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新手媽媽而言,衝奶粉這件事,想著容易,做起來就比較難了。為了避免寶寶出生後的手忙腳亂,媽媽們可以在懷孕期間學習和練習一下。
上一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了衝調嬰兒奶粉的5個步驟。掌握了這五個基本步驟,並不意味著你可以衝調出適合寶寶的奶了。由於一些生活常識的認知錯誤,即使我們掌握了這些基本步驟,衝奶時還是會犯一些低級錯誤。下面我就總結了新手媽媽常犯的7個錯誤,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新手媽媽衝奶時常犯的7個錯
1、衝奶的水不對
很多人常常會問,用什麼水給寶寶衝奶粉最好?我的答案是自來水。我們日常飲用的自來水都是經過科學處理,水質達標的飲用水。只要把自來水煮沸,放置合適的溫度就可以用來衝奶粉了。
有些媽媽喜歡用礦泉水給寶寶衝奶粉,這是不對的。礦泉水中含有較多的礦物質、磷酸鹽、磷酸鈣等。嬰兒的消化功能較弱,長期喝礦泉水衝的奶粉,寶寶會出現消化不良和便秘的問題。
有些媽媽還會用純淨水給寶寶衝奶粉,這樣也是不對的。純淨水中過濾掉了水中的礦物元素,而人體每天都要從水中攝取大量的礦物質,所以純淨水也不適合衝奶粉。
2、衝奶的水溫不對
很多人認為衝奶粉有什麼難的,不就是把奶和水放進去,攪和一下就好了。事實上,衝奶粉並沒有那麼簡單。衝奶的水溫太高,會破壞奶粉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B、活性蛋白的活性,寶寶吃了容易上火和便秘。
衝奶的水溫太低,奶粉不容易溶解,容易結塊,寶寶吃了就會消化不良。
大多數的奶粉都在包裝上明確指出最佳的衝奶水溫是40度的溫水,當然也有例外,日本的nuk奶粉就
3、衝奶的濃度不對
很多媽媽衝奶粉的時候,總擔心孩子吃不飽,於是每次都會多加一勺奶粉,導致奶的濃度過高。新生兒腸胃消化功能較弱,很難消化吸收較濃的奶,常常會導致消化不良,便秘的問題。
反之,如果奶的濃度太稀,等於寶寶喝了很多的水,就會導致營養不良,嚴重的還會引起發育遲緩的問題。
4、奶和水的加入順序不對
衝奶時,媽媽一定要注意加水和放奶的順序,先放水後放奶。如果次序顛倒,往往會出現奶粉衝不勻,結塊的問題。
如果先加奶粉後放水,還是按照原來的刻度衝奶,奶的濃度就會偏高,寶寶吃了很容易上火。
5、攪拌方法不對
錯誤
錯誤
正確
在攪拌奶粉的時候,很多家長缺乏耐心,常常用力搖晃奶瓶或者用筷子攪拌,這些都是不對的。暴力攪拌的方式衝奶粉,奶中就會夾雜很多氣泡,寶寶吃了很容易漲肚和吐奶。
正確做法應該是:媽媽手握奶瓶瓶底,沿著一個方向水平搖晃奶瓶,速度不宜過快,以不產生氣泡為宜。
6、喝不完的奶再加熱
很多時候,媽媽衝的奶太多,寶寶根本吃不完。直接扔了,又覺得浪費,於是就會把剩奶存起來,等寶寶餓了,再熱熱給寶寶喝。
其實再加熱的過程,高溫會破壞奶粉中的活性蛋白和維生素,讓奶中的營養大打折扣。
7、睡前衝好,半夜才餵
剛出生不久的寶寶都有吃夜奶的習慣,很多媽媽怕麻煩,常常睡前就把奶衝好。其實,這麼做父母是方便了,但不利於寶寶健康。奶粉衝好後,常溫下超過2小時就不能再喝了;放在冰箱冷藏,保質期也不超過24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