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中國人對死亡很忌諱,反觀西方,很多哲學觀點都是來自死亡,向死而生,人能活得更明白。丁元英是個學貫中西的人,將中國的儒釋道與西方哲學結合,說出的話總是那樣一針見血。怕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而接受怕,了解怕,解決怕,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02
《天道》中,最值得現代職場人學習的莫過於肖亞文,肖亞文是個不折不扣的職場大拿。有機會靠近丁元英的機會絕不錯過。她把丁元英安排在古城,讓芮小丹照顧他,這是和丁元英保持「聯繫」的機會。因為她了解芮小丹的為人,懂丁元英的心性。
在職場上,很多人都跟《人民的名義》裡的祁同偉一樣,展現出「哭墳」秘訣,而肖亞文不一樣,保持一定距離,絕不錯過。這是多麼深諳人心的人,才能有這樣的做法。
《天道》到了最後,結局最好的就是肖亞文,整部電視劇,我們幾乎挑不出肖亞文的毛病。
肖亞文的厲害之處就在於,什麼是我能碰的,什麼事我不能碰,什麼東西我能要,什麼東西我不能要,學會了這一點,職場上混得如魚得水不難。
03
「實事求是」看起來很簡單,但是實踐起來,難如登天,人總是容易被蒙蔽,被表象,被俗世的一切蒙蔽雙眼。
假若我們不期盼天下掉餡餅,不貪人便宜,不貪功冒進,講究實事求是,幹啥事都有一番作為。
靠天,靠地,靠父母,最後才發現,靠自己才最牢靠,做啥事別想一夜暴富,反而實事求是幹事情,一夜暴富真還自己來了。
劇中的葉曉明、劉冰,就是不切實際的人,反觀馮世傑,雖然眼光不夠長遠,但是也是本著為村民幹事,最後獲得不少好處。
04
丁元英把暴富的機會送到劉冰、葉曉明面前,可惜他們悟不到,就算是送到他們手上,也要自己葬送出去。這就是丁元英說的,殺富富不去,救貧貧不離的真正真諦。人的成就受到格局、意識、能力影響,不是你的終究不是你的。
很多彩民或者拆二代一夜暴富後,最後還是輸光家產,這就是德不配位。當你的能力、思想不足時,這個社會有一百種辦法來收割你。
05
最近一部《平安經》火遍網絡,更是告誡我們:「有術無道,止於術」的真正含義。有術無道,能賺一波錢,但是終究要走向死亡。
做生意,別想著賺盡最後一個銅板,所有的捷徑,都會為未來的大廈崩塌埋下伏筆。
06
強勢文化是指:自強不息。
弱勢文化是指:「等靠要」。
這個世界從來沒有救世主,能就自己的只有自己,正如芮小丹說的:「只要不是我覺到、悟到的,你給不了我,給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覺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不給農民僥倖的心理,就是在真正幫助他們成長,讓他們真正懂得,能救自己的只有自己。
丁元英看人看得太明白的,把人性的弱點全部研究透。
07
丁元英這雙眼睛就像火眼金睛,當他知道芮小丹吃了臭彈那一刻開始,他就預料到了芮小丹命運。他說:「因為她膽大主意大,是不會讓我打算的。」後來芮小丹的最後一通電話,他也沒有勸她,就是這個理。他太了解她,勸了也沒用,她還處在她思維之中,所以她的命運是可以料到的。
我們有時候要跳出固有思維,審視自己,這才能真正成長。
酒鬼不知道酒鬼,所以他是酒鬼。
菸民不知道他是菸民,所以他是菸民。
想通了這些點,人才會真正改變做法。
08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養兒防老,而比較先進的思想認為,我們生孩子是因為愛,對孩子的所有付出都是源於愛。
相對於養兒防老,一個在愛的環境裡長大的孩子,最後也不需要你來提醒他來孝順你。
丁元英的話雖然不好聽,但是句句實在。
09
整部《天道》,真正的主心骨還是圍繞「實事求是」,丁元英就是實事求是的人,他從不看不起任何人,也沒有太把自己當人,而是尊重事物發展的規律去想問題,辦事。
格律詩的成本之所以被樂聖錯誤估算,就在於利用王廟村廉價的勞動力。王廟村的村民就是那些不把自己「太當人」的人群,只是需要丁元英做局,幫他們走出一條路而已。
而劉冰、林雨峰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總覺得自己有多厲害,最後也死於「太把自己當人」之中。
《天道》改編自豆豆的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這部劇除了被刪減太多,幾乎沒有太多缺點,最精彩的五臺山論道也刪減了,實在令人可惜。看完《遙遠的救世主》小說,我發現小說比電視劇還妙。
作者豆豆如今還是個謎,低調得很,網上查不出太多關於她的消息,看來作者把自己的隱私保護得很好。如果你覺得看電視劇不過癮,可以考慮入手《遙遠的救世主》一書,讀起來真的很過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