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秒鐘》是《歸來》前傳,一切都過分刻意,張藝謀好像祥林嫂

2020-12-14 馬慶雲

文/馬慶雲

11月27日,電影《一秒鐘》全國上映。只基於院線上映的「文本」而言,這是一部極為普通的父女情內容的作品。不過,網上有一個未經證實的「小文章」,說是張藝謀導演影迷見面會時候表示的。此文說,影片當中男主角的女兒已經死掉了,原因是14歲就扛那麼重的東西,過勞死了。截至目前,張藝謀導演方面並未通過正規的自有媒體和其它媒體途徑表示過這個結局。

因此,對於電影《一秒鐘》的解讀,面對著是基於院線上映的「文本」,還是各色猜測式的故事版本呢?這本身就是某類電影作品的尷尬之處。只基於電影自身的文本而言,內容並不出眾,甚至於可以用單調來形容。而電影文本又沒有帶上更多文本內容的意識和能力,最終造成,院線上映版本如果不過度解讀的話,就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了。

只基於已經院線上映的電影文本來看,《一秒鐘》的故事非常簡單,還在看膠片電影的年代,男主因為打架鬥毆被進行勞動改造,他改造的過程當中,他收到了女兒的來信,女兒拍攝了一段膠片內容,作為電影放映之前的新聞內容播放。男主因此逃出自己的勞動改造地點,而去別的廠區看電影,找電影當中的閨女。最終,他找到了閨女出鏡的一秒鐘。厂部的工作人員,將男主重新送回勞動地點。

在《一秒鐘》當中,張藝謀導演努力還原出一個還在看膠片電影的年代,但這個時代到底是哪個時代,還是相對模糊的。每一位影迷,估計都可以對應出一個自認為的時代,而不是導演告訴影迷的時代。這就是《一秒鐘》文本「缺失」的部分。比如,在影片當中,範電影去旁邊的小店兒裡邊吃飯,喊的是「服務員」。這種稱謂,就是讓很多老影迷詫異的。我們以前都是叫同志的,改開之後好幾年,才開始叫服務員啊。

甚至於在《一秒鐘》之後,還有類似的詫異存在,比如,劉閨女說自己的名字是派出所給隨便起的。我們對警察叔叔們有這種稱謂,也是最近幾十年的事情。如果這部電影的敘事背景是改開之前的話,我們一般的語言習慣是「公安給起的」。很多類似的橋段語言,讓老影迷們摸不著頭腦。顯然,《一秒鐘》缺少作為典型特徵出現的典型時代環境。這是一部時代背景模模糊糊的作品。

重新回到這個男主要看電影找閨女的文本上來,這個故事,其實被很多文學作家都寫過,並不新鮮。而這個文本,最重要的藝術價值點,不是看電影,也不是找閨女,更不是父女情深,而是典型環境當中的父親,為何只能通過電影去找閨女,去實現情感寄託。顯然,典型環境當中的父親,是真正的敘事重點,繞開這個重點,表演看電影、找閨女等等,都是把邊角料當正菜用,是喧賓奪主。

在張藝謀的《一秒鐘》當中,影迷無法看到典型環境對於男主看電影的實質性阻礙力,甚至於無法看到男主行為的正義性。影片當中,男主想要看到女兒那一秒鐘鏡頭的各種阻礙力,都是刻意的,甚至於可以說是編劇故意安排的,並且是典型環境當中的必然。什麼是典型環境的實質性阻礙力?比如,男主所在的厂部,不讓看電影嗎?男主在影片當中的表達,似乎沒有證實這一點。

自己厂部顯然也讓看,只是會晚一點罷了,那麼,就直接脫產,穿過無人區到別的厂部非得看嗎?沒有更多文本之外的內容做支撐的話,影迷必然會產生這樣的疑惑。老師正講著課呢、醫生正拿著手術刀呢,為了看閨女,直接脫崗了,這還談得上主角的行為正義性嗎?顯然,《一秒鐘》要想解決男主的行為正義性問題,必須要有對男主到底在做什麼,自己那裡能不能看電影,他為何這麼迫切地想要看到女兒,他自己是否藏著委屈等等「典型環境」的呈現。顯然,在張藝謀的電影《一秒鐘》當中,這些必須要有的內容,全部沒有。文本只有看電影,人物就無法在文本內成立。

