他講宮廷漫步的樂趣,聊故人匠心,揭秘文物風華。同時,故宮出版社推出的單霽翔新作《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宮殿漫步》《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文物風華》《單霽翔帶你走進故宮.故人匠心》3本新書發布。
  • 故宮有9000多個房間,但是沒有一間廁所,那上萬人是怎麼如廁的?
    那麼要說中國古代最為豪華的皇宮,應該非故宮莫屬了,故宮作為明清兩代皇帝的皇宮,那奢華程度真的難以想像,到現代社會,故宮依然保存得十分完整,並且非常華麗。故宮裡面一共有9000多個房間,在古代裡面有上萬人。但是去過故宮都知道,故宮那麼大,卻沒有一間茅房,那以前住在裡面的皇帝和妃子、宮女侍衛太監等人,他們都是怎麼如廁的?很多人肯定很疑問,故宮那麼大,為啥不修廁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