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與黃河被稱作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們孕育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也孕育了無數江中生靈。白鰭豚便是其中一種。
白暨豚是一種特殊的物種。它們家族比大熊貓還要古老,是長江裡的活化石。因為體形優美,在水中嬉戲時如同水中漂亮的小姑娘一般,因此又被「長江美人魚」。
但是現在這漂亮的小姑娘,因為人類長期在長江的捕撈活動,而面臨著滅頂之災了。20世紀曾有一次調查指出,在人們所收集到的白暨豚標本中,有92%都是來自認為緣故導致的死亡。
這裡的原因有很多種,人類在長江過度捕撈魚類,導致可供白暨豚食用的魚類嚴重不足。而到了現代,漁民經常用現代先進捕撈設備進行捕撈,白暨豚常常誤入漁網中死去。
在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的時候,白暨豚也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了。
白暨豚的悲劇其實歸根究底還是人類沒有環保意識造成的。如果能早一點開展保護,說不定時至今日,白暨豚依舊在它熱愛的長江裡自由馳騁。
為了向當代的孩子們宣傳這種環保理念,小說作者們也在做著自己的努力。「中國新神話」代表作家方先義就在自己的代表作,少年小說《龍隱書院》裡,引入了白暨豚的形象。
一開始白暨豚化身洞庭水族中一名將軍,卻指使成精的魚妖去偷盜人類的小孩。這種行為引起了龍隱書院中正義學子的憤慨,他們紛紛出手,要向白將軍討個公道。但是當他們真正與白將軍接觸以後才發現,白將軍的行為都是為了給自己無辜喪生於人類之手的愛女報仇!
最後,連從來是非分明的龍隱書院學子們也只能感慨:冤冤相報何時了,若非人類首先做錯,又何來這一場本該避免的無妄之災呢?
所以,作者方先義想藉助白將軍這個形象告訴世人,美人魚是存在的,就在洞庭湖和長江流域!我們原本擁有多麼美好而神秘的一個族群,可是,因為我們的過錯,她們從此僅活在傳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