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杜牧《月》:28字講了差點改寫歷史的宮廷鬥爭故事,驚心動魄

2020-12-16 郝人讀詩詞

杜牧在歷史上和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以區別於李白與杜甫。什麼歌,杜牧與李商隱的遭遇也相似,也是陷於「牛李黨爭」的漩渦中,兩面為難,不得不數次選擇離開京城,到外地任職,先後去了黃州、池州、睦州任刺史。#杜牧#

李商隱是困於嶽父和師父之間為難,而杜牧則是陷於父輩老友和現任上司之間痛苦。杜牧的父親杜從鬱和李黨李德裕交往甚好,而且杜牧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曾經為身為宰相的李德裕獻過計策,被李德裕採用後大獲成功,所以李德裕很是喜歡杜牧。但杜牧在中進士後,鬼使神差地到了牛黨牛僧孺手下工作,而且牛僧孺還特別欣賞杜牧,但杜牧更贊同李德裕的政治主張。

杜牧困惑於兩黨相爭,不得已選擇了逃避,遠離政治中心,到外地任職。

一個人的文學創作一定是與其經歷相關聯的。杜牧這樣的經歷,使他內心苦悶,即使「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揚州的曾經年少痴狂也不過是一場夢而已,也無法消除他也內心的鬱悶。這種經歷,也使他的詩中總是有一種憂傷和感慨,無論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還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甚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樣的詩句,也總能覺出一種無奈和感嘆的意味。

《月》:「三十六宮秋夜深,昭陽歌斷信沉沉。唯應獨伴陳皇后,照見長門望幸心。」

,幽深的皇宮內院,當昭陽殿裡歌聲停息,更加幽深。只有明月陪著皇后陳阿嬌,看她在長門宮裡期盼漢武帝的寵愛。

《月》這首詩,以擬人的手法,通過月亮的角度,來感嘆陳皇后的遭遇,角度奇巧、語言生動、情感真摯。讀這首詩,需要知道漢武帝和陳皇后的故事,故事比較複雜,得慢慢捋捋。

詩中的陳皇后,也就是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姥姥是漢文帝的竇皇后,母親是漢文帝的女兒館陶公主劉嫖,父親陳午是西漢開國元勳陳嬰的孫子。母親劉嫖想讓自己的女兒陳阿嬌成為皇后,就想把女兒許配給太子劉榮,也就是她的堂兄。可劉榮的母親也就是劉嫖公主的嫂子慄姬一直對這個小姑子心有怨恨,就沒有同意。

劉嫖對嫂子慄姬懷恨在心,你不同意你太子兒子娶我女兒阿嬌,我女兒就不能成為皇后,那我就讓你兒子成不了皇帝。於是劉嫖將女兒許配給了膠東王劉徹,並開始了讓自己女婿成為皇帝的浩大工程。一方面利用自己公主的身份,在漢景帝面前不斷訴說慄姬的壞話,說慄姬嫉妒心重,經常在背後說景帝所寵愛之人的壞話,還不善待景帝其他的兒子。另一方面,向景帝誇讚劉徹文武兼備,是個有祥兆的人。各方面因素集中起來,劉嫖成功了,最終景帝廢了劉榮的太子,立劉徹為太子,劉徹登基後為漢武帝,陳阿嬌終於成了陳皇后。

如果沒有阿嬌、沒有劉嫖,也許就沒有了漢武帝成為皇帝的可能,歷史可能就少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偉大皇帝和強大的漢王朝。弄明白這段緣由,就可以看出,劉徹能成為皇帝,劉嫖也就是他的嶽母是有功勞的。但也正是這份功勞,讓陳阿嬌有些恃功而傲,自感尊貴,驕橫善妒。加之陳阿嬌一直沒有生育,慢慢失去了漢武帝的寵愛。

此時,衛子夫走進了漢武帝的心裡,衛子夫正好與陳阿嬌相反,溫柔體貼,迅速得到了漢武帝的寵愛。陳阿嬌為奪回漢武帝,使用女人媚道,被漢武帝查覺,當了11年皇后的阿嬌被廢黜皇后,打入冷宮,到長門宮居住。長門宮在長安城外,曾是劉嫖獻給漢武帝用於祭祀休息用的,現在被用作阿嬌的冷宮,也是一種諷刺。後世寫詩,常把「長門」寓為冷宮或不如意之事。

