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麗十三五 鄭州這五年|「三個二七」起宏圖 美好城區綻光彩

2020-12-03 鄭州日報

品質二七 田園二七 溫暖二七

三個二七起宏圖 美好城區綻光彩

五年,是一個刻度,標註著發展的高度、丈量著發展的幅度。

「十三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二七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習總書記視察河南和鄭州重要講話精神,站位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打造更高水平的高質量發展區域增長極的發展大局,聚焦城市「中優」「西美」功能布局,加快打造「三個二七」,建設現代化生態化國際化新城區。

經濟實力增強、城鄉面貌轉靚、文明程度提升、生態環境趨美、連續4年榮獲全市綜合考核工作優秀單位……一個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和諧、生態優美的宜居宜業美麗新二七,不斷煥發著無限生機。

先看一組數據——

「十三五」期間,二七區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年均增速7%,2020年,全區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0億元,是2015年的1.6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約9.08萬元,是2015年的1.5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1600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1.09倍,實現年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累計完成2375億元,年均增速4.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46939元,年均增長7.2%;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7592元,年均增長7.4%。

踏平坎坷成大道。數據的背後,是二七區委、區政府持之以恆抓發展的大動作,是二七人民攻克艱難險阻的大奮鬥和「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激情。

【「品質二七」】

關鍵詞:經濟發展 產業升級 城市提質

產業項目帶動 全區綜合實力大提升

產業事關經濟命脈,是發展的主引擎。二七區實施項目建設奮力推進年、全力攻堅年、全面決勝年行動,累計引進重點項目96 個、籤約額 2840 億元。建業足球小鎮、二七華僑城等「出彩」項目實現當年引進、當年開工,形成了「全區每一個地塊都有產業項目,每個項目都有品牌有品質」的空間格局。

聚焦「四大主導產業」,做優「四大產業園區」。其中,二七特色商業區晉級省五星級服務業兩區,馬寨產業集聚區連續兩年被評為省二星級產業集聚區,二七新區連年進入全市「兩強」組團新區,櫻桃溝景區獲評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加快新舊動能轉換,以萬科醫療養老產業園、中歐健康產業城等為代表的康養經濟,以建業足球小鎮、二七華僑城為代表的文旅經濟,以百年德化歷史文化片區、瑞光創意產業園為代表的文創經濟,以鄭投科技創新園、中物數字產業園為代表的智能經濟,以致歐跨境電商、中部電商港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經濟,逐步成為新的增長引擎。

依託「四個產業片區」主戰場,精心謀劃運作二七商圈板塊、康養產業板塊、鳳湖智能新區板塊等「六個動力源」。其中,二七商圈板塊圍繞「精神家園、消費中心、典範工程」定位,有序推進36個項目建設和15項重點工作,德化步行街入選第二批全國步行街改造升級試點;鳳湖智能新區板塊金茂集團、招商蛇口等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入駐,中物科技園、聯東U谷科技總部港等智能製造、科技服務和新基建項目落地開工、投產達效;康養產業板塊、華僑城文旅板塊、二七新區總部經濟板塊、足球小鎮板塊正在按照「一年起步、三年具雛形、五年基本成型」的時間表統籌推進。

二七區創新項目「三定四推五落實」、「紅黃藍綠」四色預警、兩個責任「七責七化」、「線上線下」智慧督查等機制,推動各項工作規範有序、高效落實。同時,大力推進「一網通辦、一次辦成」放管服改革,656個事項實現群眾辦事「一次不用跑」,政務服務滿意率達99.35%,營商環境第三方測評位列全市第一,兩次代表鄭州迎接國務院放管服調研督導,榮獲省市對外開放工作先進單位。

