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這句話: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這是道德經七十八章老子<春秋>)在職場裡的現狀很受用。
譯文:遍天下再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弱了,而攻堅克強卻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勝過水。弱勝過強,柔勝過剛,遍天下沒有人不知道,但是沒有人能實行。所以有道的聖人這樣說:「承擔全國的屈辱,才能成為國家的君主,承擔全國的禍災,才能成為天下的君王。」正面的話好像在反說一樣。

1.老子借用水的柔弱代表著柔克剛的道理,在職場是符合現狀的。
在職場上工作的優秀人士,都是堅持如一的為人原則,對工作的態度也是精精業業、踏踏實實、始終如一的忘我精神,就如同水滴穿石一樣的每天堅持著,對堅固的、頑強的困難是抵擋住的,老子借用水的寓意,來比喻「道」與「德」的互為關係,如果沒有德,我們就不能如此形象地了解道的理念。這就是德與道的關係。水雖然軟弱無力,但堅韌剛強,每天都是水滴穿石。為此認為職場的優秀人士都是堅強的好職員。他們每天的進取心如水滴穿石一樣的堅韌不拔的工作著。

2.天下沒有比水還柔弱的的,任何攻艱克強的東西沒有勝過水。
世上沒有其它的可以替換水的了,也沒有比水更強有力的東西去換掉的,世人皆知以弱勝強、以柔克剛的道理,但是無從適事主要是,有的一時逞剛強忘卻了永久的平和之心。其實是因為老子的思想告誡在職場上工作的人員,要有堅韌的、柔弱持久的、堅持這樣就能由弱勝強。持續不斷的努力充電學習,如同雖是軟弱的、但始終堅持如一的,那樣的積攢力量是不同而語的,並不是去用蠻力為一時的衝動攪了自己的局,縱而使平和之心的內心平靜會失去守衡。就不會由弱勝強、由柔克剛了,在職場上就是一個堅持不懈的點點滴滴,比如柔弱的水一樣積蓄力量,施展各自己才華,做好自己的工作。

3.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能承擔全國的屈辱,即能成為國家的君主,能承擔全國的禍災,即是能成為天下的單主。這句話用到職場上是老子告誡職場人員要有擔當,懂得負責任不能像是膽小怕事的人沒有擔當怎樣在職場立足呢?所以說覺得些句話對職場工作人員是很有說服力的,目前現狀就職場工作人員不混天度日,就像一國之君主一樣為工作盡心盡力,無論是工作上的難點和錯失的責任要有用老子的此句話為真理。即能屈能伸不退縮,這樣才是職場上有擔擋的好職員。為工作盡心盡力、堅持原則、不為利益所動,是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這句老子的話很符合職場現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