類似的問題,也出現在張藝謀的電影《歸來》當中。作為電影文本內容存在的《歸來》,其實就是男主犯了錯誤,勞動改造,之後回家,開始面對妻子的失意,希望幫助妻子找回記憶。這是夫妻情。但這個夫妻情,也是可以放置於任何環境背景之下的。張藝謀導演虛化甚至於直接無視「典型環境」,只試圖拿已經環境極度模糊的內容來感動觀眾,使勁告訴影迷,你該哭了。

把《一秒鐘》和《歸來》連起來看,也是可以的。只基於電影文本內容的話,不過是一個打架鬥毆的人被勞動改造,過程當中跑出自己的區域看電影,還被提前給政策了,回來之後,變得特別好,願意陪著自己的妻子找記憶了。這個文本,放在任何時代,似乎都是成立的。也正是因為這種成立,文本想要感人的刻意性目的就過分明顯了。

張藝謀導演的技術太嫻熟了,所以他滿足於這種技術性的嫻熟,而不求影片更為真誠的深刻。在《一秒鐘》當中,觀眾能夠看到的,都是技術,都是刻意為之的內容。這個作品當中,男主不能看到電影的阻礙力,都源自於同一個阻力,那就是膠片「丟了」。

《一秒鐘》反覆地運用膠片「丟了」這個梗強硬地造故事,女主偷膠片,男主追膠片,無人區倆人爭膠片,厂部範電影處送還膠片,膠片滑落大家一起清洗膠片,整理好的膠片再次丟失,男主重新找膠片,男主誤會女主偷膠片,男主最後看到了膠片電影。一個矛盾梗,被反覆用,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祥林嫂式的敘事。當編劇對於故事本身缺少基本的情感溫度的時候,才會把一個梗反覆用,實現一種祥林嫂式的絮叨。

無論是《歸來》,還是《一秒鐘》,張藝謀導演都無法逃出一種絮絮叨叨的狀態,他的電影文本已經近乎架空了時代典型環境,只做一種情感上的努力感人狀態。祥林嫂哭訴自己孩子的時候,也搞出努力感人的狀態來。可久而久之呢?電影文本,不能光在情感上絮絮叨叨、努力感人,電影文本,需要典型環境和典型人物。《一秒鐘》有嗎?文本之內,顯然沒有。文本之外,老謀子認嗎?

