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是真正的長江美人魚,如今卻面臨滅絕

2020-12-01 讀小說的焰公子

長江與黃河被稱作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它們孕育了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也孕育了無數江中生靈。白鰭豚便是其中一種。

白暨豚是一種特殊的物種。它們家族比大熊貓還要古老,是長江裡的活化石。因為體形優美,在水中嬉戲時如同水中漂亮的小姑娘一般,因此又被「長江美人魚」。

但是現在這漂亮的小姑娘,因為人類長期在長江的捕撈活動,而面臨著滅頂之災了。20世紀曾有一次調查指出,在人們所收集到的白暨豚標本中,有92%都是來自認為緣故導致的死亡。

這裡的原因有很多種,人類在長江過度捕撈魚類,導致可供白暨豚食用的魚類嚴重不足。而到了現代,漁民經常用現代先進捕撈設備進行捕撈,白暨豚常常誤入漁網中死去。

在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的時候,白暨豚也被宣布功能性滅絕了。

白暨豚的悲劇其實歸根究底還是人類沒有環保意識造成的。如果能早一點開展保護,說不定時至今日,白暨豚依舊在它熱愛的長江裡自由馳騁。

為了向當代的孩子們宣傳這種環保理念,小說作者們也在做著自己的努力。「中國新神話」代表作家方先義就在自己的代表作,少年小說《龍隱書院》裡,引入了白暨豚的形象。

一開始白暨豚化身洞庭水族中一名將軍,卻指使成精的魚妖去偷盜人類的小孩。這種行為引起了龍隱書院中正義學子的憤慨,他們紛紛出手,要向白將軍討個公道。但是當他們真正與白將軍接觸以後才發現,白將軍的行為都是為了給自己無辜喪生於人類之手的愛女報仇!

最後,連從來是非分明的龍隱書院學子們也只能感慨:冤冤相報何時了,若非人類首先做錯,又何來這一場本該避免的無妄之災呢?

所以,作者方先義想藉助白將軍這個形象告訴世人,美人魚是存在的,就在洞庭湖和長江流域!我們原本擁有多麼美好而神秘的一個族群,可是,因為我們的過錯,她們從此僅活在傳說中。

