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2020年討論度最高的遊戲從高到低地排列一張表格,那麼大家一定會發現在《最終幻想7:重置版》、《動物之森》、《龍珠Z》、《消逝的光芒2》等一眾大佬中混進了一個奇怪的存在——《賽博朋克2077》。
眾所周知,如今每一年都是2076年,因為《賽博朋克2077》總在明年發售......
《賽博朋克2077》未售先火,還未發售便已經在很多玩家心目中封神,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其製作公司CDPR在前作《巫師三》上的卓越成就。
作為一家盈利性質的遊戲製作公司,CDPR完美的詮釋了「業界良心」的終極含義,《巫師三》的兩個DLC「血與酒」與「石之心」製作得比本篇還要精良,而且時不時就以白菜價甩賣。
但如果將《賽博朋克2077》所有的熱度都歸功於CDPR對遊戲品質的堅持,又未免有失偏頗。可以說,在人們普遍缺乏歸屬感與安全感的今天,賽博朋克四個字本身就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那麼今天就讓狐狸君與大家來聊聊,賽博朋克,究竟是什麼?
其實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賽博朋克所代表內涵僅僅就是一個人人佩戴金屬義肢、大街上霓虹閃爍、暗巷中永遠窩藏著罪犯殺手的都市印象。它散發著墮落、罪惡,卻又讓人無端沉迷的誘人氣息。
就像是俠盜獵車手系列中的聖安地利斯,混亂、骯髒,卻又紙醉金迷。
但今天狐狸君要告訴大家的是,作為一個當下流行的亞文化,它除了「潮爆了」這種表面印象之外,必須還具有獨屬於它自己的深層價值定位。
如果讓狐狸君用一句話來概括對賽博朋克核心理念的理解,那就是——對於科技崩壞的幻想。
首先,幻想的意思是它是基於現代科技發展趨勢的假設與推演,而並非根據現實證據所作出的嚴謹判斷。也就是說,大家沒有必要擔心自己未來會生活在賽博朋克的世界中,畢竟它,只是幻想。
其次,對於賽博朋克的理解,重點應該放在「科技崩壞」四個字上。這才是它的核心與靈魂。
在最初的時候,賽博朋克一詞的創造者布魯斯·貝克說道,他發明這個詞的初衷,是「想要創造一個將高科技與麻煩製造聯繫到一起的詞彙,以此給自己的小說起一個響亮的名字,好讓編輯記住它。」
卻不曾想,這個他基於自利與市場導向所創造出的詞,卻成為了21世紀最流行的科幻元素之一。
為什麼說賽博朋克的核心科技崩壞呢,因為如果大家看過一些賽博朋克的經典作品就會發現,如何在高度機械化電子化的社會中尋找到自身存在的意義,是賽博朋克作品永恆的討論主題。
以經典作品《攻殼特工隊》為例分析,主角草雉素子全身除了大腦之外完全被改造為機械,這讓她獲得了超人的偉力,卻也讓她對自身的存在產生了迷茫。
人究竟是什麼?究竟是一個機械容器中盛放的那幾公斤蛋白質組織,還是一些超越肉體、無法描述的品質、個性、精神。
在過往所有的文學作品中,人類與科技的關係都是支配者與工具。唯有在賽博朋克的世界設定中,科技獲得了與人類相等的地位。
當支配者與工具平起平坐時,矛盾便產生了。如果放任科技無限制發展,所帶來的後果終將是人類的生活水平被無限制壓低,巨型工業最終將壟斷一切生產力。
科技就像是人類一隻豢養的野獸,成長到最後,就會吞噬自己的主人。
可當如果有一天,當人類的科技進步到出現了比人類更有智慧、更有人性的人造人時。這又何嘗不是人類文明一次跨越式的進步。如果畏懼科技的發展,人類也許就永遠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這就是狐狸君說賽博朋克的核心概念是科技崩壞的原因之一:在賽博朋克的世界中,科技永遠處於一個不恰當的位置,它為人類帶來進步的同時,往往也象徵著災難和痛苦。
就像這個詞的詞面構造一樣——科技、麻煩製造。
說完了賽博朋克的核心內涵,讓我們回過頭來說說賽博朋克的外在表現。
拋開改造、霓虹這些表面化的元素之外,賽博朋克最大的標誌應該算是通過神經連接的虛擬實境。
因為現實世界的混亂與不堪,人們選擇讓自己成為網絡世界的一部分,實現真正的完全浸入。
在這個人類與虛擬世界無限緊密交互的未來世界背後,所隱喻的是作者們對於人類沉迷於電子信號刺激的警惕。
大家往往覺得賽博朋克離我們很遠,像是另一個世界。但請大家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的手機電腦能與大腦進行直接連接,那麼我們如今的社會,又與賽博朋克有什麼區別?
地鐵上、公交上、床上、洗手間,除了不得不放下手機的工作時間之外,現代人幾乎所有的閒暇時間都交給了電子產品。
現代人與賽博朋克社會中的人已經存在了一個共同點——生活在高強度的電子信號刺激之下。
人不得不適應科技,可當適應轉變為了依賴,使用也就變成了共生。而人與科技的共生,才是除卻所有表面修飾之後的賽博朋克外在體現。
很多人說賽博朋克是悲觀的世界,但狐狸君認為在這種悲觀的猜想背後,實則隱藏了一個絢麗多彩的警告——故事的劇本已經還在展現在人類的眼前,要不要如此演出,便是人類自身的選擇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