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為寵物「一擲千金」 「寵物經濟」已形成千億級市場

2020-12-22 中國新聞網

  他們為寵物「一擲千金」
  「寵物經濟」已形成千億級市場 都市男女將寵物養成奢侈品 情侶分手也會討要寵物的撫養權

兩個家庭因為寵物而結成了「親家」

  一家人帶著寵物來拍照

  據電商平臺發布的數據顯示,2019年「雙11」貓糧已超過嬰兒奶粉,榮獲「最受歡迎進口商品」榜首;「雙12」時由於冬季來臨,貓漢服、和風寵物小被、寵物烘乾機、狗窩電熱毯等銷量更是大幅增長。寵物消費不斷升級,被人們當成孩子養的寵物,日子也愈發地精緻化。

  事實上,近幾年圍繞著寵物衍生出的一系列寵物用品、寵物攝影、寵物醫療、寵物心理診所、寵物殯葬等商業活動也在不斷增長。越來越多都市男女,把寵物養成奢侈品,或許在部分人看來無法理解,但在寵物主看來,卻是心甘情願。畢竟,在一個奔波的城市,寵物給他們帶來的陪伴和忠誠,或許也同樣奢侈。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程依倫

  過去的2019年,阿嵐在自身飲食方面花去了22494.60元,而家中的另一名成員——寵物貓老刀,卻花費了13425元,其中除了貓糧、貓罐頭、貓零食花費了4500多元之外,剩下的8900元則主要是為貓咪看病、動手術。

  Fiona養了一隻英短,那隻貓是一年前她和前男友在家門口撿到的,因貓咪長相睏倦,被她取名為困困。困困已年逾7歲,一次,在貓咪不間斷髮生嘔吐情況之後,Fiona將貓咪帶去了寵物醫院,花了她7000多元。

  一袋貓糧629元一年為貓花1.3萬元

  幾乎所有的寵物主都經歷過給寵物「消費升級」的過程。

  阿嵐第一次想要給老刀換貓糧,是在看完網上的貓糧測評之後。那時老刀剛來到家裡,阿嵐在聽一位養貓達人的推薦後,選擇給貓吃一袋190元的進口貓糧。「起初我的概念裡只有好貓糧和壞貓糧,直到在看完測評後才明白,貓糧裡居然還有諸多講究。比如鈣磷比,最好是大於1:1,因為磷過多會影響鈣的吸收,也會影響貓咪腎臟健康;再比如蛋白類型,動物蛋白絕對比植物蛋白更適合貓咪……」於是,最終阿嵐給貓選了一款各項指標更完美的天然糧:產地加拿大,16磅就需要629元。

  每個月工資發下來之後,阿嵐第一件事便是想著給貓咪添置些小物件:為了讓貓咪喝上乾淨的水,她花200元在網上買了一款貓咪專用的自動循環過濾飲水機;為了減輕貓屎的味道,她又輪流將膨潤土、豆腐砂、紫裂巖換了個遍。搬家,是最難開展的「消費升級」。

  在生活裡有了老刀之後,阿嵐曾搬過三次家,第一次,她與一隻養著小狗的朋友一起住,「小狗總會亂拉屎,這讓我和老刀都很煩惱。」為此,她重新在網上找舍友,放棄了此前住了三年的地方,與另一位同樣養貓的女孩租住在一個近100平方米的房子裡。「原本幻想會就此開啟幸福的擼貓生活,但是沒想到對方的貓領地意識特別強。兩隻貓經常打得你死我活,為此不得不隔離起來。」

  老刀被關在了陽臺,這讓阿嵐心疼了很久,不知不覺也開始與舍友之間生出了些嫌隙。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阿嵐冒出了「擁有一個屬於自己和老刀的家」的念頭,半年後,她將這個念頭變成了現實。

  情侶分手首先爭寵物撫養權

  「貓給我帶來的陪伴,比男朋友要多得多。」阿嵐說:「男朋友可能只能陪你一段路,但是貓咪卻會用它的一生來陪你。」抱著同樣觀點的還有Fiona。

  困困是Fiona在男朋友家門口撿到的一隻流浪貓,有了貓咪之後,Fiona便開始有了「親子意識」:「我和男朋友開始互相叫對方『困困媽』『困困爸』,直到我們分手,我搬離了他家。」