相關焦點

  • 《一秒鐘》:張藝謀不再是張藝謀,張藝謀還是張藝謀
    《紀錄片:關於熱愛,不是一秒鐘,而是一輩子》截圖,張藝謀給張譯說戲一個值得感慨的「周邊」信息,《一秒鐘》上映6天目前票房逼近9000萬,而網際網路大數據下生成的票房預測,《一秒鐘》的票房預測結果僅僅止步於1.44億元。而6年前,相似類型的《歸來》票房是2.91億元。
  • 《一秒鐘》如約歸來,張藝謀還是剪下那格時代殘影
    前期開會討論時,張藝謀每天都在和道具組摳細節,上至人物服飾、車輛這些常規元素,下至拷貝盒型號、粘盒子的膠帶質感、倒片子和接片子的動作等等,都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想借影像追溯過往,比起搭建一個架空的舞臺,往往更具挑戰性。他不奢求原樣複製,只想盡力傳遞出一種久違的味道。
  • 張藝謀寫給電影的情書,《一秒鐘》上映
    電影中,張九聲因其「壞分子」的身份不能與女兒相見,甚至連見女兒「一秒鐘」的影像都極其艱難。他穿越漫漫黃沙千裡追尋,為保護片子與劉閨女鬥智鬥勇;片子損毀了,他比放映員更盡心拯救;放映員不給放,他甚至持刀威脅...... 張譯、範偉兩位實力演技派同臺飆戲看點十足。張譯兇狠提刀相脅、怒目而視,範偉立刻殷勤回應……一系列對手戲讓兩個角色立體而生動。
  • 《一秒鐘》是張藝謀內心的最後一粒沙子
    從《紅高粱》到《我的父親母親》再到《英雄》《歸來》《影》,他各個時期的代表作,能看到最多的依次是:光影、情懷、俠義、生命衝動……「七十而從心所欲」,張藝謀想用《一秒鐘》給他走過的70年,畫上一個標記首發:「新華每日電訊」微信公號(ID:xhmrdxwx)
  • 《一秒鐘》,張藝謀的返璞歸真之作,每一秒都是獻給電影的情書
    《一秒鐘》,張藝謀的返璞歸真之作,每一秒都是獻給電影的情書 據說關注
  • 《一秒鐘》,「大片時代」後張藝謀最好的電影?
    "情書"被視作當下對某種逝去時光的懷念和讚美,很煽情,但也值得警惕,因為它過分浪漫化,從而模糊掉了具體的事件和人。和宣傳口徑不同,《一秒鐘》的故事裡有浪漫的成分,但痛苦是電影裡更本質的東西。很多人認為,未刪減版本的《一秒鐘》是張藝謀近二十年來最好的電影。這個時間維度很微妙,換種說法就是,《一秒鐘》是中國電影進入"大片時代"之後,張藝謀最好的作品。
  • 為什麼張藝謀又變卦了?電影《一秒鐘》又出故障!為什麼?
    張藝謀電影《一秒鐘》作為開幕式首映電影將於觀眾見面!大家很期待!很突然,《一秒鐘》劇組在開幕式前夕宣布:電影因技術原因無法在百花獎開幕式首映。又是技術原因,今年年初,在柏林電影節,《一秒鐘》也是因為突然的技術原因無法首映。
  • 「一秒鐘」之後,張藝謀依然有電影人的「良知」
    在1996年之後,張藝謀的創作水準已經明顯走了下坡路,在和鞏俐分開的那段日子裡,張藝謀隨著國內電影市場的變化,做了許多轟轟烈烈的嘗試。這個過程中他執導了都市荒誕喜劇《有話好好說》,反應農村現實題材的電影《一個都不能少》,以及後來將國產電影商業化推向最高潮的武俠古裝片《英雄》。雖然張藝謀在37歲高齡才開始從事電影導演職業,但是電影卻給了張藝謀第二個生命。
  • 時光早報:張藝謀《一秒鐘》今日在京首映
    時光早報:張藝謀《一秒鐘》今日在京首映 時間:2020.11.30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作者:時光網Mtime
  • 《一秒鐘》,不僅是逃犯的反骨,亦是張藝謀的反骨
    前幾天跟老同學看了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電影一開始,就出現嚴歌苓在《陸犯焉識》中第一章所呈現的內容。很是驚奇,聯想到她的另一部電影《歸來》,於是就有某種猜測,難道張藝謀對父愛,對親情有一種歇斯底的熱愛,或者宣洩?
  • 張藝謀新片上映,《一秒鐘》有望衝擊年度最佳?
    今年初,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電影都沒法上映。經過全民的努力,我國疫情得到控制,終於在2020年的最後一個月,我們迎來了電影的上映的高峰期,據統計,將有近30部電影準備上映。最值得推薦的,當屬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張藝謀導演的電影向來以敘事「感情」為特點,他是所有中國電影人崇拜的對象,可以說,他是中國電影屆的傳奇。出於張藝謀一貫的寫實風格,《一秒鐘》劇本的靈感,便取材於張藝謀早年自身的經歷。這部電影是張藝謀導演等了50年,也是觀眾等了2年時間才見面的作品。
