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最智慧的5句話,讀著繞口卻句句禪機,悟透一半此生足矣

2020-12-10 黑大解文

有些經典,即使過了十年之久,一人會有人把它拎出來侃侃而談,《天道》就是這樣的一部神劇。俗話說得好,"大道至簡",《天道》短短二十四集,簡短精悍,通俗有力,能讓人回味無窮。

參演這部劇的都是老戲骨,題材也不是大眾愛看的家長裡短,因此這部劇播出時並沒有引起轟動。然而,看過的人無一不被其中的思想所震撼:它旨在探討文化背景對人的影響,探討哲學和宗教,乃至探討一種純粹的人生觀。我想,如此深奧的神劇,應該是它小眾的一部分原因吧。

這部劇改編於暢銷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由張前執導,王志文、左小青、曾紅生及石爻領銜主演。白話文、文言文、注釋、引申文一個不落全都涵蓋。

這是一部中國電視劇史上難得一見的奇劇,毫不誇張的說,沒點中國傳統文化打底的老外是很難理解主角丁元英這個人的,尤其他那些奇特的思想,曾被人評價為:"可以是魔,是鬼,但絕對不是人"。

什麼是天道?

百姓日用而不知,每個人都知道,卻被浮躁的心蒙蔽而已。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有些人,天天忙,累的要死,最後卻一事無成。對於天道,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少數人明白了天道,並且持續去執行,所以得到了結果,這就是秘密!

對此,筆者想分享其中的五句話,句句禪機:

1.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卻忘了問一句,是有什麼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還是弱勢文化;是符合事物規律的文化,還是違背事物規律的文化,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2.神就是道,道就是規律。規律如來,容不得你思議,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3.透視社會依次有三個層面, 技術、 制度、和文化。小到一個人,大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任何一種命運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這是規律。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4.窄門。不因上天堂與下地獄的因果關係,而具有極高的人生境界就是窄門。窄門是基督道德理想的最高價值,進了窄門,神會告訴你:我是不存在的,神就是你自己!5.佛說,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實觀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紅顏知己是紅顏知己。你的生存狀態不是病態,用佛教得話說實自性,無所掛礙,是自在。自在是什麼?就是解脫。

天道:決定一個人的成敗,不是智商,而是這種思維方式

有時候,智商再高的人,不懂得思維的轉換,那麼也是無濟於事。

而一個人的思維以及格局,很大程度上是後天形成的,有的是受到高人的指點,有的是自己一路摸爬滾打練出來的,即便是智商不高的人,在形成階段如果受到高人的指點的話,也會事半功倍!

在天道中,除了丁元英這樣的高人,還有一群不起眼的小人物,葉曉明就是其中一個。葉曉明是算得上是一個精明的人,但是卻一事無成,只能在古城裡面兜兜轉轉,後來因為遇到了丁元英,跟他一起共事,葉曉明的才幹也發揮了不少。

王廟村扶貧一系列的事情給了葉曉明扒在井沿兒上往外看一眼的機會,不過也僅此而已了。他請教高人卻不信任高人,思維格局過於狹隘,走不出自身的局限,誤判了格局,最終失去了一次翻身的機會。

說到底,葉曉明差就差在一個思維上——向高人低頭。

這個世界上,多得是有才華有理想的人,但是最後他們卻一敗塗地窮困潦倒,皆是因為自負的原因,不會向高人低頭導致的,懂得低頭,才能出頭,這是一種大智慧!

《天道》讓我明白世界上最厲害的不是金錢,不是權力,而是一個思維!

根據《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電視劇《天道》已播出,可以說是火遍大江南北,但是如果兩者相比的話,我還是覺得原著更勝一籌。

畢竟電視劇雖然還原度很大,但是因為涉及敏感內容,被刪減、閹割不少,如今我們在各大網站看到的《天道》已經是閹割過了。

《遙遠的救世主》有多麼精彩真的無法想像,所謂的天道也就不過是要終生努力來改變自己的命運,就像這本書名一樣,自己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就是看你發沒發現。

如果說《遙遠的救世主》是一本商戰體裁,明顯的低估了這本書的穿透力,要說是愛情體裁,愛情在裡面也只是一個或多或少的元素,要說是文化體裁,這本書的創造力又不允許受到低估。

