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星觸犯天條被貶下天庭再次成全牛郎織女

2020-12-03 對羊吹笛

七夕節,又稱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第一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起源於漢代,晉代葛洪《西京雜記》中記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俱以之。」當時太液池西邊建有「曝衣樓」,專供宮女七月七日晾曬衣服之用。到晉朝時,民間出現了向牛女二神祈求賜福的活動,這些就是後來「乞巧」活動的萌芽狀態。

民間相傳每年的七月七日牛郎和織女都會在鵲橋的幫助下相見,他們相會的地方是鵲橋。

傳說天上有個織女星,還有一個牽牛星,織女和牽牛偷偷地自由戀愛,且私訂了終身。王母娘娘一怒之下,便將牽牛貶下凡塵了,懲罰織女沒日沒夜地織雲錦。

話說牽牛被貶下凡之後,投胎到凡間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一年秋天,嫂子讓牛郎去放牛,給他九頭牛,卻讓他等有了十頭牛時才能回家。他不知道何時才能有十頭牛才能回家。這時,有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安慰他:「孩子,別難過,在伏牛山裡有一頭病倒的老牛,你去好好餵養它,等老牛病好以後,你就可以趕著它回家了。」老人說完話後就消失了。

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終於在伏牛山腳下找到了那頭病倒的老牛。他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好多天,老牛說出了自己的身世。原來老牛是天上的金牛星,因觸犯天條被貶下天庭,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老牛還告訴牛郎,自己的腿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清洗一個月才能痊癒。

牛郎不怕辛苦,到處採集花露,悉心地照料了老牛一個月,直到老牛病好後,牛郎興高採烈地趕著十頭牛回了家。

有一天,老牛對牛郎說:「牛郎,今天你去一趟碧蓮池,那兒將有幾個仙女來洗澡,其中穿紅色衣服的那個女子人品最好,你把她的衣服藏起來,隨後穿紅衣的仙女就會成為你的妻子。」牛郎便聽老牛的話去了碧蓮池,拿走了紅色的仙衣。仙女們見有人來了,便紛紛穿上衣裳,像鳥兒一樣飛走了,只剩下沒有衣服穿無法飛走的仙女,她就是織女。織女見自己的仙衣被一個小夥子搶走,又羞又急,卻又無可奈何。這時,牛郎走上前來,對她說,要她答應做他妻子,他才能還給她的衣裳。織女定睛一看,這個小夥子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牽牛,便含羞答應了他。

牛郎和織女生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他們滿以為能夠終身相守,白頭到老。可是,紙裡包不住火,王母娘娘知道這件事後,勃然大怒,發誓一定要派遣天兵天將捉拿織女回天庭問罪。

有一天,織女正在做飯,牛郎匆匆趕回,眼睛紅腫著告訴織女:「牛大哥死了,他臨死前說,要我在他死後,將他的牛皮剝下放好,有朝一日,披上它,就可飛上天去。」織女一聽,心中明白,老牛就是天上的金牛星,可它怎麼會突然死去呢?織女便讓牛郎剝下牛皮保存下未,然後厚葬了老牛。

突然有一天,天兵天將從天而降,不容分說,押解著織女便飛上了天空。只見牛郎用一對籮筐,挑著兩個兒女,披著牛皮趕來了。慢慢地,他們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了,織女可以看清兒女們可愛的模樣了,可就在這時,王母娘娘駕著祥雲趕來了,她拔下頭上的金簪,往他們中間一划,剎那間,一條波濤滾滾的天河橫在織女和牛郎之間。

織女眼望著天河對岸的牛郎和可愛的兒女們,直哭得聲嘶力竭,牛郎和孩子也哭得死去活來。王母娘娘看到此情此景,也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所感動,於是網開一面,同意讓牛郎和孩子們留在天上,並且限定每年七月初七,讓他們全家團圓一天。從此以後,牛郎織女相會的七月初七,喜鵲從四處飛來為他們搭橋。