杜牧的《月》,就是描寫了這段故事。前兩句寫皇宮裡的景色和氛圍。後兩句借月亮之口,說皇宮外的長門宮裡,只有月亮在陪伴著陳皇后,期盼著武帝的再次寵愛。結合杜牧的遭遇,應該說這首詩是杜牧借陳皇后來表達自己的期盼,就像陳皇后期盼再次得到武帝的寵愛,杜牧也在期盼再次得到朝廷重視,回到政治中心。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杜牧這首充滿期盼和哀怨的《月》。

17位老師共書寫了19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17幅展示如下:

1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2作者:董平立(河南)

3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4作者:昝財川(天津)

5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6作者:時獻忠(河南)

7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

8作者:王海彬(四川)

9作者:夢回唐朝(河北

10作者:姚昱平(湖南)

11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12作者:劉嶽生(湖南)

13作者:黨曉山(湖南)

14作者: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15作者:萬海濱(湖南)

16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17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風流」才子杜牧寫首詩送給女神,僅28個字,誇得她天上有地下無
    唐代詩壇也有一個這樣的人物,他就是被世稱為「小杜」的杜牧。與柳三變不同,杜牧是因當時身陷朝中爭鬥,兩邊不討好的情況下,只有成日買醉,得了個一世風流詩人的頭銜。杜牧一生為女子寫過不少詩,這也是他後來被朝廷指責的地方,但如今看來,這些詩裡其實不乏佳作。比如這首《贈別二首之一》,就是經典名作,其中一句更是流傳千古的名句。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極盡浪漫,最後1句成千古名句
    晚唐詩人中,則首推杜牧與李商隱,這是唐詩走向末路時,迸發出來的最後的光芒。李商隱和杜牧,雖然同屬晚唐,其不同之處則甚多。在生平上的差別這裡不再細舉,在文學創作上,李商隱開闢了唐詩新的題材,以一系列的《無題》詩著稱於世。而杜牧的作品,多是吸取前輩的經驗技巧加以自己的理解和創作,所作多詠史抒懷,以及表現自身生活的題材。
  • 5本百看不厭的歷史小說,戰爭熱血沸騰,官場驚心動魄!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百看不厭的歷史小說,戰爭熱血沸騰,官場驚心動魄!第一本:《權柄》 作者:三戒大師書評:以皇室角度寫作的穿越架空古代奪嫡文。權謀鬥爭為主線,最終落實為非常可能人亡政息的社會改革。主角從一位質子到最終的霸主。寫戰爭熱血沸騰,寫官場驚心動魄,每個人物都刻畫出其獨特的一面。三戒筆下的朝堂有江湖的快意,江湖有朝堂的影射。人與人,國與國,既有步步為營的謀略,也有不顧一切的熱血。「一登九五,六親清絕」。但三戒大師總能用自己的方式給出一個並不那麼殘酷的,血腥的結尾。
  • 改寫《聊齋》,汪曾祺講出了什麼新故事
    儘管對文言文半懂不懂,可那些「鬼」的故事,似乎比人的故事要有趣得多,也直接得多。有時候,如果蓋住「鬼」的身份識別,就是一幕幕人間百態。很榮幸,很多大家也是這麼認為的,比如汪曾祺,還寫下了這本《聊齋新義》。他說,自己想做一點實驗,改寫聊齋故事,使它具有現代意識。
  • 此人跟隨「西秦霸王」,兩次把唐朝逼上絕路,差點改寫歷史
