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最智慧的3句話:讓你悟通天道的秘密,反敗為勝,成為強者

2020-12-15 睥睨百態人生

道德經最智慧的3句話:讓你悟通天道的秘密,反敗為勝,成為強者

人生在世,不管是誰,都會有成為強者的念頭,而在成為強者的路上,勢必就得先打敗強者,進而才能成功上位。

那麼如何才能打敗強者呢?老子早就在2000多年前,在《道德經》中給我們作出了一個做好的回答。

首先,老子先告訴了我們,到底怎麼樣才算作是強者?

《道德經》中第33章中說: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

強者的特質第一點就是: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這句可以跟我們常說的一句老話聯繫起來,「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子說,一個人,如果可以深入的了解別人,就能稱得上聰明,但是還不能算做是有智慧。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但可以洞悉別人,還能了解自己,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算得上是有大智慧的人。

第二點就是知足者富

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知足者常樂,一個具有大智慧的人,一定是一個能夠自己讓自己感到快樂的人,這裡說的「知足」,指的是,不貪圖不屬於自己的物質,這樣自己的心靈就會情景許多。

第三點是指: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認為,單純的使用武力來達到對方是並不能稱之為強者的,什麼是真正的強者呢?老人說,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我的人,也就是實現心靈上的徵服,這就要求一個人的精神力量要非常的強大才可以。

只要能夠自由駕馭自我的人,才有可能戰勝強者,所以,對付強者對好的方法,就是自己要先成為強者,比它更強大的強者,這樣才能打敗強者。

老子就用了道德經最智慧的3句話,讓你悟通天道的秘密,助你反敗為勝,成為強者。

他直接告訴了2000多年後的人們這一方法,預見性可以說非常的強了~

老子的《道德經》,寫在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了,但是思想智慧卻如此的高深,竟然能預先勘破現代都看不破的大智慧。

怪不得老子被稱為中國古代超級智慧,偉大的東方哲學,中國至今的智慧思想都無法超越。

日本學者湯川秀樹說:「早在兩千多年前,老子就已預見到了未來人類文明所達到的狀況。

《道德經》裡面只有5000多字,卻總結出了無上的人類智慧, 涉及 政治、哲學、經濟、管理、軍事、倫理、環保、養生以及藝術等各個方面。

尼採將道德經奉為至寶,曾評論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魏源說:「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俄國大文豪託爾斯泰:「做人應該像老子所說的如水一般。沒有障礙,它向前流去;遇到堤壩,停下來;堤壩出了缺口,再向前流去。容器是方的,它成方形;容器是圓的,它成圓形。因此它比一切都重要,比一切都強。」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是「無為」。但是,很多人也因為這個進而給人一種忽視主觀能動性的誤解,劉老怪想起中學時的歷史課本裡面說老子這種「無為」是消極的世界觀。

現在想起來,簡直是最大的謬誤!

等我自己讀過之後,我才明白,老子說的「無為」並不是世人所理解的那種「無為」,而是一種對一切都不用刻意改變刻意追求的態度。

而且老子對於主觀能動性,在道德經中也是肯定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任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有者,死而不亡者壽。這句教人對付強者,成為強者的解答,就是最好的證明 。

就像上面說的,「為」,就已經代表著「不能不為」了。

「以無為為,以無私私」。這種境界,才是最高的。

《道德經》的哲學性非常的高,西方哲學家研究的終極問題,你都能在《道德經》裡面找到,並且,很多問題,你會發現,老子提出的時候,要更早一些。

比如黑格爾提出的辯證法,跟老子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是極為相似的,但是老子的提出,卻比黑格爾提早了2300多年。

老子對於這些哲學問題,還作出了中國式的解答,因此,這就像是一本專門為國人撰寫的哲學經典。

雖然很多人可能沒有讀過《道德經》,但是就在你的不經意之間,可能就暗合了它,在讀道德經的時候,也是你跟自己和解,更了解自己的過程。

學習道德經,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維方式,提升自己人生的領導力,任何一個認真對待生活的人都應該讀一讀道德經,「一以貫之」,每一個人都應該做自己的領導者。

雖然道德經只有5000字,字數上看僅是一篇初級論文的長度,卻是老子一生智慧的結晶。就是因為這種深奧性,很多人都讀不懂,因此對道德經這本書,又愛又恨。

因此,我推薦大家可以嘗試讀一下這個白話文的版本的《道德經》。裡面不但添加的白話文,還對一些難懂的地方添加了注釋,讀起來更輕鬆

只要靜下心來看完,相信都會對你們的人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點擊下方商品卡購買:

