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恩怨,宰相肚裡真能撐船嗎?君子就該一笑泯恩仇嗎?

2020-12-17 佳沛文化漫談

《漫談品析俗語文化》第10回

我們常聽老人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做人要大度一些,但老人又和我們說:「有仇不報非君子」,做人需要恩怨分明。這兩句話不是自相矛盾嘛!其實不然。俗語文化是我們先輩們一代一代總結的寶貴生活經驗,自然有其中的一定道理,今天就和大家聊聊這個話題。

從字面上解讀這兩句俗語

「宰相肚裡能撐船」一般形容一個人寬宏大量,不斤斤計較,其肚量很大猶如可以在裡面撐船,而「有仇不報非君子」出自原來的諺語「有恩不報非君子,有仇不報枉為人」,意思是恩怨應當還報。

俗語出處典故

「宰相肚裡能撐船」出自一個故事,宋朝的宰相王安石,因原配妻子早死,他在六十多歲時又娶了一個年輕的美嬌娘麗娘,由於王安石忙於國事無暇顧及忽略了美嬌娘,一次麗娘與僕人正在調情,剛好被王安石看到,想要去阻攔,又怕此事傳揚出去丟了宰相的面子。過了幾天王安石和麗娘一起賞月,

藉機勸一勸麗娘,就開口說道:「日出東來還轉東,烏鴉不叫竹竿捅;鮮花摟著殘棉睡,撇下乾薑門外聽。」麗娘一聽到這首詩就明白了王安石已經知道了自己和僕人的事情,於是就立刻跪下說道:「日出東來轉正南,你說此事已一年;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裡能撐船。」王安石看到麗娘已經知道自己的過錯,並且還用這麼巧妙的語言來應對自己,第二天,王安石讓麗娘和王璞遠走高飛。

「有仇不報非君子」出自《施公案》六四回:「天 虯面帶怒色,大叫:『施不全!今日大王有 句話問你:有仇不報怎麼講?』賢臣就知命 不遠矣。施公心忠,也不怕了,面無懼色答 道:『有仇不報非君子。」

從語境語義中解讀這兩句俗語

「宰相肚裡能撐船」,「有仇不報非君子」都是勸人的古語,勸人遇到過激的行為要心胸寬廣要忍讓下來,退一步海闊天空,方能成就大事!但事態發展因為你的過度忍讓,而是對方變本加厲時,就出現了「有仇不報非君子」。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都是這個道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都不是絕對正確的,樂觀地看待問題,要審時度勢,權衡利弊。

總結及感悟

不管是宰相肚裡能撐船。還是有仇不報非君子。我們都應該以實際情況而定。小事糊塗大事明白。任何時候我們要有正確的方向,要有一個正確的立場。「仇怨」是哪裡結成的?「仇怨」是人際交往中產生糾葛矛盾的終點,是無法退讓的終點。

因此在非原則問題或沒有損害切身利益時,如能以寬容之心對待他人所犯過失,就能化幹戈為玉帛,如果是原則性問題上,或忍到無路可退時,可以予以還擊,當然還擊也是在合法的範圍內。如同別人不當心踩了你一腳並向你道歉,難道你還要踩回嗎?

當然善惡恩怨需要分明,因為善惡有偏善正善之分,若行善心而使事成惡,則是偏;若行噁心而使事成善。所做之事如果已經觸犯了法律底線,不能看其可憐而將他放了,需要交由法律來懲戒教育使其真正改正,即使他恨你,也不幸是一件善事。

給大家說個故事,從前呂文懿宰相辭職歸鄉,有一鄉民因醉酒上前大罵呂公,呂公不為所動,認為他喝醉了不去與他計較。過一年,還是這人因醉酒犯了死刑重罪,呂公才後悔說道:「倘若當初與他計較,送官懲戒,也許今日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我當時心存善念,怕人誤為仗勢欺人,以致害了他!」這就是善心做壞事。

個人認為在生活中我們不免與人產生摩擦,同事,朋友,鄰居,家人,親戚都有可能會產生誤會;我們處事原則一般要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肚量,互相包容,有利於社會和詣,但對破了底線罪大惡極之事就要有仇不報非君子了,縱惡也就是犯罪。《尚書》云:有容者,德乃大。《周易》云:君子以厚德載物。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不知道大家對這句俗語「宰相肚裡能撐船,有仇不報給君子」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或見解?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如果您喜歡,請點讚關注!如果您覺得有用,請轉發分享給朋友。下回給大家給分享其他的俗語典故。

