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樣東西:看完這部德國電影,購物慾被治好了

2020-12-18 豹變星球

#電影#

你覺得你的日常生活需要多少件東西才能被滿足?

小至一個手機屏幕貼,大到汽車房子。人們似乎在無窮無盡的物慾中患得患失。

德國有兩個小夥子,託尼(馬提亞斯施維赫夫Matthias Schweighofer)和保羅(弗洛裡安大衛菲茨Florian David Fitz)進行了一個有趣的對賭:100天內每天只會收到一樣東西,看看誰最先認輸。

一百樣東西》(100 Dinge,2018

01一絲不掛的賭局

某天一覺醒來,託尼和保羅發現自己身處房中。但自己身上的衣服被脫得一件不剩,而且最詭異的是家中的物件都不翼而飛了。

這突然而來的噩耗,讓他們驚慌失措。宿醉之後,他們仿佛找回了斷片的記憶。就在前一晚,託尼、保羅與公司同事們喝酒。託尼與保羅在相互嘲笑中,下了一個超大的賭註:

100天,沒有任何物件也可以活下去。

輸的人要把家裡的物件都送給在場的同事瓜分。賭注這麼大,吃瓜群眾也不是省油的燈,當晚就把他們的衣服刨光,把他們家裡的一切都搬光。

抿心自問,要多少物件我們才能生存下去?

但這時候的託尼和保羅已經顧不了這麼多了,喝多了的一時氣話造成了這騎虎難下的尷尬局面。自己挖的坑,苦笑著也繼續要跳。

02日常物件的重要

託尼和保羅跟我們一樣,家裡擺設都是滿滿的。

保羅還是個購物達人,喜歡高科技產品,熱愛追最新最潮的鞋子,甚至還是多個全球購物平臺的VIP會員。精緻的家裡,各種限定產品,不乏有格調的小擺設,還有一大堆未來得及拆開的快遞。

託尼幫助正在洗澡的保羅,找今天要穿的「白球鞋」。一打開保羅的鞋櫃,託尼就被嚇一跳。保羅真的需要這麼多球鞋嗎?

說保羅是個購物狂?保羅是否認的。託尼眼中的保羅,購物成癮。這種買買買的佔有欲,是不是太熟悉不過了。買著買著,保羅已經分不清「想要」和「需要」之間的區別了。

一邊保羅購物成癮,另一邊的託尼也沒瀟灑到哪裡去。託尼雖然沒有追新球鞋,沒有購物平臺的會員,但是他對物件也有難以開口的依賴。

他身邊的小物件,正在支撐著他的虛榮心。

一早起床,託尼先敷面膜眼膜,再用系列的護膚產品,然後用鏡仔細檢查頭髮並用髮膠遮住脫髮的部位。慢悠悠地喝上一杯用專業咖啡機自製的黑咖啡。他的清晨,就是如此小資,如此有格調。

託尼吐槽保羅買買買太浪費,保羅則覺得託尼精緻得矯情。

總之,購物狂人和小資人士互看不爽。

他們擁有很多物品,但誰也說不清到底是物品支撐了他們的生活,還是他們被物品支配著。

03失去了怎麼辦?

