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書評?用權威的百科詞條來定義,即是「介紹書籍內容,並評論其得失之謂。」可見它的主要的功能在於描述與評價:書評向讀者提供書籍內容大致走向,並指出其中優劣所在。
至於為什麼寫書評,就要從它的功用,也是書評存在的意義說起。徐召勳在《書評學概論》裡就列出了書評的四大功用,即提高圖書品質、促進學術發展與文藝創作、擴大發行量和指導讀者閱讀。不過大部分人現在寫書評已沒有如此高的境界,更多的是寫出自己的感性罷了,跟讀後感差不多。嚴格說來,讀後感也是書評的一種,洪肇隆在《選書指南》中就以寫作方式不同,把書評分為以下六種類型:
介紹型書評:著力於介紹一書之內容,批評較少,即書介。論述型書評:讀通之後,加以評論其得失,這是最常見的書評。摘要型書評:將書中各個代表性的片段摘錄,並加以評論。因其引原文多,比較客觀。源考型書評:一般是專家學者就專業書所作的評論,是最難寫的學術書評。比較型書評:把一本書和同類書比較,評論該書的優劣。感想型書評:即讀後感,可讀性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