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有答案

2020-12-12 騰訊網

神,是自然萬物界中的最高者,沒有物質軀體的存在,但又無形之中在控制每個人。人們對這個東西的理解或聽說,都是在宗教信仰界。然而他到底存在不存在,是不得而知的。因為沒有人見過,哪怕科技再發展的今天,對這個字也沒有定論。

在宇宙誕生之初,天地間出現了一些所謂的「元靈」,而這些元靈的由來正是由於「神」的出現。但這兩者在本質上有著根本的區別,「元靈」在一段時間之後會分散,並不是一種永恆的存在。而「神」這個字是世界唯一,只是在不同的宗教信仰中有著不同的定義,而在中國人的眼裡卻是一個「謎」一樣的存在。

在西方世界伊斯蘭教中,他們認為宇宙獨一無二的主宰存在是真主安拉。它被認為是創造宇宙萬物,並且養育整個世界的主;基督教的信仰以耶穌為核心,他被信奉為上帝,認為自己的一切都是神創造的,其中包括自己的孩子。各個宗教有著各種不同的「神」存在,所以在我看來,如果你相信有神論,神就是無處不在的。

然而生活在中國卻很少聽到這樣事情的存在,甚至很多人認為「有神論」這一說法非常的荒謬。

其實在很多年前,中國人 對神明這件事就有著自己主觀上的判斷。而這個判斷並不是普通的,在我看來已經發揮到了極致。他們認為信奉這種東西就是在自己身體健康時,不斷地交錢保佑自己;如果自己遭受到了一些身體上的病症,就會希望「神」給自己庇佑。更多的時候,它是一種精神寄託。

說白了中國人依賴神明,但又有著自己的獨立思維,不受它的「主宰」。因為自古而來,中國人所了解的神話就是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等傳說,但無非也只是內心上的敬仰,中國甚至也因這一點將自己腳下這片稱為「神州大地」。

根據文獻的記載,我們真正開始敬神是從夏朝開始。當時的朝代有一個主張,就是以「人」為核心治理天下。不過「神」這一東西並沒有得到完全的隱藏,而是被作為輔佐國家的一種手段,所以也就有了巫師這個職業的存在。但也並不是任由它的主宰,只是作為一種輔助。在決定某些國家大事之前,偶爾做一個參考。不過話說回來,還是「有神」。

到了春秋時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提出「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正式強調了人的作用。這一點的重要意義不可否認,無疑對當時的時代進步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提倡通過祭禮來改變人們的道德文化水平,慢慢儒家的基本觀念也被人們接受。後來這一思想統一中國幾千年,直到現在還被人們研究運用。

儒家思想強調人們的主觀性能,提倡人們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的存在。人們的態度也發生了轉變,從「信神」變成「敬神」。

時代發展到了今天,人們對這個「神」的理解也更加深刻。什麼都可以信,唯獨不信神。中國人對「神」的定義就是離去的人,但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升官發財、生活變好,所以也有屬於自己的精神寄託,慢慢也有了關公等人的存在。但人們拜關公是內心出於敬意,並希望為自己帶來好運,而且這個人在過去正是英雄的存在!

