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這次,你看懂新海誠了嗎?

2020-11-21 迷影咖啡

文&編:綠麥

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醞釀三年。宣傳語「有一種陪伴,是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勾起了不少人的情懷。

整個電影看下來,只能感嘆新海誠不愧有「壁紙狂魔」之稱,《天氣之子》中場景的刻畫和塑造依舊精緻,每一幀畫面都很養眼,唯美得令人驚嘆。《言葉之庭》的雨、《秒速五釐米》的坡道、《你的名字》裡的神社,大量真實的城市景觀,在《天氣之子》裡都通過電腦3D的CG動特效進一步再現。水滴打在地面上彈起後的晶瑩剔透,以及天空的波瀾壯闊無不讓觀眾感受到了觀影的快感。RADWIMPS的音樂很動聽,對帶活劇情的發展功不可沒,能讓人身臨其境,仿佛置身於二次元的幻想世界。

與3年前《你的名字》一脈相承,《天氣之子》依然是帶有神話色彩的日式純愛電影。

電影《天氣之子》設定在東京一個氣象變化混亂的時代,偶然在東京相遇卻又被命運操控的少男少女,決定選擇屬於自己的生活方式。男主帆高為了逃離父母,擺脫原來令人窒息的生活而離家出走,獨身一人來到東京;女主陽菜作為連接上天與人間神意的天氣巫女,能憑意念控制天氣,將雨天變晴天。從這樣的人物設定來看,這又是一個關於治癒與被治癒的唯美愛情故事。但導演似乎又不僅僅滿足於這樣的人物設定,想要在童話中植入現實這一元素,那這個唯美的童話愛情故事還能講好嗎?

男主帆高
女主陽菜

劇中的帆高會為了陽菜放棄整個世界,裡面的成人圭介和夏美會為了全人類而放棄陽菜卻又無奈自責,這是因為成人在很多事情上懂得如何權衡利弊。我覺得這或許是新海誠對於少年的一個思考,少年的時候,擁有勇氣,卻缺乏理性;成年的時候,擁有了理性,卻缺乏了勇氣,每個人都會在得到的同時又失去。其實這個世界從來就沒有動畫裡那種假想而又奇幻的完美溫情,現實中的叛逆會引發尖銳的矛盾,甚至流血的代價。拋開劇情邏輯性,這樣處理結局還是比較符合16歲少年帆高衝動的心性。

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天氣之子》的結局,它沒有落俗套,給電影一個非常完美的happy ending——女主通過控制天氣的變化、和男主一起手牽手最後一起去拯救世界,多麼遂人心意。但結局卻是,東京連下了三年大雨,半個城市被淹,有種瀕臨末世的感覺。這讓不禁讓人想起了當年那部被罵「瑪麗蘇」的《大魚海棠》,女主椿愛上了為了救她而死去的人類——鯤,為了救他,女主讓整個村子面臨危機。《天氣之子》裡的劇情和它雖然不一樣,但同樣也存在著讓人詬病的一個點,那就是當男女主角之間的小愛情與世界存亡這種大問題扯在一起時,不考慮現實因素的話,就會產生兩極分化的評價。

心疼wuli湫哥哥

我只能說,如果非要站在道德的制高點去評價這樣的行為是沒有意義的,就像「有軌電車悖論」,沒有人能去比較一個人的生命和五個人的生命哪個更重要,關鍵在於每個人的選擇不同。

槽點1:劇情不夠嚴謹

我可以理解一個16歲少年的幼稚與衝動,但男主逃離警局的情節以及在神社祈禱神聽到他的神意,把女主救了下來的情節未免真的令人迷惑,能一個人毫無阻攔地衝出警局太過隨意,而且也不是誰都是能被上天選中作為傳達神的旨意的人,故事情節有點荒誕甚至禁不起推敲,也許故事一向不是新海誠的優勢。當新海誠講一個唯美童話的時候,我們不會深究它的合理性,所以並不會把邏輯和動機設定過分套入,就像《你的名字》。以雙時空為敘事線索,以彗星撞地球為一個時間軸,上演了靈魂交換和穿越時空的好戲,並藉助日本民俗文化中的神秘,使得這一切成為可能。

《你的名字》

而《天氣之子》不同,當導演想把「天氣」作為主題,展現對現實世界的觀察與思考時,而又不僅僅把它當成唯美童話時,情節又禁不起推敲,就連最後東京遭受的暴雨也只是用一個鏡頭和用心情糟糕來帶過,給人一種荒誕現實的感覺。

槽點2:男女主感情脈絡倉促

既然是打著"唯美純愛"的口號,那男女主最後的感情戲應該是劇中的高潮部分。看過新海誠之前的電影能感受到,他擅長於用日常觸手可及的感情以一種細膩的方式表現出來。但是在這部劇中,男女主之間互相牽掛的感情戲處理得不夠細膩,情感升華方面沒有感同身受的衝動,還不如單聽音樂來得煽情。

也許是少了點愛情的共鳴,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結局後半段這裡仿佛只有男主撕心裂肺、決心想要救出女主的鏡頭,女主此時仿佛不存在,男主奮不顧身的感情固然令人感動,但如果添加一些女主對男主的牽掛,兩相呼應或許會更好。

