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不同學科側重點,分清主次丨星光計劃·助力高考④

2020-12-16 騰訊網

時光像離弦之箭,隨風飛遠;歲月如東去之水,永不回還。不知不覺間,距離2021年高考只有170多天,在緊張的複習階段,考生們如何做好最後的衝刺呢?

今天,貴州教育發布帶來特別專欄#星光計劃·助力高考④#,給大家分享星光助夢人龍程程同學的學習方法和備考心得,希望各位高三學子能從中獲取學習經驗。快跟小編一起來看吧↓↓↓

本期星光助夢人:龍程程

畢業學校: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

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

龍程程,2018年畢業於貴陽市第三實驗中學,理科生,高考分數683分,現就讀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

一、不同科目學習側重點

語言類學科的側重點在於積累,背誦就是很好的方法。對於成語、詩句、名言、名詞都要多寫多背。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對於詩歌和文章要多讀多看。

提倡使用題海戰術,在做題的過程中不斷總結規律,從而達到提高。

背單詞是學習英語的基礎,只有把基礎打牢,才能解決其他問題。因此,建議多背單詞,而且是背得越多越好。

平時課堂認真聽講,課後學會歸納總結,多畫一些思維導圖,對知識點進行梳理和歸納。

二、各科學習相同點

不論哪門學科,學習完全部的知識點,都要進行細緻的歸納與整理,對知識進行細化、吃透。反反覆覆,重複這項工作,直到高考。

做好錯題本

在錯誤中進行總結與反思是提高成績的關鍵一步。如何做好錯題本,你需要完成以下三步驟:

做好錯題分類:

大家可以在以下三種方法中選擇其一進行錯題分類:

◆以課本的章節進行劃分

◆以老師劃分的區塊進行劃分

◆以高考試卷的題目順序進行劃分

個人建議:語文和英語比較適合按照高考試卷題目順序進行劃分,數學和理綜可以按照老師歸納或者自己歸納的區塊進行劃分。例如:數學(函數,平面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概率與統計,集合,數列,三角函數解析坐標系與參數方程,向量,不等式,複數)。

錯題本內容:

將錯題本分成左右兩欄,一欄用於記錄錯題以及不理解的題目,另一欄記錄下該題所反映的知識點。經過日積月累,錯誤的知識點還可以再細分,大類下分小類,採用以點到面或者以大到小的方法深度剖析問題,了解錯誤的本質,做到真正的理解。即便是因為粗心做錯的題目,更不容忽視,要仔細分析錯誤的原因,以免下次再犯。

善於回顧錯題:

每個人的記憶容量是有限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遺忘一些事情。而錯題本最大的作用便在於讓你反覆記憶自己做錯的題目,從而減少錯誤,甚至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所以,每次考試之前看一遍錯題本,做到溫故而知新,定會對考試有很大幫助。

三、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每個人的學習程度不盡相同,有些人基礎較好,而有些人基礎又相對薄弱。每個人在選擇的道路上,一定要結合自身情況。對於基礎薄弱的同學一定要先強化基礎,而基礎較好的同學可以挑戰更難的內容。

許多老師在高考之前會進行題海戰術,這很容易導致一些同學上一張卷子沒搞懂下一張就來了。遇到這種情況,大家不要慌張,做到腳踏實地,認真剖析並理解自己做過的每一套卷子。

俗話說:猴子搬包穀,搬一個丟一個,最終竹籃打水一場空,學習亦是如此。因此,儘量做到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但如果實在未能完成的情況下,可以與老師進行溝通,向老師尋求幫助,學會取捨,從而做到獲得最大化。

備考方法

一、選擇好的學習環境

環境對一個人影響非常大,如果你真心想學習,可是你的班級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將會非常影響學習的心情。因此,希望每一個想要努力學習的高三同學都能在一個氛圍好的班級學習,這可以讓你的努力事半功倍。

二、保證睡眠時間,規律學習

建議不要學到廢寢忘食,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只需要規律作息,每天學習時間已經足夠。

三、相信老師,緊跟學校

老師的經驗遠比你豐富,絕大多數能帶高三的老師更是如此。老師們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能取得好成績,因此,大家只要一門心思放在學習上,大膽跟著老師的進度走即可。

四、保持良好心態,將考試平常化

高三下學期,幾乎每月都有月考,還會有幾次模擬考,希望大家不要每次考試都大喜大悲,而要在這樣一步一步的訓練中,漸漸把高考看作常態化考試,可以適度緊張,但不要過於緊張,將應試能力做到最佳狀態。

五、分清學習主次

希望大家是在把老師布置的任務都完成得較好的情況下再來做這一步,也就是在學有餘力的情況下做一做模擬卷和之前的高考卷。學習要懂得分清主次,刷題雖然可以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但也一定要在打好基礎的原則上再開展其它學習。

高三對於我而言不是艱辛的一年,而是一群人為著同一個目標努力奮鬥的一年,它是熱血而青春的。

——龍程程

每個人都有過

一場絢麗多彩的青春

一段可歌可泣的時光

一份讓人回味終生的記憶

而這如詩如畫的花季

便在每個人的學生時代

更確切地說是高三時代

綻放出一束璀璨的光芒

照耀在人生的路上

當你一步一個腳印

腳踏實地前行時

你便離你的目標越來越近

高三學子們,加油!

