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越能控制自己的這四個方面,就越能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

2020-12-10 簡愛的窗戶

一個人要想自己過得越舒心、越自由、越有掌控感,不是去要求別人,控制別人,而是要求自己,擁有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

所謂自我控制,是一個人對自身心理和行為的主動掌握,越是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才越有更多選擇的權利,至少自己知道自己要什麼,不要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對自己的人生也越能自由掌握。

蕭伯納說,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

擁有自我控制的能力,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這需要你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不管外界怎樣變化,不管別人怎麼說,你都能對自己的各個方面有要求,包括以下這四個方面,能自由控制自我的人,才能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

1 控制自己的情緒

一個人首先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管遇到什麼事,都能冷靜對待,能做到這一點,其實是很難的,很多人容易被情緒控制,左右自己的思想和行為,然後變得不理智,做出一些很衝動的事,情緒不對,你的生活也會和你的情緒一樣非常糟糕,你也不能完全理智地去處理各種矛盾和問題。

很多人因為一點小事或者別人的一點小過錯就大發脾氣,心情不好,其實這根本就是在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對自己沒有一點好處。

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著名作家哈理斯和朋友在報攤上買報紙,朋友禮貌地對攤販說了聲「謝謝」,但攤販冷臉相對,一言不發。

哈理斯問到「這傢伙態度很差,是不是?」。「他每天晚上都是這樣的」,朋友說。哈理又問到「那你為什麼還是對他那麼客氣?」,朋友答到「為什麼我要讓他決定我的行為呢?」。

我們很多人都會遇到這種情況,當別人做錯什麼事或者態度很差的時候,心情也會跟著變差,其實仔細想想,何必因為別人的不對而影響自己的心情呢?也許別人本身就是那樣的品性,根本不是針對你,如果總是因為別人的語言或行為而影響自己的心情,那你的日子也並不舒心。

不止如此,有的人因為自己的心情不好,就會遷怒於別人,向別人胡亂發脾氣,特別是自己的家人,壞情緒很容易被傳染,別人的情緒會影響你,你的情緒也很容易影響別人,所以最重要的是要學會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受別人的影響。

《論語》中說:小不忍,則亂大謀。如果一件小事都不能忍受,那你也做不了大事,也會影響大局。

所以我們對人對事要有一種包容性,遇到不公平、不如意的事,不輕易發脾氣,不輕易被自己的情緒影響自己的行為。

而且不只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還要能夠很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如果發現自己情緒不對,或者已經失控的時候,就要學會冷靜下來,先儘量調節好自己的情緒,然後再去思考,再去說話。

你只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總是能夠處在一個良好的情緒下,才能更好地處理事情,解決問題,日子也能過得越來越舒心。

2 控制自己的欲望

控制自己的欲望,就是在基本需求都能滿足之後,能夠控制住自己沒有過多的貪慾,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條件越來越好,我們要能夠經得住各種誘惑,不管是財富也好,物質也好,還是各種名利也好,都要控制住自己在這些方面的欲望。

盧梭說,節制和勞動是人類的兩個真正的醫生,勞動促進了人的食慾,而節制可以防止他貪食過度。

如果你控制不了自己的欲望,你將永遠得不到滿足,因為當你滿足了一種欲望,就會不受控制的有更多的欲望,心理學有一個名詞,叫「棘輪效應」,就是指人的欲望會不斷膨脹,你一開始只想要買一輛代步車,到後來你就想要一輛更豪華、更有質感的座駕。

所以你需要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在被欲望反噬之前能及時控制住自己,不被各種身外之物和各種短暫的快樂而迷惑。

《論語·季氏》中還有一句話:樂驕樂,樂佚遊,樂晏樂,損矣。以驕傲為樂,以遊蕩為樂,以奢侈為樂,是對自己的一種損失。

任何欲望都要適度,對金錢、財富、物質、名利、地位等等都要有一種正確的認識,不要輕易被誘惑,你可以擁有,但不要被這些東西侵蝕,迷失了自我,讓自己越陷越深。

曾國藩一生主張凡事要勤儉廉勞,不可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禮治為先,以忠謀政。曾國藩一直堅持修身養性,克己復禮,嚴格要求自己,嚴格控制自己的各種欲望,他還用寫日記的方式來警醒自己,糾正自己的言行舉止,正因為他的這些品格,直到現在都是人們學習的榜樣。

