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過這麼多smart杜牧之後,我將給你一個真實的歷史杜牧

2020-12-22 整天哈哈哈的帆帆吶

杜牧是晚唐偉大的詩人、政治家、戰略家和畫家,他是一位感情豐富、文雅典雅、志存高遠的知縣(後人又稱「風流賢太守」)。

藉助於五絕的短系統,杜牧可以表達出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包括理想、崇高的情懷、挫折、迷茫與孤獨、閒暇與高潔情懷,展現出一個有志有情的學者世界的整體精神風貌。

在20個字的五絕的短時間內,他也能在表現中實現「大我」的精神。藝術中杜牧五絕有三個特點。

其英雄氣派、情景交融、意境抒情的意境特徵,具有盛唐絕句的「興象」、「風神」,反映了「唐音」,呼應了盛唐的諸公。

杜牧的詩歌風格多種多樣,其中七絕尤其受到讚譽。與七絕相比,杜牧五絕數量僅為27首,佔其詩歌總數(220多首)的12%。

他的五絕很少被提及,即使被提及,評價也不高。清代王士禎《萬首唐人絕句選》詞:「牧之、義山七言絕句,可稱晚唐神品,而五言絕殊少絕作,乃知兼善為難。」

事實上雖然杜牧五絕數量不多,但其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和較高的藝術成就也值得稱道。

在為數不多的五絕中,杜牧藉助這個簡短的體系表達了豐富的思想情感內涵,包括他的理想、高尚情操、挫折、困惑和孤獨,以及他無憂無慮的心情和高潔的情感,展現了一個有抱負、多情的學者世界的整體精神。

杜牧用五絕來表達英雄與孤獨,表現則表達了「大我」的精神境界。

所謂「大我」精神世界並不局限於表達個人的感激和怨恨,而是把自己放在蒼茫的宇宙背景中,這表現源於我精神的超越與孤獨、英雄主義與痛苦,顯示出個體生命的渺小與自我精神的偉大。如《長安秋望》:「樓倚霜樹外,鏡天無一毫。南山與秋色,氣勢兩相高。」

