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靠遺傳?心理學家坦言:決定孩子智商的不是基因,而是這幾點

2020-12-15 小青糖果屋

法國著名心理學家比奈·阿爾弗雷德編制了世界上第一份智力測量表,並且他根據這份測量表把平均智商定為了100,而經過測量得出,當時法國人的智商大約在85到115之間。

最終證明出了一個理論,智商雖然主要靠遺傳,但是人的智力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教育、訓練、年齡的增長都會改變一個人的智商。

從某一刻開始,大部分的父母開始認為天才的孩子肯定是天才,孩子的智商就靠遺傳。

所以很多家長放任了孩子自由發揮,忽略了後天的教育。

著名教育學家戴維·珀金斯提出:人的智力分為3種,神經智力、經驗智力、反省智力。

其中兩項都與後天的影響有關,所以教育界很多育兒專家紛紛表示:父母們與其糾結於孩子的遺傳,不如試著後天找準辦法提升孩子的智商,從而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

01高智商的孩子靠遺傳?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在19世紀20年代進行了一場實驗,實驗內容是隨機選擇了1500名同齡,並且智商平均為130左右的孩子們進行長期跟蹤調查。

最終發現這些孩子們的智商一直在穩步的增長,而他們的家庭各不相同,遺傳的影響其實非常低。

孩子們的智商增長的主要影響因素是父母們的後天培養,並且這些孩子們都有三個相似的共同點。

02高智商的三個共同點:

一、好奇心

馬雲在成功之前知識一名普通的老師,他在外出旅遊的時候第一次接觸網際網路。

對於這種在當時過於先進的技術,馬雲產生了好奇心

在後期的長久鑽研中,馬雲把自己好奇心變成了實踐,最終取得了成功。

而高智商孩子們都有著非常顯著的共同點,那就是旺盛的好奇心。這些好奇心促使孩子們勇敢的嘗試新的領域,摸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成功方向。

所以家長們要定期領孩子去外界遊玩,呵護好孩子的好奇心。

二、財商

猶太人有一句諺語:「財商教育一定要從小做起。」

財商、智商、情商是教育領域公認的三大能力,所以家長們要從小就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

羅伯特·清崎將財商總結為兩點:

(1)認識金錢的能力(2)使用金錢的能力

家長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通過購物,說一些玩具的價格,讓孩子認識到金錢這個概念。然後準備一些財商訓練的書籍與繪本,讓孩子進一步認識金錢。

股神巴菲特曾經說,財商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存錢。

所以第二步,家長們要給孩子規劃錢財的機會,讓孩子定期的存錢、花銷,學會使用金錢。可以準備記帳本和存錢罐送給孩子,讓孩子學會管理自己的錢財,從而鍛鍊財商。

三、專注力

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直言:專注力比智力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專注力對於孩子們來說,就是一種很關鍵的知識「轉化器」。

專注力強的孩子,上課可以認真聽、回家可以即使進入學習狀態,成績就會非常優異,而且注意力越集中,學到的是知識點越多,孩子的智商就會穩步的增長,開始進入一個良性的循環中。

而專注力差的孩子總是做事磨蹭、長此以往不僅學習沒有什麼進步,長大後也很難獲得成就。

著名主持人撒貝寧,在上大學的期間,他總是逃課,但是老師從來不管。這都是因為撒貝寧即使不聽課,課後的測驗也能拿到優異的成績。他直言他在學生時期,為了可以名正言順的逃課,會在考試考試前抽出一段時間,什麼也不幹就專注地投入到背書中,所以才沒被抓住痛腳。