「雙改」驅動有機更新 提升「中優」城區品質

在嵩山路示範段,精雕細琢的小遊園、暢通無阻的三行系統、整齊乾淨的路面,讓市民盡享全新的出行體驗。

二七區堅持「六化」工作法,縱深推進「三項工程一項管理」——以「品質化」打造城市建設精品工程、精緻工程,以「系統化」實現資源整合、功能集合構建、要素集聚配置,以「全民化」踐行群眾路線、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項目化」抓住關鍵、壓實責任,以「標準化」提升設計、施工、管理等全鏈條專業化程度,以「精細化」推動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創新。

縱橫交錯的道路和街巷是城市肌體最基本的構架,也是城市整體環境最直觀、最細緻的呈現。二七區以系統思維推進城市道路改造,創新實施道路改造堅持黨建引領、造福於民、高品位設計、高品質建設、成本控制、系統化推進等「六個堅持」,高質量推進「一環十橫十縱」涉及二七區10條道路、17條區管道路的改造提升。高標準完成淮北街、交通路、華中路等道路綜合整治,打造「三路一園」美麗街區。

祥雲裡小區從「面子」到「裡子」深度改造,昔日的老舊小區破繭成蝶,已然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小區」。二七區以人為本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突出「一拆五改三增加」,完成159個老舊小區改造,「路院同治」「紅色物業」等效應初顯。探索出的「一領四單、五聯共治」基層治理模式,獲評全國「創新社會治理」優秀案例,全市「紅色物業」黨建觀摩推進會、社區治理工作推進會在二七召開。

在櫻桃溝陳頂村,「蒙德裡安」風格的民居一度成為市民熱捧,在冬日暖陽下,儼然一幅幅美麗的油畫。一直以來,二七區踐行「西美」內涵要求推進城鄉結合部整治,創新實施「一個目標、三項機制、六項治理、六個美麗、六個專案」的「13666」工作舉措,打造了竹韻申河、石榴溝村等美麗鄉村。櫻桃溝社區入選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足球小鎮、西崗建築體驗園、沉浸夜遊燈光秀等產業項目帶動群眾家門口就業2.1萬人。

城市的良好運行,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二七區率先在全市啟動街道物業化管理,創新推進「物業城市」,與萬科物業合作,搭建「城市空間整合服務」平臺,高品質推進核心板塊、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等城市建設,高效率推進城市公共空間與公共資源、公共項目的全流程運營服務,「整潔、有序、舒適、愉悅」的城市環境悄然走來。

【「田園二七」】

關鍵詞:形象更靚 環境更美 管理更優 生態更好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三生融合」彰顯生態底色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從上空俯瞰鄭州西南,這裡綠樹成蔭、水系縱橫、溝溝壑壑,生態資源富饒。這裡有10萬畝涵養林、6000畝「鳳湖」,優渥的自然環境,吸引眾多產業在此落子起勢,實現城市人的「田園夢」。

高品質推進近鳳湖生態休閒區、海利根國際生態文化城等生態項目,建業足球小鎮、華僑城等一大批重大文旅產業項目爭相搶灘,萬畝森林公園、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50公裡林業綠道,讓這裡實現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意體驗。「田園二七」入選首批「美麗中國優秀案例」。

山河承載歲月,生態更需守護。二七區抓關鍵出重拳,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率先在全市探索推進經濟發展與環境治理雙統籌「八輪驅動」,為全國環境治理提供了鄭州理念、二七方案,全區PM10、PM2.5等汙染指標持續下降。全面落實河長制,認真開展「三汙一淨」專項行動,尖崗水庫被生態環境部推選為首批「最美水站」。連續五年榮獲全市汙染防治攻堅優秀單位。

高品質謀劃推進近400萬平方米的金水河生態修復工程、總長度6.7公裡的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等110個美麗生態項目,累計投資105億,新增綠化面積2067萬平方米,「田園二七」榮獲美麗中國建設優秀案例。

公園綠地「次第花開」 盈盈綠意盡入畫來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在航海路工人路東南角,一片濃密的綠地內,形狀各異的景觀石、各色綠植高低錯落,造型別致,美麗、靜謐,令人心曠神怡,這裡便是近期新建成的小遊園——松石園。從嘈雜紛亂的舊貨市場,到景色宜人的典雅小園,松石園完成了完美逆襲。

