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大型醫療設備——重慶「智造」海扶刀®入藏國家博物館

2020-12-24 華龍網
全球首臺體外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中國首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大型醫療設備海扶刀®獲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22日15時訊(首席記者 黃宇 實習生 石若琳)今(22)日,全球首臺體外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中國首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大型醫療設備海扶刀®獲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當天下午,捐贈交接儀式在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舉行。

海扶刀®第一發明人王智彪教授。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這臺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於1999年6月進入臨床,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投入使用,至2004年8月共保器官治療良、惡性實體腫瘤574例。之後,該設備結束臨床疾病治療,轉至原重慶醫科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現生物醫學工程學院)繼續用於基礎實驗研究,2016年6月正式退役。

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我們的研究在當時是個全新領域,世界上沒有同類型成功的案例及資料可供借鑑,遭遇了很多困難。」首臺海扶刀®設備總設計師王芷龍說,超聲波需要聚焦多少倍才能精準消融腫瘤組織且不傷及器官,採用什麼樣的臨床方案才能儘可能地規避副作用,都是團隊需要破解的難題。

這臺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於1999年6月進入臨床,2016年6月正式退役。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 石濤 攝

此次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海扶刀®,是重慶市首臺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大型醫療設備,代表著重慶在醫療領域的原始創新技術研發水平。海扶刀®第一發明人、超聲醫學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王智彪教授介紹,該設備實現了體外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從0到1突破,實現中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大型醫療設備從0到1突破的成果,且始終保持全球領先。

「進入國家博物館,不僅是代表著對我們原始創新能力的認可,也是對無數從事科技研發人員的認可和鼓勵。」王智彪教授說,「通過國家博物館這一平臺,將會有更多學生看到中國的原始創新作品,激發更多人投身到科技創新中來。」

目前,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已取得41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準入,出口到英國、德國、韓國、新加坡等28個國家和地區,良惡性腫瘤的治療量已超過17萬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hualongbaoliao,報料QQ:3401582423。)