相關焦點

  • 鯊魚躲過多次物種滅絕,如今因為人類,它們將面臨滅絕!
    在地球上進化4億年時間,如今正面臨滅絕,和人類有直接關係!這4億年中地球持續變化,甚至連恐龍也在這個過程中滅絕了,它們成功逃脫了地球上大災難,人類不得不佩服它們,它們和恐龍一樣,在海底中稱霸王,截止到目前為止,據不完全統計,地球上已經有300多種鯊魚仍然存在。
  • 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 中國長江又一特有物種被宣布滅絕
    研究人員在該論文中稱,預計2005-2010年時,長江白鱘已經滅絕。 事實上,在2019年9月17日,國際組織IUCN(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專家在浙江杭州一個學術會議上報告稱,經專家組評估,中國特有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長江白鱘滅絕(extinct)。
  • 海中巨型「美人魚」,天天只顧著吃海藻,直到人類把它吃滅絕!
    更新世是一個巨型動物時代,北美有劍齒貓、歐亞大陸有猛獁象和披毛犀、澳大利亞內陸有巨型蜥蜴和袋熊等等,它們大多數約在14000年前的最後一個冰河世紀末死亡。而像巨型樹懶、古大狐猴、身高3.6米的莫阿鳥有幸從『冰河時期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也因人類狩獵和氣候變化的關係在幾千年前滅絕。
  • 長江白鱘,解密「水中老虎」2020年滅絕原因!
    一、長江白鱘2020年滅絕進入2020年的人類,是新的的一年,但是對進入2020年的長江白鱘,卻是悲慘的一年,因為在2020年1月2日,長江白鱘正式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宣布:滅絕!二、長江白鱘簡介在長江當地居民流傳著一句古話:千斤臘子,萬斤象,這個「萬斤象」說的就是如今滅絕的長江白鱘,長江白鱘也被當地百姓稱為「水中老虎」。長江白鱘最早出現於一億五千萬年的中生代白堊紀,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也是長江流域最重點需要保護的稀有物種。
  • 滅絕的長江魚王再現身?重慶有人釣起「長嘴怪魚」,像極白鱘
    我國江河生態衰退導致的影響,體現在各個方面,然而在長江君看來,長江裡各類珍奇野生魚的滅絕,是最令人遺憾的影響之一..畢竟各種神奇的野生魚,才是江河的「靈魂」,它們的消失,實在令人扼腕和心痛,恨不得其哪一天又「重見天日」...
  • 痛心:我國最大淡水魚宣告滅絕,最大長7米重超千斤,曾雄霸長江
    小時候看動物世界,了解到大自然中居然有那麼多的動物,而我最喜歡的動物就是魚類,因為它們可以在水中自在的遊來遊去,仿佛永遠都不會有煩惱一樣。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魚類,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最大的身長有7米,重量超千斤,曾經雄霸長江,如今卻被科學家宣告滅絕,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具體說說這種最大淡水魚。白鱘是我國最大的淡水魚,生活在我國的長江流域之中,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白鱘是屬於匙吻鱘魚類,至今已經存世一億多年了,主要分布在亞洲的長江流域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
  •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
    我國這五種動物瀕危,面臨滅絕危險!有一種只剩下不到1000隻了!第一種,長江鰣魚,聽名字也知道,這是一種產於長江的魚,但是這種魚對溫度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一般只在二十到二十二攝氏度生存的,過高過低的溫度都會使它們斃命的,算是十分嬌貴的了,但是這也是個致命的缺點,而且這種生物都已經30年沒有見蹤影了,要是再過20年還沒有見到一隻的話,那就真的是已經滅絕了。
  • 長江白鱘:初識卻是因為「滅絕」!英文可別說they're all dead!
    從前不知道,知道卻是因為「滅絕」沒能挺過2020的長江白鱘Psephurus gladius永遠成了長江底的一個名字米米心疼之餘,還想問問「滅絕」英文咋說?1)「滅絕」英文怎麼說?說成 they're all dead 沒有錯但聽起來就像:它們死光了太冷血,太直接了「滅絕」最簡單的可以說 died
  • 小行星不是恐龍滅絕的主因,它們曾經歷2次滅絕,氣候變化最可怕
    研究認為,它們屬於早期的蜥腳類恐龍之一,不過,這種恐龍令人奇怪的一點是,要知道,在研究恐龍演化的過程中,古生物學家發現,恐龍真正的鼎盛時期,是從侏羅紀後期到白堊紀末期這段時間,很多體型龐大的恐龍,都是這個時期出現的。
  • 2019年已滅絕和2020將要滅絕的物種
