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鑑·拍一拍宋朝:農夫都穿絲綢,宋朝為什麼如此有錢?

2020-12-14 看鑑

#拍一拍宋朝#

北宋文學家司馬光,曾經非常痛心疾首地說:連農夫走卒都穿上了絲製的鞋子,實在是太奢靡了。

我們可以想見當時連一些普通的雜工都可以穿上這樣的鞋子,可見宋朝的經濟是非常繁華,為什麼北宋會取得經濟上如此出色的成就呢?

01

宋朝經濟如此繁榮的原因是什麼?

第一個因素就是糧食的增產引發了人口的增長。

東南亞曾經有一個古國叫佔城,佔城大概相當於我們今天越南的中南部,佔城有一種很優質的稻叫做佔城稻,它既能夠高產也能夠耐旱,而且生產周期非常的短。

所以當它引入到中國之後,老百姓發現能夠很迅速的融入到中國的農業生產裡,並很快就得到了普及,同時宋代把北方很多優良的農業技術引入到了南方,比如灌溉、修水渠技術,另外再加上先進農具的引入,水車等這些大規模的普及,從而提到了單位畝產量。

宋朝的糧食產量增加從而激發了中國人口第一次突破1個億。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國家,這個國家的財政收入是跟人口、糧食相關的,人口多了,它的稅收自然也就增加了。

第二個因素是它的都市經濟

它的都市經濟激發了百業興旺。比如說在宋朝的東城汴梁,皇族、官員、商人,甚至於軍人云集,人口達到百萬之眾。

這麼多人的吃穿用不是附近的州縣能夠滿足的,所以北宋要依靠運河進行漕運。從已經日益富庶的江南地區運送來大量的物資到達汴梁城內,吃喝玩樂的裝備一應俱全。

我們可以回憶一下《水滸傳》,娶了潘金蓮的武大郎,是賣炊餅的,炊餅實際上就是饅頭。大家可以想像,賣饅頭的一個小販,居然能夠在那個城市的中心地帶買一個二層小樓。這樣一個小販都能獲得這樣的收入,獲得這樣的生活條件,我們可以想見,宋朝的商業是多麼的發達。

第三個因素是它有繁榮的海外貿易

宋朝開闢出了繁榮的海上絲綢之路,宋朝先後在廣州、臨安,明州等沿海十幾個城市設立了市舶司,這個市舶司就是專門管理海外貿易的。

國家允許商人去做貿易,然後國家從這裡面抽稅。特別是泉州,在南宋時期一越成為當時世界第一大港,是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

02

為什麼宋朝經濟如此繁榮,卻是一個缺乏貨幣的時代?

我們通過觀察宋朝給遼金的賠款,會發現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那就是宋朝只願意給對方白銀和絹,卻從來不會拿銅錢作為賠款給出去。

不僅如此,宋朝還刻意的避免自己的銅錢流入境外,儘量減少國境附近的銅錢的使用量,不給任何人把銅錢帶出國境的機會。

那麼問題就來了,宋朝的經濟那麼好,為什麼對小小的銅錢斤斤計較、錙銖必較呢?

宋朝是我國製造銅錢最多的朝代,在北宋167年的歲月中,大多數的年份,銅錢的鑄造量都在100萬貫以上。到了宋神宗時期,甚至於達到了年鑄銅錢500萬貫的驚人記錄,這大概需要消耗銅1萬噸左右。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大宋境內卻經常鬧錢慌

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經濟過於繁榮,我們知道經濟規模擴大的時候,對於貨幣的需求量就會增大,而如果貨幣的供給量相對不足的時候,就會出現錢慌,這就是所謂的通貨緊縮

另一個原因是宋朝的老百姓腦瓜子很靈活,他們往往把銅錢收集起來熔化掉,然後去打造一些銅器來出售,因為他們發現,把這些銅錢收上來做成產品之後,賣出去的錢比銅錢的價值要高。

那麼為什麼國家鑄的錢把它銷毀掉,變成物品之後反而會升值呢?這也太奇怪了。這是因為在古代,它不能夠把金屬鑄幣的面值和它實際的價值離得更遠。

如果你鑄了一個銅錢是100文,實際上只需要1文銅的時候,會導致民間有無數的不法之徒用銅來鑄造銅錢,這樣政府的錢就崩潰了。

另外雖然宋朝境內的銅錢非常缺乏,但它依然沒有辦法阻擋把銅錢走私出去的行為,比如說在東南亞、東亞的一些國家,像菲律賓、越南、日本,朝鮮等,這些國家非常喜歡宋代貨幣,他們用宋代的貨幣代替自己的貨幣。

所以宋代的貨幣在當時可以說是一種世界性的貨幣,類似於我們今天美元這樣的硬通貨。

宋代的貨幣本身鑄造技術就很好很精良,那麼在周邊國家,尤其是一些東南亞的小國,因為沒有能力生產貨幣,那麼只能藉助於外來的貨幣來當自己本國的貨幣。

所以他們對宋朝的貨幣是更加的饑渴,哪怕宋朝會築起壁壘不允許銅錢出口,它還是擋不住有很多的銅錢會流失到國外去。

03

為什麼經濟繁榮的宋朝,財政壓力巨大呢?

