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法家邊保華創作七律組詩《詠二十四節氣》行書立軸巨篇

2020-12-27 本市熱點

著名書法家邊保華創作七律組詩《詠二十四節氣》行書立軸巨篇

(《未懂書館》提供文字)

它,依據太陽的變化而建立;

它,把一年365天分出四季。

它被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它是我國的第39個非物質文化遺產。

它是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的結晶,

它,就是二十四節氣。

農曆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即:立春、 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節氣歌你還會背嗎?又有多少人跟我一樣,對二十四節氣傻傻分不清楚!下面跟著小編一起來欣賞著名書法家邊保華筆下的四季變幻之美,學二十四節氣知識,快點收藏保存吧!

1.立春

一輪節令此先開,

青帝翩翩破曉來。

竹報三枝搖翠骨,

梅開五瓣綻紅腮。

平湖冽冽冰將泮,

疊嶺茫茫雁欲回。

向晚霏霏香雪霰,

春寒料峭滌塵埃。

2.雨水

霰雪稀疏掠九垓,

東君解意雨如篩。

紅梅冷豔香盈袖,

翠竹溫馨韻滿懷。

冰泮湖開渾不覺,

陽和地醒費疑猜。

夜闌倚望新眉月,

賦得春聲筆底來。

3.驚蟄

雨潤田疇地脈酥,

驚雷響處豸蟲蘇。

寒潮隱退梅香落,

曖意催生草色蕪。

紫燕欲來尋舊壘,

黃鶯已在覓新株。

於無聲處吟春景,

天籟之音信筆摹。

4.春分

日角橫衝赤道央,

陰陽對半等分長。

復甦地脈靈蛇動,

回暖天顏喜鵲翔。

雨潤阡楊新幹綠,

風侵陌柳舊枝黃。

低吟淺唱春明裡,

思緒繽紛燕繞梁。

5.清明

萋萋芳草柳梢青,

梨媚桃嫣杏蕊馨。

箔燼縈碑懷祖考,

檀煙繞冢慰先靈。

子規喋喋催耕切,

黃雀喁喁漫理翎。

每到清明思杜牧,

春和亦覺雨泠泠。

6.穀雨

楊枝掛絮柳飄綿,

杏媚梨嬌試比肩。

軟軟曛風侵紫陌,

涔涔細雨潤桑田。

埯瓜點豆苗畦綠,

播種移秧稻圃鮮。

但愛暮春風物好,

遠山如黛鎖嵐煙。

7.立夏

別去春明入夏時,

長裙短袖好時宜。

蛙鳴起伏閒聒耳,

蝶舞來回喜著眉。

老乾梧桐花正豔,

虯枝棗木葉生遲。

黃梅細雨多情柳,

引得吟家即興詩。

8.小滿

田疇綠滿日暉長,

麥穗萋萋值灌漿。

蛺蝶貪花花蕊顫,

蜻蜓點水水紋徉。

鶯飛燕舞穿林樾,

蛙鼓蟬鳴繞沚塘。

喟恤農夫勞作苦,

殷豐籽粒入官倉。

9.芒種

田園景色豔陽天,

勞作農人汗浹肩。

稻壟成行新播種,

麥畦連片正開鐮。

南風勁拂榴花豔,

梅雨輕滋菜秧鮮。

但祈上蒼多眷佑,

糧囤倉廩待收棉。

10.夏至

金烏直向北回歸,

白晝悠悠夜色微。

稻黍翻波波載綠,

荷花映水水搖緋。

棋枰老叟良思久,

竹馬蠻童笑語飛。

夏日佳人多嫵媚,

青絲藕臂短裙圍。

11.小暑

綠野桑阡燠暑經,

平湖漣灩蕩荷萍。

田畦稻黍方成穗,

壟畝棉株已結鈴。

情侶風懷依水榭,

髯翁恬靜納涼亭。

葡萄架下濃蔭好,

聒耳蟬聲不得寧。

12.大暑

炎炎烈日灼城衢,

路客匆匆汗溼襦。

解意薰風期所待,

縈懷及雨正當需。

遮陽傘下人蹤少,

夾道林間鳥影疏。

荷葉盈塘纖竹秀,

難留雅客久踟躕。

13.立秋

晨涼午燠晚風綿,

竹簟松屐尚未遷。

果圃梨杷橙燦燦,

田園稼穡碧芊芊。

金雞漫秀紅纓冠,

喜鵲招搖白坎肩。

冷雨敲窗催雅興,

一簾秋色入詩箋。

14.處暑

綿綿秋雨起覃煙,

萬物蕭騷遍陌阡。

丹桂初芳招客喜,

寒蟬絕唱惹人憐。

棉株泛白矜持美,

果木飄紅靚麗鮮。

黍稷稻粱顆粒滿,

荷花凋謝菊花妍。

15.白露

澤畔蒹葭疊葉蒼,

橫天人字雁南翔。

霜生院落凝黃菊,

日照窗前沐紫棠。

氣爽風涼摧瘦柳,

雲沉雨潤濯香樟。

紅楓碎葉知秋意,