克制自己的欲望,你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盲目地追求一些對自己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也只有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你才能保持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3 控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

我們所說的謹言慎行,就是要對自己的言行舉止負責,說話做事都要得體,要分清角色,分清場合,說合適的話,做合適的事。

《增廣賢文》中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可見從古至今說話是何等的重要,我們在說話的時候要注意自己的語氣、語調以及自己說話的內容,不要因自己的一句話傷到別人或者影響到別人,而且也要分清楚說話的對象,不是什麼人都可以推心置腹,至少要留有一些餘地,所以說話也是講究技巧和藝術的。

除了注意自己的言語,還要注意自己的行為,你的行為有沒有傷害到別人,有沒有對別人造成損失,你的行為是否合適,是否得體等等。

所謂能控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就是能夠掌控自己的言行舉止,而不是隨心所欲,為所欲為,從來不顧及別人的感受,不顧及自己所處的環境和場合。

人們喜歡曾國藩,把他視為榜樣,並不是推崇他的功績,而是推崇他的為人處事之道,

《曾國藩家書》教會人們很多為人處世之智慧,曾國藩有語云:「言語遲鈍、舉止端重,則德進矣」,他認為人要時時處處謹言慎行,能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才是有福之人。

古人推崇的謹言慎行,不管在哪個時代都不過時,對自己的言行舉止都有要求的人,才有更多更好的人際關係,能控制自己的語言和行為,你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4 控制自己的意志力

先說一個小故事,幾十年前,波蘭有個叫瑪麗亞的小姑娘,學習非常專心,不管周圍怎麼吵鬧,都分散不了她的注意力。有一次,瑪麗亞在做功課,她姐姐和同學在她面前唱歌、跳舞、做遊戲,瑪麗亞就像沒看見一樣,在一旁專心地看書。

姐姐和同學想試探她一下,她們悄悄地在瑪麗亞身後搭起幾張凳子,只要瑪麗亞一動,凳子就會倒下來,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了,瑪麗亞讀完了一本書,凳子仍然豎在那兒。

從此姐姐和同學再也不逗她了,而且像瑪麗亞一樣專心讀書,認真學習。瑪麗亞長大以後,成為一個偉大的科學家,她就是居裡夫人。

越能成功的人,越有一種強大的意志力,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不會輕易被外界所影響,這種人非常自律,知道哪些事情對自己是有用的,並且會積極主動地去做、去堅持。

歌德說,意志堅強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塊一樣任意揉捏。

意志堅強的人才更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更容易實現目標,然後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白巖松有句話說的很好,你有多自律,你就擁有多少自由。

如今很多人都喜歡熬夜、刷手機,很輕易就被各種信息和短暫的娛樂所佔據,根本沒有時間去好好地學習,好好地提升自我,注意力無法集中,無法真正地扛住各種誘惑,把時間花在更多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上。

其實這就是意志力不堅定的表現,明明知道有些事情不該做,不該去浪費時間,但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所以人要有一種控制自己意志力的能力,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心裡都非常清楚,而且還能真正做到,從不拖泥帶水,這樣你才會成長得更快。

