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6大「超級財團」,掌握國家60%財富,連孫柳兩首富都看不上?

2020-12-16 小聖財經

雖然日本經歷了「失去的20年」,經濟體量多年未曾再上臺階;不過作為亞洲多年來最發達的國家之一,日本的經濟實力依然不可小覷。而作為資本主義制度下的經濟體,日本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強大資本的影響,其中的6大「超級財團」顯然起到了支撐作用,他們甚至掌握了整個日本60%的財富。

日本的6大財團巨頭,分別是三井、三菱、富士、住友、三和和第一勸業。相較於美國和中國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財團來說,6大財團在日本的地位恐怕更勝一籌;因為一直以來,日本就是公認的「被財團控制的國家」,6大財團更是掌握著國家經濟命脈。除了銀行之外,這些財團都有一家商社:三菱的三菱商事、三井的三井物產、富士的丸紅商事、住友的住友商事、第一勸業的伊藤忠商事。

以上這些商社,是6大財團的核心對外機構,旗下囊括了日本國內眾多企業巨頭。像人們熟知的全球最大汽車製造商豐田,就屬於三井旗下;日產屬於富士旗下;本田屬於三菱旗下;索尼屬於三井旗下;松下屬於住友旗下;日立和佳能屬於富士旗下。除了這些王牌企業之外,日本6大財團控股的關聯公司通常能夠達到上千家,可以說涉及到日本大部分的資源和財富。以三菱財團為例,其資產相當於5個阿里巴巴和2個華為,已經不能單純看作是一個公司或集團。

至於三井財團,則由25家大型公司組成,核心資產包括豐田、東芝、三井住友銀行等等;員工接近25萬人,總資產則達到37萬億日元。住友財團和三井走得比較近,旗下核心資產除了三井住友銀行之外,還包括松下電器、三洋電器、朝日啤酒等著名品牌,是日本公認的「四大壟斷集團」之一。富士財團雖然排名第四,但是實力絲毫不遜於前三位:除了富士銀行、日產汽車之外,日立、佳能、久保田等全球聞名的公司均是富士財團旗下,在精工和電子方面,富士可以說是全球的佼佼者。

從歷史上來看,日本在經濟、科技等領域崛起較早,更是出現了孫正義、柳井正這樣的知名「首富」。然而即便富如孫柳二人,卻似乎仍然入不了日本6大財團「法眼」。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日本商業向來推崇集體協作,像孫正義和柳傳志這樣沒有什麼背景、獨自創業成功的富豪,在6大財團眼中有些「格格不入」。另一方面,孫正義和柳井正二人有一個最大的特點,也可以說是「劣勢」——他們都是從朝鮮半島遷徙到日本的第三代移民,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日本本土富豪」。這種情況下,孫柳二人從小就受到過各種「排斥」;即便現在「富可敵國」,在相對排外的日本社會,6大財團依然有些「看不上」二人。