就想電視劇為何叫《天道》一樣,天道就是人生的智慧,是我們一生需要遵守的法則,《遙遠的救世主》告訴你的就一件事情:人要靠自己。

如果像這麼一本精彩至極的《遙遠的救世主》您還沒有看過,就一定不要錯過這一次機會。

現在點擊下方就可購買了

相關焦點

  • 道德經最智慧的3句話:讓你悟通天道的秘密,反敗為勝,成為強者
    道德經最智慧的3句話:讓你悟通天道的秘密,反敗為勝,成為強者人生在世,不管是誰,都會有成為強者的念頭,而在成為強者的路上,勢必就得先打敗強者,進而才能成功上位。那麼如何才能打敗強者呢?老子早就在2000多年前,在《道德經》中給我們作出了一個做好的回答。
  • 《易經》中最具大智慧的3句話,你若能悟透一句,便可不再平庸
    《易經》更是被視為中華文明的源頭,以及中華民族五千年智慧的結晶。外行人讀《易經》,沒能深刻領悟本質,經常把它用來佔卜、算命、看風水,這就是非常不可取了,也是一種膚淺的表現!《易經》充滿著大智慧,通過現象看本質,對未來事態的發展進行預測,是一部總結預測規律理論的書籍!
  • 電視劇《天道》中隱藏的兩個「不」字,悟透了,勝過你刷劇100遍
    因為《天道》並不是一部簡單的電視劇,它除了可以豐富我們的業餘時間外,還透露了許多商業智慧和天道思維,如果我們能夠看透其中的奧秘,就能夠啟迪我們的覺悟,震撼我們的靈魂,改變我們的人生。在《天道》中有很多隱藏的智慧不是我們多看幾遍電視劇就能夠領悟到的,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在《天道》中隱藏著的兩個「不」字,悟透了,勝過你刷劇100遍。
  • 《天道》中最震撼的5句話,看似簡單,很多人卻一輩子都悟不出來
    這兩年,有一部老電視劇又火了,不是《我愛我家》《編輯部的故事》,而是一部名叫《天道》的電視劇。這部劇是王志文主演,講述了一個世外高人如何將世人玩弄於股掌的故事。劇中的臺詞,幾乎全都源自於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可以說少有的電視劇與原著相符的作品。
  • 《天道》最有穿透力的6句話,看似簡單,悟懂有時候需要一輩子
    這句話估計是《天道》中最難理解,又最牛的一句話,簡單的一句話,將基督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劇中的反派王明陽很難搞,芮小丹在丁元英的指引下,說出了這麼一句話,把王明陽給徵服了。正如芮小丹說的,只要不是我悟到的,你給了也沒用,我也拿不住。5、這世上本來就沒有什麼神話。所謂的神話,不過是常人的思維所不易理解的平常事。劇中有句話我非常贊同,「你不知道你是你,所以你是你,當你知道你是你,你就不是你。」
  • 《天道》看了上百遍?悟不透這兩句話,也難於出人頭地
    《天道》:看商業思維,學市場經濟。悟生活,開眼界,學金融。但凡你能看得進去,就可能得到很多東西,《天道》中有兩句話,想出人頭地的人一定要悟透它,下面我們一起來分享。1、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天道》馮世傑是出生於王廟村的一個大老粗,論膽子比不上葉曉明,論智慧比不上劉冰,讓人意外的是,為什麼最後只剩下他是可以繼續投資格律詩,迎接生活新的篇章?
  • 想過好人生,悟透這3個字,足矣
    想要過好人生,有時候無需太多大道理,只要悟透這3個字,足矣。忍,其實是人生一種極大的智慧。而且,忍的同時,就已經等同於是在「讓」了;而「讓」的時候,也已經等於選擇了「忍」,所以,忍和讓,其實是分不開的。忍,看似是吃虧,但其實它往往會給人帶來更大的好處。有個典故,就把這個「忍」字,講述得淋漓盡致。
  • 丁元英的三句話,你要悟透了,離成功也就不遠了
    如果說哪部電視劇給我的印象最深刻,影響最深遠,那一定是由王志文和左小青飾演的《天道》不可,這部改編自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的電視劇,感覺有種打開世間另一扇門的感覺,真的很奇妙。也許很多人會說,看來小編「中毒」夠深。 沒辦法,就是心生喜愛。
  • 天道:引人深思的5句經典臺詞,「中年男人」悟透了,受益終生!
    我在知乎有關問題的回答中,看到過了這樣一句話——如果說《天道》有兩個上帝,一個上帝是作者,一個是上帝意志的化身,那就是丁元英了。那麼,今天,我就和大家好好聊一聊《天道》這部劇,特別是這部劇裡的5句讓人醍醐灌頂的臺詞,讓不少中年男人認識到這個世界的殘酷之後,還能崛起!1、要想做點事,別把自己太當人,別把別人不當人。
  • 負債纍纍時,悟透這3句話,古人早將「東山再起」的方法告訴你了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但是想要「東山再起」,關鍵是要謹記這「3句話」。負債纍纍時,悟透這3句話,古人早將「東山再起」的方法告訴你了「人敗皆因懶」,勤快的人總有一番作為。如果一直偷懶享受,到頭來也一定會得到這個世界最狠的懲罰。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做自己的貴人,勤為上,勤快的人總有一番作為!「家敗皆因奢」,厲行勤儉之風,才能吉慶有餘。
  • 《天道》丁元英真的悟到了「天道」嗎?為什麼他可以,別人卻不能
    丁元英可取之處,就是把常規觀念中的「天道」和自我認知的天道形成一個對立統一的關係,只要觀念中的「天道」為主導,那麼註定被奴役,想要站起來,就必須學會架構自己的「天道」。如果說天道也是一種思維,一種規則,一種潛移默化影響個體命運的存在,無論天道有情還是無情,無論天道為不為公,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明白,我們生活在楚門的世界裡,這個世俗世界和我們看到的、想到的存在巨大差異,而個人價值的實現未必就是老實人行老實事,事實上善良的人是最容易被收割的韭菜而已。