相關焦點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前幾年,批評國人的時候,一定會提起「中國人缺乏信仰」這個論點。西方人,甚至幾乎所有的外國人,都一向自詡「有信仰」,他們或者相信上帝,或者相信真主,亦或者相信釋迦摩尼,似乎只有中國人,敬神卻又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頓悟了 。
  • 中國人為何不迷信?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祖先就明白敬神而不信神
    以前有人認為人缺乏信仰,但對西方人來說,甚至所有的外國人都一直聲稱自己有信仰。他們信仰真主或安拉,有些人信仰釋迦牟尼。那時候好像只有我們才會有這種崇拜,不信神。其實,這在兩千多年前中國人就已經意識到了。雖然我們不信神,但我們敬拜神。總的來說,其實我們大多數人還是堅定的無神論者。
  • 中國人為何「敬神」卻不「信神」?早在商朝時,太戌就破除了迷信
    在現如今,神明的意思被解釋為,神的總稱,並且有宗教指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但其實對於神明,中國人的態度更多的是尊敬而不是信仰。這就是有很多外國人都「詬病」中國人的一件事,說中國人缺乏信仰,他們或相信上帝、或相信釋迦牟尼、或相信耶穌,在他們心裡都有著明確的信仰方向。
  • 中國人為什麼「敬神」卻不「信神」?兩千多年前,人們就有答案了
    我國是東方的一所大國至今為止已經有好幾千年的歷史了,可以說不論是從文化方面還是飲食方面都和其他國家有著很大的不同,其實最顯著的就不得不提起「信仰」,都知道西方國家的信仰是「上帝」,而我們國家則是神明從古至今都有不少的神話故事傳出,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就會發現一件事,我國確實是非常的敬重神明但是很多的人卻並不信神鬼之說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中國人為何只敬神,不信神?早在2000多年前,古人就已知無神
    而這樣的獨特之處在於,我們中國人,向來是只敬神,不信神的。 信神在世界上是具有普遍性,這樣獨特的中國人一定要他人嗤之以鼻:「你們中國人沒有信仰。」西方的宗教,大抵都有一個至高神。基督教有耶和華,伊斯蘭教有穆罕默德,猶太教的唯一神雅威。總而言之,都有一位高高在上,視萬物為芻狗的神仙。
  • 古人為何只「敬神」卻不「信神」?而國外都信神,究竟為什麼呢?
    甚至不受自然法則的限制,相反,它高於自然法則。它支配著物質世界,可以直接或間接地影響物質世界。因此,外國人非常相信神,而我們中國人只敬神,卻不相信神為什麼?「子不語,怪力亂神」這就是孔聖人在幾千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所說的話。如今,神的含義被解釋為神的通稱,並且有著宗教的世界萬物的創造者和統治者。但是實際上,中國人對神的態度比較尊敬。
  • 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改成了三頓?
    原創 團隊作者 朝文社作者|我方團隊張嶔字數:3003,閱讀時間:約8分鐘歷史提問兩千多年前的中國人每天只吃兩頓飯,為何後來改成了三頓?比如在兩千多年前,那個公認「人給家足」的中國古代著名盛世「文景之治」裡,西漢名臣晁錯就在其名作《論貴粟疏》裡發出疾呼「人情一日不再食則飢」。保證老百姓「一天吃上兩頓飯」,放在西漢「盛世」裡,都是個十分不容易的治國目標。而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更告訴我們:殷商時代的中國人,把一天分成了八個時段。其中有「大食」和「小食」,也就是在上午和下午各吃一頓。
  • 中國人為啥不信上帝而信神呢
    或者說在研究問題之前,你應先問自己,你有什麼樣的認識,你有什麼樣的認識工具。培根將人認識問題的工具稱為「心用工具」。可見,大學問家在科學的徵途上攀登,最後不能不對自身的認識——「心用工具」加以研究都要走上「內學」。如一位大學者所說,唐僧去西天取經的成佛路上,經過無數艱難險阻,最後到達了大雷音寺,抬頭一看,原來如來佛就是他自己。
  • 兩千多年前,古人就已經有「電影」可看了
    2020年就像一部預設了開頭,卻不敢想像結尾的災難電影。生活光怪陸離,電影集體喑啞,影院垂幕久寂,整個電影行業成為疫情波及產業中的重災區。終於,在近日,迎來一個好消息:電影院可以限流開放啦!讓網友們充滿了期待!如今社會,電影已經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 中國人為什麼沒有信仰,還能那麼團結?
    最大的不同就是印度幾乎全民信教,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宗教信仰已經深入到印度人民的社會和文化中,廣泛影響著他們的生活,而在中國,這兩者對人們的影響卻非常小,因此,中國也曾一度被世界調侃甚至嘲諷是一個"沒有信仰的國家"。