總之,人要有一種自我控制的能力,在任何時候都懂得約束自己,要對自己有要求,這樣你的生活也會過得越來越順,也更能自由掌控自己的人生。

----END----

作者簡介:土生土長的南方姑娘,用樸實的文字寫走心的文章,與你一起談情感談成長。

相關焦點

  • 一個人越厲害,越有這三個特質,越能主宰自己的命運
    社會上,有兩種人:一種是主宰命運的人,一種是被命運捉弄的人。每個人都希望命運把握在自己手中,但很多人總是活得身不由己。只有少數厲害的人,才主宰了自己的命運。一個人越厲害,越有這三個特質。人生就是一個可持續成長的過程,真正厲害的人,都懂得積累和沉澱自己。2真正厲害的人,都狠得下心來打磨自己。令人羨慕的輕鬆,都是這一次次地打磨累積而成。
  • 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人生都差不到哪兒去
    對自己情緒無法掌控的人,小則傷身,大則會害己害人。【一個人的成熟,從學會控制情緒開始】佛家有句偈語:命由己造,相由心生,境隨心轉,有容乃大。意思就是一個人的命運是由自己修身修心來成就的。而一個人的脾氣裡就藏著看過的書,走過的路,以及教養和品格。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會在五個方面大方,最終害的自己更窮
    稻盛和夫經歷過貧窮,也經歷過巨富,所以他知道窮人的生生活習慣是怎麼樣,其實越窮的人,越會在4各方面大方,富人都看得出來,只是從來不說破。消費上大方越是窮的人,就越會像《李自成》提到的那樣「打腫臉充胖子」,明明沒有什麼錢財卻非要裝成有錢和有能耐的樣子,這是為什麼呢?
  • 真正厲害的人,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主導權,而是牢牢掌控自己的人生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很多人都想成為厲害的人,一個厲害的人,他們身上有一個重要的特質,那就是不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主導權。一個人需要明白,沒有人能夠對你的人生負責,除了你自己。當我們輕易把自己的人生主導權交給別人的時候,這意味著我們命運開始隨波逐流,而你也會失去與自我的連接。真正厲害的人,無論生活發生多少困難,都不會輕易放棄自己的人生主導權,這是因為他們明白,我們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掌舵者。
  •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越能交好運,人生越順利
    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會做這3件事,人生越順利。1越是有智慧的人,越喜歡讓利與人,自己吃虧。願意吃虧的人,往往更謙讓,不與人爭,看似少了些好處,其實每一分的謙讓、不爭,都被人看在眼裡。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往往都是慎言慎行。常思己過,莫論人非,修身養性,謹言慎行。熒幕上的周星馳,以無釐頭的搞怪常能讓人捧腹大笑。但工作生活中的周星馳,卻是個沉默,不大愛說話的人。
  • 鬼谷子揭秘:在這四個方面小氣的人,才能越混越好!
    這本書集中了人們的推測,策略和說話技巧的精髓。它教會人們如何利用對人內心的洞察力,認準形勢並在不斷變化的現實中使用不同的應對方法來成功完成事情。在《鬼谷子》中,在我們現在的生活中也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鬼谷子說:一個人如果在這四個方面都很小氣,那一定有光明的前途!
  • 能真正掌控自己婚姻的,永遠是這一種女人
    但其實,一個女人是可以掌控自己婚姻的。 01 有主見的女人,才能真正掌控婚姻 經常聽人說:你嫁給了別人,就要乖一點,聽話一點,就要勤快一點,做一個好妻子。
  • 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
    那些性格不討喜卻又能混得風生水起的人,往往得益於他們自身強大的實力和價值。而這種實力和價值,大多都是在獨處的時光裡修煉出來的。真正優秀的人通常都有獨處的習慣,不會為了所謂的合群而忽視自己的成長,他們會在提升自我方面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的人寧願獨處,也不願意參與無意義的社交活動。
  • 一個人,越沒有福氣,身上越有這三個特徵
    要知道,你的命運掌控在自己手中,任何人和事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千萬別寄託於別人給你帶來福氣,更多的是需要通過自身的努力。真正有福的人,往往都是越過越好,越過越有福的。他們不僅身體好,精神好,子女、夫妻關係,也都是非常和睦的。
  • 職場潛規則:升職越快的人,在這3個方面越「懶」,很準!別不信
