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著名心理學家比奈·阿爾弗雷德編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測量表,並且他根據這份測量表把平均智商定為了100,而經過測量得出,當時法國人的智商大約在85到115之間。
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
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
所以很多家長放任了孩子自由發揮,忽略了後天的教育。
著名教育學家戴維·珀金斯提出:人的智力分為3種,神經智力、經驗智力、反省智力。
其中兩項都與後天的影響有關,所以教育界很多育兒專家紛紛表示:父母們與其糾結於孩子的遺傳,不如試著後天找準辦法提升孩子的智商,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01高智商的孩子靠遺傳?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19世紀20年代進行了一場實驗,實驗內容是隨機選擇了1500名同齡,並且智商平均為130左右的孩子們進行長期跟蹤調查。
最終發現這些孩子們的智商一直在穩步的增長,而他們的家庭各不相同,遺傳的影響其實非常低。
孩子們的智商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父母們的後天培養,並且這些孩子們都有三個相似的共同點。
02高智商的三個共同點:
一、好奇心
馬雲在成功之前知識一名普通的老師,他在外出旅遊的時候第一次接觸網際網路。
對於這種在當時過於先進的技術,馬雲產生了好奇心。
在後期的長久鑽研中,馬雲把自己好奇心變成了實踐,最終取得了成功。
而高智商孩子們都有著非常顯著的共同點,那就是旺盛的好奇心。這些好奇心促使孩子們勇敢的嘗試新的領域,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成功方向。
所以家長們要定期領孩子去外界遊玩,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二、財商
猶太人有一句諺語:「財商教育一定要從小做起。」
財商、智商、情商是教育領域公認的三大能力,所以家長們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
羅伯特·清崎將財商總結為兩點:
(1)認識金錢的能力(2)使用金錢的能力
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購物,說一些玩具的價格,讓孩子認識到金錢這個概念。然後準備一些財商訓練的書籍與繪本,讓孩子進一步認識金錢。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財商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存錢。
所以第二步,家長們要給孩子規劃錢財的機會,讓孩子定期的存錢、花銷,學會使用金錢。可以準備記帳本和存錢罐送給孩子,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錢財,從而鍛鍊財商。
三、專注力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直言:專注力比智力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專注力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一種很關鍵的知識「轉化器」。
專注力強的孩子,上課可以認真聽、回家可以即使進入學習狀態,成績就會非常優異,而且注意力越集中,學到的是知識點越多,孩子的智商就會穩步的增長,開始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中。
而專注力差的孩子總是做事磨蹭、長此以往不僅學習沒有什麼進步,長大後也很難獲得成就。
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在上大學的期間,他總是逃課,但是老師從來不管。這都是因為撒貝寧即使不聽課,課後的測驗也能拿到優異的成績。他直言他在學生時期,為了可以名正言順的逃課,會在考試考試前抽出一段時間,什麼也不幹就專注地投入到背書中,所以才沒被抓住痛腳。
而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時期是0到6歲,推薦家長們在這個時期可以應用著名的心理學方法、給孩子準備舒爾特方格。
讓孩子在遊戲與學習中鍛鍊自己專注力,家長們還可以準備一些圖文並茂的故事繪本,快樂有趣的提高孩子專注力。
我是小青,一位成長中的多平臺育兒作者,在育兒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每篇科普都是根據相關科學文獻和多年自我育兒經驗進行的總結,關於今天的討論內容,各位家長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及時觀看並進行溝通,如果科普內容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及時進行更正,帶給大家更科學有效的育兒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