相關焦點

  • 「重慶造」的驕傲!國內首臺大型醫療設備海扶刀入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12月22日,在重慶兩江新區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舉行了海扶刀設備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交接儀式。中國首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大型醫療設備海扶刀正式獲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首臺海扶刀設備的總設計師王芷龍介紹,目前海扶刀設備已經被世界上很多國家所採用,將來會像CT、磁共振等其他醫療設備一樣,普遍成為醫院診療疾病的大型醫療設備。而進入中國國家博物館的這臺海扶刀設備使我們人類免受手術的傷害,是時代的產物,醫學文明的進步。醫學發展從「大創」到「微創」,從「有創」到「無創」。
  • 「海扶刀」入藏國家博物館 展重慶醫學原始創新力
    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 鄒樂攝人民網重慶12月23日電(陳琦、黃軍) 12月22日,重慶兩江新區超聲醫療國家工程研究中心舉行了「海扶刀」設備捐贈中國國家博物館交接儀式。這標誌著全球首臺體外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中國首臺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大型醫療設備「海扶刀」獲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捐贈給中國國家博物館的此臺「海扶刀」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於1999年6月進入臨床,在重慶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投入使用,至2004年8月共保器官治療良、惡性實體腫瘤574例。
  • 海扶攜新品亮相第83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
    (CMEF)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舉行。聚焦超聲治療領域的頭部企業重慶海扶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扶醫療」)攜多款海扶®聚焦超聲治療設備亮相。  19日上午,海扶醫療舉行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全球首場新品發布會。海扶刀®JC300型聚焦超聲腫瘤治療系統可用於治療子宮肌瘤、乳腺纖維瘤、肝癌、胰腺癌、乳腺癌、骨腫瘤等多種良惡性疾病。
  • 中關村精雕智造科技創新中心落地門頭溝園
    近日,北京中關村精雕智造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關村精雕智造中心該中心將在中關村門頭溝園建設約6500平米的產業服務基地,整合京津冀具備智造能力的企業,服務有智造需求的科技型企業,招引聯盟企業和會員企業共同發展。 中關村精雕智造中心發揮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精雕)的優質資源,構建創新製造的服務網絡。
  • 北京中關村精雕智造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成立
    10月14日,由區國有企業北京京西鑫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京西鑫融)聯合北京精雕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北京精雕)共同出資建設的北京中關村精雕智造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下稱精雕智造中心)在門頭溝區正式成立。
  • 重慶大足:稅惠助力企業「智造升級」
    但重慶大足高新區的施密特電梯有限公司「絕地反擊」,通過生產換線的智能化改造,研發推出針對疫情的創新產品,不僅克服了疫情的不利影響,還實現銷量倍增的「逆風翻盤」。  「我們引進德國華格納爾全自動噴塗生產線,推出集免接觸呼叫功能、空氣潔淨功能、安全預警功能等於一體的防疫電梯,能有效降低乘客病毒交叉感染風險,深受市場青睞。」 施密特電梯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孔宏偉介紹。
  • 「智·創 設計創新,引領智造」工業設計展「引爆」第十二屆加博會
    本屆「工業設計展」以「智·創 設計創新,引領智造」為主題,展未來設計趨勢,探索未來製造業生態。以創新設計驅動,助力製造業產業創新升級發展,實現「設計+科技」、「設計+製造」的良好工業產業鏈對接。「工業設計展」分為智能製造展區、智慧醫療展區、經典產品展區、航空航天體驗展區四大展區,一方面,搭建起加工貿易企業與設計企業對接合作的橋梁,增強工業設計成果轉化,從而帶動製造業的創新升級發展;另一方面,立體化、多維度地推廣優秀工業設計,體驗工業設計新品,讓更多市民朋友感受到工業設計的魅力與設計創新帶來的便利。現場更是搭建沉浸式3D直播系統,讓現場參展企業展開在線直播。
  • 央視開年大型紀錄片《智造美好生活》破圈層傳播激勵人心
    這個元旦,央視開年大型紀錄片《智造美好生活》刷屏社交網絡,獲得了全國觀眾的高度稱讚。截至目前,《智造美好生活》在全網的播放量已近百萬次,在融媒體深度發展的今天,得到了觀眾、網友的廣泛參與。當代新科技、新發明引領中國人的生活美好升級、夢想實現的溫暖故事,通過《智造美好生活》娓娓道來,既有國家發展的視野高度,又有科學家精神的智慧深度,更有美好生活的人性溫度。在紀錄片不斷創新升級的今天,《智造美好生活》兼顧了「講好故事」與「跨界傳播」兩個關鍵要素,成為了開年屏幕上一道靚麗的風景。
  • 機械設備行業:順周期與智造升級
    來源:國海證券 範益民重視順周期和智造升級的投資機會冠病毒肆虐,給全球各國的生產和生活均帶來了重大影響,國內率先走出疫情影響,下遊的復甦帶來順周期投資高景氣。另一方面由於疫情的影響,對生產方式提出了考驗,更多行業對智造升級產生需求。國內製造業正處於轉型升級時期,製造業升級將給行業帶來廣闊市場空間,維持行業「推薦」評級。重點推薦景氣明確向上順周期的工業自動化、光伏設備、鋰電設備、智能物流裝備等板塊;受益於自主可控及新基建方向城軌裝備等細分領域。
  •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藏明代金銀器首飾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收藏有數百件古代金銀器,其中明代金銀器具有一定特色,種類主要包括飾品和器皿,另有少量金箔與銀錠。本文主要對簪釵、耳環一類飾品進行賞析。末署「歲在戊申仲冬吉日造」。釵首構圖設計精巧,揚之水結合銘文稱其為「瀛洲學士圖」,認為其源自《新唐書》卷一百二《褚亮傳》中提到的唐太宗為秦王時在秦王府設十八學士的故事,閻立本還曾奉命作《十八學士寫真圖》,褚亮作贊,一時成為盛事。「瀛洲學士圖」在元明時期成為工藝品中的流行題材,或為樣式圖之一。
  • GE醫療與國藥集團續籤戰略合作
    同天,GE醫療全新超高端256排Revolution CT生產線也在位於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GE航衛工廠正式投產,GE醫療與國藥集團續籤戰略合作,旨在共建更強大、更全面、更具針對性的先進醫械智造產業基地。航衛通用電氣(GE航衛)是GE醫療在華的第一個合資企業,於1990年開始布局,1991年創立。
  • 「融資中國」華大智造科創板IPO,估值220億,40+機構入場
    募集資金將投向華大智造智能製造及研發基地項目、基於半導體技術的基因測序儀以及配套設備試劑研發生產項目、華大智造研發中心項目、華大智造營銷業務中心建設項目、華大智造信息化系統建設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華大智造此前被外界熟知的是其基因測序儀業務,排在國內基因測序設備上遊TOP3。
  • 創新戰疫:廣東智造的科技攻防戰
    「海外一些國家找到我們,這一實驗室模式有望『走出去』。」汪建說。時隔多年後,比亞迪總裁王傳福再次扎到生產一線,盯著口罩生產線上馬、開工。僅用7天,比亞迪完成口罩機生產設備研發製造,目前日產口罩500萬隻,一躍成為全球最大的量產口罩工廠。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在這場科技戰疫的攻堅面前,粵企軍團加速奔跑,闖關奪隘。
  • 深讀智博會|上篇·「重慶智造」逆勢上揚之謎
    為把握這個時代「風口」,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製造強國,加快發展先進位造業,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費、創新引領、綠色低碳、共享經濟、現代供應鏈、人力資本服務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智能化,由此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
  • 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為何「花落」深圳?
    為加快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國務院的工作部署,廣東省、深圳市不斷加快高性能醫療器械領域創新平臺建設。日前,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獲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組建。2020年4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批覆同意廣東省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升級為國家高性能醫療器械創新中心(以下簡稱創新中心),以深圳高性能醫療器械國家研究院有限公司為依託單位開展組建工作。
  • 機器人造出新能源汽車 駐華外國媒體記者點讚重慶智造
    12月18日,2020走讀中國·感知重慶駐華外國媒體參訪團走進位於兩江新區的金康汽車智能工廠,見到了眼前這一幕。駐華外國媒體點讚重慶智造走進這間智能工廠,最直觀的感受就是無論在哪個車間,到處都是機器人的身影。
  • 5家重慶企業喜獲第九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全國賽優秀獎
    通過創新要素的整合,聚集了130餘位來自全國知名投資機構、科研院所、大型企業的大賽評委導師,與上千家企業建立輔導服務,形成了「創業大賽+創業導師+專業孵化+創業投資」的全鏈條孵育模式,建立了龐大的創新資源服務庫。
  • 北京中關村精雕智造科技創新中心在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掛牌成立
    北京中關村精雕智造科技創新中心在中關村門頭溝科技園掛牌成立
  • 海爾智家、東軟載波……青島擬支持133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建設
    青島海信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青島瑪斯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青島菲優特檢測有限公司青島華仁太醫藥業有限公司青島元信檢測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普瑞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青島陽光匯元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康立泰藥業有限公司青島諾安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青島浩大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最新排名,誰更強?
    3、重慶醫科大學根據「大學生必備網」提供的「2019重慶醫科大學錄取分數線」可知,重慶醫科大學在重慶理科最高錄取分數線為642分,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98分,省控線為525分,平均分為611分;文科最高錄取分數線為612分,最低錄取分數線為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