  與Fiona一起離開的還有困困。「當時我們因為貓的撫養權問題吵了很久,每個人都想要貓咪的撫養權,最後我們達成一致協議,因為我的工作更規律些,所以由我來撫養貓,如果遇上我出差,他可以來探視。」Fiona說。

  在重新找到落腳點後,Fiona開始經常習慣睡覺前給困困留一道門縫,困困喜歡和人一起睡覺,Fiona便也由著它。Fiona說,最開始她總會被困困的咕嚕聲吵得睡不著,「但是現在,聽不到它的咕嚕聲我會睡不著。」

  「情侶分手,最難處理的就是撫養權的問題。」梁嘉欣說。梁嘉欣是廣州「321」寵物照相館的店長,幾個月前,她與劉瑤一同開了這家寵物攝影館,兩人既是合伙人,也是情侶,共同養著一隻名叫「飯糰」的薩摩犬。

  為寵物拍一套寫真要上千元

  「飯糰」是梁嘉欣從小養到大的。「飯糰從來都是跟我比較親的。直到有一陣子,我去深圳工作了,飯糰交給劉瑤照顧。等我回來的時候,卻發現飯糰跟我沒那麼親了。所以我立馬辭去深圳的工作,回到了廣州。」梁嘉欣說。

  儘管店的規模不大,但來這裡拍照的顧客卻是絡繹不絕。寵物攝影的價格並不便宜。在市面上,一組兒童寫真的均價約300-1000元人民幣,而一組寵物寫真的均價則與兒童寫真相當,甚至更高。「之前就有一個高中女生。女孩性格大大咧咧的,牽著一隻博美進到了店裡,看完我們的價目表後就說要立馬拍。」梁嘉欣回憶說,當時小狗才4個月大,處於換毛期,是最醜的時候,但是她絲毫不介意。

  一隻萌寵讓抑鬱症女孩走出陰影

  「當時還覺得女孩的行為有些怪怪的,直到後來女孩告訴我們,她有抑鬱症和躁鬱症,當天原計劃看心理醫生,但醫生沒空,於是閒逛中來到了這裡,我突然就明白了她行為怪異的原因。」梁嘉欣說。

  女孩是在英國讀高中時患上的病症,不喜歡和人類接觸,她格外喜歡小動物,在家裡,她除了養一隻博美之外,還養了兩隻貓、一隻龍貓等。

  一兩個月後,臨近回英國前,女孩又帶著那隻長好毛的博美,以及龍貓、貓一起來到了店裡。梁嘉欣笑著回憶。她想,女孩之所以這麼愛它們,一定是因為它們曾陪她度過了不少艱難的時光。

  在這家小小的寵物攝影店裡,不乏感人的人寵故事。梁嘉欣每看一組照片,便會心裡暖一次。店裡復購率最高的一位顧客,是「西西」的主人,一位30歲左右的未婚女性。在西西被領養之前,它便已經10歲了,醫生診斷出它肺部有腫瘤,耳朵半聾,眼睛有白內障,是流浪寵物機構出了名的「釘子戶」。

  一次,梁嘉欣與機構合作,為流浪動物們籌劃了一組攝影展,照片裡,西西的眼睛亮亮的。一位女士看中了照片裡的西西,但在了解情況後,對方卻依舊願意收養它,並將「西」字改為了「希望」的「希」。後來,希希的主人便會經常來照相館為寵物拍照,「她說,她想記下希希未來幾年的所有模樣。」

  說起寵物店裡發生過的溫暖故事,梁嘉欣有些停不下來:推著BB車,與陪伴自己十年的老狗一同合影的女孩;帶著金毛前來拍八個月孕照的一家三口;為阿拉斯加購買萬元保險、餵食進口生骨肉的男孩;為全身癱瘓的貓咪定製輪椅的寵物醫生。