宋朝《歲時廣記》中記載:「七月七日,其夜灑掃庭除,露施几筵,設酒脯時果,散香粉於筵上,祈請河鼓(即牽牛)、織女。」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據《開元天寶遺事》記載:唐太宗與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宮夜宴,宮女們各自乞巧,這一習俗在民間也經久不衰,代代相傳。

《醉翁談錄》中說:「七夕,潘樓前買賣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車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車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復得出,至夜方散。」說明七夕節在宋元之際已經相當隆重。此外,京城中還設有專賣乞巧物品的市場,世人稱為「乞巧市」。

相關焦點

  • 細思極恐的愛情故事《牛郎織女》
    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詩經·小雅·大東》《牛郎織女》是中國傳統民間神話故事,一般認為故事最早以周代《詩經·小雅·大東》的內容為雛形,歷經千年,口口相傳。與這個故事相關的重要節日便是七夕節,也稱「乞巧節」「女兒節」。相傳七夕節晚上坐在葡萄架下,還會聽到牛郎織女互訴衷腸。
  • 牛郎織女陰差陽錯的愛情故事
    可是人家織女好,而且還可以算得上天庭的十大傑出青年。因為他平常不僅僅老老實實在家呆著,還經常能琢磨點事,幫他父親母親治理一下天庭。有這麼一天,玉皇大帝沒事兒出來溜達散步,被一個東西給絆了個跟頭,抬起一看腳底下一塊雲彩,這下好了,玉皇大帝開始討厭這些流雲。
  • 課本上的《牛郎織女》,刪減了太多內容,完整版的內容才真精彩
    為貪歡娛致坎坷,貶下凡塵受折磨。感得玉皇補遺恨,鵲橋相會勝如初。」——明 朱名世《牛郎織女傳》牛郎織女的故事家喻戶曉,駱駝直到現在還記得開頭的幾句,「古時候有個孩,爹媽都死了,跟著哥哥嫂子過日子……」(葉聖陶版)。
  • 天庭禁止神仙相戀,為啥李天王能在玉帝眼皮下生出一女?
    很多影視作品中,都會出現因人神相戀導致的遭受天庭責罰的故事,比如「七仙女和董勇」「牛郎織女」「沉香救母」。其實,在天庭之中,是有明文規定的禁止人神相戀的。凡是觸犯天條的,都要遭受懲罰和警告。李靖經過封神大戰之後,他的功勞很大,玉帝對他喜愛有加,並且他的三個兒子都十分出色,加上日久的修煉,李靖終於和妻兒一起入了仙班,所以在時間之上,李靖是沒有觸犯天條的。
  • 血淚控訴天庭吃人的天規天條
    天庭也不是法外之地,天規天條之苛刻,滅絕人性,簡直令人髮指。《西遊記》中沒有直接對天庭天規天條的相關描述,我們從幾個犯錯誤的 「同志」之判決結果談談吧。,盜竊仙桃若干,攪亂蟠桃大會,盜竊兜率宮太上老君仙丹數葫蘆,盜竊蟠桃會御酒等物資若干,組織犯罪勢力團夥與天庭對抗致使天庭方面損耗人力、軍費若干,對天庭主要領導人玉帝等人大不敬,發表犯上言論「皇帝輪流做,明天到我家」,損毀老君丹爐一座,大鬧天宮損毀物資若干。
  • 原創作者:黃清海|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四首(平水韻)《一》雙星相愛怒天君 觸律嚴懲帝御文男降別房耕碧霧 女留作屋織青雲但是觸犯天庭律條,牽牛被王母貶下凡塵,織女被罰不停地編織雲錦。牽牛被貶落生在李家村一個農民家中,取名叫牛郎。父母去世,他便跟哥嫂度日。哥嫂待牛郎刻薄,與他分家,只給了一條老牛和一部破車。從此牛郎和老牛相依為命,墾荒種地,營造房屋,生活孤苦伶仃。一天,老牛開口說話,要牛郎去碧蓮池藏一件紅色仙衣。