電影《一百樣東西》中的託尼和保羅,每天可以取回一件自己的物品。也就是說到第100天的時候,便能擁有100樣東西了。

失去身邊的物品,起初是不習慣的。

過慣了精緻生活的託尼,還把每天打算取回什麼物品,詳細地做了列表。做了詳細計劃的託尼,後來為了與心儀的女生約會改變了計劃,提前拿回能遮住禿頭的髮膠。

這時候他的自尊心,仍然需要被物品支撐著。

失去物品的保羅,沒有對髮膠和護膚品的強烈需求,但他的心卻像被掏空了一樣。

保羅失去了家裡的遊戲機電視機,也沒有了能買買買和消磨時間的手機。沒有了一切物件,時間像被按下了暫停一樣。

託尼和保羅看似過著截然不同的生活,像是不修篇幅和精緻生活的兩個極端例子。但是相同的是,他們對物品的巨大依賴。

04回歸簡單

人類適應環境的能力是很強大的。

保羅從第一天一絲不掛生無可戀,到慢慢習慣並享受簡單的生活。他慢慢戒掉了瘋狂購物的習慣,甚至也開始不依賴手機了。

《一百樣東西》講述的不單純是一個失去的故事,保羅在這100天的變化中獲得了心靈的自由。而好朋友精緻生活的託尼,重新獲得所有物件之後,也迎來了巨大的轉變。

本來託尼可以重新過著他的精緻生活,但是他主動選擇回歸簡單。他選擇向心愛的女生袒露自己,不再收藏自己自卑的一面,以裸體告白。

我覺得在《一百樣東西》中有這樣的結局,很大程度是因為好朋友保羅的轉變,以及心愛女生動力。

沒有了物品的我們,也許很容易就習慣了。

習慣了擁有,也能習慣失去。最難的是擁有物品之後,我們的心還覺得不滿足。

主演之一的弗洛裡安·大衛·菲茨(Florian David Fitz)同時也是導演和編劇。搞怪的他,在這個故事中並沒有用大量旁白去灌輸道理。

他在110分鐘的《一百樣東西》中潤物細無聲地傳遞給觀眾了。

成年人都不喜歡聽的道理,這個故事傳遞得恰如其分。

再次回到我們起初的那個問題:

我們到底要擁有多少物品,才會感到滿足呢?

馬雲曾接受訪問,說每天晚上有1700萬淘寶用戶在使用淘寶,但是卻什麼都不買。

我覺得大家逛的雖然是淘寶,打發的是時間,但背後藏的是一顆空虛無著的心。找一些真心喜歡的愛好,發展它;找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來交流;找一位相親相愛的愛人,相愛著。