以松石園為例,「十三五」以來,新建微公園小遊園114個。同時,二七區深化挖潛,見縫插綠、拆牆透綠、拆違建綠、退圍讓綠,因地制宜開展微小公園、口袋公園建設,新增綠化覆蓋面積約2569萬平方米,綠化覆蓋率達到41.36%。一個個公園、一塊塊綠地「次第花開」,把二七裝點成了一幅絕美的山水畫,為水泥森林的城區帶來了不少田園的氣息,讓市民在家門口即可賞遍四季、盡享悠然。

為了讓市民更多地親近自然、享受綠色,二七區重點打造生態廊道建設項目,全面構築綠化景觀節點和景觀視覺長廊。其中,京沙快速路南延生態廊道項目以「跳動的綠脈」的設計理念,因地制宜、平地起坡,通過疏林島式、生態廊道及臺地空間三大策略來打造「都市綠脈、生態走廊」。與此同時,高標準推進鐵路沿線綠化、南水北調生態文化公園建設、過境幹線公路沿線綠化、高速互通立交及出入口區域整治綠化以及造林綠化、林業綠道等工作,實現「人在城區行,盈盈綠意入畫來」。

【「溫暖二七」】

關鍵詞:解民憂 惠民生 充滿溫情 充滿愛心

傾情惠民生 群眾獲利享「美好」

2016年以來,二七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致力於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溫暖城區。以「溫暖二七」為理念目標,「五社聯動」機制為載體,積極推動打造城市社區治理新格局,民生建設和公益慈善事業呈現高質量發展的態勢,轄區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指數全面提升。

悠悠萬事,民生為大。二七區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百姓難點堵點痛點,以飽滿的為民情懷建設「溫暖二七」,全力打造人民對美好生活嚮往的示範區。

「溫暖」氛圍滿城湧動。先後吸納800餘家公共單位和非公企業黨組織,構建了「黨建聚民、機制利民、服務便民、資源益民、品牌惠民」的民生保障鏈。榮獲中國慈善年度推動者、公益項目獎等多項榮譽,四次在全國進行經驗交流。

「美好教育」成效彰顯。在二七,「中午有熱餐,課後有延時」的「官方帶娃」模式已成為新常態。多年來,二七區樹牢「對教育怎麼重視都不為過,對教育多大的投入都值得」的理念,2016年以來,投入26.3億元,新增中小學、幼兒園57所,增加優質學位5.8萬個,中小學午餐供餐、課後延時服務、校園周邊安全區等工作成效顯現。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二七區全面實施「名校託管、一校多區」集團化辦學模式,以每年10%遞增的速度加大集團化辦學規模,形成了2中、4中、57中、汝河路小學、實驗幼兒園等14個名校教育集團,被評為全國首批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縣區。

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2017年來,建設城鄉道路127條、新建公共停車泊位24546個,打造了全省第一條「智慧停車示範街」;蘆河變電站、侯寨水廠等功能設施基本建成,鄭州垃圾處理廠封停工作有效推進,公共服務供給水平不斷提升。

真情投入大慈善 二七溫度暖人心

二七區通過搭建黨群服務引領、公眾參與聯動、社會組織發展、公益慈善網絡等「四大平臺」,突出「全民參與 共建共享」的理念,建立「溫暖二七」群眾需求庫,把群眾的需求落實為一個個具體能抓住的慈善項目。

實施以關愛老、少、殘疾、低保等11類困難群體為重點的八大民生服務專項行動,兼顧慈善服務對象的代表性和普遍性,實現二七區各類群體全覆蓋。

先後建設社區養老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65個、2.7萬平方米,建成市級老年中央配餐中心1個(市級助餐示範點2個)、社區小廚房52個、老年餐桌470餘張,拓展社區慈善驛站站點306個,設立社區綜合養老、「初心圓夢」陽光助學、困難群眾大病救助等專項慈善基金16項,開展志願活動1067場次、參與15696人次,幫扶就業2.1萬人,受益群眾達31.5萬人。