宋代是財政壓力巨大的時代,北宋的生產力確實很高,但北宋的開銷同樣很高。因為北宋有嚴重外敵的威脅,讓它背上了沉重的軍費開支。

我們看軍隊的人數,北宋中期的時候,竟然達到了125萬,在中國古代的歷史上,除了特別喜歡搞閱兵儀式的隋煬帝楊廣之外,北宋的軍隊數量堪稱是古代中國之最

宋朝有百萬大軍但是它的戰鬥力是不行的,為什麼呢?

因為它的百萬大軍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吸納了一些剩餘的勞動力,比如說宋朝剛開始的時候軍人的標準其實是很高,按照我們現在的長度單位來說,至少要一米七五以上的人才能夠去從軍。

而當它變成百萬大軍的時候,基本上它的標準已經降低到一米六就可以去參軍了。

就是因為經濟發達、糧食增產,導致人口增多,它有很多剩餘的勞動力,這些剩餘的勞動力如果沒處去他們就會落草為寇跟朝廷對抗。

所以宋代的統治者一看與其讓他們落草為寇跟朝廷作對,還不如用財政支出把它轉化成軍隊,還能為國效力。

這樣的軍隊,戰鬥力顯然是不強的,它是無法抵禦強大敵人的。但是根據統計每個禁軍每年要消耗掉50貫,這百萬大軍的軍費,每年就要高達四五千萬貫。

我在我的著作《草與禾·中華文明四千年融合史》中,把宋朝這樣的政權定義為是一種單純的華夏政權,它的根基是以農耕經濟為基礎的。

但是北宋的敵人是以草原為主體的混合政權。一方面有草原的騎兵力量,另一方面有華夏的農耕生產力。

所以北宋的敵人是非常強大的,當他去抵禦這麼強大敵人的時候他的軍費就不得不斷地升高。

宋朝在契丹、西夏、金、蒙古,如此強大敵人的壓迫之下,依靠自己在經濟上的一些創新,比如對於商業、海外貿易的扶持,利用這樣的一些經濟手段獲得了財政收入,從而轉化成軍事力量,它抵禦了四大強敵的攻擊,在長達百年以上的時間裡,屹立在亞洲的東部。

此外它所創造出來的各種手工業技術和文化,最終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遺產,它所開闢出來的絲綢之路也在後世越來越繁榮,使得中國不僅僅有內陸農耕社會的基因,也使得中國同樣具有海洋貿易的基因。