悵望伊人水一方。

16.秋分

物候秋分晝夜同,

星涼晚籟月華融。

東籬白菊頻留客,

北苑紅楓更醉翁。

沁馥桂香生繾綣,

婆娑桐影起朦朧。

秋風蕭瑟多寒意,

些許情思一葉中。

17.寒露

秋風乍起葉敲窗,

冷雨摧花墜滿矼。

楓醉桂醺妝遠岫,

蘆嬌蓼媚伴寒江。

農家柿熟棲灰鵲,

鄉圃榴紅臥皂尨。

重九登高傷別意,

詩牽故友共搖舡。

18.霜降

清涼過盡覺寒生,

露重霜濃覆滿坪。

竹葉風搖明媚展,

桂花雨落暗香縈。

蛩僵草莽渾無意,

雁斷雲天別有情。

獨愛深秋安謐夜,

耽迷詩卷伴雞鳴。

19.立冬

高天靄靄凍雲飄,

冷雨瀟瀟草木凋。

田粟渾為倉粟儲,

西風換作北風飆。

長堤垂柳愁霜蒞,

疊嶺虯松喜雪邀。

獨坐遐思春爛漫,

來年奼紫踏溪橋。

20.小雪

時至初冬未極寒,

雨凝雪霰信風漫。

蒼涼四野垂縠幕,

寥落千山掛縞紈。

村叟廊簷扶竹杖,

鄉童院落掬銀團。

驀思關外長橋別,

拂面冰花共倚欄。

21.大雪

仲冬塞北朔風侵,

片羽霏霏逸滿襟。

野雀無糧寒野唳,

鄉人有酒暖鄉斟。

劬勞藍領身形疾,

浪漫紅顏履印深。

天地蒼茫皆素縞,

松梅竹友入詩心。

22.冬至

今時晝短夜宵長,

數九初來物候涼。

白雪不期添雅韻,

紅梅猶待著霓裳。

明樓銅煲湯羹美,

敝舍銀盤水餃香。

月照寒窗更漏盡,

經年詩稿細斟藏。

23.小寒

三九隆冬正極寒,

冰封陌野雪敷巒。

瀟湘斑竹翛姿美,

庾嶺癯梅俏影繁。

木訥村夫風沽酒,

鍾靈倩侶雪依欄。

如斯歲月多惆悵,

且把傷懷落筆端。

24.大寒

冰封袖手實堪哀,

凜冽寒流遍九垓。

梅蕊浮香消濁瘴,

松針掛絮掃塵埃。

蒼桑老者圍爐坐,

浪漫情人佇雪偎。

捱盡大寒春信至,

輪迴節序又重開。

藝術簡介:

邊保華,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行為法學會廉政書畫院院長,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中國榜書藝術研究會副主席、中國書畫家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老教授協會會員。中國地質大學(武漢)藝術和傳媒學院、中國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客座教授。

書法作品先後入展由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全國第二屆扇面書法展」「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60 周年『高恆杯』全國書法藝術展」「第三屆中國書法蘭亭獎『堯山杯』新人展」,榮獲第二屆「杏花村汾酒集團杯」全國電視書法大賽入圍獎等獎項。曾在北京榮寶齋、軍事博物館、北京名家藝術館、北京海澱美術館、天津美術館、山東濰坊郭味蕖美術館、河北省美術研究所書畫院等地舉辦書法個展。

編著出版有《學習摘錄黨的十七大報告邊保華書法作品集》(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邊保華書法作品精選》(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邊保華書法作品集》(榮寶齋出版社)、《治國理政用典名句書法集錦》(線裝書局)、《典墨潤心~邊保華書法作品集》(文物出版社)等。

作品被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薩馬蘭奇、航天英雄楊利偉等名人和人民大會堂、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抗日戰爭紀念館、莫斯科現代書法博物館、西柏坡紀念館、趙樸初紀念館等單位收藏。有的作品被榮寶、翰海、保利、香港國際等拍賣公司拍賣,有的作品被書法碑林刻石。作品「神舟飛天,嫦娥探月」搭載「神舟十一」上太空,以此宣傳偉大的航天精神。