  • 《牛郎織女》的故事竟然有四個版本,你真的全都知道嗎!
    但其實,《牛郎織女》的故事並不唯一,流傳下來的版本就有四個,每一版本都有它獨特的變化。 由此,引起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仙凡戀,並生下一對兒女。但是,仙凡相戀違反天條,織女被抓回天庭,牛郎捨不得織女,就用扁擔挑起一對籮筐,將一對兒女分別放入筐內,追趕織女。快要追上時,被銀河擋在面前。後來,兩人的戀情感動了王母娘娘,王母便破例讓他們每年的七夕相會一次。
  • 聽了幾千年的神話故事竟然真實存在,牛郎織女並非只是傳說
    孔雀東南飛、牛郎織女等等。這些愛情故事或精彩或曲折或感人肺腑,男女主對愛情的熱愛與忠貞讓世人佩服歌頌,也被代代傳承。其中牛郎織女的故事尤為熟知,在民間流傳時間最早,流傳的領域也是比較廣。其中原因可能是故事男主出身於農間,而古代勞動人民佔多。
  • 比牛郎織女還難,很少人知道的曼珠沙華
    牛郎織女我們耳熟能詳、婦孺皆知,可還有這麼一個悽美的故事,堪比牛郎織女,你知道嗎?曼珠沙華的故事曼珠沙華是一種花,叫做彼岸花。曼珠沙華彼岸花的傳說還有另一種說法:相傳彼岸花只佇立在冥界的三途河邊和忘川彼岸上的接引之花,彼岸花的花香非常的有魔力,能夠喚起死者前生的記憶,又因為彼岸花的花色像血色,被稱為火照之路,彼岸花成了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當死者的靈魂度過奈何橋喝下孟婆湯時就可以把前世的記憶忘得一乾二淨
  • 比牛郎織女還難,據說只有很少人知道的曼珠沙華
    牛郎織女我們耳熟能詳、婦孺皆知,可還有這麼一個悽美的故事,堪比牛郎織女,你知道嗎?曼珠沙華的故事曼珠沙華是一種花,叫做彼岸花。彼岸花的傳說還有另一種說法:相傳彼岸花只佇立在冥界的三途河邊和忘川彼岸上的接引之花,彼岸花的花香非常的有魔力,能夠喚起死者前生的記憶,又因為彼岸花的花色像血色,被稱為火照之路,彼岸花成了黃泉路上唯一的風景,當死者的靈魂度過奈何橋喝下孟婆湯時就可以把前世的記憶忘得一乾二淨。
  • 11年前的古裝劇,男主在天庭等女主,她卻將男二帶回來了
    神話劇裡的神仙們似乎都逃脫不掉下凡歷劫的命運,所以很多神仙被貶下凡的理由都比較莫名其妙,比如說09年播出,陳錦鴻、廖啟智、蘇玉華、胡定欣等主演的tvb古裝劇《大冬瓜》中,男主僅僅因為不小心吃了王母娘娘用來美容養顏的冬瓜湯就被貶下凡了,還連累心愛的女主跟著一起受罰,結果女主在凡間愛上了男二
  • 天蓬元帥疑雲:玉帝為何將豬八戒貶下凡間?或藏一個秘密!
    色膽如天叫似雷,險些震倒天關闕。糾察靈官奏玉皇,那日吾當命運拙。廣寒圍困不通風,進退無門難得脫。卻被諸神拿住我,酒在心頭還不怯。押赴靈霄見玉皇,依律問成該處決。多虧太白李金星,出班俯囟親言說。改刑重責二千錘,肉綻皮開骨將折。放生遭貶出天關,福陵山下圖家業。
  • 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在天庭各司什麼職位,為何會被貶下凡間?
    在《西遊記》當中,天蓬元帥在天庭主管八萬天河水軍,原來自己的小生活過得很是愜意,誰知道因為一次醉酒,從而犯下大錯, 直接被貶下凡,而捲簾大將也是如此。天庭神仙這麼多,為何被貶下凡的卻是天蓬元帥和捲簾大將呢?其實這一切都涉及到了利益關係,當年猴子大鬧天宮,整個天庭都拿他沒辦法,在太上老君不想出手的情況下,玉帝只有請外援了。
  • 在和順聽牛郎織女 傳說
    「中國牛郎織女文化之鄉」發生地據考證發生在和順縣境內松煙鎮南天池、牛郎峪一帶,地處太行山中段,海拔1800米的天河梁橫亙南北,將南天池村與世隔絕,以天河梁為中心,方圓二十裡的地域上有:牛郎峪、喜鵲山、南天門、天河池、老牛口等一系列「牛郎織女」故事相對應的地名,旖旎的自然風光、險峻奇特的山峰和村內雲霧繚繞,恰似天上人間,也形成了中國愛情故事的發生地。