  • 中國人不信仰宗教,中國人追求的是道!
    中國人一般是不信宗教的,為什麼呢?因為中國人從骨子裡就充斥著功利性的思想。在平日裡,國人和一些宗教裡面的「神」是互不幹涉,互不打擾,敬而遠之。但到了他無能為力,或者有求於「神」的時候,他就開始信神。他信神的什麼呢?他信神有能力幫他解決困難。
  • 為什麼秦始皇能統一六國?這三件東西,本不應出現在兩千多年前
    相信很多人都曾經了解過秦國奮六世之餘烈才最終橫掃六合一統六國的故事,但是我們要知道,秦朝在起初的時候並不是最強的那一個國家,為什麼戰國七雄之中最終是秦始皇的秦國完成了大一統呢?,秦朝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先發明鐵路的國家,雖然和現在的鐵路有非常大的差距,整個線路都是用木頭組成的,同時動力也是由馬匹提供的。
  • 怎麼理解敬神?尊敬神仙真的有用嗎?
    敬神,是道教中的一個詞語,顧名思義,也就說尊敬神仙的意思,其實深入的意思還有很多,乍一聽,覺得敬神還有是有些「神棍」的意思,在道教的典籍中多次提到過,敬神在改變命運中也佔有一席之地,尊敬神仙的前提就是要從心裡認為神仙是存在的,這麼一種玄幻的說法,真的有意義嗎?
  • 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拜神、敬神為何又「罵」神,外國人為何看不懂
    關於宗教信仰,不少外國人認為中國人沒有什麼信仰?其實,那是不懂中國人的想法。中國人的宗教信仰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和歐美世界不同,西方的神話故事常常是神造了人。但是,在中國的神仙體系裡,神仙都是「人造的」。
  • 教科文主席:沒有人可以改變中國人,有個習慣讓他們立於不敗
    當特維叟.萊特真正地認識到身處於一個怎樣的文化民族才會知曉這一方土地,叫華夏大地;這有一份非凡的信仰,名為"祖先崇拜";不信神,因為這是"人"的國度。在整個的歷史時空之中,逝去的總不再歸來,而唯有一樣,文化卻可以穿透歷史來到我們每一個人的身旁。何為古為今用,今仿古,不仿古制,仿為文化。
  • 兩千多年前的雅典瘟疫,是如何引發的,又是怎麼毀掉雅典文明的?
    早在兩千多年以前,雅典就曾經發生過大面積瘟疫了。那麼,當年的那場瘟疫,到底給雅典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最終又是如何平息下去的呢?圖片來源於網絡:兩千多年前雅典爆發大面積瘟疫換個角度來說,如今所盛行的新冠病毒,正是古代所說的瘟疫。
  • 兩千多年前的貿易戰:齊國管仲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從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直到現在都還沒有要結束的意思,中國的各行各業也都多多少少受到一些影響,美國之所以發起這場貿易戰爭,也是想著不戰而屈人之兵,通過經濟的手段使的中國屈服。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咱們中國的一位老祖宗就將這一手段運用的非常嫻熟了,並且獲得非常好的效果。
  • 中國人為什麼要叩拜祖先?
    中國社會為什麼要叩拜祖宗?對於祖宗,中國人都有特殊的情結,每逢有重要傳統的節日,如清明節、春節、中元節,人們就會舉行祠祭、墓祭、家祭來祭祀祖宗,以緬懷先人,並祈求能保佑後代子孫福壽綿延。那為什麼,中國人會有祖宗崇拜呢?(1)祖宗崇拜的來源祖宗崇拜是由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由圖騰崇拜演變而來的。古代人們相信人死後會有靈魂,祖宗的靈魂有強大的力量,能護佑子孫後輩世代昌盛,所以他們舉行大型的祭拜儀式。
  • 燒香敬神,她為什麼還是事事不順?
    鄰居嬸嬸非常敬重神仙,初一、十五、重大節日都要燒香敬神。這樣的一個人,應該是為人和善、心胸寬大的人吧,可她不是,經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與人爭執,與丈夫更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鬧彆扭是常事。待她完畢,我很認真地對她說:嬸,我知道你家不太平的原因了。嬸嬸來勁了:你說說是怎麼回事?我說:你只知道供神仙,桌子上擺那麼多神仙,你可知他們不是一家的?你供奉他們,他們非但沒有保佑你,還會因為爭東西厭惡你。嬸嬸急了:怎麼就不是一家了?
  • 紫山村:敬神不請客,移風易俗進行時
    會上,黨支部書記黃萬得同志就移風易俗工作做動員與布署:1、今後本村舉辦"佛生日"或民俗活動時,只敬神,不請客。2、提倡新風尚,革除陋習,杜絕鋪張浪費,民俗活動不大操大辦,不請大戲,動員把錢款用到本村相關公益或文化活動中去為我們的文明建設做出自己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