其實宋代並沒有離我們遠去,宋代的經驗、技術,仍然在今天有現實的意義。仍然值得我們去研究、去學習。

相關焦點

  • 看鑑·拍一拍宋朝:領跑全球的宋朝科技,究竟多發達?
    #拍一拍宋朝指南針發明以後,經阿拉伯人傳到了歐洲,這對促進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到來以及發現美洲大陸都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第三是火藥,火藥也是唐代的煉丹家發明的,最初它是作為藥物出現的,但是用於武器和戰爭當中是到了宋代,火藥一詞也是在宋代才出現的。
  • 看鑑·拍一拍宋朝:真正的生活,從夜晚開始!
    #拍一拍宋朝如此高大上的夜場,真可叫 太子進,太監出,讓人千金散盡。03來之不易的夜生活別看宋人的夜生活如此熱鬧,在宋代以前,中國人是沒法享受如此豐富的夜生活的。為什麼這麼說?宋代以前的封建王朝為了管理民眾,普遍實行宵禁政策,嚴禁市民在宵禁以後出門瞎逛。
  • 看鑑·拍一拍宋朝:清正廉潔包青天,居然是個臨時工!
    #拍一拍宋朝大宋還規定,下一任的皇帝,才是法定的開封府尹,包爺不姓趙,轉正是沒戲了。可是,我們都知道包公年薪折合現在,也超過了幾百萬,一個臨時工哪有這麼多的錢?這就要說到宋朝的官制了。宋代官制分為官、職、差遣。
  • 看鑑·拍一拍宋朝:篡位皇帝如何面對最混亂的時代?
    漢唐之間的這些選舉制度一直是向社會開放的,各地的社會精英成為國家的官員,但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結構能夠成為候選人的都是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我們稱這些人為世族。宋代的開國君主趙匡胤統一中國建立宋朝以後,選擇了採取科舉制讓地方上的文人能夠利用科舉的管道成為國家的官員。
  • 拍一拍宋朝 小時候樂此不疲的「玻璃球」,宋朝人也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知道,當初玩的這種「彈玻璃球」,早在宋朝,人就玩過, 只不過當時叫「角球」。旁側一老僕,則悠然而立。而案幾之後,有一婦人,似有不忍之狀,竟離座而起,躬身前傾,目不轉睛地注視著前面,好像是到了關鍵時刻。其實小孩子們玩的「角球」,不過是大人們遊戲的「簡寫版」 而已,真正流行於宋朝士大夫人之間的遊戲,叫「捶丸」。捶者,打也;丸者,球也。顧名思義,捶丸就是一種擊球運動。
  • 穿越時空,重回宋朝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拍一拍宋朝#有人偏愛盛唐,期待有朝一日夢回長安,亦有人嚮往宋朝,時刻將宋朝印記記於心間。那麼,習慣了現代的快節奏生活,你是否也嚮往穿梭漫漫歷史長河,重回古代,體驗古代人的生活呢?近期,一部歷史短視頻《拍一拍,宋朝》的上線,喚起了觀眾對於宋朝的嚮往,宋朝有著繁華熱鬧的生活,有著婉約清麗的詩詞,亦有動蕩不安的年華……如果你有幸回到過去,你最想去往宋朝的哪一角落?最想成為怎樣的宋朝人?最想體驗怎樣的宋朝生活?嘗盡美食,穿梭於熱鬧市井。相比於其他朝代,現代人嚮往宋朝最大的原因在於,該朝代商業發達,既有遍地的美食,亦有自由的集市。
  • 我們的生活細節中,存在著多少宋朝印記?
    #拍一拍宋朝#看鑑MCN推出視頻欄目《拍一拍,宋朝》,從現代生活的角度出發,探索宋代生活與當代人的相同之處。帝王家的宴會中,官員們吃飯是分餐制,現代西餐的吃法與宋朝的分餐制十分相似。娛樂方式相似。如今,當代年輕人聚會娛樂總少不了去KTV唱上一曲,而在宋朝,人們的娛樂生活離不開瓦肆,它是各類戲曲表演的集中地,可容納上百人,場面也比現在的KTV熱鬧。體育活動相似。在宋朝,除了蹴鞠以外,人們還喜歡玩捶球,這類體育活動就像今天的高爾夫。當今只有有錢人才玩的運動項目,早在宋朝已經是全民的體育活動了。
  • 宋朝之後,再無宋朝。
    黃宗羲說:「夫古今之變,至秦而一盡,至元而又一盡,經此二盡之後,古聖王之所惻隱愛人而經營者蕩然無存。」王夫之說:「二漢、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則舉黃帝、堯、舜以來道法相傳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僅僅是一個王朝的覆滅,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換代的歷史性巨大變故。用那個時代的話語來說,叫做「亡天下」;用今天的話語來說,不妨稱為「文明的中斷」。
  • 宋朝官員為何年到70也不願退休?只因宋朝體制的諸多弊端
    #拍一拍宋朝如果宋朝官員到年紀、或者提前退休,都會一定的退休補貼金的存在,當然也不是一開始就好,在北宋初年,國家經濟不發達的時候是沒有的,因為國家財政無法負擔這筆預算。後來,進入到宋仁宗時代,國家經濟才是繁榮,財政收入豐厚,才開始退休金。