徵稿啟事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即日起,貴州教育發布面向全省已畢業高三學子及現任高三教師公開徵集「星光計劃·助力高考」稿件。

稿件要求:①相關科目學習和備考方法,注重乾貨,1000字-3000字左右。②個人簡介200字左右。③3-5張個人工作照或生活照,圖片陽光清晰,能看到正臉為佳。以上資料打包發送至郵箱gzjyfb@126.com,並命名為:星光計劃+姓名+聯繫方式。

屆時,符合用稿要求的稿件將在「貴州教育發布」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臺進行發布,您還將獲得由編輯部送出的精美禮品一份。本專欄徵稿長期有效!

(來 源 | 貴州省教育廳原創首發)

相關焦點

  • 昭通2020名師助考59丨高考歷史備考的技術與藝術
    從考查目標看,「考查對基本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學科素養和學習潛力,唯物史觀指導下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人文精神與素養」;從命題方向看,命題不拘泥於教科書,運用新材料,創設新情境,古今貫通,中外關聯,應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脈絡;從設問格式和能力必備看,是對歷史五大核心素養的綜合運用。
  • 高考延期,看重慶一中各學科老師有什麼貼心建議!​
    年級組和各學科備課組就線上教學情況、線上線下的教學銜接和後期複習安排做了介紹,並從不同學科就高考延期對學生複習備考提出了建議。下面,我們將與會同志們的一些精彩論點摘錄如下。何中良(政治教研組長、高三政治備課組長):充滿信心,有利於水平的正常發揮政治學科高考的能力建立在對課本知識的透徹理解基礎上,高考延期一個月,我們有更充足的時間去再理解、再總結知識,做到對每一個知識清楚內涵,對相似或相近的知識明白關係,對一個單元的知識理清結構,對一個學科的知識熟悉體系。
  • 新高考存在新問題,選不好學科中等生成學渣,物化生並非最優選
    隨著高考改革的不斷推進,新高考應運而生。目前有一些省份已經實行新高考,2020年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填報志願後被順利錄取。對於學生和家長來說,新高考和以往高考存在很多不同之處,甚至有些「複雜」。對於考生來說,新高考最大的不同就是選科。以前學生只要確定文理科就行,可是參加新高考的學生在考試之前需要選科,選科不同,成績也不同,所以學生有更大的決定權。考試科目眾多,各種學科組合讓人很苦惱,考生不知如何選擇。
  • 新高考學科組合選擇,別只為獲得高分而選,更需與職業目標匹配
    新高考來臨,對於高中學生來說,除了中考、高考、志願填報等三大關卡之外,又多了一道更讓人揪心的關卡,那就是新高考選科。無論是採取「3+3」模式還是採取「3+1+2」模式,如何選擇最適合於自己的學科組合已然成了一個普遍性的難題。
  • 班主任:初中學渣高考想逆襲,很困難
    對於學生來說,都要面臨兩場重要的考試:中考和高考。雖然中考是9年義務制教育的最後一次考試,有些家長認為考得一般也無所謂,能進入普通高中就讀就可以,實際上差別還是挺大的。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各位家長明白。一是為了統一在高中分校,這是中考最大的目的,可以通過中考將學習優秀的學生分到重點高中,成績一般的學生被分到普通高中,不同級別的高中有不一樣的師資力量。二是為了分流落榜考生,除了以上進入重點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學生以外,一些成績較差的學生只能選擇高職或者進入社會。三是為了總結九年義務制教育,通過中考讓中學生參與到全市所有學生的考試排名,也是對學生的一種激勵。
  • 高考延期一個月該如何把握?老師從備考到心理全方位梳理高三學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記者從重慶一中獲悉,為了有效地把握好時間,該校高三年級組和各學科備課組就線上教學情況、線上線下的教學銜接和後期複習安排做了介紹,並從不同學科就高考延期對學生複習備考提出了建議
  • 2020高考強基計劃!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最全解讀收藏好!
    近日,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工作的意見》,決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被稱為強基計劃。這也意味著2020高考強基計劃將實施,那麼,強基計劃是什麼意思?
  • 專家分析2015年高考命題趨勢 內容設計將再創新
    每日甘肅網-西部商報訊 改革方案今年已經出爐,雖然我省不在試點省份之列,但是每年高考命題的趨勢卻在不斷變化,為更好地把握新課程高考命題特點,助力我省考生做好2015年的高考複習,省教科所、省教育學會與省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舉辦了全省2015年高考備考研討暨新課程命題分析培訓會
  • 昭通2020名師助考55丨把握物理基礎知識
    利用萬有引力定律、牛頓運動定律、圓周運動綜合解決天體(或衛星)運動這幾年年年考,以選擇題居多,主要是對不同環境下的衛星進行比較,例如圍繞同一行星的兩顆衛星,或圍繞不同星球運動的兩顆衛星。功能關係以及各種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轉化和守恆的規律,貫穿在全部物理學中。而機械能及機械能守恆定律是學習各種不同形式的能量轉化規律的起點。功能關係不僅為解決力學問題開闢了一條重要途徑,而且為分析解決電磁學,熱學等物理現象提供了重要依據。涉及相應知識的命題在高考中不僅年年有,題型全,份量重,而且多年的高考壓軸題均與功、能知識點有關,故大家應牢記某種力做功對應的能量轉化關係。