雖然「自古逢秋悲寂寥」,杜牧《長安秋望》的詩是為攀登言秋之而寫的,但沒有悲傷的感覺。

秋樹葉落下,高聳霜降後挺立,天空如鏡子般清澈,折射出詩人高遠清爽的心情。終南山比秋高,表現了秋的豪邁氣勢,也傳達了詩人積極的精神力量。

這首詩杜甫有一首詩「千崖秋氣高」(《王閬州筵奉酬舅惜別之作》),以盛唐的力量呈現出壯麗非凡的風景,晚唐杜牧也寫了同樣的境界。

這種詩體潘德輿評「竟體超拔,俯視一切」(《養一齋詩話》第10卷)。

這首詩中表現積極進取的精神,讓人想起盛唐王志煥的《登鸛雀樓》和《望嶽》,晚唐的杜牧可以說有這樣的精神,很珍貴。

另一個例子是《題敬愛寺樓》:「暮景千山雪,春寒百尺樓。獨登還獨下,誰會我悠悠?」

詩中所傳達的個體生命的普遍意識和孤獨與初唐的陳子昂和《登幽州臺歌》相呼應,唱出了唐代志士的共同情感。

在杜牧中還描述了五絕中理想的混亂和生命的喪失。

比如《有寄》詩「:雲闊煙深樹,江澄水浴秋。美人何處在?明月萬山頭。」

對《千首唐人絕句》和「:雲闊江澄,美人何處?唯有萬山明月,清光相共耳。題曰『有寄』,殆託興遇合之作。」的評論

詩人用「美人」來比較心中的理想,寫出內心深處的模糊感覺。

相關焦點

  • 杜牧:詩酒風流,不負韶華!
    中第之後,杜牧一洗往日那滿臉陰霾,寫了一首興高採烈的熱情詩: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秦地少年多釀酒,卻將春色入關來。《樊川文集》裡有這麼一段記載:今在郢州汨口草市,絕俸已是累年。孤外甥及侄女堪嫁者三人,仰食待衣者不啻百口,脫粟蒿霍,才及一飡。伏蒙仁恩,頻賜顧問,必許援拯,授以涔陽,活於闔門,無不感涕……這是杜牧寫給朝中巨擘的信,目的是給杜慥求得醴州刺史之職,使家人免遭餓死。這份大義,後世讀來多為感動。
  • 湖州,曾經是杜牧時刻魂牽夢縈的風花雪月之地
    老太太告知杜牧 ,因十年之內你杜牧杜刺史沒有來娶我女兒,現在離當初的約定已過了十四年年,是你杜牧違約,故我女兒只得另嫁他人,現在我女兒已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同時老太退回當年杜牧留下的婚約和信物。 杜牧無語,只能悻悻離開。此時此刻杜牧內心無比惆悵,失落感無以言表,十四年的朝思暮想,十四年毫無疑問的希望,頃刻間灰飛煙滅。
  • 風流倜儻的杜牧,緣何被迫與愛慕的歌妓分離?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讀其詩文,日漸讀到一位豪氣幹雲的青年才俊潦倒落拓為俗世官吏的極致疼痛;他的幹雲豪氣猶如大唐雄風的迴光返照,他的潦倒落拓則影射出大唐王氣的徹底淪喪!杜牧既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詩人,又是一位極其難得的大散文家,更是一位儒雅的大書法家,還是一位在歷史上有地位的大軍事學家。
  • 解讀杜牧《月》:28字講了差點改寫歷史的宮廷鬥爭故事,驚心動魄
    杜牧在歷史上和李商隱合稱為「小李杜」,以區別於李白與杜甫。什麼歌,杜牧與李商隱的遭遇也相似,也是陷於「牛李黨爭」的漩渦中,兩面為難,不得不數次選擇離開京城,到外地任職,先後去了黃州、池州、睦州任刺史。杜牧的父親杜從鬱和李黨李德裕交往甚好,而且杜牧在十幾歲的時候,就曾經為身為宰相的李德裕獻過計策,被李德裕採用後大獲成功,所以李德裕很是喜歡杜牧。但杜牧在中進士後,鬼使神差地到了牛黨牛僧孺手下工作,而且牛僧孺還特別欣賞杜牧,但杜牧更贊同李德裕的政治主張。杜牧困惑於兩黨相爭,不得已選擇了逃避,遠離政治中心,到外地任職。
  • 讓歐陽修和杜牧告訴你,男人喜歡怎樣的女人
    網絡流行語「春風十裡不如你」,並不是現代人首創,而是來源於1000多年前杜牧的這首詩。當然,杜牧詩中的美女是年輕的絕色風塵女子,讓杜牧流連忘返,念念不忘。
  • 多情的杜牧,多段破碎的感情,坎坷的愛情之路
    十三歲是多美好的年紀。天真爛漫,青春的一切事物都是新鮮的,未來的一切也都是令人期待的。尤其是為遇到另自己怦然心動的人。但是張好好卻不是,她是一名歌姬,這就意味著她的一生是身不由已的。他們兩人相遇在沈傳師的府上,當時的杜甫風流倜儻,多情而有才。同時張好好在宴會上大放光彩,才貌雙全,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於是,兩人時常見面,互生情愫。
  • 杜牧的這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卻是發人深思的傳世佳作!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送隱者一絕》,便是唐代著名詩人杜牧筆下一首批判不公道的封建社會制度的詩作。其實這類詩,往往具有機敏的思悟、精警的語言,給人以思考和啟迪,從中獲取教益或引發共鳴。所以別看杜牧這首詩,沒有一個生僻字,也只有短短的4句,但它卻是發人深思的傳世佳作,值得我們一讀再讀。《送隱者一絕》是杜牧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杜牧的《赤壁》,道出了歷代多少落魄文人的遺憾之情
    這首詩翻譯過來就是:我撿到一支鏽跡斑斑的折戟,磨洗出來之後發現它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物,於是我又聯想到那場風起雲湧的戰爭,據說曹操仰慕大喬小喬的美貌,於是對東吳發動戰爭,如果不是東鳳給周瑜帶來方便,那麼東吳的大喬、小喬就會被曹操帶回到銅雀臺去。
  • 同樣是寫失敗英雄項羽,杜牧、王安石和李清照,為何大不同?