在全省率先嘗試「網際網路+社區慈善」救助模式,打造便捷、透明、高效慈善;創新開展「溫暖二七」全民參與「公益+」行動,參與社區公益項目需求申報的群眾達10萬餘人次;打造社區慈善驛站,採取「運營中心+驛站試點」運作模式,共幫扶救助困難群眾2.8萬餘人,消費實時捐贈額達5.17萬,累計發放救助代金券180餘萬……二七區先後榮獲「中國慈善年度推動者」「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慈善事業政策推動者」「2019年度最佳公益項目創意獎」等多項「國字號」榮譽,先後四次在全國慈善工作會議上進行經驗交流。

在「二七精神」的激勵和鼓舞下,二七區堅持以德治區的發展理念,也是鄭州市唯一獲評的「中國愛心城區」。通過「溫暖二七」正能量的感召作用,一大批感動人物和先進事跡不斷湧現,先後榮獲「感動中國」「全國文明家庭」「全國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溫暖」逐步成為轄區新風尚,善言、善行、善心蔚然成風。二七區被譽為「溫暖之城」、「全國道德高地」,樹立了開放包容、崇德尚賢、文明和諧的區域對外形象。

二七脊梁巍峨立,鯤鵬展翅九萬裡。「一張白紙再起筆,萬般精彩任書寫。」二七區委書記陳紅民表示,「回顧『十三五』,展望『十四五』,我們將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鬥姿態,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心一意謀發展,一以貫之抓落實,奮力推動『三個二七』在新時代綻放新光彩!」

