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架曾在中國服役的戰機十分特殊:木製結構,竟能搭載雙發動機!

2021-01-11 備備酷評

蚊式戰機是英國二次世界大戰時期服役的一款雙發動機戰機。因為機身結構以木材為主,又有木製奇蹟的綽號。

採用特殊的木質結構。採用全木質結構是德.哈維蘭公司最具深謀遠慮的的決定,充分預見到戰時英國的鋁合金將出現匱乏,掌握飛機金屬結構製造技術的工人也將十分短缺,木質的飛機能夠由任何技術熟練的木匠進行生產,英國的鋼琴廠、櫥櫃廠、家具廠都能投入飛機的生產。

最初設想為一架高空飛行的無武裝偵察機,蚊式從轟炸機,殲擊轟炸機,夜間戰鬥機,反航運攻擊機,教練機,魚雷轟炸機等方面發揮廣泛的作用。

第一架原型機,於1940年11月試飛成功,現保存於倫敦博物館。

第二架原型機,於1941年6月試飛,是作為偵察機的機型。

第三架原型機,被用於開發具有大炮和機槍武器的戰鬥機型號。它還將攜帶機載攔截(AI)設備,以增強夜間和日間戰鬥機的能力。

蚊式戰機,在服役之後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並以其轟炸,探路者和精確低空打擊能力而聞名。戰時發展導致了各種各樣的變型,並且由於裝載了更大的炸彈艙和輔助油箱,彈載能力和射程有了顯著提高。

對於全金屬時代,這種飛機似乎是落伍的,但蚊式飛機卻在二戰中有了令人驚訝的戰果:出動近四萬架次,投彈十萬顆,僅有254架被擊落,戰損率為0.63%,不到其它轟炸機的1/3。

蚊式戰機共被21個國家使用過。

國共內戰期間由於美制B-25損失太多,中華民國空軍向加拿大購買205架蚊式轟炸機,在戰役期間有4架蚊式機被解放軍擄獲,之後又有一架蚊式機投共。

解放軍得到的5架蚊式機其中2架被編入"戰鬥飛行大隊第1中隊"而其餘3架被編入"第3轟炸機中隊",1949年10月1日的開國大典上有兩架飛越天安門廣場,該年12月有一架蚊式機在上海墜毀,解放軍的蚊式機也於1951年退役,1953年有一架蚊式機被送往北京航空學院作教材,但保護不力,此架蚊式被拆得支離破碎,有部分木材被造成飛機模型。

德國也曾製作過一款戰機Ta-154,德國所研製的第二款夜間戰鬥機專用機型。它效法英國蚊式,採用木製結構,效能卓越,可惜黏著機身的接合劑不佳,因而造成空中解體而墜機之意外,被迫放棄,總產量只有27架。

