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是每個中學生都會背的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錢別校書叔雲》。詩中所說的「小謝」就是南朝時期著名的山水詩人,謝眺。
謝眺,是南朝時期齊國傑出的山水詩人,與「大謝」,謝靈運同族,世人稱「小謝」。初任竟陵王蕭子良功曹、文學,為「竟陵八友」之一。後任宣城太守,終尚書吏部郎,故又稱謝宣城、謝吏部。
謝眺的簡介
謝朓(464—499),字玄暉。原籍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後遷居會稽始寧(今浙江上虞),寄居建康(今江蘇南京)烏衣巷,南朝齊詩人。
出身世家大族,祖、父輩皆劉宋王朝親重,高祖據為謝安之兄,父緯,官散騎侍郎。祖母是史學家範曄之姐,母親為宋文帝之女長城公主,與謝靈運同族,經歷有些類似,時與謝靈運對舉,亦稱小謝。
謝朓青年時代即以文學知名,曾參與竟陵王蕭子良西邸的文學活動,為「竟陵八友」之一。謝朓詩歌創作的主要成就是發展了山水詩。《隋書?經籍志》有《謝朓集》12卷,《謝朓逸集》1卷,均佚。明人收集遺佚,重為編定,刻本甚多。通行本有《四部叢刊》影明抄本。今人郝立權有《謝宣城詩注》(1936)。
東昏侯永元初,遭始安王蕭遙光誣陷,下獄死。曾與沈約等共創「永明體」。今存詩二百餘首,多描寫自然景物,間亦直抒懷抱,詩風清新秀麗,圓美流轉,善於發端,時有佳句;又平仄協調,對偶工整,開啟唐代律絕之先河。
謝眺的成就
詩歌方面,在「竟陵八友」中,就屬謝眺的詩歌成就最高。謝眺的詩歌題材經歷了以詠物、遊宴應酬為主到以山水詩,玄言詩為主的變化。他的詩歌都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實。
辭賦方面,雖然謝眺的辭賦成就不如他的詩歌,但也是值得稱道的。如現存的《思歸賦》、《遊後園賦》、《高松賦》、《杜若賦》等,體制雖然短小,聲律調協,富於抒情色彩。賦體自魏晉以後,題材有所擴大,篇幅有所縮小,不事鋪張,注重抒情;到了齊梁,由於聲律的運用,便逐漸向駢賦過渡。謝朓寫物寓意、借景抒情的小賦,正體現了向駢賦過渡的特點。
謝眺的代表作品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灞涘望長安,河陽視京縣。白日麗飛甍,參差皆可見。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喧鳥覆春洲,雜英滿芳甸。去矣方滯淫,懷哉罷歡宴。佳期悵何許,淚下如流霰。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
《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江路西南永,歸流東北鶩。天際識歸舟,雲中辯江樹。旅思倦搖搖,孤遊昔已屢。既歡懷祿情,復協滄洲趣。囂塵自茲隔,賞心於此遇。雖無玄豹姿,終隱南山霧。
謝眺的詩歌所體現出來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清新自然的藝術風格,是李白自己一生的追求。鍾嶸在《詩品》中說,謝朓的詩歌「至為後進士子所嗟慕」,想見其在當時曾風靡詩壇,對文風有推動的作用,謝眺當之無愧是我國民族文化中的一代師宗。
▲圖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貴在分享,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