  • 中國民間傳說——郵票欣賞之《牛郎織女》
    牛郎織女是中國最有名的四大民間傳說之一(其餘三個分別是《白蛇傳》、《孟姜女哭長城》、《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人民最早關於星的故事。它是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是中國四大民間愛情傳說之一 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發行的以中國四大愛情傳說之一為題材的《民間傳說——牛郎織女》特種郵票(2010--20),於2010年8月16日即農曆七月初七,也就是民間的「七夕節」期間在全國發行,此次發行的郵票一套四枚,分別是「盜衣結緣」、「男耕女織」、「擔子追妻」、「鵲橋相會」,四枚郵票面值均為1.20元。
  • 「牛郎織女」演進史
    七夕臥看牽牛織女星,是民間的習俗。牛郎織女傳說是我國四大民間傳說之一。2006年5月20日,七夕節被國務院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現又被當作是中國的情人節。相傳,每逢七月初七,人間的喜鵲就要飛上天去,在銀河搭起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
  • 行走在美麗的沂源縣牛郎織女風景區
    ——這是出自南北朝時代任昉的《述異記》中的一段話,生動闡述了牛郎織女悽美的愛情故事。 為了感受牛郎織女的唯美愛情和大賢山的氣勢,我們驅車前往沂源著名的風景區----牛郎織女洞。從沂源縣城出發,向東南方一路急行,經過半小時行程後到達燕崖安樂的牛郎官莊村,南行1000米便來到大賢山腳下。
  • 七夕的由來來歷起源 七夕節牛郎織女傳說故事簡短50字100字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融入乞巧節,民間姑娘信以為真,於是每到農曆七月初七,在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姑娘們就會來到花前月下,抬頭仰望星空,尋找銀河兩邊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希望能看到他們一年一度的相會,乞求上天讓自己也能像織女那樣心靈手巧,祈禱自己也能有個稱心如意的美滿婚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七夕節。
  • 天人神仙被貶謫下界,是不是就成為普通的凡人了
    而天上神仙下被貶謫下界一共分三種,其行為,目的各有不同。一種是自己思凡下界,比如三聖母下凡與劉延昌成親,《西遊記》裡奎木狼下界續前緣,第二種是二師兄和沙和尚這樣犯錯誤的必須接受懲戒,第三種就是轉世了,比如文曲星轉世,包公和許仕林都是如此。那這三種又有怎樣的不同呢。第一種是自己思凡下界,這是最好的。
  • 易經:七夕節看牛郎織女星,上古觀星術入門,體味傳統文化魅力
    易經:七夕節看牛郎織女星,上古觀星術入門,體味傳統文化魅力七夕節原本是我國民間源於上古時期的傳統節日。這個節日是眾多女性的節日,女生們會做比如乞巧、許願、祈福等極富浪漫色彩的活動。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們,人們崇尚美好的愛情,同時也崇拜織女的高超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