或者我們實際並不需要那麼多東西,我們需要的是把心好好安放。

相關焦點

  • 消費主義下的兔子與刺蝟——值得力薦的德國電影《一百樣東西》
    電影講述最好的朋友Toni(託尼)和Paul(保羅)決定放棄他們所有的物品100天,這樣他們每天都可以取回其中的一件物品。在這次挑戰中,兩人意識到,他們唯一不能缺少的是友誼。一個關於當代唯物主義和對生活中真正重要事物的追求的故事。
  • 看完這部德國高分片,真是好一陣感慨啊!
    今天想要給大家推薦一部德國電影。不知道聽到德國電影這個詞,大家都會想到些什麼呢?經歷了整個二十世紀的風風雨雨,這個對戰爭充滿反思的民族,好像也更容易誕生出探討人性和政治的傑作。可能不少人的第一反應會是十幾年前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竊聽風暴》,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冷酷的政治機器,漸漸被喚起溫度的故事。
  • 看完這部電影,徹底治好你的蘿莉控
    之前小編都是以漫威為主題講述的文章,但是最近奈何漫威並沒有什麼新的作品上映,而我又迷戀上了自己曾經都不敢看的恐怖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部驚悚恐怖電影,片名叫做《孤兒怨》。不得不說,這部電影的譯名相當的棒,以孤兒院的諧音展示了一部恐怖片的視角。
  • 看完《東京物語》這部電影,是一部極好的佳作的電影!
    看了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記得電影裡老太太帶著小孫子在屋外散步玩耍的鏡頭。遠遠望去,像是在屋頂上面,又像是在天上。攝影師仿佛趴在地面上拍這一老一少。孩子漫不經心,因為一切對他都是未知。而老人,好像自己提前預知了一切。傷痕不過是帶著它生存。戰爭過去了。痛苦要跟進死亡裡才算。《索爾之子》和《東京物語》,兩部主題截然不同的電影,卻帶來相同的感動。
  • 駐德國使館舉辦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電影招待會
    2011年7月25日晚,中國駐德國使館在柏林中國文化中心舉辦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電影招待會。旅德華僑華人及留學生代表、德國各界友好人士100多人出席。辛亥革命先輩、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一,喻培倫大將軍的後代喻嫵特女士(喻培倫之子喻鍾烈夫人)、喻斐雲(喻培倫孫女)女士以及喻天目(喻培倫曾外甥)先生亦應邀出席。
  • 這周終於有好電影看了!!
    我可以拍著胸脯告訴大家,會有好電影上映。沒有啥別的原因,問,就是我已經看過。1.《獵殺T34》 期待值:★★★ 上映時間:12月11日(本周五)很驚訝,這周想看人數最多的居然是老毛子的這部坦克大戰電影。
  • 什麼歲數看什麼電影?來看看德國電影分級FSK
    FSK審查的首部電影INTIMITTENFSK審查的首部電影是Paul Martin執導的INTIMITTEN,該片拍攝於納粹德國時期,1944年被納粹德國電影審查辦公室槍斃,1947年被盟軍審查機構解禁,這才給了FSK審查這部電影的機會,這部電影於1949年7月完成審查,標誌著FSK審查的正式到來。
  • 《愛情公寓》瞎編的三樣東西,現實生活中居然真的存在!
    最近8月10號,小編去看了《愛情公寓大電影》,小編看過的感受就是很好看,覺得笑點挺多的,挺好看的,建議小夥伴們去看一看,特別是《愛情公寓》的粉絲們,就更值得去看一看了,真的挺好看的。最近網上很多人說這部影片不好看,我就不服了,明明很好看,偏偏說不好看,我想說不好看的一定都不是粉絲,都沒有用欣賞的眼光去看這部電影,如果你用欣賞的眼光去看的話一定覺得挺好看的。我想,說起《愛情公寓》這部電視劇,我想大家都挺喜歡看的,特別是90後、00後和80後,估計都看過,而且對這部電視劇的評價都特別高,這部劇大膽、前衛、時尚、青春、搞笑,真的是有好多的優點。
  • 電影《獵殺T-34》:看完電影,我的車技莫名大增
    事先簡單看了下通告,覺得這部片子的元素就這麼多,心中覺得這片子,大概沒什麼特別的。看完之後,到現在,這片子在我心中,增加的元素有:笨重坦克卻能移動得酷炫、炮火風飛卻有光和影的絢麗、命運多舛卻多次逆轉乾坤、絕望壓抑中竟有羨煞人的愛情,嗯,這最後一點,更通透點說,女主角的美羨煞人也。
  • 媽在家就在,看完這部電影更想家了
    看電影如同吃飯,平庸的電影就像山珍海味,吃得暢快,但吃完抹抹嘴也就忘了,優秀的電影往往看似平常,但每一口都帶著家的味道,潤胃暖心,吃完以後會戀戀不捨,久久回味。
  • 納粹德國的「惡魔」希特勒,從不碰3樣東西,現代人戒掉一個都難