相關焦點

  • 老子《道德經》:不如意的時候,謹記「3句話」,助你反敗為勝!
    老子《道德經》:不如意的時候,謹記「3句話」,助你反敗為勝!人生,有起有落,有順境必然有逆境,有高峰必然有低谷。不論貧富貴賤,誰都有感覺失落與迷茫的時候,誰都有在思想上跌入低谷的時候。所以說,人生低谷時,最需要修心,而我們多讀幾遍《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便會馬上豁然開朗。當你感覺迷茫時,也不妨熟讀幾遍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
  • 《道德經》:這三句話,告訴你什麼是真正的「天道」!
    《道德經》具備老子的一切智慧。孔子則認為老子是一個「神龍見首不見尾」的存在,那麼老子所講的東西,不僅能開啟人的智慧,還能讓人達到一定的境界與層次。千百年來,無數人從《道德經》中受益,充分證明了這一點。前提是,你要能讀懂它。在《道德經》中,關於道的論述有很多。
  • 《道德經》第23章第2句話,告訴我們:什麼是強者思維
    歷史學家任繼愈老先生認為:《道德經》是寫給弱者的哲學慰藉。但白巖松在《白說》書中,說道:我認為,《道德經》是掌權者、君王們的一部經典。白巖松認為《道德經》並不是寫給弱者的,而是寫給強者的。白巖松曾經給研究生上課,他們都是來自於清華、北大、傳媒大學、人大這四所學校。
  • 《天道》最有穿透力的6句話,看似簡單,悟懂有時候需要一輩子
    丁元英這話話糙理不糙,父母與孩子之間,是幾世積來的緣分,在丁元英心裡,其實孩子贍養父母,是基於愛,而不是所謂的道德拷問。3、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這句話估計是《天道》中最難理解,又最牛的一句話,簡單的一句話,將基督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
  • 道德經:悟透天道背後的「四大天規」,才能真正的避禍求福
    其實,最大的成功學奧秘就藏在《道德經》中。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再好的機遇,再厲害的技巧都逃不過天道和規律。為什麼助你避禍就福的是「天道」?天下最柔的莫過於水,但是在老子的「強弱觀」中,水卻是「莫之能勝」者。而我們縱觀周圍那些真生高境界的人,是不是都非常的包容,反而是一些低層次的人一直在斤斤計較,表現的很強勢。既然天下最厲害的東西是由至弱轉為至強的水,那麼,人生最高級的智慧當然要像水一樣。
  • 道德經:所謂「天道」,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才能真正變強
    其實,最大的成功學奧秘就藏在《道德經》中。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再好的機遇,再厲害的技巧,都敵不過天道和規律。什麼叫天道?首先你要明白這四大規律。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道德經》堪稱奇書。它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名著之一,對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產生了深刻影響。不僅僅是國內,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統計,《道德經》是除了《聖經》以外被譯成外國文字發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 道德經:何為天道?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趨福避禍
    道德經:何為天道?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趨福避禍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好與興趣是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道德經》是一首思想與內涵極其豐富的「哲學詩.《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重要來源,也是老子留給後人的寶貴精神財富,主要論述「道」與「德」之義。因其內容覆蓋範圍較廣、文本內涵較為深奧,所以有著萬經之王的美稱,在傳統哲學、科學、政治、宗教等多個領域影響深遠。
  • 悟透《道德經》第28章中的3句話,你就明白了
    琢磨君專欄——解讀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分享人生智慧!關注我,每天學習一點,每天進步一點!現代人常愛說「低調奢華有內涵」,還說「低調才是王道」。如果你本事實力很弱,還故作謙虛低調,就會更加讓人看不起。《易經》謙卦云:地中有山,謙。即:《謙卦》的卦象是艮(山)下坤(地)上,為高山隱藏於地中之表象,象徵高才美德隱藏於心中而不外露,所以稱作謙。
  • 《道德經》中有「4大天規」闡明了天道,悟透才可能做到避禍求福
    《道德經》中有「4大天規」闡明了天道,悟透才可能做到避禍求福人行走於世間,無論你本事多大、手段多強,都不能逆天而行。順應天規,通達順遂;不應天規,早晚吃虧。其實,早在千年前,老子就堪破了天規。《道德經》中的「天道」其實就是自然規律、自然法則,學習《道德經》,就是從古代先哲那裡,學習人生智慧,感悟成功之道。
  • 《天道》最智慧的5句話,讀著繞口卻句句禪機,悟透一半此生足矣