相關焦點

  • 赫赫有名的日本六大財團,各個富可敵國,掌握國家60%資產!
    許多人出國旅遊,這兩個國家往往是首選。同樣,日本和韓國都是小國,兩國經濟都過於依賴大型企業集團。以韓國為例。三星集團在公司經濟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還有LG、現代、海力士等大型企業。沒有這些企業,韓國的經濟會瞬間崩盤。
  • 日本最有實力的「6大財團」:掌握本土60%的資產,個個富可敵國!
    文:小郭日本雖然是國土面積很小的一個國家,但經濟實力不可小覷。作為亞洲四大發達經濟體之一,日本經濟部分依賴大型企業集團。作為中國的鄰國,中國人民對日本和韓國非常熟悉。很多人出國旅遊,這兩個國家往往是首選。
  • 這6大財閥決定日本命脈,佔68%總資產,但日本首富總是華裔或韓裔
    許多人都有點困惑:日本經濟多年未見大幅增長,至今日本仍然戴著發達國家的帽子,日本是依靠什麼維持它的強大?答案是,六個強大的財團主宰了日本,可以說,這6個財團幾乎完全掌握了日本的經濟命脈。日本的六大財團規模,其一家公司可相當於三個華為和七個阿里巴巴,我國國內的大型國資企業所無法相比的。據相關統計數據顯示,保底計算,這6大財團共計控制日本全國60%以上的總資產;55%以上總資本;60%以上的銷售額;20%左右的就業人員,在日本整個經濟的發展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 可怕的日本六大財團,掌握日本60%資產,各個都是富可敵國
    日本人,一生都逃不開的三件事:死亡、稅收、財團。日本,雖為彈丸之國,但經濟實力卻不容小覷。在《財富》雜誌發布的2019年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日本上榜52家,諸如豐田、本田、索尼等企業,都是中國人耳熟能詳的科技巨頭。
  • 日本十大企業有八家來自六大財團,那財團之外的大企業有哪些?
    相比之下,其它各大財團的名號和標誌僅限於核心企業使用,像三井財團的三井物產等。那麼日本六大財團的影響究竟有多大,有統計指出,日本財團名下的資產,約佔日本經濟總量的60%。而在日本的大企業中,擁有財團背景的企業就更多。
  • 中國真正的4大財團:每一家都資產過萬億,連阿里和騰訊都比不上
    2020年11月,福布斯中國發布了中國富豪榜單,馬雲以4377.2億元人民幣的總財富連任中國富豪榜榜首,算上以前的榜單,這是馬雲今年第三次擔任中國首富了。雖然一直位列榜首,但馬雲的財富增長也是十分迅速的,在去年的首富榜單中,雖然馬雲擔任首富,但其總財富僅為2701.1億元,對比今年的4377.2億元,馬雲的財富增長達到了72%。馬雲之所以能擁有如此成就,離不開其一手創立的阿里巴巴,作為我國最大的電商企業,很多人都覺得阿里巴巴是我國最有錢的企業。
  • 日本財團的影響力為什麼這麼大?
    當年財富世界500強的企業中,有149家來自日本,這一數字僅次於美國的151家。▲2019年財富世界500強部分國家上榜數據統計,日本數量名列第三而在2019年最新上榜的52家企業中,就有四十多家有著高度相似的背景,它們同屬於日本最赫赫有名的六大財團。
  • 韓國有三星家族,那日本「命脈」被誰「控制」?起底日本六大財團
    在很多國家經濟發展的背後,都離不開本土巨頭集團的「貢獻」,而這些具有一定地位和財力的集團,也形成了所謂的財團。在一些國家中,有些財團的影響力是很大的,不僅僅是處於壟斷地位,而且還和政府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各國「最強財團」:韓國有三星,日本有三菱,那咱們中國呢?
    各國「最強財團」:韓國有三星,日本有三菱,那咱們中國呢?說起財團,相信很多人都聽過,特別是有去過日本和韓國的小夥伴,三菱財團和三星財團可謂是「鼎鼎大名」,所聚集的財富遠遠超出想像,旗下掌握的公司也非常多,有些甚至在行業都是領頭羊的地位,既然如此,各國「最強財團」:韓國有三星,日本有三菱,那咱們中國呢?
  • 日本首富孫正義,韓國人聲稱他是韓人後裔,他說自己祖籍中國福建
    成為首富多國爭雖然孫正義很有經商頭腦,但是也不是一直都順風順水,軟體銀行成立一年後因經營不善一直虧本,可是就在境遇如此艱難的情況下,孫正義堅持自己承擔損失的責任,退回各大財團原始投資資金,這一舉動讓世人看見孫正義的責任感,贏得了行業前輩的佩服與讚賞,這也給軟銀打了一個免費廣告。
  • 日本三菱財團富可敵國,美國摩根財團最強,中國哪個財團最富呢?
    一般來說,一個規模較大的公司往往象徵著巨大的財富,而當很多家大規模公司都集合在一起的時候,人們通常稱之為集團,這象徵著更大的財富集合體。 除了集團這個說法,相信很多人都聽過「財團」,這其實和集團是一個意思,只不過只要是能稱得上是財團的集團企業,往往要比普通的集團要富有得多。