而培養專注力的關鍵時期是0到6歲,推薦家長們在這個時期可以應用著名的心理學方法、給孩子準備舒爾特方格

讓孩子在遊戲與學習中鍛鍊自己專注力,家長們還可以準備一些圖文並茂的故事繪本,快樂有趣的提高孩子專注力。

我是小青,一位成長中的多平臺育兒作者,在育兒領域有著豐富的經驗,每篇科普都是根據相關科學文獻和多年自我育兒經驗進行的總結,關於今天的討論內容,各位家長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分享到評論區,我會及時觀看並進行溝通,如果科普內容有什麼不足,歡迎大家指出,我會及時進行更正,帶給大家更科學有效的育兒好方法。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家特曼研究發現:智力超群的孩子擁有共同點,並非是遺傳
    心理學家特曼研究發現:智力超群的孩子擁有共同點,並非是遺傳陶哲軒出生於1975年,是一名華裔數學家。他的智商高達230,是目前人類有記載以來的智商最高分,可以說,陶哲軒絕對是人們意義上真正的天才。,從懷孕時起就擔心,吃各種補品希望孩子有一個天才大腦。
  • 《最強大腦》告訴你:「天才」的背後並非靠智商,而是這3種能力
    隨後父母們就認為:「最強大腦」只是那些「天才們」的遊戲,只有智商高的人才是玩家,我們「凡夫俗子」還是不要做夢了。但「最強大腦」的秘密,真的就是靠智商嗎?其實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天才」之所以能夠成為「最強大腦」,其背後的秘密並不是擁有超高的智商,而是優異於一些自身的能力。
  • 美國心理學家:高智商兒童確實有很多共同點,但並不是靠遺傳
    智商一詞,意為智力商數,與個人的智力測驗結果與同齡測驗結果相比較。在最廣泛的共識中,85-115數值是常人範圍,120以上屬於聰明群體,超過140的則被稱為「天才」。在20世紀二十年代,美國心理學家特曼L.M.Terman基於比奈-西蒙智力量表進行改進,完成了一項涉及1200名智商140以上的「天才兒童」的長期實驗。這項持續久遠的實驗,時至今日仍能追蹤到當初的800多名「天才兒童」現狀。
  • 孩子的智商是遺傳父親多一些,還是來自母親多一些?
    關於孩子的智商會遺傳父母哪一方的問題,按照目前的科學研究來看,並沒有明確的答案。這是因為影響智商的因素有很多,而且大腦的構造也足夠複雜,目前我們還無法得知智商究竟和哪些因素有關,因此我們並不知道孩子的智商是如何發展,以及父母對孩子的智商有多大的影響。但是我們可以從幾個實驗中探究,父母的智商對孩子有多大影響。
  • 智商標準制定人:高智商孩子都有這2個共同點,與遺傳無關
    你覺得智商是什麼東西?是大腦皮層的發達程度還是大腦的重量容量?答案或許都不是。推孟認為:不同的人大腦先天有著不同的擅長,但如何將自己的擅長應用出來,要運用到什麼程度,卻是後天開發的結果,而高智商的孩子不一定是大腦本身更發達的孩子,而是將大腦運用的最好的孩子,因此高智商的孩子往往有這兩個與遺傳無關的共同點:一、專注力強我們的生活中總會有這樣的人
  • 孩子的性格遺傳了誰?是早已寫在基因裡,還是尚有機會被環境改寫
    1會遺傳的不是性格而是「它」在著名的關於「先天-後天之爭」的明尼蘇達雙胞胎實驗中,200多對同卵雙胞胎從出生起即被分離,父母各帶著一個孩子在政治、經濟、文化完全不同的環境中生活多數的研究傾向於支持「基因遺傳對一個人性格的塑造有極大關聯」,似乎表明著孩子的性格和父母遺傳有著很大的關係。但會遺傳的不是性格,而是「先天氣質」。
  • 美國心理學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這3個相同點,並非靠遺傳
    什麼是智商智商全稱叫做「智力商數」,簡單來說就是就是一個人智力檢測的成績與同齡人對比所得出的指數,是衡量一個人智力高低的標準。「智商」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國心理學家施特恩於1914年提出,後被美國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推孟教授正式引用,才被大家廣而熟知。
  • 愛因斯坦是公認的天才,智商165,為何他的兩個孩子都是瘋子?
    要知道,這樣一個在人類發展史上舉足輕重的理論,竟是愛因斯坦26歲時發現的,其智商更是達到了165,天才一詞在他面前都黯然失色。 按理來說,天才是可以遺傳的,愛因斯坦如此空前絕後,他的子女應該也在科學界發揮餘熱。遺憾的是,愛因斯坦的子女不但沒有成為科學家,甚至連普通人也搭不上,而是成了瘋子。 1903年,愛因斯坦娶了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瑪麗克,他倆婚前便有一個私生女,但因為精神失常下落不明。婚後瑪麗克又給愛因斯坦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漢斯,一個叫愛德華。
  • 性格是基因決定的?
