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氣之子》又火了一把,為什麼叫『又』,因為這部動漫是去年在大陸上映的。這部動漫延續了新海誠一貫的風格,少男少女的純真愛情。因此很多網友從這個角度對這部作品進行評價。有人說男主自私,為了賺錢,讓陽菜做晴女的工作(其實當時男主還不知道晴女的宿命)。有人批評男主在女主與東京之間選擇了陽菜。
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對此小編不作評價。小編想說的是我們可以嘗試從另一個角度來理解這部動漫——人與自然。
影片一開頭,東京便已經在下著大雨,按照故事裡的傳說,只有晴女獻祭,這種惡劣天氣才會停止,不然,雨就會一直下。影片中陽菜是天選之子,不,是天氣之子,作為晴女,她的命運便已註定。
但,仔細想想,你就會發現問題,陽菜真的有義務去完成晴女的使命嗎?細心的網友可能發現了,在陽菜成為晴女之前,東京便已經連日下雨,並且還是上天將陽菜引到鳥居,當時陽菜祈禱的也是希望天晴,好和母親再去一次去公園。陽菜成為晴女,完全是上天作弄,東京連月暴雨也與陽菜無關。
那麼問題的關鍵就不在陽菜了,而在於東京為何會連月暴雨。
其實影片中已經給出了答案。
一處是須賀夏美與須賀圭介去採訪一位老者。老者道出晴女的傳說之後,講了一段話,「天氣本來就是上天的心情,不能根據人類的適應與否推斷是正常還是異常,我們人類只是暫時居住在天地之間的一群過客而已,為了不被甩拖而緊緊地抓著這片土地,過去的人們都非常明白這個道理。」過去的人們都非常明白這個道理,那現在呢?新海誠或者說新海誠團隊想表達的意思就不言而喻了。
另一處是男主畢業後去東京找陽菜時,在東京與老奶奶的一段對話。
「對不起」
「你為什麼要道歉啊?」
「沒什麼」
「你知道嗎?東京這一帶原本就是大海,好像直到大約200年前都是大海呢,聽說江戶本身就是一個海灣,只是被人類和天氣一點點變成這樣了。所以說啊,我想現在只是重新回到了原點而已。」
現在,意思就更明顯了,人們人為改變了東京一帶,東京下暴雨只是大自然為了將其變回原樣的一種方式而已,陽菜也只是人類的犧牲品。
看到這,網友們有沒有聯想到什麼?一部分人犯的錯卻要另一部分人來承擔。有沒有想到去年的「氣候移民」?有沒有想到全球氣候變暖?日本本就屬於島國,全球氣候變暖導致海平面上升、氣候變化的苦肯定吃了不少。一部好的作品是要映射現實的,所以,把《天氣之子》看作新海誠團隊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思考也未嘗不可。
各位網友對此有什麼看法,或者有什麼新角度來解析《天氣之子》這部作品,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