  「我特別喜歡拍人寵互動的瞬間,因為動物教會了我們愛,人寵互動裡的情感才最為感人。」梁嘉欣說。

相關焦點

  • 瑪氏持續加碼投資 瞄準中國寵物經濟千億市場
    原標題:瑪氏持續加碼投資 瞄準中國寵物經濟千億市場   近日,瑪氏天津寵物食品
  • 千億寵物市場與尷尬的垂直寵物平臺
    按說好友偶爾上門照顧寵物是一種成本最低也相對放心的方案。但對於很多在一線城市打拼生活的年輕人而言,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周邊缺少親友。每天兩點一線的工作生活,缺乏社交活動的年輕人並不在少數,所以才會有這樣的說法——寵物經濟其實是一門「千億級別的孤獨生意。」好在人情交際之外,一直有專業的人在做專業的事。
  • 寵物也瘋狂:千億市場,貓狗值得?
    龐大的寵物經濟市場應運而生。艾媒諮詢數據顯示,中國寵物行業在2018年達到1708億元的市場規模,增長率接近30%。各路投資者聞風而動,2018年砸進去200多個億投了60多家企業。賺寵物的錢,真的如外界想的一樣簡單嗎?國產寵物糧的尷尬寵物和人一樣,以食為天。在圍繞寵物形成的整個市場中,食品和醫療是最大的細分市場。
  • 寵物經濟發展現狀與趨勢探討
    近幾年,經濟發展、單身經濟及銀髮經濟共同推動寵物經濟崛起,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數據顯示,「寵物」一詞在全國各地都受關注。隨著寵物角色向家庭成員轉變,「擬人化」的寵物服務與寵物用品行業興起,寵物行業形成了食品寵物飼養、寵物交易、寵物食品、寵物用品、寵物醫療、寵物服務的細分領域。
  • 寵物化身「吞金獸」,健康寵物糧領跑千億賽道
    養寵物成為人們緩解壓力、慰藉孤獨的常見方式,從而助推我國寵物行業的快速發展——至2019年,市場規模已突破2,000億元。而中國的寵物市場比發達國家晚了近半個世紀,自90年代才逐漸出現寵物這個概念,少量專供寵物的食品及用品廠商誕生,但都是作坊式的。最近幾年,隨著「它」經濟盛行,寵物市場整體規模已達到3000億每年,但產品消費品類比較單一,依然為食品主導。
  • 「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寵物服務消費「擬人化」,國產寵物...
    「它經濟」成為今年又一熱詞。據《2019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全國城鎮寵物犬貓數量達到9915萬隻,整體消費規模達到2024億元。廣闊的寵物消費市場及快速增長的市場規模,催生了大量寵物相關企業。
  • 寵物經濟:細分市場更風靡?
    來自西安的孫小姐也趕在雙12的末尾,為自己家的寵物狗小乖購買了漱口水和潔牙凝露,另外還給小乖挑選了過冬的衣服,但是69一件毛衣、88一件外套的價格,又讓孫小姐遲遲沒有點下付款鍵。和孫小姐一樣趕在大促期間為自家的「毛孩子」進行消費的人不在少數,而這也正是這個寵物市場火爆的一個表現。
  • 寵物「氪金」肥了誰
    不對標美國來看,我國寵物數量仍處於較低水平,也暫未出現像Chewy(NYSE:CHWY)、PetSmart這樣的全球性品牌。 但可以明確的是,千億級市場的誘惑下,以波奇網、中寵股份、佩蒂股份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們,已經在摩拳擦掌。 千億級消費市場 寵物消費市場規模的穩速提升,其本質是由需求決定的。
  • 補足寵物經濟短板成當務之急
    2015-2019五年內市場規模翻了2倍,年複合增長率20%,數據的增長顯示了寵物經濟發展十分有「錢」景,面對藍海和風口,應破題寵物行業伴生湧現的問題,逐一突破,才能讓萌寵經濟發展提速。寵物細分市場種類全而不強,頭部獨角獸企業寥寥無幾,中小企業岌岌無名。
  • 寵物行業背後火熱的醫療市場
    一、 寵物醫療行業市場現狀近年來,寵物已逐漸成為許多家庭中必不可少的成員,2015-2018年期間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高速增長,年均複合增速高達20.42%。我國寵物行業將在較長時間內保持較高增速,2019年我國寵物行業市場規模近2212億元。
  • 看實體商業如何抓住千億級萌寵市場「錢」景?
    萌寵經濟正在悄然崛起。每一個疲憊的打工人都曾夢想過成為一名合格的「鏟屎官」,對於他們來說擼擼貓,遛遛狗可謂是神仙生活了。也正是因為此類需求的增加,以喵主子、汪星人為首的「它經濟」迅速崛起,引爆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寵物消費 。