    在薛舉軍和唐軍的鬥爭過程中,郝援為薛舉出了很多計謀,其中就有兩次對唐朝做出了致命性的打擊。其中第一次是在薛舉和唐軍鬥爭的初期,此時的薛舉雖然實力強大,但是和唐軍相比還是有所差距的。薛舉趁此時完全可以消滅唐軍,進而用兵於天下,歷史差點因此改寫。郝援的建議得到了薛舉的採納,按照計劃,薛舉率軍逼近長安。可惜在出兵不久,薛舉就身染重病,最後病死在了軍中,薛舉病逝,給了郝援和薛軍以沉重打擊。郝援因此鬱鬱寡歡,很快也病死了。薛舉和郝援相繼病死讓薛軍實力大損,很快就被唐軍消滅了。
  • 翻譯成中文的28個字讓人無法接受
    世界上不同國家的國歌各不相同,有的描述本國的風景和地理環境,有的是和平年代的讚歌,有的是本國古老歷史的產物,也有的是民族鬥爭的產物。比如我們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被譽為中華民族解放的號角,自1935年誕生以來,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為激發我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發揮了重要作用。
  • 有同義字可用,杜牧為何非用它
    這7個字出自杜牧的《山行》,因為這句詩還曾鬧出過不少笑話。比如有的語文老師覺得這詩讀起來有些不雅,早讀時硬是讓同學們跳過這一首;比如有些家長還認為,既然不雅索性就從課本中刪了吧!對此,筆者的態度:經典就是經典,《唐詩三百首》有它,《千家詩》有它,咱們的課本也收錄它這麼多年了,不能在我們這一代人手上讓這首詩沒落了!
  • 知乎鹽選日開啟「時光隧道」 帶你探索歷史上的精彩故事
    歷史是一條長河,日曆上每一個普通的日期,都可能是過去歲月裡某個特殊的轉折點。我們在享受生活的美好時也偶爾好奇,歷史上的這一天發生了什麼?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故事?10月21日,知乎鹽選會員推出「歷史上這一天發生了什麼」線上專題,帶領「好奇心分子」們回顧歷史上那些值得銘記的日子。
  • 知乎鹽選日開啟「時光隧道」,帶你探索歷史上的精彩故事
    歷史是一條長河,日曆上每一個普通的日期,都可能是過去歲月裡某個特殊的轉折點。我們在享受生活的美好時也偶爾好奇,歷史上的這一天發生了什麼?有什麼跌宕起伏的故事?10月21日,知乎鹽選會員推出「歷史上這一天發生了什麼」線上專題,帶領「好奇心分子」們回顧歷史上那些值得銘記的日子。
  • 在看過這麼多smart杜牧之後,我將給你一個真實的歷史杜牧
    杜牧是晚唐偉大的詩人、政治家、戰略家和畫家,他是一位感情豐富、文雅典雅、志存高遠的知縣(後人又稱「風流賢太守」)。藉助於五絕的短系統,杜牧可以表達出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包括理想、崇高的情懷、挫折、迷茫與孤獨、閒暇與高潔情懷,展現出一個有志有情的學者世界的整體精神風貌。
  • 四大美人,歷史因她們而改寫
    」中華民族向來是不缺美女的,歷史上也有很多美女,大家都知道古代的四大美女,她們個個出落得花容月貌。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關於她們的故事也一直流傳至今。這四個人之所以是大家公認的大美女,不但都有傳奇的經歷,而且對歷史進程有很大影響,歷史因她們而改寫。
  • 那世界歷史將會被改寫麼?
    但是明清時期,曾被紀曉嵐認為太過於荒誕不經差點被銷毀。其實《山海經》是我國歷史上比較有文化歷史意義的一本書。但是,它也留下了太多的謎題,等著後世的我們來揭開。《山海經》在早期,其實是《山海圖》。但是在歷史的桑倉變化中,原始圖早已經消失不見。
  • 風流倜儻的杜牧,緣何被迫與愛慕的歌妓分離?
    杜牧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詩人,又是一位極其難得的大散文家,更是一位儒雅的大書法家,還是一位在歷史上有地位的大軍事學家。其後,杜牧潛心為《孫子兵法》作了十三篇註解,他是曹操之後成就最大、影響最大的注家,成為名副其實的軍事學家。杜牧23歲時,賦就雄視千古的名篇《阿房宮賦》,這篇不過600餘字的賦體散文儘管穿越千年,依然有著很強的現實意義。