男主去救女主

印象最深的就是《秒速五釐米》裡,男女主即使因為時間的距離錯過了彼此,但他們仍然做著同樣的夢,回憶著13歲的自己,深信能再次一起在雪地裡行走、看櫻花。最後兩人在軌道上擦肩而過,我們也能痛徹心扉地感受到他們之間的遺憾與錯過。就像是一首散文詩一般,即唯美又悲情,最後用留白來填充觀眾們對於晦暗情感的共鳴。如果導演是想鉤織更複雜的情節結構卻忽略了情感的醞釀的話,那便會喪失了他電影本身的獨特風格。

《秒速五釐米》中擦肩而過的男女主

《天氣之子》也許並不太完美,也不一定能符合所有人的審美。因為遺憾總會存在。而對於現實中絕大多數的人來說,如果改變不了世界,就改變自己的「小世界」好了。

>>>更多精彩,盡在迷影<<<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你真的看懂了嗎?
    新海誠的動畫新作《天氣之子》在還沒上映時就已經成為了熱門話題。由此可見觀眾們對《天氣之子》的期待。然而這樣一部可以說是萬眾期待的影片,上映之後收穫的評價卻是兩極化的。豆瓣評分僅7.1分。以天氣起名的《天氣之子》,大自然的壯麗,被新海誠用他的畫風語言描繪得非常唯美,尤其是本片有很多天空,光影和城市結合的大空鏡畫面,每一幀都可以當壁紙用。
  • 豆瓣評分7.1,新海誠做錯了什麼讓《天氣之子》評分慘澹?
    《天氣之子》是由日本動畫監督新海誠執導的動畫電影作品,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並於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大陸上映。這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也是他的第七部及進入令和時代後的首部動畫電影,更獲得代表日本角逐第92屆奧斯卡最佳國際影片獎的資格。
  •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除了愛情,你還看懂了什麼?
    最近,《天氣之子》又火了一把,為什麼叫『又』,因為這部動漫是去年在大陸上映的。這部動漫延續了新海誠一貫的風格,少男少女的純真愛情。因此很多網友從這個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評價。有人說男主自私,為了賺錢,讓陽菜做晴女的工作(其實當時男主還不知道晴女的宿命)。有人批評男主在女主與東京之間選擇了陽菜。
  • 新海誠的《天氣之子》,除了愛情,你還看懂了什麼?
    最近,《天氣之子》又火了一把,為什麼叫『又』,因為這部動漫是去年在大陸上映的。這部動漫延續了新海誠一貫的風格,少男少女的純真愛情。因此很多網友從這個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評價。有人說男主自私,為了賺錢,讓陽菜做晴女的工作(其實當時男主還不知道晴女的宿命)。有人批評男主在女主與東京之間選擇了陽菜。
  • 你真的看懂新海誠了嗎?深度解析《天氣之子》:絕不是爛片
    當天空將你我分離,我對你的愛還能做些什麼嗎?十一月一日,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國內上映。在此之前,這部作品已經在日本斬獲140億日元票房,成為年度票房冠軍,代表日本提名第九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篇」和「最佳國際影片」兩個獎項。新海誠也成為了日本繼宮崎駿之後唯一一位連續兩部作品票房破百億的導演。
  • 《天氣之子》藏了6個《你的名字》彩蛋,可新海誠這次真令人失望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11月1日在內地上映,票房和口碑差強人意。《天氣之子》上映3天票房超過1.5億,預計總票房過3億。《你的名字》2016年在內地收穫了5.75億票房。《天氣之子》豆瓣評分7.1,遠不如81萬人打出8.4高分的《你的名字》。
  • 《天氣之子》新海誠電影壁紙,為了心中那個夢,我們揚帆起航
    #《天氣之子》是由新海誠執導的新電影,由醍醐虎汰朗與森七菜擔任主要配音,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2019年11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天氣之子》新海誠不管晴天還是雨天,我只是想和你相遇。——《天氣之子》新海誠天空比大海還要深,是個未知的世界。
  • 天氣之子短片出現你的名字!新海誠老師你調皮了
    還有半個多月,新海誠的新劇場版動畫《天氣之子》就要在日本上映了,按照現在國內對於劇場版動畫的重視程度,尤其是新海誠這一為人們所熟知的導演,應該會很快的就引進國內。參考《你的名字》花了三個月多一點就引進國內,另一部打著新海誠名號的《煙花》花了三個半月引進國內。我相信天氣之子只會更快不會更慢。
  • 《天氣之子》的「小心機」,你看懂了嗎?
    有人質疑《天氣之子》中,帆高選擇陽萊放棄東京是自私任性的選擇。然而作為一向喜歡散文式、小清新風格的新海誠又想通過作品表達什麼呢?前面這種說法並不夠準確,一是帆高選擇陽萊並不代表他想毀掉東京;其二,帆高沒有資格替陽萊決定她的生命價值;其三,帆高沒有能力改變東京多年「不正常」的雨,但他有權利發自內心去挽留一條生命。