相關焦點

  • F22搭載全球最強發動機,超視距作戰卻不如殲20,這絕對不是吹牛
    據悉這架戰機擁有2馬赫左右的飛行速度,搭載兩臺F-119普惠發動機,擁有4個外掛點和2個飛彈內置艙,而且還擁有一門20毫米的「火神」機炮。而且還採用雙垂直尾翼,雖然這架戰機沒有蘇-47的大彈艙,但依舊可以搭載多枚中程飛彈。此外F-22還搭載主動相位陣列雷達,擁有極強的超視距作戰能力。
  • 一次搭載50架戰機,這艘核動力航母,性能遠超國產艦?
    其甲板整齊排列了30架陣風M艦載戰鬥機,兩架E-2「鷹眼」預警機和2架「黑豹」救援直升機。並演練了戰機高頻次的起落,陣勢看起來尤為兇猛。經歷過大修後的戴高樂號航母光是其甲板就可以搭載30餘架戰機,再加上其機庫的容量,可搭載戰機數量高達50架!
  • 服役數量超500架,成飛因這款戰機出名,今為中國空軍中堅力量
    在中國空軍的戰鬥機隊伍裡,有一款國產四代機也是倍受軍迷關注的。它就是成飛於1998年推出的殲-10戰鬥機。這款戰鬥機是中國第一款真正意義上的國產四代機,而成飛公司,也正是因為殲-10而一飛成名。如今,20餘年已經過去,這款讓成飛一下子躍入大眾視線的戰鬥機,在空軍戰機隊伍裡到底地位如何,又有著怎樣的待遇呢?事實上成飛推出殲-10戰鬥機之後,又衍生了一系列的該型戰鬥機,而除殲-10外,我國空軍還服役了殲-16,以及五代隱身戰鬥機殲-20。
  • 中國空軍真正的主力戰機,不是殲20,產量或已超過500架
    對於中國空軍來說,或許我們更加在意的是第五代隱身戰機殲20,但是真正的主力戰機卻另有其人,它就是殲10系列戰機。美國《國家利益》雜誌就曾對中國的殲10系列戰機進行了深入報導,稱讚中國的殲10戰機是「東方的F16」。明明是一款第三代戰機的殲10,為何被稱為中國空軍真正的主力呢?至少在現在看來的確如此。
  • 國產戰機實力超越蘇57?俄羅斯不得不承認,中國又一次彎道超車
    作為俄羅斯的王牌戰機蘇-57,在2010年進行首飛,但是至今沒能服役軍隊,更別提進行批量生產。此外該戰機擁有每小時1450公裡的飛行速度,作戰半徑達到1200公裡,擁有4個內置彈艙。還搭載兩臺117S發動機,最大推力達到107千牛,最大航程大約在4300公裡左右。可以說這款戰機的整體性能還是非常不錯的,並且還擁有強大的隱身能力,倘若順利服役將會讓俄羅斯空軍部隊的實力上升一個臺階。
  • 受光輝戰機成功起降航母鼓舞 印度啟動研製雙發戰機計劃
    受光輝戰機成功起降航母鼓舞 印度啟動研製雙發戰機計劃據新德裡電視臺(NDTV)報導,在光輝戰機海軍版在印度海軍維克拉瑪蒂亞號航空母艦上起降成功的鼓舞下,航空發展局(ADA)批准了印度製造的雙引擎噴氣式戰鬥機的開發。開發階段預計將花費7000到8000億盧比。
  • 「幻影」戰機中的「另類」,沒有使用三角翼結構,淺析「幻影」F1
    達索公司在研製「幻影」F1前後,還提出了「幻影」F2、「幻影」F3和「幻影」G等設計,但是這三種型號都被否定了,最終只有「幻影」F1投入了量產。和其他「幻影」戰機不同,「幻影」F1沒有使用三角翼無平尾結構布局,而是採用了常規的後掠翼和平尾設計,成為了「幻影」戰機家族中的「另類」。「幻影」F1別具一格的設計,使其明顯區別於其他「幻影」戰機。
  • 中國殲16戰機批量服役,逐漸取代俄制蘇30戰機,後者將全部退役?
    國產的蘇-27戰機代號為殲-11,之後也延伸出殲-11B、殲-15和殲-16等多款國產戰機。如果再加上中國在本世紀初期向俄羅斯引進的蘇-30MKK和蘇-30MK2戰機的話,那麼中國空軍裝備的「側衛」戰機可以說是全球數量最多的國家,即使是俄羅斯也難以在數量上與中國相比。而隨著中國國產殲-16戰機大批量開始服役一線作戰部隊,組建取代俄制蘇-30MKK和蘇-30MK2戰機,成為空軍和海軍航空兵新的主力。
  • 美國P38戰機二戰何等威風?「零式」的終結者,日本空軍的屠宰者
    P-38的技術特點首先機體結構方面「P-38」採用的雙尾撐結構能迅速平復機體異常的震動,重疊的支撐型結構使得炮彈擊穿它的油箱引燃的可能大大降低,「P-38」的中間短艙內分開裝載自封式主油箱是和發動機。世人眼中的「P-38」無可厚非「P-38」是一款成功的戰機,在太平洋上的表現足以對得起傳奇二字。最讓人驚豔的是它生命力之強悍。它所採用的雙尾撐結構、發動機、油箱分別轉載大大提升它的生存能力,而且它結構重複部分多,便於修理和回收,甚至可以向其他飛機提供零件。
  • 中國上百架蘇-30戰機下場如何,是乖乖退役,還是升級完繼續服役