責任編輯:紅雷 ●投稿或訂購作品:請留言

相關焦點

  • 中書協書法名家亢銀中,精選23幅立軸行書欣賞,字字皆是神來之筆
    書法創作的形式當中據不完全統計,大部分的書法家都偏向於書法的立軸創作,立軸書法的創作能夠更好地進行內容的字數的布局和掌控,而立軸書法創作中最為常見的則是行書和草書的書寫,是因為行書草書的書寫是上下呼應,筆勢虛實相連,能夠更好地掌握立軸書法創作的脾性。橫幅多為字數少的書作,布局要求更為簡單,連筆的運用較少。
  • 當代書法名家丁立田,28幅《立軸行書》欣賞,筆力遒勁,行雲流水
    丁立田老師的書法在前幾期的內容裡,我們已經做了介紹,今天主要是針對網友的創作需要,我們再一次的將丁立田老師的立軸行書作品分享給大家,希望大家在進行書法創作的時候能夠有所啟發。很多的朋友表示學習書法的初衷沒有想過要去創作,直到近期寫春聯,我發現自己只能去臨集字的春聯,沒有辦法自己寫出來。
  • 著名書法家胡問遂,精選31幅簡體立軸行書字帖欣賞,學行書必選
    對於非書法的一般人來講,硬筆執筆方式比毛筆難掌握,硬筆一般書寫較快,硬筆橫撇豎捺因為執筆方式不夠靈活往往讓人感覺心有餘力不足,硬筆寫不好一般是執筆的控制問題。練字只有兩種方法,臨帖和結構歸納。根據你的要求你可以找一本喜歡的行書字帖臨。
  • 中書協書法大家楊再春,精品行書立軸書作欣賞,墨韻千秋真書法也
    關於楊再春老師的書法我們已經不是第一次做報導了,每一次的報導都能夠讓網友們流連忘返,很多網友表示對楊再春的書法喜愛的痴迷。順應網友的要求,我們再一次的整理楊再春老師的書法,分享給大家,希望您能喜歡。按照慣例,我們將楊再春老師的簡介留在文末做專題介紹。
  • 沙孟海書法《行書立軸》,結體茂密,富於變化
    新中國建立後,任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1963年任浙江美術學院國畫系書法科教授。1979年出任西冷印社社長以及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1992年在杭州逝世,終年九十二歲。沙孟海是中國當代書壇巨擘,現代高等書法教育的先驅之一。
  • 中國書法界的「泰山北鬥」,在日本被封神,專家:這字算三流水平
    文徵明豎幅行書《七律詩》意思是說他的字,在有的時候,堪與王羲之媲美。文徵明豎幅行書《七律詩》文徵明在國內僅存極少數的名作,在天津博物館藏有一幅文徵明的行書《七律詩》立軸作品,此作是文徵明極為罕見的行書立軸作品,字字精妙非凡,在大字的起承轉折之間,仍舊不失
  • ...書風走向成熟的前奏——淺論趙孟《山堂詩》立軸的書法史意義...
    因為他的「氣節」,因為他作為趙宋王室後裔卻入仕元朝,被人稱為「貳臣」,他的書法,也由此被古人認為「妍媚纖柔,殊乏大節不奪之氣」「淺俗如無骨」。即便是今人,對趙孟書法的評價,也仍然是彈贊兼有,各執一端,莫衷一是。那麼,究竟應該怎樣評價趙孟書法?我們不妨從他的這幀《山堂詩》立軸說起。
  • 中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主任劉恆書《趙學敏二十四節氣詩》之《白露》
    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主任劉恆書《趙學敏中華二十四節氣詩》之《白露》劉恆,字樹恆,一九五九年一月生於北京,一九八二年七月畢業於北京大學歷史系。先後供職於首都博物館、《中國書法》雜誌社,現任中國文聯書法藝術中心主任,中國書協展覽部主任,中國書協理事、學術委員會副主任。
  • 王鐸書法立軸10幅,縱情筆墨寫大草
    王鐸的書法立軸,遊龍狂舞展現出了極致之美。 王鐸《行書立軸》 紙本 縱179cm 橫56·5cm 首都博物館藏 釋文:澹圃山房闊難逢一水邊繆虯森壽柏輪菌翳流煙暑候仙壇掃天風鶴吭傳主人能款款醉後任高眠題素漱三
  • 民國108位書家精品書法作品合集
    楊守敬 楊守敬(1839-1915),字惺吾,湖北宜都人,以長於考證著名於世,是一位集輿地、金石、書法、泉幣、藏書以及碑版目錄學之大成於一身的大家。 伊立勳 伊立勳(1856~1942),字熙績,福建寧化人,清末民初著名書法大家,真草篆隸無所不能,功力深厚。曾任清光緒無錫知縣,民國時期寓居上海,以賣字為生。
  • 詩文書畫皆有成就,尤其以書法獨具特色,世稱「神筆王鐸」
    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順治九年病逝故裡。《贈鄭公度草書詩 》卷 紙本 書法 28.3x508cm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釋文:金山頂鴻飛閣。秋山晚更青,垂老探玄冥。 漠漠朝多雨,蒼蒼夜降靈。 菊醑無客醉,蕭韻與猿聽。 輾轉懷蕭爽,銀河展幔亭。 告大次寒陽山趣 懶人山是與,長夏觸心光。 已見碧桃實,空思紫草芳。
  • 溪山清遠:二十四節氣中的巴山蜀水