  • 不再只活幾個月!「TA」來了,「癌中之王」的歷史或將改寫
    患上晚期肝癌,在大部分人眼中無異被判了「死刑」,無論治或者不治,生存期也僅有幾個月。作為「癌中之王」的肝癌,患者確診後只能活幾個月的現狀或將被改寫!與肝癌鬥爭兩年有餘,周爹爹常常慶幸自己能遇到「T+A」聯合療法,讓自己有了改寫命運的機會。2018年10月,身體還算硬朗的周爹爹發現上腹部飽脹不適,開始以為是普通胃腸病,未予以重視。後症狀逐漸加重,並出現皮膚發黃。
  • 日本國歌僅28字,翻譯成中文是什麼意思?專家:與秦始皇的話類似
    這不僅關乎著這個國家的價值觀,也包含著這個國家的歷史進程。就拿我們中國為例,每次聽到我們的國歌就會讓人有一種振奮感,甚至於在一些特殊的場合聽到前奏就讓人熱了盈眶。因為這是我們的國歌。這首歌承載著我們民族的歷史。以及中華兒女的團結精神。
  • 講好廈門英雄故事 三劇本即將被改編為電影劇本
    劉惜芬  1938年11月,「廈兒團」全體合影於香港西環碼頭。  10月17日是廈門解放71周年紀念日。值此之際,重拾革命戰爭年代的英雄故事,對於歷史人物是一種緬懷和銘記,對於今人則是一種激勵和教育。許生德是一位本土業餘編劇,創作了三個與廈門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有關的劇本,最近準備將它們改寫成電影劇本。
  • 郭松民|《鋼刀》:歷史不僅缺席,也被改寫了
    據說《鋼刀》描寫的是紅軍西路軍和馬家軍在河西走廊上浴血奮戰的故事,但我看了一多半還以為是一部「架空劇」,即在一個虛構的時間和空間裡,一些虛構的人物在演繹虛構的故事。陳鐵金和他的「兄弟們」是紅軍嗎?如果是,為什麼他們的帽子上沒有紅星?為什麼諸如「共產黨」、「政委」、紅旗等這些能夠證明他們身份的符號一個也沒有出現?為什麼他們大量裝備當時只有國民黨中央軍才裝備的德式鋼盔、軍服和槍械?
  • 72歲老人,跋涉35000裡會見成吉思汗,卻改寫了中國的歷史!
    豫薦你|文【全文1843字,圖片11張】72歲老人,跋涉35000裡會見成吉思汗,卻改寫了中國的歷史!公元1162年5月31日,一個蒙古嬰孩誕生了。2013年上映的電影《止殺令》,即講述了長春真人丘處機為了勸誡成吉思汗,止殺東歸的故事。東歸丘處機在成吉思汗身邊待了一年之久,他的「去暴止殺」、「濟世安民」的思想,也多為成吉思汗接受。
  • 5本歷史爭霸權謀類小說,政治鬥爭波詭雲譎,戰爭場面熱血澎湃!
    大家好,我是小馬哥,今天推薦5本歷史爭霸權謀類小說,政治鬥爭波詭雲譎,戰爭場面熱血澎湃!第一本:《回到明朝當暴君》 作者:天煌貴胄書評:一個簡單粗暴直接上刀子的暴君故事,一個撲街穿越到大明成為撲街皇帝的故事。不像別的架空歷史類書那樣主角一去就是個政壇高手,以自己曾經看過的起點小說為參照,治國,由於政治手段級別不太高,因此主要使用的還是暴力手段,沒有什麼大的布局、陽謀、陰謀。
  • 變與不變:那個講故事的人
    他獲諾獎演講的題目就是「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他說「 我該幹的事情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講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說書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爺爺奶奶、村裡的老人們講故事的方式。」 小說和故事的關係,並不是一個自明性的問題。有人強調小說不是故事,起碼不僅僅是故事。他們強調小說的「意味」,強調小說的「形上性」。這是一個不可爭論的問題,如果爭論,也是各執一詞莫衷一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