    什麼是天道?百姓日用而不知,每個人都知道,卻被浮躁的心蒙蔽而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有些人,天天忙,累的要死,最後卻一事無成。對於天道,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少數人明白了天道,並且持續去執行,所以得到了結果,這就是秘密!
  • 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在《道德經》早就講透了,現在知道不算晚
    「央視名嘴」白巖鬆口中的「生命之書」就是《道德經》,它全篇只有短短的5126個字,就講透了在中國社會生存,受用一輩子的處世智慧,中國人最缺的五大智慧,一起來看一下!21歲讀《道德經》,它讓我明白事事不能搶著爭先,凡事留有餘地。「上善若水」30歲,想要安穩和圓滑,想讓自己變成一個謙和的人,卻發現自己怎麼也拒絕不了別人,成為被人口中的「老好人」。這時候深夜品讀《道德經》知道了「上善若水」。
  • 國學經典《道德經》,老子對「觀」的表達,天道的領悟方式
    上下五千燦爛文化歷史,在這滾滾歷史的文化浪潮裡,誕生了一本本經典,用最精煉的話語,談天論地識人。他們智慧哲思,至今在我們的生活各方面裡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有一部著作,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它只有短短的五千字,但是它的智慧,幾乎可以用包羅萬象來形容,令人不得不佩服。
  • 老子《道德經》中的這3句話,可以讓人成熟,「勝讀十年書」
    而老子的《道德經》中這3句話就能讓我們瞬間成熟,提高我們的認知水平,勝讀十年書。下面我們來一起看看!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這句話意思是,天地並不是仁愛的,它對待萬事萬物就像對待芻狗一樣,任憑萬物自生自滅。有句話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現實生活中並不會真正如此。
  • 《道德經》|水上善如母愛,利萬物而不爭,人心向善自具水德
    《道德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利萬物而不爭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
  • 《天道》最高深的3句話,句句顛覆你的認知,可惜被刪除了
    作為國產電視劇中的一個極具特別的存在,《天道》的出世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就做思想高度,後來,抱著好奇心,我去看了原著,更可嘆其中智慧的高深,不禁感嘆,倘若能學到一分便也夠用一輩子了。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對我的人生影響最深的3句話,它對於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具有很大的影響,期待您讀後也能收穫幾分!
  • 《易經》中最具大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悟透一句,便可不再平庸
    《易經》充滿著大智慧,通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是一部總結預測規律理論的書籍!《易經》中,這3句話最為經典,最具有大智慧,你若能悟透一句,就代表你開悟了,便可不再平庸!1、一陰一陽謂之道。
  • 《道德經》中1句話,很多人當作笑話,其實卻是人生致勝大道
    《道德經》中的每個字,每句話,都充滿了智慧,隨便拿出一個字,一句話,都值得玩味,領悟,悟透了,對增加我們的智慧大有裨益。例如,關於為人處世,有一句話,非常簡潔地表明了觀點。懂得這句話的人把它牢記在心,成為一個很智慧的人,為人處世,吉祥如意,不懂的人卻認為是個笑話,人生磕磕拌拌。
  • 道德經:怎樣才能壓制陰險小人?你可以試試比小人多懂順應天道
    道德經:怎樣才能壓制陰險小人?你可以試試比小人多懂順應天道很多人都疑惑,為什麼自己那麼善良,好事做了一籮筐,可苦難總是糾纏自己,從來沒有降臨過好運,而那些處處不如自己的小人,卻過的風生水起,比自己好太多?不是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嗎?
  • 《道德經》:老子這四個比喻,便說透了一生的智慧,讀了受益終生
    永遠不要低估讀過《道德經》的人。有人在知乎上提問,「《道德經》現在全球都在讀,西方很多國家都在用,可是我卻讀不懂,也就記下來幾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最高贊的回答是這樣的:「《道德經》不是用來讀的,而是用悟的,結合生活,工作,經歷等等,去猜透它。它就像是一把尺子,哪裡做得不好,哪裡做得好,用它一量,就全知道了。」《道德經》中蘊藏著很多做人的根本智慧,認真在生活中體悟它,運用它,便可為自己贏得更多的人生躍遷機會!
  • 《道德經》名言名句欣賞,領悟老子的智慧!
    《道德經》雖然僅僅五千言,卻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智慧,直到現在,它依然對我們的社會人生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影響到我們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今天繼續與大家分享其中的名言名句,共同學習。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