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天下,汽車行業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各種各樣的不錯的車層出不窮。「國產顏值王」WEI VV7,其地位無可替代。「豪車中的銷量王」寶馬5系,其地位已然無法撼動。汽車製造業在變革,汽車購買力市場一樣在發生著潛移默化的改變,汽車品牌想要獲得成功,必須找準自己的定位。正如奧迪A4L。今天請到的兩位奧迪A4L的用車者,最近,我就轉達我朋友的主張。
車主一:買奧迪A4L的都是什麼級別?車主說了真心話
外表:整體對顏值,沒什麼可挑剔的。其他簡直無可挑剔,小鴨尾。顏值絕對優勢,大燈完美。我就覺得進取型的包圍比時髦型好看,不接受反駁。內飾比較單一簡單大方已經被大眾給複製完了。導航其實挺好用的,就是輸入稍微有點費力。橫向比照bba,沒有奔馳好,但是比寶馬的塑料感還是強許多。新車異味正常的,幾天就好了。
車輛的空間比較滿意,2.9的軸距比較寬敞。後一排腿部空間將就夠,頭頂壓抑了些。對於我來說車內空間夠用,唯獨置物空間少了點。放兩三個小行李箱是沒問題的。駕駛舒適度還不錯,方向盤輕。最滿意的是舒適度,底盤軟硬感覺剛剛好。許多人說左前輪雜音,我怎麼沒聽到。座椅偏硬,後排頭枕梆梆硬,甚至可以用來習武防身。
動力不錯,加速快,動力足。M1一直開,直到注意到引擎的轟鳴。只要捨得給油,基本就是最靚的有。後段提速剛剛的,很不錯。油耗可以。可以接受,開出了指導油耗還低的6.8升。
綜上:我覺得,奧迪A4L之所以受年輕車主歡迎,sline外觀還是很好。因為是最匹配,內飾比較簡陋。空間只能說夠用,誰叫他用的是縱置發動機平臺呢。整體舒適感適中,不是很優秀,但也可以了,滿意。和奔馳CLA級比較,奧迪A4L更好,比起它的競爭對手,奧迪A4L的綜合性價比顯得更有誠意。
車主二:32萬預算,開過奔馳CLA級又開奧迪A4L,車主:檔次誰高一開就知道
先來看奔馳CLA級的外觀,顏值挺漂亮的,要不然也不會選擇它。很滿意,構型別致動感。車燈,鷹眼一樣,給人以威懾力,犀利,不愧是具備豪華品牌血脈的汽車。車漆比較薄,日系車公認的。
再看奧迪A4L,這個絕對滿分這代b9的外表真的帥氣滿意。外觀沒地說,見仁見智,反正我就是喜歡,就是喜歡。車燈的設計還是很到位的,燈廠的名號的確名副其實。一邊一條側面線條從前大燈到後尾燈,非常好看。
進入奔馳CLA級車內,內飾的構成我覺得還一般吧。上下屏很有檔次,多媒體控制臺鋼琴漆指紋收集器,容易被刮花。內飾座包,中控工藝用料紮實。異味小,年輕人不在乎這種細節。空間不算大,一家五口夠用。最後排的話腿部的活動空間也特別足,即使是在滿載的狀況下也沒有擁擠的感覺。但是儲物格比較少,放東西有點不方便。車尾箱沒拍,但是空間也是夠的,因為是後驅,所以只能放放行李雜物,沒有備胎。
再看奧迪A4L,喜歡這種簡潔大方的內飾。沒有導航我也基本用不上,但是連接上手機後就有了,還是實時地圖。總體設計構造讓我很喜歡,還有無力反抗被娘化的副駕駛位。新車都有味道,基本上車就開窗,兩三天就基本沒有了。空間還可以,不是很大很舒服,足夠用。我身高175CM坐在後一排空間很富裕,後坐很舒適。除了置物空間小以外,其他都很充足。不可能十全十美,後備箱空間家用足夠了。
先開奔馳CLA級,操控我感覺很舒服,雖然說是AT的。方向盤很重,倒車比較吃力,但手感很好,指向精確。底盤著實結實,匝道拐彎無傾斜。總體還可以,兼顧了舒適性,不能和3系ATSL比。開車很舒服,不知道老婆坐著怎麼樣,總之沒說過我。懸架不硬不軟,跑起來一體感很強,高度適合日常使用,通過性很棒。滿分,就是高速時候噪音有點,其他OK,畢竟防爆胎。座包的舒適很好,摸起來手感滑滑的,真皮的料子材料很足。
再開奧迪A4L,操控還是很方便的,雖然我暫時比較生疏。不是說方向盤輕,而是拐彎抹角得心應手。就個定速巡航還沒機會用,又不跑遠途,路上車又多,也不想用了。高架橋變道比大眾邁騰穩健,提速夠可以,城市夠用。朋友給我的反饋也是不太舒適。非防爆胎,濾震也軟。噪音做得不錯,音樂駕駛起來基本上沒有啥噪音。這座包舒適性包圍性不行,長途開車腰酸得很。
總之,奧迪A4L得分較高,有兩個原因,外觀非常的炫酷運動,車子我開的很順手,我覺得這跟完善的操控配置也有很大的關係,開過它之後,唯有四個字可以表達我的心情:相當滿意!那麼,大家是否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