    四川在線記者 吳平在氣象界,二十四節氣被看做中國貢獻給世界的「第五大發明」,2016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二十四節氣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9月到11月,四川日報全媒體組織開展了《溪山清遠:二十四節氣中的巴山蜀水》大型文藝主題創作活動,邀請四川省美術家協會主席梁時民等省內外24位知名畫家,以中華傳統的二十四節氣為統領,以壯麗的巴山蜀水為題材,妙手繪丹青,精心烹巨製,為我省天府旅遊名縣及著名旅遊景點潑墨代言。
  • 莫怪虹無影 如今小雪時(二十四節氣與洛陽)
    22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個節氣——小雪。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賦予雪豐富的文學意象,人們在這個節氣裡釀酒、醃菜、做紅薯粉等,把浪漫與世俗都融入小雪中,構成中國人獨有的生活節奏與生命哲學。近日,記者採訪了市著名民俗學者劉百靈,請他談談小雪節氣和洛陽的故事。
  • 千秋縱橫,翰墨流芳——中國近代書法之美
    中國書法之美,源於中國漢字之美。漢字和書法,互為表裡,相輔相成,相得益彰。漢字因書法而有無限生動的形式之美,書法因漢字而有無比豐富的內涵之美。而書法和漢字之美,又都根源於自然之美。從距今3000多年的甲骨文到如今為我們列印方便而普遍使用的宋體字,漢字經過了數千年的演變逐漸變化,這期間中國書法藝術也隨之進步升華著。根植於這片「特別的東方」的哲學的文學美學沃土的書法藝術乃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品種。
  • 著名書法家馮彬,精選23幅行書作品欣賞,筆法自然行雲流水,好字
    行書的創作我們在前面的很多的內容中都提到過,但是關於優質的行書作品的推送就有些現實小於理論的感覺。對此我們經過細緻的篩查,終於在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的書法家作品中找到了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書法,他就是馮彬,他的書法清雅幽古,自然遒勁,筆力挺拔。關於馮彬先生的介紹,我們在文末,感興趣的小夥伴不要忘記點讚和分享哦。
  • 反映氣象、民俗、農事的二十四節氣歌
    中國人應用二十四節氣安排農事和各種民俗活動,許多民眾都掌握二十四節氣的知識,各地都編出一些詩歌,或者是「順口溜」,幫助記憶、理解二十四節氣,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文化。二十四節氣歌就是這樣的產物。前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順序和名稱。每個節氣只用一個字代表,每句話是一個季節,三個月共六個節氣,每兩個節氣為一個月。前四句是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後四句說的是二十四節氣所在的時間。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周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 《二十四節氣之立秋設計素材》錦毛虎-協助拍攝
    二十四節氣之立秋設計素材【第1幅圖】此作品由唐山攝影愛好者卞先生在著名的滄州地區拍攝二十四節氣之立秋設計素材【第2幅圖】此作品由廣西攝影愛好者安先生在著名的鄭州地區拍攝二十四節氣之立秋設計素材【第3幅圖】此作品由濟寧攝影愛好者梁先生在著名的海口地區拍攝
  • 二十四節氣之秋分:品讀《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了解秋分
    觀光君今天帶大家品讀唐代元稹《詠廿四氣詩秋分八月中》,了解秋分。秋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時間一般為每年的公曆9月22~24日。古時有「春祭日,秋祭月」的民俗活動,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中秋節),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琴彈南呂調,風色已高清。雲散飄颻影,雷收振怒聲。
  • 北京著名書法家田伯平,行書楷書作品欣賞,網友:意到筆隨真書法
    田伯平的書法結構嚴謹,疏密有緻,行雲流水,一氣呵成。筆鋒細膩,美不勝收。稱當代王羲之,堪當其名!字中規中矩、嫵媚好看,有一種一見喜歡、不過如此的感覺,不像同是行書的王羲之的字,有韻味、越看越有味的那種。
  • 民國大才子林長民,12幅立軸行楷書法欣賞:樸茂雅秀、風流倜儻
    林長民行書而課代表今天要介紹的則是林長民的書法。碑派書法名家康有為曾和書家伊立勳說起,「你們福建書家,卻只有兩位。一位是鄭蘇庵(鄭孝胥),一個是林宗孟(林長民)」。林長民的書法,初由魏晉唐人入手,其早年寫的東西美妙絕倫;之後又參了北碑的態勢,更在雅秀之中,顯出樸茂勁遒的意味;所謂「融碑入貼」,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