    在新的2020年,仍有物種面臨滅絕的危險。已經滅絕的物種2019年12月23日,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稱,長江又一特有物種「長江白鱘」滅絕——長江白鱘沒能進入2020年。長江白鱘此外,在2019年之前就已經滅絕的動物還有:隱秘樹獵雀(Cryptic Tree hunter)和亞拉哥亞斯拾葉雀(Alagoas Foliage-gleaner)。
  • 40%的魚類被迫滅絕,它們或無法繁殖,人類是幕後黑手
    40%的魚類被迫滅絕,它們或無法繁殖,人類是幕後黑手 雖然如今人類對於海洋的探索,尚不足10%,不過,海洋卻為人類提供了豐富的資源,特別是水產資源,它大大的豐富了人類的餐桌,同時,海洋生物也是地球生態系統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如果它們出現了危機,那麼極可能會猶如「多米諾骨牌」一般,引發一連串的反應
  • 「真正的香蕉」已瀕臨滅絕
    卻鮮少有人知道它「脫胎換骨」的跌宕經歷——香蕉一度瀕臨滅絕。1香蕉鄙視鏈頂端的古早香蕉21世紀人們所熟知的香蕉,叫做「香芽蕉」(Cavendish,又稱「華蕉」)。體型小、細長,它們幾乎都能被一手輕鬆拿起。
  • 長江白鱘滅絕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保護動物的意義在哪裡?
    如果說最近有什麼關乎自然環境的事牽動了所有人的心,那一定是長江最大淡水魚——白鱘的正式滅絕。最尷尬的是,廣大媒體在播報這則新聞的時候,竟連一張清晰的白鱘照片也找不到,很多人看到的「白鱘」其實是勺吻鱘,可見在這些年裡,我們對生態問題到底有多麼漠視。
  • 世界海洋日,帶你去海南看真正的美人魚
    美人魚在我幼小的童年中,一直是個美好的存在。它的畫風是這樣的:這樣的或可愛,或性感直到有一天,到了海南,朋友說帶我去看真正的美人魚,我哈喇子都快流下來了。美人魚!嬌媚的容顏,婀娜的體態,優雅的身姿,好期待!
  • 長江白鱘未能進入2020年,滅絕動物名單加一
    近日,著名國際學術刊物《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表了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研究員危起偉、博士張輝等人的研究論文。研究稱,預計2005-2010年長江白鱘就已經滅絕。長江白鱘,成魚體型巨大,可達7~8米,被稱為「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白鱘的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最後發現白鱘是在2003年,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的個體存在,可以推斷已經滅絕。專家指出,白鱘是洄遊魚類,產卵地只在長江上遊。
  • 南非獨有的「迷你龍」,體長20釐米,因蠢萌被人類捕捉到面臨滅絕
    如今我們已經難以見識的真正的龍了,只能從傳說中去尋找龍的模樣和事跡。而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南非獨有的「迷你龍」,它體長20釐米左右,因為蠢萌被人類捕捉到面臨滅絕。這種南非獨有的「迷你龍」,實際上叫做南非犰狳蜥,那麼為啥我們都稱呼它為迷你龍呢?原因很簡單,因為它長得太像西方龍了,除了沒有翅膀,它簡直就像活生生的一條西方龍。
  • 長江開啟「十年禁捕」,洄遊魚類仍在尋找「出路」
    禁捕讓人對長江魚類的保護與種群恢復更多了一份迫切期待。不過,這樣史無前例的全流域長期禁捕,恐怕無法解決和白鱘一樣的洄遊魚類所面臨的威脅。因為根據上述論文,造成白鱘滅絕的主要原因不僅是過度捕撈,還有棲息地的破碎化,而這是禁捕無法解決的問題,需要更多的生態修復項目來配套解決。
  • 寮國「老虎亞種」已滅絕?生物滅絕疑在重演 這些現象可證明一切
    但是接下來的數據令人悲傷不已,在山火的燃燒下,超過10億隻生物喪生火海中,其中不少生物瀕臨滅絕的邊緣,就連我們極為熟悉的澳洲國寶——考拉,有8000餘只死亡,當地政府正在考慮是否將之列入瀕危物種行列。生物滅絕,是一件多麼令人憤怒又悲哀的事情,它們本來是與我們朝夕相處的生物,然而第二天醒來,卻從媒體報紙上看到了它們滅絕的消息,這時你的內心會有何種感受呢?
  • 二疊紀大滅絕發現新證據,科學家發出警告:人類面臨著一樣的問題
    人類和二疊紀時期的生物,面臨著同樣的問題。不同的是,它們已經滅絕,我們還有時間。現在的自然界裡,從數量和種類來看,昆蟲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如果不是體型限制了它們,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就不是人類了,而是昆蟲。
  • 第六次生物大滅絕拉開序幕,大多數物種滅絕前,會持續存活多久?
    和前面5次生物大滅絕,完全是自然因素導致的不同,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則和人類有關。為何這麼說呢?因為如今人類對於地球自然環境、氣候環境的破壞,已經開始朝著不可控的方面發展。 根據數據顯示,如今至少有超過1.5萬個物種瀕危,面臨著滅絕的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