相關焦點

  • 宰相肚裡能撐船的三大生肖
    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是這個人非常大度,他們對什麼事兒都不在乎,也不會記仇,現在社會大家都想要跟這樣的人交往,就是因為他們的大度,不計小節。
  • 宰相肚裡能撐船!
    人們常常說到,宰相肚裡能撐船,形容一個人寬宏大量,不斤斤計較,但是還有下一句是,將軍額上能跑馬。這兩句一個將軍,一個宰相,都是用來表達心胸開闊,令人誠服的。那這兩句出自什麼典故呢?可能大家比較熟悉的都是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宰相指的就是著名的詩人王安石。當時的王安石中年喪妻,便娶了一個只有十八妙齡少女,名叫姣娘。因為王安石身為宰相,娶的姑娘肯定都是出身名門,相貌出眾,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但是王安石身為宰相,每天要忙於政事,即使回家也是半夜時分,有時候乾脆就直接不回家。
  • 你知道嗎?「宰相肚裡能撐船」竟然與被「戴綠帽子」有關?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話大部分是形容一個人寬容大度的品行,是一句褒義詞,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梗出自哪裡?究竟是出於什麼場景流傳出來的?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算得上是一位有所作為的宰相。那麼我為什麼要突兀地提到這位歷史上著名的宰相呢?他又和「宰相肚裡能撐船」有什麼關聯?難不成,這句話是出自他的故事?是的,而且王安石的「宰相肚裡能撐船」還和他被戴了「綠帽子」有關係!
  • 「宰相肚裡能撐船」說大人有大量,其實它還有上一句,卻鮮為人知
    在社會交往中,人們把心胸寬廣、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大將風度的人,用「宰相肚裡能撐船」來形容。那麼這句話的出處你知道嗎?它的前面還有一句更是經典,但卻鮮為人知。據記載「宰相肚裡能撐船」出自一個故事,是有關北宋時期的改革家王安石的。令人大跌眼鏡的是,竟和他的妻妾有關。
  • 「宰相肚裡能撐船」這麼有名,其實它的上一句更經典,卻少有人知
    引言:「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老話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意思就是一個人為人處世寬宏大度,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大人之風。比如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遇到寬容的人,都會用「宰相肚裡能撐船」能形容他。其實「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故事,出自宋朝的一次出軌事件。
  • 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
    妻子聽到,已知好事敗露,羞愧難當,但她有著現代女性的傲骨,迎著丈夫:「日出東來轉正南,你說這話夠一年,大人莫見小人怪,宰相肚裡能撐船。」王安石一聽,氣得三屍神暴跳,五靈豪氣沖天!但轉念又一想,自己歲近花甲,妻正值芳齡,這也是站著個茅坑不拉屎。乾脆成全他們罷了。畢竟寧拆十座廟,不破一樁婚。於是,便給了她千金,讓其改嫁。
  • 人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其實前半句更經典,不妨多看看
    人們常說:「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個故事出自宋朝的一次出軌事件。
  • 「宰相肚裡能撐船」中的「宰相」,究竟指的是誰?
    在中小學的時候,我們就學了許多成語、諺語,其中形容人的就有不少,「宰相肚裡能撐船」就是比較常用的俗語。它用來稱讚一個人的度量大,為人處世不斤斤計較,能以大事為重,沒有啥過不去的坎。既然此處提到了宰相,應該不是一種偶然,必定與古代的某位宰相有關,究竟指的是誰呢?他就是北宋名相王安石。
  • 從「宰相肚裡能撐船」的俗語看我們民族的價值觀
    作者:劉宏宇很小時候就聽過「宰相肚裡能撐船」這話。的是很小,以至於對這話不甚理解。因為既不知「宰相」是誰,也不明白「撐船」咋回事(因為生長在沒有河流的內陸城市),僅僅大概齊知道「肚」是哪裡,因而,也想當然地朦朧認為,知道「肚裡」是什麼地方。
  • 老祖宗留下的處世名言:宰相肚裡能撐船。上一句卻鮮有人知
    古人也為我們留下了許多有關為人處世的俗語,其中「宰相肚裡能撐船」就是最著名的一句,但是我們都知道這一句,那麼他的上一句是什麼你知道嗎?宰相肚裡能撐船這句話中的「宰相」其實說的是王安石。在王安石60歲的時候,娶了一位年輕的小妾。這位小妾的容顏自不用說,自然是貌美如花。