  •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講什麼故事?來看看官方怎麼說
    來了來了來了,新海誠終於回來了,這次不再是拿著新海誠當噱頭的東西了,而是實實在在的乾貨。新海誠帶著他的《天氣之子》將於明天七月和大家見面,不過那個時間是日本上映的。不過,關於國內是否會上映,我覺得可能性很大,畢竟《你的名字》在國內是成功的,只是批量以《你的名字》作為噱頭的動畫都有點撲街吧。看海報,很美!就是新海誠的味道。至於會講一個什麼樣的故事,還很模糊,我們來看看官方怎麼說吧。(截圖來源《天氣之子》官網。)首先第一張截圖:這張截圖來源於「story」的一欄,你們能夠看懂麼?
  • 電影推薦:新海誠《天氣之子》,我不怕與世界為敵,只要你在就好
    #欣陽影評 | 新海誠電影系列第一期《天氣之子》「那個曾經不顧一切奔向你的少年,是丟給了回憶,還是丟給了無可奈何。」新海誠這個名字,你應該不陌生。風靡全球的動畫片《你的名字》就是他筆下的世界,更是目前除了吉卜力工作室作品之外,唯一超過百億票房的日本動畫電影。總是圍繞著奇幻的色彩、青澀的記憶,新海誠這部新作也延續了同樣的溫度。
  • 為什麼說《天氣之子》這次有點俗氣?
    《你的名字。》之後,新海誠大抵是在中國電影市場奠定了一定的地位,本以為這次可以為我們帶來一點新奇的東西,誰知道這次《天氣之子》似乎讓我們有所失望,難道真的是因為希望太大所導致的失望就越大嗎?
  • 《天氣之子》:我們為什麼喜愛新海誠?
    遊戲般的碎片化敘事昨天去看《天氣之子》了。在影院裡看天氣之子的時候,看新海誠的時候,總是頭皮發麻。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上一次在大陸的影院見到新海誠是在《你的名字》。新海誠是個小說家,也是個喜歡悲劇的導演。眾所周知的是,所有畫面可以稱之為壁紙的電影,是新海誠的特色。然而在畫面之外,我們讀懂了新海誠的哪些呢?
  • 你的手機電腦又有新壁紙換啦!因為新海誠的《天氣之子》來啦!
    新海誠的電影,總是那麼特色鮮明,又讓人充滿期待。這不,在馬上就要到來的11月1號,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就要上映啦!準備好給你的手機更換新壁紙啦嗎?迫不及待啦嗎?阿聰這就先給各位讀者老爺介紹介紹這部電影的相關背景哦~(先解解饞啦~)一、百億票房,口碑炸裂,日本年度票房冠軍!《天氣之子》早在7月19日便已在日本上映。
  • 《天氣之子》真的不如《你的名字》嗎?新海誠聽到會打你的
    隨著藍光BD的發售以及即將上線網絡平臺的預告,時隔了近一年之久的《天氣之子》又將重新回到了我們的視野當中,自然,導演新海誠的上一部現象級作品也一定會重新被提及,電影首映直到現在的這段時間內,除了電影之外,我還詳讀了《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的原作小說和外傳作品。
  • 2刷《天氣之子》的一些感悟,新海誠:果然在骨子裡還是個小清新
    天氣之子11月1日登陸國內院線,比日本完了差不多半年的時間。最近許許多多的人說著【跟你的名字相比,浪費了3年的等待】,我為了負責,今天2刷了這部新海誠第七部大電影。一些在這次觀影之後的感悟今天就分享給大家。哦對!全程含劇透,不想被劇透請先去電影院觀看一下,《天氣之子》並不是連二、三十元電影票都讓人覺得浪費的影片,這點我還是能保證的。
  • 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
    今天來和你們討論討論這部電影——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我懷著忐忑的心情寫下了這篇影評,僅限於個人的觀感,畢竟也沒什麼專業性~首先從直觀感覺來說,場景畫得真的好看,畫者對於天空的層次感和光線色彩的掌握已經到了很高的程度。
  • 你是《天氣之子》的觀眾嗎?簡評《天氣之子》
    而本期我們要談的動畫,在本質上和《種命》非常相似——《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BD於2020年5月27日發售,B站於2020年7月21日開放了web版放送。所以我寫這篇推送的時候,只要對這部電影感興趣的應該都看過了。
  • 《天氣之子》發布會 新海誠:有《你的名字》彩蛋
    《天氣之子》發布會 新海誠:有《你的名字》彩蛋 時間:2019.10.28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瑞克特 分享到:
  • 天氣之子:比《你的名字》更能詮釋新海誠所憧憬的愛情!
    三年後,新海誠的全新作品《天氣之子》終於來了,而這次官方又搬出了「一起看吧」的宣傳語。那麼這一次誠哥能否重現《你的名字》的輝煌呢?先說結論吧,《天氣之子》是一部比《你的名字》更具新海誠風格的電影,細膩寫實的畫風,勇敢表達愛情的男女主,動聽的音樂,讓你一看就會覺得,這一定是誠哥的作品。如果你是新海誠的粉絲,那麼這部《天氣之子》絕對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