  • 這2句話,是整部《金剛經》的核心,若能悟透必有啟發
    《金剛經》全名《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流傳最廣的經文。金剛指最為堅硬的金屬,喻指勇猛地突破修行中的各種關卡,讓自己能夠順利地證道,般若為智慧一詞梵文的音譯,蜜意為無極。因此《金剛經》全名意為:修持此經能突破種種修行障礙,悟透佛道精髓智慧,從而到達苦海彼岸。為何《金剛經》有如此強大的力量?佛說修行就是修心,心中有佛,所見皆佛,可見心是修行的最根本。《金剛經》中須菩提曾白佛言:「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
  • 論《天道》,誰主沉浮
    之前看過一部由王志文主演的電視劇《天道》,劇中王志文的經典對白,句句禪機,令人深思。王志文所演繹的劇中人物丁元英,有著與常人完全顛倒的思維,認識這個人就意味著給自己的思想、觀念開了一扇窗戶。也可以理解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還有,悟,悟道休言天命;修行勿取真經。一悲一喜一枯榮,哪個前生註定。袈裟本無清淨,紅塵不染性空,幽幽古剎千年鍾,都是痴人說夢。做減法,悟天道。等等等等……這部電視劇之所以讓人記憶深刻,是因為裡面蘊含了太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 《天道》中醍醐灌頂的9句話,發人深省,越讀越有味
    02《天道》中,最值得現代職場人學習的莫過於肖亞文,肖亞文是個不折不扣的職場大拿。有機會靠近丁元英的機會絕不錯過。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救世主,能就自己的只有自己,正如芮小丹說的:「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不給農民僥倖的心理,就是在真正幫助他們成長,讓他們真正懂得,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 《天道》智慧:丁元英為什麼是高人,他究竟高在什麼地方?
    雖然我們都是觀眾,多一些洞察力,可是還是看不透最後的結局丁元英如何安排下一步的打算。憑這一點來說,不敢認為自己比葉曉明,馮世傑他們高明。最後結果浮出水面,才體驗到整個過程是多麼的驚嘆,幕後的黑手丁元英確實算得上「高人」!
  • 天道: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
    天道裡有一句臺詞很經典: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如果你知道了你,你就不是你了。這麼一聽感覺很神奇的樣子,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事後一想,這句話不簡單。倘若要完全悟透這句話,不能看表面說了什麼,我們會不知所措地,翻開遙遠的救世主來看,在這句話之前之後,發生了什麼?芮小丹對丁元英說,你不止是會扒拉銅板,還會扒拉靈魂,現在我才知道你離我有多遠。
  • 曾國藩一生的大智慧,都濃縮成了這5句話,句句警心,建議讀一讀
    處世有道的曾國藩,常懷敬畏之心,深諳惜福之道,所以大業輝煌,最終成就了自我曾國藩一生的大智慧,都濃縮成了這5句話凡成大事,以識為主,以才為輔,人謀居半,天意居半。勤儉節約,未有不興。驕奢倦怠,未有不敗。天下之理,滿則招損,亢則有悔。做人之道,大抵不外敬恕二字。
  • 《天道》最高深的3句話,句句顛覆你的認知,可惜被刪除了
    作為國產電視劇中的一個極具特別的存在,《天道》的出世讓我們看到了什麼就做思想高度,後來,抱著好奇心,我去看了原著,更可嘆其中智慧的高深,不禁感嘆,倘若能學到一分便也夠用一輩子了。今天我想給大家分享的是對我的人生影響最深的3句話,它對於我的價值觀、人生觀都具有很大的影響,期待您讀後也能收穫幾分!
  • 天道:正所謂大道至簡,智慧的人追求簡單,而膚淺的人追求造作
    《天道》是一部2007年上映的經典電視劇,很多人看過之後都感嘆其中男主角丁元英的智慧,而在劇情中丁元英一直以來都是一個樸素低調的形象,如果你不和他真正的接觸之後根本就感覺不到他是個高人。《天道》中劉冰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格律詩元老三人之中,劉冰是最沒有能力的一個人,卻是最招搖的一個人,他自封為劉主任開著公司的寶馬車到處給人發名片,但實際上卻沒有給公司帶來任何的利益,正是因為他的膚淺造成了他追求造作的現象。
  • 道德經:何為天道?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趨福避禍
    道德經:何為天道?其實就是「四大天規」!悟透了趨福避禍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愛好與興趣是學習的內在驅動力,《道德經》是一首思想與內涵極其豐富的「哲學詩.「道」是老子哲學體系的核心,而道法自然是《道德經》的主題思想,講究復歸自然的生命樂趣,這與水的品格與特徵有著眾多共同之處,所以老子則用水來喻道,闡解為人處世的生命智慧。人生起起伏伏,千變萬化,再好的機遇,再厲害的技巧,都敵不過天道和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