    職場潛規則:升職越快的人,在這3個方面越「懶」,很準!別不信升職加薪,是在職場上的每個「打工人」的目標。雖然只有簡簡單單的四個字,但是要實現卻很難,很多人都只能實現「加薪」這個目標。有時候,老闆給一個有能力的人升職,可能他能得到一個得力助手,但是同樣有可能觸動到職場上其他人的利益,導致內部發生矛盾,影響公司整體的發展。所以,老闆不會光看一個人的能力,就隨隨便便給人升職。想要升職,就要給老闆一個必須提拔你的理由,而不是被動等著被老闆拉上來。即使一直有「是金子總會發光」的說法,但是其他沙子蓋住你,不讓你發光,那你總不可能一輩子混在沙子堆裡,所以還是需要你自力更生。
  • 巴菲特:越富有的人,越會在這3個方面「小氣」,富人看破不說破
    從100美元到800億美元,巴菲特有著令無數人想要探究的致富秘密。巴菲特認為越富有的人,越會在3個方面「小氣」,這也是他們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一、思想上小氣越是能夠成功的人,越會在思想上小氣,他們給自己定下目標以後就會朝著目標前進,但他們並不會在完成目標後停下腳步。越是一事無成的窮人,越是喜歡幻想自己的未來,在思想上異常大方。
  • 職場上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在這3個方面浪費時間,難怪越混越差
    職場上越沒本事的人,越喜歡在這3個方面浪費時間,難怪越混越差職場上,有本事的人能夠混得風聲水起,不僅能夠跟同事打成一片,還能獲得領導的認可,前途一片大好。而沒有本事的人,則是恰恰相反,不僅工作沒有起色,也很難交到朋友,基本上是屬於被忽視的情況。俗話說「爛泥扶不上牆「,就是精準的描寫職場上沒有本事的人。
  • 易經說:真正厲害的人,一定要在這3個方面很小氣,越小氣越成功
    有的人幾年就爆發了,有的人需要十幾年,可惜很多人等不到爆發,就失望放棄,半途而廢。關於成功、財富,《易經》早有先見之明,追逐財富,人之本性也。求財便是「求人」,此人可以是他人,亦可是自己。總結起來,一共3個方面,在這3方面越小氣,人生反而越順利,你可能做反了。
  • 為何越不受寵的孩子越孝順?網友:想證明自己,但越努力越心酸
    網友紛紛說出自己的看法和真實經歷@雪花飄飄:我就是在父母不待見下長大的,之所以孝順一方面是感恩父母生養之恩,另一方面就是想要證明自己值得被愛,但越努力越心酸,父母根本看不見。@飛天小女警:我朋友就是,父母特別偏心,但朋友特別孝順,父母有什麼需求都滿足,可以看出來,她其實是缺愛。
  • 原創|為什麼你越攻擊別人,自己卻越痛苦?
    這是靜之兄第1255篇原創,累計原創250萬字01你被一個問題困擾了很久,總也想不明白,所以請太太給你支個招。太太說了一大堆,卻始終沒有正面回答你的問題。你不過想要個確切的答案,並不想聽太太對你長篇大論的分析。
  • 稻盛和夫:越窮的人,越愛在3個方面大方,富人看破不說破
    縱觀國內外那些富人和企業家們,不乏歷經諸多苦難才創造出巨大財富的人。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日本經營之聖稻盛和夫。稻盛和夫從小家境貧困,前27年黴運纏身,但他依舊能創造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他是由窮到富的最典型代表,因此他最了解窮人與富人間的區別。那為什麼窮人怎麼努力都還是個窮人呢?
  • 重溫《我的天才女友》,那些能掌控自己人生的人,都具有這些特質
    這似乎不是世俗意義上對完美女孩的定義,是的,我們背負做一個好女孩好女人這個標籤太久了,從出生到入世,我們一直被父母和社會倫理教導著,要乖要聽話,要嫁一個好老公,要有美好的家庭,溫柔嫻淑,從一而終……這好像也沒錯,但恰恰有的時候錯的是生活;我們能乖,能聽話,能從一而終,但是外面的世界可以麼?
  • 在這3個方面,越是「小氣」的人,會越有福氣,越過越好
    因此,一般人都不會喜歡自己被冠上「小氣」的名號,但你要知道,凡事都具有兩面性,人們總是忽略了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分析和看待事情和問題。有時候,小氣一點,反而不失為一件好事。比方說,在以下這三個地方,越小氣的人,越容易成功。貌似,有不少人都給弄反了。
  • 女人越能幹,家庭越不幸?背後的原因,讓人無奈
    進入被柴米油鹽等瑣事纏繞的婚姻中,兩個人才在現實面前,反思自己當初的選擇,到底是不是正確的。喬喬是個事業心很重的女人,她特別上進,沒事就學習提升自己,想謀得更好的發展。這讓喬喬漸漸形成一種危機意識,想要好生活,那就去做得更多更好吧。就這樣,她喜歡把對未知生活的不確定性,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李亮的家庭算不上大富大貴,也是吃穿不愁的,父母雖在小地方的事業單位工作,但當地消費水平不高,一家人的生活安穩靜好,不用費力打拼。
  • 馮侖提醒:真正厲害的人,在這2件事情上很能忍,越能忍越了不起
    世事如井水,如何探得其中深淺,最終達到如魚得水的境地,這是一個深奧的處世哲理。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小不忍,如婦人之仁、匹夫之勇皆是」,「匹夫之勇,不能忍於忿,皆能亂大謀。」簡而言之一個追求極致和絕對的人,由於做任何事情都特別較真兒,這樣就很容易因小失大,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