    就是詩人們登臨某處歷史遺蹟,想起遙遠的古代發生的轟轟烈烈的歷史,而現在只剩下一堆黃土,發出的歷史感慨,這是懷古詩的一般的套路。比如劉禹錫的「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比如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等。而詠史詩詞,主要是針對一段史實,一個人等,發出的感慨。
  • 杜牧很深情的一首詩:我喜歡你,像春風走了八千裡,不問歸期!
    其實,愛情作為一個長久不衰的話題,很多詩人都曾涉足過這類題材。在唐代,除了李商隱,其他一些詩人也創作過一些描寫愛情的經典作品。在二月春風的梢頭,豆蔻花將放欲放,這樣的美該多麼讓人沉醉呀! 在這首詩裡,作者並沒有直接對歌女的美貌進行描寫。那樣的話,就會顯得太拘泥太俗氣。詩人是從歌女的「神"來寫其外貌,用豆蔻花來形容她的年輕美麗,十分清新雅致。 試想,驕豔的豆蔻花在「梢頭」隨風顫動的樣子,該有多麼可愛多麼美麗!
  • 杜牧說,你們只看到我的風流,卻看不出我鬱郁不得志
    不過,一提到杜牧,人們總會浮現出「風流才子」的形象。為什麼呢?《唐才子傳·卷六》記載了杜牧一件事情,其文曰:「牧美容姿,好歌舞,風情頗張,不能自遏。時淮南稱繁盛,不減京華,且多名妓絕色,牧恣心賞,牛相收街吏報杜書記平安帖子至盈篋。」這裡說的是杜牧在揚州時候的故事。
  • 杜牧:我可以為宮女代言,但誰又能理解我的憂傷?
    杜牧雖然是替人言,其實也是在替自己而悲。杜牧在家族中排行十三,因此根據唐人的習慣,被稱為「杜十三」。杜牧20歲時便博通經史,23歲就寫出了千古名篇《阿房宮賦》,25歲時,杜牧又寫下了長篇五言古詩《感懷詩》,表達他對藩鎮問題的見解。此時的杜牧,可謂意氣風發,大有一展抱負之勢,他的作品也在坊間到處流傳。
  • 都是失意時出遊,杜牧李商隱各寫一首《登樂遊原》,誰意境更高?
    它漸飛漸遠,慢慢變成了一個黑點,直至完全消失。於是心中生起了感嘆:人世中的千裡江山,萬古風流,在時間的長河裡是多麼的渺小啊。不信你看看眼前的樂遊原,那裡曾經聳立著一座座巍峨的漢家園林,可是現在你們還能看到什麼呢?
  • 杜牧到農家避雨,受到熱情款待,寫下《村行》,詩中農村美不勝收
    一進家門,衣衫已溼去了一半,好客的主人立刻請我進屋,也給我端來了香噴噴的雞和飯。此詩為開成四年(公元839年)春,宣州遷至長安當史官,所作。沿途經過南陽地區,借住農家院,欣賞田園風光。詩首四句,著重強調了春雨中南陽風光的「柔美」。仲春二月,路過南陽西邊的一個村莊,發現村莊裡有許多桑樹正在抽芽。
  • 杜牧的一首絕句,極少人讀過,尾句非常值得細思
    杜牧曾經學習韓愈的風格,韓愈提倡文以載道,他的散文頗有些道學氣,但其詩歌則非常重視文採。杜牧推崇韓愈,但並沒有走向奇崛,反而重視文採,寫景狀物富有氣象。杜牧還曾為李賀的詩集作敘,對其藝術上豐富多變的風格也倍加讚揚。李賀繼承離騷的傳統,詩歌中時有激發人意的比興手法,杜牧也從中深受啟發。
  • 杜牧《山行》關於「生」的另類看法
    據說最新的小學教材,將杜牧《山行》這首詩改動了一字。以往教材是「白雲深處有人家」,現在的是「白雲生處有人家」。說法是「生」比「深」更符合詩意。例如我手頭這本八二年的,不,八三年上海辭書出版社出版的《唐詩鑑賞詞典》,就是「白雲生處有人家」。「生」比「深」好在哪裡?從詞性來看,「生」是動詞,「深」是形容詞。《山行》這首詩若是延用請代的「白雲深處有人家」,那麼畫面就顯得靜滯。而「白雲生處有人家」比較符合山高、深秋的地理環境和季節環境。
  • 杜牧很經典的一首詩,短短28字極盡浪漫,最後1句成千古名句
    文/顧無【引觴漫談】在我剛接觸唐詩的時候,有這樣一個觀念,那就是唐詩過了盛唐,就再也沒有堪當門面的作品和詩人了。首先,中晚唐流傳下來的詩作,其數量是比初盛唐多很多的。只不過其中的名篇,確實不如盛唐那個時代,而其詩作的風格,也與盛唐迥異。中唐詩人有韓孟,有元白,他們一個尚險怪,一個尚平易,都對後世詩歌的發展造成了非常深遠的影響。晚唐詩人中,則首推杜牧與李商隱,這是唐詩走向末路時,迸發出來的最後的光芒。
  • 杜牧在冬夜一個人飲酒,孤獨的他寫下一首悽美之作,句句都很傷感
    杜牧也是由於性格太過於正直,還時常屢次進諫,從而得罪了宰相李德裕,進而遭受到排擠和打壓,公元842年(會昌二年),40歲的杜牧被貶到黃州任刺史,當時的黃州由於蠻荒之地,對於像杜牧這種有才華的人來說,去到那麼一個偏遠的地方,也就意味著他從此再也不可能會有出息,生活也將陷入困境,正是這個原因
  • 杜牧評荀彧:一個好話說盡壞事做絕,想邀名於後世的偽君子
    對於荀彧,許多人是很疑惑的,不知道該將他歸為忠臣還是奸臣。杜牧對他的評價是:好話說盡,壞事做絕,偽君子。但司馬光對他的評價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本質上是一位忠臣。為什麼這兩位名人對於他的評價會如此截然不同呢?
  • 【千古絕句】杜牧筆下那些令人驚豔不已且念念不忘的詩句
    杜牧,晚唐著名詩人,他的詩歌以七言絕句著稱,內容以詠史抒懷為主,其詩英發俊爽,多切經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頗高。 ——杜牧《西江懷古》 2、東都放榜未花開,三十三人走馬回。——杜牧《及第後寄長安故人》 3、欲把一麾江海去,樂遊原上望昭陵。——杜牧《將赴吳興登樂遊原一絕》 4、誰人得似張公子,千首詩輕萬戶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