  • 擊敗蓋茨貝佐斯兩大對手!新世界首富誕生,他低調坐擁8000億財富
    首富們獲取財富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是他們往往掌控著他人無法比擬的企業。以馬云為例,作為國內電子商務市場的重要開闢者,阿里巴巴在電商領域的領先優勢,讓馬雲賺得是盆滿缽滿,連續多次蟬聯國內首富。而螞蟻金服、雲計算等新興業務的快速崛起,也讓中國首富馬雲的財富增長再添助力。
  • 世界3大經濟體首富排名,美國位居榜首,日本排第37,那中國呢?
    文:繆禾如今,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大多數國家的經濟水平都在不斷提高。而如果大家關注一下這些年的世界首富就會發現,你會發現他每年都在創造新的記錄。但是很多人可能只知道世界上最富有的人,而不知道某個國家的最富有的人。
  • 中國最大財團家族,三代都是首富,總資產10萬億,遠超李嘉誠家族
    要知道,李嘉誠家族是出了名的愛藏富,他這幾十年都積極布局海外,恐怕資產已達到了很驚人的數額,也許除了他們自己,沒有人知道李嘉誠家族到底坐擁多大的財富。不過,我們國內其實還有一個家族,是全球公認的頂級財團。在很多內行人看來,財富地位和藏富能力都遠超李嘉誠家族,這個「第一家族」就是榮氏家族。
  • 日本命脈的真正「掌控者」:攥著日本60%資產的四大財閥有多牛
    來源:金融小清新群星閃耀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中,常常出現身家億萬的超級大佬。這些人富可敵國名揚宇內,創下的輝煌不但帶來家族榮耀,更成為一個國家強盛的助推器。然而,熠熠星光的富豪榜中,日本的富豪卻如同隱身人一般,鮮少有代表人物出現。
  • 印度人財富分化再次加劇,疫情下,印度首富擠進了全球十大富豪?
    今年的疫情不僅僅影響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其他國家地區也不例外,不管是務工人員、上班族還是用人單位、企業工作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很多小商鋪和剛起步的工作室都在疫情期間「陣亡」了。在市場動蕩的大環境下,這幾位富翁的身家不僅不掉反而暴增,甚至還超越了自己原來的財富水平。根據政策研究所和美國稅收公平協會的分析,自新冠疫情以來,美國億萬富翁的財富增長了近20%。當下美國的累計確診人數已經逾230萬人。
  • 日本財團擁有40多家世界500強,為什麼造富能力卻非常一般?
    日本財團旗下基本上由三類企業組成,綜合商社,金融機構和製造業。通過這些企業,日本財團控制了日本社會的方方面面,日本一些重大的決策往往會先徵詢財團的意見。日本今天之所以能成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日本財團居功至偉。按道理來說,財團掌握了金融機構,貿易物流,製造業等核心產業,是培育超級富豪的最佳土壤。
  • 「世界首富」換人!終究還是「馬家人」?新首富6字回應
    2021年1月8日,據外媒報導:特斯拉掌門人埃隆·馬斯克,個人財富暴漲至1850億美元;成功超越登頂多時的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成為新的「世界首富」。這個今年剛滿49歲的男人,一下成為全球企業界的「超級英雄」;以至於很多中國網友也跟著「調侃」:首富終究還是「馬家人」。
  • 美國有沃爾頓,韓國有三星,日本有三菱,中國唯一的財團不在香港
    在世界經濟長期發展的過程中,有一部分人在早期抓住了商機,從小生意做到了大生意,然後形成了自己的產業。後來產業越做越大,然後他們會涉足其他行業,隨著資本水平的持續提升,他們在很多行業都建立了巨頭企業,而這些人創造的集團也就逐漸變成了財團。
  • 五大財團能帶領日本走出失落的20年嗎?
    財團在日本的地位如何?根據一份統計數據,日本登上《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的企業有53家,其中來自日本六大財團旗下的企業就有40多家,也就是說日本80%的大企業來自財團。據悉巴菲特之所以入股這五大商社,是看好日本在國際供應鏈重組中發揮的作用,尤其是五大商社,個個都是國際能源和資源巨頭,在國際市場扮演著重要角色。五大商社的背後,實際上是規模龐大的日本財團,簡單地說,就是看好日本五大財團的引領作用,看好日本經濟將走出長期的低迷狀態。那麼五大財團能帶領日本走出失落的20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