  • 複習要學會「舉一反三」,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達到綜合提高!
    在複習的時候,老師總會跟我們說,在複習的過程中,要及時地查缺補漏,抓住薄弱環節,分清複習的主次,主要抓重點、難點。查缺補漏,就是反思的過程。在梳理課本知識的過程中,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各科的薄弱環節,然後想方設法加強對這方面知識的記憶和理解。
  • 鯉魚升學:五大學科奧賽銀牌以下學生老實關注高考!
    然而,今年情況卻比較特殊,自主招生突然取消,強基計劃突然出臺,不僅讓今年的很多高三考生措手不及,連帶著高一、高二的學生也迷茫不已——堅持學競賽還有沒有價值?是老老實實高考還是走特殊路徑升學? 本質上,不同層次的學生適合不同的升學路徑,但要是達不到能力要求,奉勸最好別勉強搞競賽。
  • 2020屆高考政治複習回顧
    政治學科在高考中難度可以說是算的一號人物的,不過只要經過合理系統的學習,堅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蘊含的規律,再結合政治所特有的特點,就可以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政治複習方法,簡單實用的複習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 小學1至6年,每個年級都有不同的側重點,把握住小升初才更輕鬆
    智慧家長則不同,從上1年級就很重視,整理了一些學霸家長對小學教育的經驗,希望能給大家帶去一點思考。1-2年級:做好幼小銜接與閱讀積累孩子從幼兒園到一年級的轉變,家長們要多加關注,首先要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不排斥引導孩子正確的接受。
  • 閩姐姐知心欄目④ | 如何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2缺乏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不能運用策略建構一個好的知識結構,對所學內容與學科之間、各章節之間的關係,不及時歸納總結,使知識處於「離散狀態」,無法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識體系。3缺乏學習計劃不會制訂學習計劃:制訂學習計劃是科學利用時間、提高學習效果的重要途徑,而這些同學往往不知道合理安排學習的時間,學習上沒有主次、重點,效率低下。
  • 高考新模式3+1+2學科如何選?物理一枝獨秀,相形見絀是化學
    高考新模式出現的原因,為學生發展做出高考新改革為了相應時代的號召,符合當下經濟社會的發展,多個省份開始高考改革,從過去簡單的「一刀切」改為3+3模式。改革中也出現了棘手的問題:物理難度過大,多個省份出現了大面積放棄物理的現象,轉而選擇難度小的學科。
  • 學科不同複習計劃也不同,均衡分配複習時間,提高學習成績和效率
    如果不能針對不同的學科做出合理的規劃,那麼學習的效率和結果上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所以大家還是要根據不同的學科制定合理的複習計劃,均衡的分配複習的時間。一起來看一下,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該做怎樣的複習計劃:一、基礎學科的複習計劃(數、英、語)數學,理清知識結構框架很重要數學這樣一個理科的科目學習,複習起來自然會比較難一些,當初筆者在學習數學的時候也是經常的撓頭,不過,當你在學習或者是複習的時候捋清楚知識框架之後
  • 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2.0:致力尋找天才、怪才
    來源:中國科學報原標題:拔尖計劃 2.0致力尋找天才、怪才作者:溫才妃6月19日,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計劃(以下簡稱「拔尖計劃」) 2.0 基地遴選工作會議召開。在會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表示,經過拔尖計劃1.0 的探索積累,拔尖計劃2.0在人才選擇上要把握4個字:選、尋、留、創。選,要選出天才、鬼才。尋,要尋找偏才和怪才。留,要給天才、鬼才留成長的空間。創,要給偏才、怪才創機會。做到選、培、調有機銜接。吳巖指出,拔尖計劃 2.0 與 1.0 的區別在於,拓圍、增量、提質、創新。
  • 高考倒計時1天丨高考丨2020高考丨高考時間
    高考倒計時1天丨高考丨2020高考丨高考時間 http://www.hteacher.net 2020-07-06 13:43 教師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 樂學教育:寓教於樂中助力高考
    初春還留,熱夏未至,2020年的高考已經向著我們緩緩而來,因為一場疫情,似乎也湮沒了高考的緊張氣氛,所有人看起來都平平靜靜的,殊不知在這平靜的外表下,每一個即將參加高考的學子,也都卯足了勁兒在讀書複習。
  • 高考學子乘風破浪「興才計劃」助力學子揚帆起航
    7日上午,2020年高考受疫情影響推遲一個月後如期舉行,各方以最高標準、最嚴舉措落實疫情防控相關舉措,1071萬考生以夢為馬,執筆為戈,將十年寒窗苦讀的成果與努力躍然紙上,使本屆高考成為足以被銘記的「特殊」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