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在歷史上和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以區別於李白與杜甫。什麼歌,杜牧與李商隱的遭遇也相似,也是陷於「牛李黨爭」的漩渦中,兩面為難,不得不數次選擇離開京城,到外地任職,先後去了黃州、池州、睦州任刺史。#杜牧#
李商隱是困於嶽父和師父之間為難,而杜牧則是陷於父輩老友和現任上司之間痛苦。杜牧的父親杜從鬱和李黨李德裕交往甚好,而且杜牧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曾經為身為宰相的李德裕獻過計策,被李德裕採用後大獲成功,所以李德裕很是喜歡杜牧。但杜牧在中進士後,鬼使神差地到了牛黨牛僧孺手下工作,而且牛僧孺還特別欣賞杜牧,但杜牧更贊同李德裕的政治主張。
杜牧困惑於兩黨相爭,不得已選擇了逃避,遠離政治中心,到外地任職。
一個人的文學創作一定是與其經歷相關聯的。杜牧這樣的經歷,使他內心苦悶,即使「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揚州的曾經年少痴狂也不過是一場夢而已,也無法消除他也內心的鬱悶。這種經歷,也使他的詩中總是有一種憂傷和感慨,無論是「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還是「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甚至「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這樣的詩句,也總能覺出一種無奈和感嘆的意味。
《月》:「三十六宮秋夜深,昭陽歌斷信沉沉。唯應獨伴陳皇后,照見長門望幸心。」
秋夜裡,幽深的皇宮內院,當昭陽殿裡歌聲停息,更加幽深。只有明月陪著皇后陳阿嬌,看她在長門宮裡期盼漢武帝的寵愛。
《月》這首詩,以擬人的手法,通過月亮的角度,來感嘆陳皇后的遭遇,角度奇巧、語言生動、情感真摯。讀這首詩,需要知道漢武帝和陳皇后的故事,故事比較複雜,得慢慢捋捋。
詩中的陳皇后,也就是陳阿嬌,是漢武帝的第一位皇后。姥姥是漢文帝的竇皇后,母親是漢文帝的女兒館陶公主劉嫖,父親陳午是西漢開國元勳陳嬰的孫子。母親劉嫖想讓自己的女兒陳阿嬌成為皇后,就想把女兒許配給太子劉榮,也就是她的堂兄。可劉榮的母親也就是劉嫖公主的嫂子慄姬一直對這個小姑子心有怨恨,就沒有同意。
劉嫖對嫂子慄姬懷恨在心,你不同意你太子兒子娶我女兒阿嬌,我女兒就不能成為皇后,那我就讓你兒子成不了皇帝。於是劉嫖將女兒許配給了膠東王劉徹,並開始了讓自己女婿成為皇帝的浩大工程。一方面利用自己公主的身份,在漢景帝面前不斷訴說慄姬的壞話,說慄姬嫉妒心重,經常在背後說景帝所寵愛之人的壞話,還不善待景帝其他的兒子。另一方面,向景帝誇讚劉徹文武兼備,是個有祥兆的人。各方面因素集中起來,劉嫖成功了,最終景帝廢了劉榮的太子,立劉徹為太子,劉徹登基後為漢武帝,陳阿嬌終於成了陳皇后。
如果沒有阿嬌、沒有劉嫖,也許就沒有了漢武帝成為皇帝的可能,歷史可能就少了一位雄才大略的偉大皇帝和強大的漢王朝。弄明白這段緣由,就可以看出,劉徹能成為皇帝,劉嫖也就是他的嶽母是有功勞的。但也正是這份功勞,讓陳阿嬌有些恃功而傲,自感尊貴,驕橫善妒。加之陳阿嬌一直沒有生育,慢慢失去了漢武帝的寵愛。
此時,衛子夫走進了漢武帝的心裡,衛子夫正好與陳阿嬌相反,溫柔體貼,迅速得到了漢武帝的寵愛。陳阿嬌為奪回漢武帝,使用女人媚道,被漢武帝查覺,當了11年皇后的阿嬌被廢黜皇后,打入冷宮,到長門宮居住。長門宮在長安城外,曾是劉嫖獻給漢武帝用於祭祀休息用的,現在被用作阿嬌的冷宮,也是一種諷刺。後世寫詩,常把「長門」寓為冷宮或不如意之事。
杜牧的《月》,就是描寫了這段故事。前兩句寫皇宮裡的景色和氛圍。後兩句借月亮之口,說皇宮外的長門宮裡,只有月亮在陪伴著陳皇后,期盼著武帝的再次寵愛。結合杜牧的遭遇,應該說這首詩是杜牧借陳皇后來表達自己的期盼,就像陳皇后期盼再次得到武帝的寵愛,杜牧也在期盼再次得到朝廷重視,回到政治中心。
經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共同書寫杜牧這首充滿期盼和哀怨的《月》。
17位老師共書寫了19幅書法作品,精選其中17幅展示如下:
1作者:洞庭老龍(湖南)
2作者:董平立(河南)
3作者:陳長水,河南廣播電視臺二級美術師,中國文藝家藝術研究院會員。
4作者:昝財川(天津)
5作者:鄒忠誠(四川),華西醫大藥學院藥物分析專業,製藥工程師,喜歡書法,2017年5月開始學習書法,參加過市2018年、2019年迎春杯書法展,獲優秀獎。
6作者:時獻忠(河南)
7作者:譚琦英,女,湖南岳陽人。中華詩詞協會會員,湖南省詩詞協會、老年書法協會、新聞出版書法協會會員,嶽陽市楹聯學會、詩詞協會、書法協會會員。
8作者:王海彬(四川)
9作者:夢回唐朝(河北)
10作者:姚昱平(湖南)
11作者:隴上墨言,甘肅省白銀市老年書畫協會會員。
12作者:劉嶽生(湖南)
13作者:黨曉山(湖南)
14作者:樊朝陽,河南省鄭州市黃帝故裡新鄭人,八二年畢業於黑龍江工程學院。現就讀於新鄭市老幹部大學書法研究班。師承家傳,習歐楷。作品《轉輪大藏經》收藏於中國嵩山少林寺。
15作者:萬海濱(湖南)
16作者:劉陽明,湖南岳陽市詩詞楹聯文化研究會秘書長,嶽陽市委機關詩聯學會副秘書長。嶽陽市詩詞協會、楹聯學會、書法協會會員。
17作者:郝乙,師承牛逍先生。中國書畫家聯誼會軍旅書畫家工作委員會委員,石家莊市書法家協會會員,河北金融書法家協會會員。
註:文中圖片除書法作品外,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