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潛山縣山谷寺,位於安徽省風景怡人的天柱山上,系南朝梁武帝(503—547) 時高僧寶志禪師所建,為禪宗著名古剎。隋初,禪宗三祖僧璨來此弘法,並傳佛祖衣缽給四祖道信,於公元606年在此立化,唐肅宗賜名為三祖山谷乾元禪寺,山谷寺因三祖僧璨在此立化,而更名為三祖禪寺。
唐代宗又諡三祖僧璨號鑑智禪師,賜其舍利塔名為覺寂塔。宋太宗諡開山寶志禪師名為寶公,賜號道林真覺禪師。三祖禪寺的輝煌,使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僅北宋一朝,就有林逋、王安石、蘇東坡、黃庭堅、李公麟、陸宰等遊寺題詩,有的還居寺讀書創作,修身養性,潛心禪修。曾有詩詠此雲「禪林誰第一,此地冠南洲」。1983年,三祖禪寺被國務院確定為漢族地區全國重點寺廟。
2017年9月9日,三祖禪寺重修大雄寶殿,在開挖地基時,意外發現了大雄寶殿地下的千年地宮,地宮中發現了珍藏有佛牙舍利的舍利塔,該舍利塔的最外層是覆缽式圓形鐵塔的外包,佛牙舍利重78.27,克,保存於一個四層匣子裡;其外層分別為木胎層、銅龕,最裡面為分體平坐欄杆式四方形舍利塔。內置舍利塔造型精美,精雕細琢,別具一格,其中刻畫有栩栩如生的佛菩薩像。

佛祖舍利,難可值遇,《金光明經》有言:「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燻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真是眾生有福緣,盛世現佛寶,佛祖真身舍利又重現於世!
據考證,三祖寺的佛牙舍利是為宋朝御賜。宋太平興國七年(982),三祖禪寺出土了一塊南朝國師寶志禪師手書的石碑。安慶知府將其敬獻給了朝廷,文武百官大喜,認為是國泰民安,風調雨順,國運昌隆,聖祚綿遠的祥瑞之兆。宋高宗趙構龍顏大悅,當即給這塊石碑起名為「瑞石」,並遣使前來三祖禪寺致謝。之後,根據《潛山縣誌》記載,北宋仁宗皇帝又給三祖禪寺御賜了至尊至貴的佛祖真身舍利,以供奉祈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