  • 寵物服務消費逐漸擬人化 「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
    原標題:「它經濟」背後的2000億市場寵物寄養店的服務日漸成熟寵物經濟成都調查● 在寄養方式上,出現了「寵物酒店」,如同人類酒店一般,還可以選各種房型,近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先後對話寵物食品、訓導、活體等各領域商家,一窺2020年疫情下的寵物經濟。
  • 寵物經濟大爆發!美國人今年寵物開支達990億美元 你養寵物燒錢了嗎?
    因此,老年人口數量增長將會提高社會對寵物情感消費的需求。   寵物醫療是寵物服務中最大的子領域,在我國起步晚,但發展迅速,現在暫時市場格局未定,但是隨著資本的進入,未來將有有巨大的可擴張和增長空間。另外,這個行業的進入壁壘,其對獸醫的專業性、技術性要求很高,具有較高的定價權,且容易與寵物殯葬等產業形成很好關聯度。
  • 2000億寵物市場,看好寵物品牌主糧
    受疫情衝擊,中國線下寵物市場短期影響較大,但並不會改變我國養寵市場的人群基礎。龐大的城鎮人口基數、晚婚少子趨勢、較好的受教育程度,使得寵物經濟擴張的長期增長邏輯不會改變,寵物是長期正確的投資主題。
  • 寵物電商:針對寵物人群的電商結構思考
    編輯導讀: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養寵物,寵物行業已經形成了千億級市場,圍繞其誕生的相關子行業也在不斷發展。本文從寵物行業現狀、寵物社區、寵物電商三方面分析,闡述個人對寵物電商產品的思考。隨著寵物行業形成千億級市場,寵物用品、服務、醫療等相關子行業也在快速發展。圍繞寵物主人養什麼、如何養、如何買等一系列問題,催生出寵物論壇、寵物社區、寵物電商等產品形式誕生。寵物服務愈發成熟後,線上問診和寄養服務也呈現線上化趨勢。本文從寵物行業現狀、寵物社區、寵物電商三方面分析,闡述個人對寵物電商產品的思考。
  • 瑪氏在華掘金寵物市場背後的焦慮
    中國作為瑪氏全球第二大市場,也是瑪氏最主要的增長驅動市場之一。在業內人士看來,從目前看,瑪氏將未來營收翻倍的希望寄託於寵物經濟。不過,在寵物市場紅利不斷放大的同時,瑪氏也將面臨來自健合集團、三隻松鼠等品牌的競爭。
  • 1年兩千億,寵物市場爆發:高瓴悄悄投了100多家企業
    假期外出旅遊了,家裡的寵物怎麼辦?投資界記者調查發現,國慶黃金周期間,北京寵物託管服務的價格在50—300元/天不等,從寵物籠到獨立單間,價格不同,住宿環境也不同。店家普遍提供遛狗服務,並早晚給主人發視頻報備動態。這些寵物酒店有一個共同點——生意都非常火爆。事實上,這只是千億寵物經濟的「冰山一角」。
  • 瞄準寵物健康 「它經濟」市場廣闊 杭州寵物店最近多了幫寵物減肥...
    為給狗狗科學減肥寵物訓練師制訂專門方案不止王先生家的薩摩耶在疫情期間變胖了,在餘杭開了一家寵物民宿的海倫發現,最近到她店裡幫寵物減肥的業務明顯增多。為了給狗狗們科學減肥,海倫讓民宿的專業寵物訓練師,為狗狗們制訂了一系列減肥方案。比如,運動減肥類的遊泳、跑步、蹦床、徒步等項目。在狗狗的每日餐食上,則會餵它們吃低脂肪的減肥糧以及蔬菜水果拼盤,像肉罐頭、肉乾一類的零食堅決不投喂。「訓練師還會給運動後的寵物做『馬殺雞』,放鬆它們因為運動而緊張的肌肉。」
  • 這屆95後真忙,寵物經濟也要靠我們撐起
    11月末,以兩隻阿比西尼亞貓為主角的短視頻帳號突破了10萬粉絲,僅僅發了60多條作品的小雲,已經是萌寵帳號裡小有名氣的UP主。她在櫥窗裡發布了寵物溼巾、寵物漱口水、解悶神器等十幾款商品。 寵物變成我們的家庭成員的同時,帶火了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市場空間已經不亞於近十年來大熱的母嬰經濟。
  • 「它經濟」風口下 「鏟屎官」又要把「寵物尿墊」送上市
    來源:貓財經「它經濟」的盛行可以說是時代背景下的必然產物,在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衣食住行之外,寵物成為更多人情感的寄託物,當代「社畜」在忙碌的工作之後,「吸貓逗狗」越來越成為他們實現快速「充電」的方式。另外,寵物的社交屬性也吸引著更多人加入鏟屎官的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