來源:鄭州日報

相關焦點

  • 絢麗十三五 鄭州這5年|高奏發展奮進曲 教育強區畫圖新——鄭東...
    鄭州東望,一幅美好教育高質量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這一件件教育實事,辦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更好地滿足了家長對「美好教育」的新期盼。在全方位推動教育事業優質均衡發展方面,鄭東新區呈現喜人面貌。「聚焦社會關注的學前教育難題,鄭東新區進一步擴充公辦幼兒園資源,先後接收安置區配建幼兒園37所,群眾反映強烈的『入園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 從二七塔看鄭州的「前世今生」,這裡風景獨好,歷史更值得回味
    如今的鄭州已經被列入新一線城市,交通便利,商業發達,但很多人不知道,人聲鼎沸的鄭州有一處地標性的建築,它承載著鄭州過去的悠悠歷史,也是來鄭州不能錯過的文化特色,它就是位於鄭州二七廣場的二七紀念塔。二七紀念塔有這樣一段歷史淵源,它建於1971年,目的是為了紀念在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舉行的罷工鬥爭中,工人們的同仇敵愾和不怕犧牲的勇毅精神。二七紀念塔位於鄭州市最繁華的地界之一,塔下立著一塊碑文,上面介紹了這座塔的關鍵信息。二七紀念塔經歷過三次修建,如今的二七塔在原有的塔形結構上融入了現代建築風格,呈現雙塔型。
  • 二七塔,一座城市的精神之塔
    這句話在鄭州市家喻戶曉。與鄭州厚重的歷史文化相比,二七塔算不上古老,同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相比,二七塔算不上雄偉。二七塔卻無可厚非地成為這座城市的起點、標誌,因為它承載的共同記憶是多麼鼓舞人心,也來之不易。看到二七塔,就不得不提那場震驚中外的「大罷工」。隨著二七紀念堂工作人員的講解,時鐘仿佛撥回到一個世紀之前——96年前,這裡風暴驟起,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在即。
  • 美好教師育美好 鄭州教育「十三五」成就巡禮
    美好教育從美好教師開始,教師隊伍建設,是「美好教育」的基礎工程。「十三五」以來,我市始終將教育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優先位置,堅持將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教育事業的基礎工作,優化教師發展環境,遵循教育規律和教師成長發展規律,教師素質能力不斷提升、教師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深化,優秀人才爭相從教、教師盡展其才、好老師不斷湧現。
  • 【鄭州教育「十三五」成就巡禮】夯實,優化,創新,看鄭州教育黨建...
    本網將陸續推出系列報導《鄭州教育「十三五」成就巡禮》,全面報導「十三五」時期鄭州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輝煌成就。今天推出鄭州教育「十三五」成就巡禮系列報導之《夯實,優化,創新,看鄭州教育黨建工作三大步》。和以前相比,「十三五」可以說是強基鑄魂的五年,是砥礪前行的五年。2017年,鄭州市教育局黨組印發《關於加強全市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的意見》,對全市中小學校黨的建設工作給出引領性建議。
  • 亞細亞投資千萬謀求新生,鄭州二七商圈南北之戰蓄勢待發
    如今二七商圈王者之位已經易主,百盛、友誼大廈舊物業紛紛改造,北京華聯位置賣身成謎,亞細亞在擁抱興業投資後希望謀求新生,借著百年德化升級改造之機,啟用全新VI,推出了「24小時不夜城」概念。瞄準鄭州的夜,這是它翻身的機會嗎?
  • 蔚來快閃店|鄭州華潤萬象城開業 增色二七核心商圈
    鄭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天地之中的地理優勢更是讓它自古就有「商城」的美譽。它貫穿南北,連接東西,是我國的重要交通樞紐。二七商圈,正是這個樞紐的核心。9月19日 蔚來鄭州首家快閃店-華潤萬象城店盛大開業新店地處鄭州二七商圈的核心--華潤萬象城,地處太康路以南,自由路以北,緊鄰鄭州地標二七廣場,集高端商業,集購物中心、5A甲級寫字樓、高檔住宅等諸多功能為一體的大規模、高品質標誌性城市綜合體。
  • 瞄準國際化 現代航空新城魅力初綻——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
    「十三五」以來,準確把握國家中心城市副城的定位,航空港實驗區著眼於未來百萬級城市發展需要,科學規劃布局產業體系、公共服務體系和各類城市功能,加快形成「公共服務中心+機場樞紐+若干功能區」的組團式發展結構,高標準建設國際化特徵鮮明的航空大都市,在這片富有生機與活力的沃土上,描繪出對外開放的嶄新畫卷,奏響航空新城建設的最美篇章。
  • 鄭州三環內你也未必能買對!
    」先來看一組數據:據數據顯示,截至6月30日,2020年鄭州上半年新房共計成交95269套,為近五年銷量最低,僅為去年同期銷量的70%。幾年前,二七區以嵩山路、大學路為軸縱向發展,新房主要集中在南部,即二七新區,也是鄭州剛需、剛改的主戰場。
  • 河南日報12個版點讚鄭州:一起奮鬥 一起出彩 一起圓夢