    希特勒生於1889年,奧地利裔德國人。1933年正式上臺成為元首。對於希特勒的評價,外界始終沒有統一的定論。從戰爭的角度來看的話,希特勒堪稱世界惡魔。1939年,二戰正式爆發,這場世界級戰爭持續7年之後,捲入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
  • 忍不住安利這部電影,可又怕你看完會上癮……
    作者:社長來源:電影社長(ID:dydy365)經作者授權發布當今社會,伴隨著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與日漸疏離的人際關係,人類變得越發功利而難以溝通。有的,一些貓也會欲拒還迎,用力拗造型,以勾引人類出來餵小黃魚:
  • 湖南衛視《我不是購物狂》賺好口碑,這幾大看點亮了
    這不,湖南衛視1月1日晚22:00,開播的時尚青春勵志劇《我不是購物狂》給大家當嚮導來嘍!這部劇剛一開場,「買東西時,不要光看品牌和價格,產品質量才是最重要的!」「純羊絨還是國產好!」「羊羔羊絨會更柔軟,也會更舒適!」……諸如此類的臺詞就從女主高楊的口中一一說了出來。你還別說,這還真是給小編解決了為老人選保暖內衣的大難題。
  • 這部電影看完不止貓奴們哭了,你哭了嗎《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
    喵說影視,帶你發掘不一樣的好電影。大家好我是喵妹,今天為大家帶來電影《假如貓從世界上消失了》這部劇的影評,這部電影可謂是滿滿的小清新和大道理了,十分推薦各位看官去品賞。但是和惡魔交易哪有那麼簡單,東西必須是惡魔指定的。惡魔也不虧是惡魔,在之後分別指定了四件東西:電話,電影,鐘錶,貓。而這幾樣東西可不得了,它們分別代表著男主的愛情,友情,親情。失去了這些物品男主的愛情,友情,親情的記憶也隨之消失。
  • 去購物天堂香港旅遊,有哪些東西是值得買的?
    是購物天堂、賽馬還是香港電影。在香港,有很多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有美麗的維多利亞港,這裡還是旅遊和購物的天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去香港必買的東西。先說一說藥品。必買的藥品有黃道益,這是跌打損傷、舒筋活絡各種功效於一體的家庭必備藥;天喜堂牌天喜丸,這個是治痛經和增強體質的藥,對於懷孕也有功效;日本無比滴,對於蚊蟲叮咬、皮膚炎症都有效果;喇叭牌正露丸,家庭常備的腸胃藥。
  • 一個人命好不好,不是看有多少錢,而是看這三樣東西
    我們如何判斷一個人的命是好是壞呢?很多人會膚淺的以為一個人的命好,那就是說他這一生過得富有,這一生有花不完的錢。其實命好不好這個定義是取決於每個人對自己人生觀,價值觀的不同的理解。所以說要判斷一個人命好不好,不單單只是看他有沒有錢。錢這東西吃乃身外之物,你現在有不代表你以後有不代表你一直會有,但是你擁有了自己的心靈上的歸屬,那麼這一輩子你就有了一個好的結局。所以說判斷一個人他的命到底是好是壞,我們不能僅僅看他是不是有錢,只是它是一個努力的象徵,身份的象徵,卻不能說他的命一定是好。
  • 納粹德國元首希特勒,一生從不碰3樣東西,現代人戒掉一樣都難
    希特勒生於1889年,奧地利裔德國人。1933年正式上臺成為元首。對於希特勒的評價,外界始終沒有統一的定論。從戰爭的角度來看的話,希特勒堪稱世界惡魔。1939年,二戰正式爆發,這場世界級戰爭持續7年之後,捲入的國家和地區多達61個。
  • 影單報告|看完這部電影,我是倒著走出影院的
    大多數作品僅僅是講好「時空穿越」就已耗盡心力,諾蘭竟然可以在「時空穿越」的主題裡再加入「時間倒流」這個更加複雜的元素,將過去與現在、正向與逆向的時間維度像交插的手指一樣,緊密交握在一起。我相信一般的影評人都不敢輕易嘗試寫這部電影的解析文,要把如此複雜的時間敘事線抽絲剝繭的分開、講透,實在是太難。
  • 《我們的父輩》:透過電影看戰爭下的德國!
    《我們的父輩》在2013年由德國電視臺播出的一部反戰題材的「電視劇」共三集,每集在90分鐘左右的超長時長的電視劇足以稱之為電影。這三部迷你劇在德國創下驚人的收視率。由於這個原因,一本刊報將《我們的父輩》稱作德國電視劇的轉折點。讓我們從這個超大「電視劇」中領略二戰的風雲變幻與殘酷戰鬥。
  • 《妙先生》這部電影值得一看嗎?
    一部國風暗黑系的動漫電影,開篇直抒胸臆:殺好人,救壞人;殺一個,救一村。說教式的故事情節讓人感覺從頭到尾就是在「教你怎麼做人」。其實這部電影,想表達的中心思想直白易懂,就是心存善良。儘管存在許多令人詬病的地方,三個小故事零散無關聯、情節設計些許牽強、價值宣揚有待考量等,但是看完這個電影,內心多多少好還是會有關於善惡、生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