    因為這種「把基因擺在第一位」的信念,曾導致20世紀30年代美國強行禁止「低能者」生育,以及20世紀90年代巴爾幹半島的種族淨化暴行。  另一方面,反對基因決定論的論述也走向極端。這一派人士相信,人們生來是「一塊白板」,生命未來的發展只靠成長環境來決定,這衍生出許多奇怪的兒童教養理論,還讓父母對於自己子女的不成材感到內疚不已。
  • 哈佛大學研究:決定孩子成功的不是智商和情商,而是這7項指標
    美國哈佛大學曾經對這個課題進行研究,得出結論:人生成就至多20%歸諸於智商,80%則受其他因素影響。孩子能不能成功,不取決於智商,更不取決於情商馬雲的這句話相信不少家長都聽過:「情商決定成功,智商防止失敗」。
  • 天庭飽滿的孩子更聰明嗎?如何科學提升寶寶智商?
    研究證明:父母智商高,其子女智商也高。遺傳對智力的影響約佔50%~60%,而決定智力的基因多存在於X染色體上,而女人有兩條X染色體,男性只有1條,因此女性對寶寶智商的影響更大些。而寶寶額頭窄可能和胎兒期缺鈣、出生時受到產道擠壓、出生後不正確的睡姿等因素有關,也可能和遺傳有關,據數據顯示,額頭的寬窄是由常染色體顯性基因決定的,額頭大為顯性,額頭窄為隱性,也就是說,父母額頭窄,孩子的額頭一定窄,而孩子額頭窄,父母的額頭是寬是窄都有可能。
  • 科學菌:孩子智商遺傳是父親多一點,還是母親多一點,有什麼依據嗎?
    這可能會讓一些人感到失望。這裡所說的機體性狀研究,就是說遺傳學更多的還是體現在生物機體特性方面,而由物質派生出來的意識層面研究還處於萌芽階段。這個結果並不是科學家們不重視精神意識層面的研究,而是意識的本質層面更深刻,科學界對其認識很難有較大突破。 所謂智商就更多的屬於精神意識層面,這個遺傳是怎樣的呢?
  • 孩子的脾氣到底隨爹隨媽?影響孩子性格的這點,竟然真的靠遺傳
    可以說,這些孩子在性格上已經出現了偏差。 心理學家榮格曾說:「性格決定命運。」 倘若這些孩子在性格缺陷的歧途上越走越遠,他們的前途終將被毀掉。
  • 智商超過愛因斯坦的天才,究竟擁有怎樣的家庭教育?
    我們常說虎父無犬子,這裡面既有先天的基因遺傳,也有後天的教育和培養,細數近幾年出現在大眾視野中的學霸人物,大多數人都出生在知識分子家庭,如清華才女武亦姝,其父母皆是高級知識分子;又如「學歷最低」高曉松,其親屬皆是高學歷高智商人物,這說明先天的基因遺傳很重要。
  • 孩子是天才還是庸才,是由這個決定的……
    ,他並不是天賦異稟,反而有點木訥甚至反應有點遲鈍。老威特制訂了一個早期教育的計劃,鼓勵卡爾儘可能多地閱讀和提出問題,避免直接代替孩子回答,而是讓孩子自己來回答,以訓練他的思考能力。他培養兒子自學的能力,堅持學習上的困難由孩子自己來回答。
  • 孕婦孕吐越嚴重,說明寶寶智商越高?寶寶智商高低主要這2點決定
    而要是在三個月以後還是孕吐嚴重的,這就要注意了,因為孕吐嚴重對寶寶來說並不是好事,但是現在卻有傳言說是孕吐嚴重的是好事,越嚴重說明寶寶的智商越高。到底是不是這樣的?有沒有什麼依據?那那些整個孕期都是非常歡樂的度過的怎麼辦?是不是直接就喪氣了?
  • 6歲之前,三件小事提高孩子智商,腦科專家給出專業指導
    智商到底是什麼因素決定的?事實上,不僅僅是我們國家,其它國家的父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比別人更加聰明,如果能成為「天才」,那自然是最好的。關於智商的影響因素,目前科學界的說法有幾十種,專家們吵了幾十年,依舊不能達成共識。
  • 70年調查7萬名孩子,發現影響娃一生的不是智商,而是這三點
    寶寶可是全家的希望,爸爸媽媽們都希望自家孩子聰明智商高,長大後取得成功,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但智商真的會決定孩子的一生嗎?70年追蹤7萬名孩子,調查發現影響娃一生的不是智商二戰結束後不久,英國就做了一個非常偉大且瘋狂的調查研究,他們從婦女剛懷孕時就開始記錄,並會詢問一些調查問題,比如:「孕期,你是否每天額外得到了一份牛奶?懷孕後,在內衣褲方面,你花了多少錢?」
  • 孩子「左撇子」更聰明?智商比同齡人更高?或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麗麗擔心孩子是左撇子,於是就有意識的觀察,發現孩子的用手習慣真的更傾向左手,經過醫生觀察之後,確認了孩子是左撇子的事實,麗麗不敢相信,自己的孩子也會是「左撇子」。其實「左撇子」沒什麼特別奇怪的,有時候基因可以決定,有時候是因為孩子在媽媽肚子裡面的時候骨髓中的行為偏好,就已經形成了習慣用左手的習慣。
  • 寶寶的「高顏值」到底由誰決定?
    雖然也只是一個概率問題,但很多夫婦還是更願意自己家的寶貝能隨各自的優點多一點,比如女兒能遺傳母親的大眼睛以及白皮膚,遺傳父親的高鼻梁以及身高等,而這也多是一個美好的願望罷了。那麼,女兒的顏值到底有多少是父母親決定的,有沒有數字上的表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