    一起奮鬥 一起出彩 一起圓夢——寫在「決勝中原·奮鬥出彩、夢圓小康的河南實踐」鄭州特刊刊出之際這片土地,這座城市站在任何一個位置總感覺到一種無法不讓人敬畏的注視黃河流域的文明之光貫穿中華五千年輝煌從雙槐樹遺址、青臺遺址、大河村遺址到黃帝故裡、列子故裡、杜甫故裡從二七紀念塔、李大釗講學處
  • 宜賓市敘州區:從三個「維度」看中心城區「十三五」之變
    敘州城區風貌。但在敘州區,那一個個熱火朝天的建築工地、一片片綠意盎然的坡式梯田、一處處靚麗清新的城市公園,彰顯著勃勃生機,描繪出一幅和諧繁榮的城鄉發展大畫卷。  「堅持與宜賓大市融合發展」「堅持城鄉統籌發展」「加快融入宜賓主城區發展」「立足『大城市、大農村,主城區、主戰場』全新發展格局」……「十三五」期間,從宜賓縣到敘州區,城鄉統籌發展、融入大市發展是不變的基調。
  • 交通更通達 出行更便捷 「十三五」期末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
    土主隧道的建設,是過去五年重慶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大力推進的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的一個縮影。12月6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住房城鄉建委了解到,截至「十三五」期末,主城都市區中心城區城市道路通車總裡程預計達到5577.8公裡,與「十二五」期末相比新增城市道路1204.8公裡;較「十二五」期末增長27.6%,年均增長5.0%。
  • 暢想美好生活丨志願者陳昊:大家都富起來,醫療、養老不用愁
    編者按:追求美好生活,是永恆的主題。「十四五」宏圖已繪、即將開局,2020年已進入尾聲,對於下一個五年,青年人有何期待?讓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暢想美好生活。大河網訊(記者 何心悅)「美好生活,對我來說就是大家都富起來,身體健康,教育均衡,環境優美,家門口能就業,醫療、養老都有保障。」陳昊是鄭州科技學院應屆畢業生,由於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無私志願服務,他先後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願服務先進個人」「河南省優秀共青團員」等榮譽稱號。
  • 二七塔模型_2020年二七塔模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最年輕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建於1971年,距今僅有不到四十年的歷史)。 為了紀念這次偉大的罷工運動和「二七」烈士,繼承和發揚「二七」光榮革命鬥爭傳統,1951年,在原「長春橋」舊址附近修建了「二七」廣場,當時場內建一座15米高的木製紀念塔。1971年改修成現在的塔式。
  • 鄭州地鐵3、4號線將利好哪些城市功能板塊?來回看商報推出的地鐵試...
    3號線 與8條地鐵線路會合的黃金線路 地鐵3號線從西北至東南,斜穿過鄭州城區,定位是鄭州中心城區一條骨幹線路,一期工程與8條軌道交通線路會合,串聯起惠濟、金水、二七、管城、鄭東、經開六大片區。
  • 鄭州開啟「美好教育」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當最好的建築在學校,最美的風景是校園;當每一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歡喜,從「有學上」到「上好學」也逐步由夢想照進現實,鄭州美好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畫卷徐徐展開。(一)  12月1日,鄭州初雪,碧雲路58號,純白的雪搭配故宮紅,美到了心坎裡。  這裡鄭州市第十八中學的新家,也是碧雲路上最美麗的風景。
  • 北京金焯拉凝神聚力 讓少數民族文藝綻放絢麗光彩
    這是草原最崇高的禮節,這是草原最淳樸的情感,這是草原最聖潔的禮物,這是草原最美好的祝願。長調、馬頭琴齊奏、頂碗舞、呼麥演唱……一個個富有蒙古族民族韻味的節目明快奔放、異彩紛呈,形象表達了蒙古族同胞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生動反映了黨的十九大以來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喜人景象,充分展現了各族群眾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攜手開創更加美好未來的雄心壯志。
  • 鄭州地鐵7號線預計2024年通車,經過這些地方!
    鄭州是我國大陸地區第16個,河南第1個開通地鐵的城市,其首條地鐵(鄭州地鐵1號線)於2013年12月28日通車,截至目前,鄭州地鐵運營線路共5條,運營裡程146.35千米,與成都、南京、武漢等城市相比,差距較大。不過,鄭州有10條地鐵正在建設中,鄭州地鐵7號線(一期)即是其中之一。
  • 「『十三五』成就巡禮」新聞發布⑪這五年,煙臺「織」成現代綜合...
    濰煙高鐵項目起自濰萊鐵路昌邑南站,經濰坊、青島、煙臺市,利用煙榮聯絡線引入青榮城際煙臺南站。全長237公裡(煙臺境內204公裡),設計時速350公裡,設站昌邑南、平度新河、萊州、招遠、龍口市、蓬萊市、大季家、福山南、芝罘、煙臺南10座。濰煙高鐵是全市「三重」工作的「重中之重」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