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博物院前身是內蒙古博物館,作為1957年自治區成立10周年大慶的重點項目,是全區唯一的自治區級綜合性博物館,也是全國少數民族地區最早建立的博物館之一,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被列入世界建築史。
2007年,內蒙古博物院正式揭牌成立,建築面積15000餘平方米,展廳面積7000平方米,為國家一級博物院。
博物院外觀氣勢恢宏,陽光明媚,藍天下的博物院,富有現代氣息:
南廣場有民族團結寶鼎:
進入大廳,蒙古包式穹頂:
一、三個不太常見的展館
1、內蒙古博物院數位化做得好,專門有一個數字廳,幾十塊數字屏演示內容:
2、還有一個不太常見、不同凡響的自然展廳,專門展示古生物化石:
第一次見到恐龍蛋實物:
古代龜的化石:
恐龍化石:
這片化石,精美如同繪畫:
3、自然生物館,用雕塑(或者是標本?不確定)展示內蒙古大草原的物種:
二、說說三件鎮館之寶
1、戰國的鷹頂金冠
出土於內蒙古鄂爾多斯杭錦旗阿魯柴登匈奴墓。通高7.3釐米、帶長30釐米、重1394克。由鷹形冠飾、半球形冠頂和冠帶組合而成,其上浮雕多處動物紋飾。
金冠採用鑄造、捶打、壓印、抽絲、鑲嵌等工藝,將展翅的雄鷹嚴絲合縫地連接於半球狀體上,額圈由三條半圓形金條榫鉚插合而成,上有浮雕臥虎、臥式盤角羊和臥馬等,中間部分為繩索紋,體現匈奴文化之精美。
說到王冠,內蒙古博物院還有一件,屬於受西亞影響的文物:
這個王冠主體由有一根金條合圍而成,搭接處用金絲纏繞加箍,周圍用金葉金絲金片編織成樹葉及花卉狀,上面鑲嵌各種寶石,整體成花冠狀,而此物也就是桂冠,來源於古希臘的神話。這件文物應是公元二世紀左右希臘化影響下西亞地區的產物。
2、元代鈞窯「小宋自造」香爐
1970年12月,內蒙古大學歷史系的學生們在呼和浩特市白塔村東南約500米處參加生產勞動時,無意發現了窖藏文物,窖藏為兩個蓋有鐵釜的黑釉甕。
兩個大甕中竟還藏著6件瓷器,分別是:香爐1件、鏤空高座雙螭手耳瓶1對、纏枝牡丹紋瓶1對、纏枝蓮紡瓶1件。
研究證實,這批瓷器屬於元代窖藏,代表了元代瓷器製造業的最高水平。
這件小宋自造鈞窯大香爐更是讓人驚為天物:
香爐口徑25.5釐米,高42.7釐米。雙立耳,圓鼓腹,三獸足,足尖刻出三條爪痕,口沿兩側各有一長方形直耳,口沿至肩部兩側裝飾有獸形耳。頸部雕貼3個麒麟,正面一雙麒麟間有一方形題,刻「己酉年九月十五小宋自造香爐一個」的楷書銘文,背面一隻麒麟行走於頸部。
腹部飾四個獸面鋪首銜環紋與獸面紋,因濃釉垂流經過,局部輪廓略顯模糊,虛實相映。小宋自造香爐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器型最大、最完整、製作最精湛的鈞窯香爐。
3、查幹諾爾龍
生活於距今約1.3億年前的白堊紀早期。體長約26米,抬頭可達12米,1985年發現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查幹諾爾(查幹諾爾的蒙古語意思為白色湖泊),故名。它屬於爬行綱、蜥臀目、圓頂龍科的一個新種。
這是它的一截腿骨,與人進行比較:
博物院內的查幹諾爾龍60%的骨骼化石保存良好。
從查幹諾爾龍形態可以看出,它呈現出蜥腳類恐龍最顯著的特徵:頭小,牙齒呈勺形,脖子長,尾巴長,身軀龐大,四肢粗壯,四足行走,以植物為食,生活於陸地。
這條恐龍骨骼化石裝架於1987年8月1日,首度亮相,即以其威武的雄姿徵服觀眾,引起轟動。如此巨大的蜥腳類恐龍目前在世界上也實屬罕見。
三、其它重要文物
吐爾基山遼墓出土的遼早期彩繪木棺
棺體最長處2.31米,最寬處1.31米,最高處0.9米,2003年出土於通遼。
該彩棺曾作為原型出現於電影《尋龍訣》當中。棺槨相套,下有棺床,共計八層,棺、床均施彩繪。
彩棺以紅、黑兩色為主色,上面雕刻有仙鶴、鳳、纏枝牡丹和祥雲等圖案。彩棺上貼金之鳳暗示著墓主人顯赫的社會地位。
從彩棺四周的鈴鐺和墓葬中的隨葬品多有鈴狀物推斷,墓主人生前應為薩滿巫師,在古代被認為是人與神溝通的媒介。
在彩棺棺首的中間部位開有一小門,外帶銅鎖,門兩側各站立一門衛。契丹人信奉「靈魂不死」說,認為人死後,木棺是靈魂的最後歸宿。靈魂出入之所是神聖不可侵犯的,故而棺首有銅鎖把守,外有威嚴侍衛守護,捍衛著墓主人的身份與地位。
遼墓黃金覆面
來自通遼市奈曼旗青龍山鎮陳國公主駙馬合葬墓室。此墓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出土文物最豐富的契丹貴族大墓,1986年進行考古發掘。
陳國公主(1000年—1018年)的伯父是聖宗皇帝,祖母是著名的蕭太后,父親是遼景宗第二子。
駙馬也非等閒之輩:他的姑媽就是蕭太后,妹妹是聖宗皇帝的皇后。算起來這位契丹公主是嫁給了她的舅舅。為了保證皇家的血統純正,他們選擇了近親結婚。
公主死時年僅18歲。駙馬也在36歲的時候因病死去。他們的婚姻只持續了兩年。
他們身穿銀絲殮衣,類似漢墓中的金縷玉衣,只有契丹貴族才能享受:
西周初期的鹿形青銅飾牌
這件物品來自內蒙古赤峰市克什克騰旗。
蒙古汗國時期的鐵火盆及鐵烤架
資料顯示是蒙古汗國時期的用具,出土於烏蘭察布市卓資山旗下營。怪不得蒙古人民善於烤肉,人家是上千年的歷史傳承了!
龍山文化的玉豬龍
原始人保存火種用的陶罐
夏家店文化的彩陶器
龍首青銅灶,漢代文物
當盧,馬具,護面的
遼代高腳玻璃杯:
遼代灰陶菩薩頭像
蒙古鐵甲
普納公主祭祀用玉牌
薩滿作法場景
薩滿巫師服裝
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