    我國空軍早期引進的上百架蘇-30戰鬥機結局如何?是升級結束後繼續服役,還是乖乖退役?近期,美國媒體突然對我國蘇-30戰鬥機群產生了極大興趣,認為我國蘇-30戰鬥機群升級後仍然可以達到很高的水平,如果是這樣的話,繼續服役也是沒有問題的。數百架戰機集體退役?問題來了,面對蘇-30戰鬥機群,中國會選擇將其升級後繼續服役,還是讓其乖乖退役?
  • 服役超過半個世紀,退役後仍貢獻餘熱,殲-6戰機書寫「不朽神話」
    隨著殲-10、殲-15和殲-20的服役,我國的空中力量可以說是越發強盛,但本期視頻的主角卻不是這些"新秀",而是我國"工齡"最長戰機-殲6,網傳它"擊落敵機20多架,自身卻無一損傷",是否真的這麼厲害呢?
  • 二戰中最「帥氣」的戰機,P-38「閃電」戰鬥機
    P-38戰鬥機,綽號:閃電,這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研製的一款單座雙發戰鬥機。該戰機長度約11.6米,翼展約15.9米,最大飛行速度為每小時667千米,最大作戰航程為1700公裡,運輸航程為3600公裡,實用升限約13400米。
  • 各國戰機數量對比:美國13400架,俄羅斯3900架,中國有多少?
    美國作為軍事實力排名第一的國家,戰機數量自然不逞多讓,據不完全數據統計,目前,美國戰機數量大概在13400架左右,是部分國家的10倍不止,可見,美國實力依舊雄厚。這還不算,不論是在五代機的研發還是戰機「心臟」——發動機的技術方面,美國都走在世界前列,別國很難超越。
  • 法蘭西雙發重型戰機之夢,「幻影」4000為何沒有研製下去?
    引言通過對「幻影」戰機家族的梳理,我們可以發現,除了「幻影」IV轟炸機採用兩臺發動機外,其他投入生產並服役的「幻影」系列戰機,幾乎都是單發戰鬥機。然而無論是法國空軍還是達索公司,都懷有雙發重型戰機的夢想。
  • 你見過木製飛機嗎?認識一下:航空史上的傳奇——「蚊」式戰機
    在此期間,英國卻推出了一款木製「蚊」式轟炸機,而且它打得準,跑得快,強度高,既能戰鬥,又能轟炸,還能導航,有著上乘的戰場表現,成為當時最活躍的多用途戰機,也成為人類航空史上的一朵奇葩。此外,「蚊」式630千米的時速和1.1萬米的高度令德國戰機望塵莫及,在遇到截擊時,根本不需進行纏鬥,僅需憑藉高空高速優勢就可輕鬆脫險。「蚊」式轟炸機的設計者德哈維蘭「蚊」式最大的特色便是其特殊的木質結構。
  • 殲20B和殲16批量服役,我國276架蘇-27升級或退役?美國給出答案
    與此同時,消息人士透露,目前沈飛公司已經採用了脈動生產線的形式去組裝殲-16戰機,產能從每月3架增加到每月6架的水平,預計在不久之後會出現殲-20B和殲-116戰機同時批量服役的場景,屆時空軍部隊完全可以將其服役數十年之久的殲-7和殲-8戰機全部退役,徹底將現代化戰機的比例從原來的50%不到提升到80%以上。
  • 美軍航母搭載百架戰機,一個超級中隊竟佔七成,擁有73架飛機
    當時已經批量服役的埃塞克斯級航母設計載機量就達到90架,到1945年時甚至能搭載100架以上,而日軍只能以各種改裝航母湊數,沒有一艘航母具備同等的載機能力,就連當時最大的"信濃"號載機也不過區區幾十架而已。與其他軍事組織一樣,航母艦載機部隊也需要合理的編制加以組織,才能發揮出戰鬥力。那麼,太平洋戰爭中美國海軍航母艦載機部隊的編制是什麼樣?不同機型所佔比例又是如何呢?我們今天就來簡單聊聊。
  • 中國戰機大全
    殲6中國自主生產第一代超音速戰機,從1964年到1968年,殲6戰機共擊落20多架各型戰機,而自己沒有一架被擊落,而且在長達46年的服役裡立下了赫赫戰功。
  • 韓國自研隱身戰機主體結構完工!對F35造成衝擊,美國能不管?
    韓國隱身戰機主體結構的下線,能不能證明KFX戰機真的具備隱身功能?韓國作為一個中等國家,為什麼在購買了美國的F35的情況下,還這麼堅持的要研發自己的隱身戰機呢?
  • 2020年12月26日,第一架量產蘇-57戰機在俄羅斯正式服役
    俄羅斯第五代戰機終於正式服役戰鬥機在戰場上的重要性越來越大,俄羅斯也一直致力於戰鬥機的研製。蘇-57是俄羅斯第五代戰鬥機,其從首飛到第一架量產機入列用了整整10年的時間。這一戰鬥機的起飛重量是35噸,巡航速度可以達到1450公裡每小時,具有空中格鬥、隱身性能好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