  • 張藝謀拍《一秒鐘》:膠片轉動令人心動
    No.607  《一秒鐘》 78分  觀影地點 : 百老匯影城國瑞城店  觀影人數 : 15人  11月27日,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秒鐘》在全國公映。電影的背景發生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的西北某地,一位父親為了看電影中已經去世的女兒的「一秒鐘」影像,他與偷膠片的劉閨女以及電影放映員因為一場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秒鐘》是縈繞在張藝謀心頭多年的一個故事,大時代下的小人物,膠片傳遞出來的久違的情感,更像是他回歸初心的一次創作。
  • 張藝謀導演電影《一秒鐘》,單依純深情演唱催淚推廣曲MV
    電影《一秒鐘》是張藝謀導演的作品,講述的是十九世紀七十年代的故事,故事看似簡單實則複雜。親情貫穿始終,卻暗含社會對人性的影響。張譯的演技真的很在線,看範電影的眼神比動作都有表現內容,劉浩存小小年紀就可以演得這麼到位,難能可貴!
  • 張藝謀拍《一秒鐘》的執念:膠片的轉動是最好聽的音樂
    拍攝《一秒鐘》,張藝謀基本啟用了經歷過膠片時代的老班底,《英雄》《歸來》的攝影師趙小丁和張藝謀20年合作了12部作品,白小妍自《紅高粱》擔任劇照師,與張藝謀合作31年,《千裡走單騎》《歸來》的編劇鄒靜之與張藝謀合作13年。張藝謀在《一秒鐘》拍攝現場。
  • 張藝謀親筆信獻給熱愛電影的人《一秒鐘》定檔11月27日
    由張藝謀執導,張譯、劉浩存、範偉主演的電影《一秒鐘》近日發布「慶祝歸來」版預告和一封張藝謀導演的親筆信,正式定檔11月27日全國公映。作為張藝謀導演睽違6年後又一部現實題材作品,電影講述了張九聲(張譯 飾)、劉閨女(劉浩存 飾)、範電影(範偉 飾)因一場電影結下的不解之緣。
  • 《一秒鐘》於膠片時代的回眸,張藝謀的獨家記憶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說由張藝謀執導的電影《一秒鐘》正在全國公映,膠片的譁啦轉動,帶出張藝謀創作生涯的第23部電影導演長片。該片依舊是張藝謀對文化展開追憶的風格,在懷舊的氛圍裡,膠片時代的情感瀰漫開來。
  • 《一秒鐘》歷經坎坷上映,張藝謀不愧是中國最好導演
    11月27日周五,中國內地電影市場迎來賀歲檔之前最後一個周末,共有9部新片上映,大盤當天報收7745萬元,張藝謀導演、張譯和範偉等主演的文藝片《一秒鐘》上映首日拿到2153萬元票房奪得單日票房第二名,好萊塢動畫片《瘋狂原始人2》1962萬元第三,《除暴》以2229萬元的微弱優勢逆襲奪冠。
  • 如何評價張藝謀導演的電影《一秒鐘》?
    張藝謀又一力作,電影《一秒鐘》即將與觀眾見面。預告片的熱度正盛,關於電影的紀錄短片也已推出。看完紀錄片,所長不由得內心升騰起一股暖流,電影製作的背後我們看到了張藝謀的用心還有以整個主創為代表的電影人情懷。
  • 電影《一秒鐘》是張藝謀導演最好的作品之一嗎?
    張藝謀導演的《一秒鐘》是一部什麼樣的影片,真的很難用一句話概括出來,有說這是繼他執導的《活著》、《歸來》後最棒的一部作品,但我覺得這樣說有些誇張了,因為部分「知情人」在解讀《一秒鐘》時都在談因「技術原因」刪掉的部分情節,亦或影片兩年後那一段被他們稱為補拍的情節,他們認為在看這部影片前只有了解這些
  • 張藝謀的電影《一秒鐘》,2點硬傷註定票房不會好
    上月27日開始上映的電影《一秒鐘》,是張藝謀回歸本心執導的一部文藝片。坐在國內導演頭把交椅的張藝謀,是《一秒鐘》對觀眾最大的吸引力。觀眾希望能通過大師看到好電影。即使是有中國最負盛名的導演張藝謀加持,還有演技備受肯定的演員張譯和範偉主演,也難逃票房的慘澹。不可否認,《一秒鐘》如張藝謀以往執導的電影一樣,色彩畫面是很有美感的,故事表達的主線感情——父女情,也是正面的,演員的演技也是精湛的,但是敵不過2點硬傷,票房也就無法飆起。該片第1硬傷:故事脫離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