  • 「看故事 學管理-1」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故事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今天講一個宰相肚裡能撐船的故事。有一天,宰相去理髮。這理髮師可能是接待大人物過分緊張,在修面的時候,一不小心,把宰相的左邊的眉毛給刮掉了一半。這即便是咱們普通人,眉毛被刮掉也必然會大發雷霆,更何況宰相這樣位高權重的人。理髮師驚恐萬分。但是,大家都知道,理髮師雖然沒啥文化,但是,行走江湖,這聰明勁還是有的。所謂情急生智。
  • 【歷史故事】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典故
    後來,有人贊蔣琬「宰相肚裡能撐船」。歷史還有「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典故,也是來源於對呂端氣量的一種讚譽。據傳呂端在相位的時候,曾遭奸臣陷害,被削官還鄉為民。呂端得旨後二話沒說,便和書童背上行囊,挑上書籍,離開京城上路向家鄉走去了。
  • 「宰相肚裡能撐船」怎麼來的?得知典故後,很多人都尷尬了
    俗語中,一般形容一個人大人有大量,大都會用「宰相肚裡能撐船」來形容某人。那麼,它是怎麼來的?其中的「宰相」指的是誰?其實,歷史上「宰相肚裡能撐船」主要有2個典故。第一個是說一位年近古稀的老宰相,娶了18歲的彩玉當媳婦。
  • 呂端,一位博學的宰相,寬容待人才有了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典故
    呂端,一位博學的宰相,寬容待人才有了宰相肚裡能撐船的典故歷史上有那麼一位宰相,給我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有句話說宰相的肚子裡可以撐船。其實說的就是呂端。當呂端回到家裡的時候,很多人正在他家門口,因為他的弟弟正準備要結婚了,當地有很多的豪紳們都來赴他們家的約,看到了呂端之後,都非常客氣的拜呂端,這個時候,呂端就說,我已經不是宰相了,我現在是回來當普通老百姓的。這個時候所有的豪紳們的臉色忽然就變了,有的甚至還想要把之前送的禮物給拿回去。這個時候,忽然傳來了聖旨原來是皇帝忽然之間來請呂端回到朝廷裡去繼續當宰相。
  • 上聯:「宰相肚裡能撐船」人人皆知,下聯卻少有人知
    上聯:「宰相肚裡能撐船」人人皆知,下聯卻少有人知我們中華民族,發展了上下五千年,這是一段非常長的時間,在這段歷史長河中,我們的前輩們一直在生活的過程中積攢生活經驗,他們會把這些經驗通過各種的文化形式努力流傳下來,可能是通過俗語的形式,或者是諺語的形式,還可能是歇後語的形式,還可能是打油詩的形式,或者是順口溜的形式,還可能是對聯的形式,總之都是民間非常接地氣的表達方式,這樣的文化形式也比較容易傳播
  • 成全出軌小妾,贈送金銀,寬容大度,王安石宰相肚裡能撐船
    這裡是宋朝宰相王安石的府邸外,王安石手拿白銀千兩,轉贈給了自己的小妾姣娘,並成全她和自己的僕人成親,一起生活,遠走他鄉。這是怎麼一回事呢?俗話說:殺父之仇,奪妻之恨,這是最讓人不能容忍的事,王安石怎麼這樣無動於衷,還出手相助呢?
  • 恩怨分明,睚眥必報:秦相範雎,說好的宰相肚裡能撐船呢?
    「宰相肚裡能撐船」是一句俗語,一般形容一個人寬宏大量,大人有大量的意思。倡導為人處世要豁達大度,待人處事要仁慈。史記記載,範雎封相後,「一飯之德必償,睚眥之怨必報」,恩怨分明,睚眥必報,快意恩仇,快意人生。幸運的是,範雎知道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急流勇退及時,個人善終,但是給秦國造成的損失,並沒有因為範雎的隱退而磨滅,歷史給了中肯的紀錄。
  • 宰相肚裡能撐船,宰相到底是誰?撐的是什麼船?
    宰相肚裡能撐船,宰相到底是誰?撐的是什麼船?從我們開始上學到現在,通過老師教的和自己平常在生活中積累了很多的詞語,用來形容人和事的都有。這個時候當我們遇到一些事情時,都會告訴自己要大度,不要隨便和別人計較。這個時候我們肯定都會把自己比作宰相,那麼我們為什麼要把自己比作宰相呢?
  • 「宰相肚裡能撐船」講得是誰?得知典故後,很多人都尷尬了
    常言道,一般描述一個人的大人多,大多會用「宰相肚裡能撐船」來形容人。那它是如何產生的呢?這「宰相」指的是誰?事實上,在歷史上,有兩個主要的典故可以用來指代「相國」。首先是說一個年近古稀的老宰相,娶了十八歲的彩玉為妻。
  • 「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是誰?知道這個典故後,不敢再用了
    「宰相肚裡能撐船」原本是什麼意思?在文學史上,王安石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美譽,在政治上,貴為參知政事,當朝宰相。王安石的人生可謂是春風得意,可也難免後院起火。他中年喪妻,後來娶了一個妾氏喚作姣娘。他氣得火冒三丈,舉拳就要砸門捉姦,但是就在即將爆發的那一刻,他令人費解地冷靜下來,想到自己是堂堂當朝宰相,為自己的愛妾如此動怒實在犯不上。他把這口氣咽了回去,轉身走了。不料,沒留神撞上了院中的大樹,一抬頭,見樹上有個老鴰(guā)窩。他隨手抄起一根竹竿,捅了老鴰窩幾下,老鴰驚叫而飛,屋裡的僕人聞聲慌忙跳後窗而逃。事後,王安石裝作若無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