  • 宋朝以前沒有棉被,冬天睡覺時古人怎樣禦寒?別小看古人的智慧
    引言:現在,北方過冬,幾乎家家戶戶都裝上了地暖,而南方的一些地區則是穿上了厚厚的棉襖,晚上睡覺時鋪上電熱毯,蓋上厚厚的棉被來禦寒。但是在我國古代,宋朝之前,棉被還沒有發明出來,古人在冬天晚上睡覺時是怎樣禦寒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 最適合穿越的朝代——宋朝
    #拍一拍宋朝剝開它「積貧積弱」的外衣,宋朝其實是個馬力強大的發動機,商業繁榮、文化發達、居民生活水平高。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為什麼說宋朝適合穿越。1. 宋朝人的城市生活和現代人非常接近。相比唐朝的坊市制度,宋朝的城市更加開放,街道也是四通八達。
  • 古代皇帝都穿龍袍,為何宋朝皇帝卻不穿龍袍了呢
    我們都知道龍袍幾乎成為了帝王的象徵,通過看電視劇的時候,也能發現幾乎每個古代帝王都會身著龍袍,而且龍袍只有皇帝才能穿,龍袍的顏色也是只有皇帝能使用的顏色,如果在民間發現有人使用了龍袍的顏色,都會被降罪。
  • 聊一聊宋朝的分食、合食制和今天的飲食文化
    想起那日在包頭一餐館就餐,當餐館殿堂裡的紅燈籠跌入茶碗那一刻,竟有想穿越回宋朝看一看的狂想。聯想宋朝時的包頭還在遼國統治下,不過在那時,遼國人是主張學習漢人文化的,把穿漢服都作為一種時尚。而那時宋太祖趙匡胤在「黃袍加身」建立宋朝以後,採用的是「以文制武」的治國方針。在發展經濟上,主張安居樂業的大興農業。
  • 被人瞧不起的妓女,在宋朝竟然是炙手可熱的一種職業
    提起妓女兩個字,我們的第一反應便是皮肉生意,也確實如此,古代的妓女,雖也有高潔傲岸,賣藝不賣身的但嚴格來說,那不叫妓女,而是女伎,但在這浮華塵世,有了這麼一個身份,真正能清清白白的,又有幾個呢所以妓女和女伎,其實並沒有那麼嚴格的界定,提起這兩個詞,心裡都是差別不大的唾棄和鄙視之情
  • 宋朝之前沒有棉花,那古人用什麼做衣服被子?
    宋朝的時候,棉花傳入了中國。可惜的是,起初,宋朝的人們並沒有當棉花是禦寒之物,反而將棉花作為觀賞植物。小宮覺得簡直想穿越回去,告訴宋朝人,棉花是可以拿來蓋的,拿來保暖的。如果有人能在棉花剛傳入宋朝時,就告訴宋朝人,棉花可以用來保暖,那得有多少人能免受寒冷的威脅呀!
  • 宋朝文化和經濟發達,軍事實力卻如此羸弱,大家可能都誤會了
    這可能是一個假象,宋朝經濟和文化水平高,軍事上又怎麼會弱呢?很簡單的一個道理,有錢又有人,武器又精良,打仗怎麼會不行呢?公元960年,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宋州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為帝,建立宋朝。前後又經歷北宋和南宋兩個階段,經歷十八帝,享國三百一十九年。
  • 兩個宋朝的冷知識:龍袍為什麼是紅色,宋體字是宋朝的麼
    一、宋朝的龍袍為什麼主要是紅色的黃色的龍袍主要是明清兩代,明朝的龍袍是土黃色,清朝的龍袍是明黃色,取的主要是大地的顏色。但在之前龍袍可不一定是黃色的,比如秦朝是黑色。按照每一朝代克制前朝的理論,到了大宋,是火德,火德尚紅。所以宋朝皇帝的龍袍多為紅色。趙匡胤當年被「黃袍加身」的時候,那個衣服確實是黃色的,但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龍袍。
  • 宋朝開放夜市,宰相和皇帝都有功
    宋朝百姓可以吃夜宵,逛夜市,這在現在看來儘管很平常,但在漫漫長夜的古代,對於全世界的老百姓來說,絕對是奇葩一樣的存在。有人說,公元1000年到1279年,如果當時有人造衛星,能夠拍下一幅地球晚上的照片,我們能看到這樣的情景:全世界七大洲都是漆黑一團,唯有東亞的中國,有不少地方燈火閃閃。
  • 看鑑·拍一拍宋朝:這些是古裝劇中最常見的錯誤
    但實際上這個轉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也經歷過一個漫長的流行變化過程,兩宋時期禮儀服飾與日常服飾有很大的反差,曾經出現過一版中國歷史上最耀眼華麗的大禮服 袞冕,早年在我讀宋史輿服志的時候,就曾經被其中描述的袞冕制度的複雜程度所震撼。
  • 宋朝軼事:運鈔車,稅務局,介紹信
    包拯在開封府當官的時候,一個月俸祿差不多都有300貫,所以這一車也就差不多包拯一個月工資。宋朝的運鈔車不是類似「銀行」這樣的機構專用的,民間大的酒樓,商鋪,有錢人家都會用到。以酒樓為例,好一點的酒樓,有錢人吃一頓飯就能花10貫錢,一天幾百貫的營業收入也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