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鑑·拍一拍宋朝:清正廉潔包青天,居然是個臨時工!

2020-12-24 看鑑

#拍一拍宋朝#

諸多80後、90後,甚至我們的父輩,在沒有網際網路,看電視還需要裝「大鍋蓋」的年代,一定看過電視劇《包青天》。

如今看,那時候的畫面很粗糙,劇情也難免有鬼畜的地方,可是現在提到包公,最經典的形象依舊是金超群那版,還有何家勁與焦恩俊兩個古裝美男塑造的「展昭」。

曾幾何時,何粉與焦粉還因為誰是最經典的展昭展開過罵戰。

但是,這樣一部經典的電視劇,卻犯了很嚴重的錯誤。

01

包爺究竟幾品官,該穿啥衣服?

包爺上班打卡在開封府,擔任著首都市長的職務——開封府知府。

甚至,在一些場合,人們會稱呼他為「包相爺」。

你看他,動不動就懟龐太師,還敢和皇帝叫板,開封府那幾口鍘刀,不知道葬送了多少不法的皇親貴族。

簡直不要太威風。

但是,翻看宋朝官制,並沒有知府這個官職,包公的職務是「權知開封府事」,就是暫且管理開封府的事務

這麼多年,我們竟然不知道,包公是個「臨時工」

大宋還規定,下一任的皇帝,才是法定的開封府尹,包爺不姓趙,轉正是沒戲了。

可是,我們都知道包公年薪折合現在,也超過了幾百萬,一個臨時工哪有這麼多的錢?

這就要說到宋朝的官制了。

宋代官制分為官、職、差遣。

包公在開封府當臨時工的時候,官是右司郎中,職是龍圖閣直學士,差遣是權知開封府事。

官是他的正式編制,對應的是領薪水和官服的顏色;職是他的榮譽頭銜,代表著國家看他骨骼清奇,把他當未來的重點培養對象,差遣才是他正式需要管理的事務。

右司郎中是六品官,龍圖閣直學士是從三品。

宋朝皇帝規定,官高於職,領本官薪水;職高於官,那就領職的薪水。

但官服必須按照官的品級。

宋初承襲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綠,九品以上服青」。

元豐改制後,規定四品以上服紫色,六品以上服緋色,九品以上服綠色。

也就是說,包爺薪水和權力都不小,但必須穿綠色衣服!

按照包公那膚色,妥妥的埃託奧轉會到了北京國安,有木有?

除了衣服的顏色,還有無論是《包青天》還是後來的《少包》,宋朝大臣的官服上總有各式的圖案。

實際上,這是不存在的,電視劇取材於戲曲,戲曲在明朝變得繁榮,其實是明朝的官服。

宋代官員區別品級除了服色,並不靠胸前補子的圖案。

拿官員的祭服袞冕來說,袞冕的旒代表著官員的品級,品級越高,旒的數量也就越多,最高為九旒。

朝服則有三種,分別為進賢冠,貂蟬冠,獬豸冠,「皆朱衣朱裳」,均服於大朝會時期,中書門下則「冠加籠巾貂蟬」,而冠上加「獬豸」是御史大夫、中丞獨有的標誌。

與袞冕的旒一樣,進賢冠的梁也是區分官員品級的重要標誌。

02

宋代皇室的服飾

除了宋朝的官服經常被錯用,皇帝的衣服在影視劇中也不標準。

宋因唐制,皇帝的衫袍一般是黃色,但不是影視劇中那種明晃晃閃瞎觀眾眼睛的顏色,而是赭黃、淡黃,還有宋朝皇帝畫像中常出現的喜慶大紅色。

還有就是,宋朝皇室的衣服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穿著。

據《宋史》記載,天子之服主要有七種。

衫袍是皇帝大宴和平常上朝時所穿的衣服。

窄袍,「便坐視事則服之」,即用於平時理政。

御閱服,「以金裝甲」,是皇帝的戎服,騎馬閱兵時所穿。

其中,大裘冕是皇帝祭祀昊天上帝與五帝時所穿的衣服。

天子袞冕十二旒,是「祭天地宗廟,朝太清宮、饗玉清昭應宮景靈宮、受冊尊號、元日受朝、冊皇太子」的衣著。

宋代的章獻明肅皇后劉娥,被史書評為「有呂武之才,無呂武之惡」,在去世前不惜背負罵名堅持穿天子袞冕祭天,在某種程度上彌補了自己未做皇帝的遺憾。

這兩種服飾都是極重要的場合才會穿的,很多皇帝一生中都不見得會穿上幾回。

至於通天冠和絳紗袍,「大祭祀致齋、正旦冬至五月朔大朝會、大冊命、親耕籍田皆服之」。

看過《清平樂》的朋友應該有印象,宋仁宗趙禎冊封皇后曹氏以及元旦朝會接受大臣的朝賀時,都穿戴過這套服飾。

而履袍,則是皇帝在大禮完畢後,乘平輦所穿的便裝。

后妃之服,有禕衣、朱衣、禮衣、鞠衣四種。

禕衣,「受冊、朝謁景靈宮服之」;朱衣用於朝見皇帝;禮衣為宴見賓客之服;鞠衣,是后妃行親蠶之禮時的衣著。

03

宋代平民的服飾

宋代的平民百姓衣著也有各自的特點。

男子上身以圓領袍為主,此外還有深衣,紫衫,涼衫,毛衫,葛衫,襴衫等。

深衣,即上衣和下裳相連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為邊緣,因「被體深邃」而得名,雍容典雅。

涼衫披在外面,因色調為白色,屬於冷色調,故稱涼衫。

紫衫,「本軍校服」,宋室南渡後,士大夫一度也穿這種服飾,便於戰事。其後朝廷嚴禁「以戎服臨民」,導致紫衫遂廢。

毛衫和葛衫,分別以羊毛和葛麻織成,因質地不同而得名。

襴衫,「以白細布為之,圓領大袖」,近於官服,其下前後裾加一道橫幅,始於唐代,流行於宋代,「進士及國子生、州縣生服之」。

此外,還有一種長袍,內有棉絮,亦稱為長襦,樣式有寬袖廣身的,也有窄袖緊身的。

官員穿錦袍,平民百姓穿布袍,沒有官位的文人則穿白袍。

勞動人民多穿襦、襖,貧困百姓則常穿粗麻布製成的短褐。

相對於男服,宋代女服款式更多,服色也更加多種多樣。

一般來說,宋代女性夏季穿衫,冬季穿襖,上衣通常是淺色,以清秀為雅,下裙多為深色,以豔麗為美。

宋代女裙以長裙為主,多以羅紗製成,且有各種各樣精美的刺繡。裙色很多,有紅、黃、綠、藍、青等。

「石榴裙束纖腰嫋」,說的是當時最為時髦的「石榴裙」。還有一種「旋裙」,前後身開胯,方便騎乘,為女性外出騎驢時所著。

除此之外,大袖衫也是宋代女性頗為喜愛的服飾之一。

當然,提到宋代服飾,絕對不能少了神奇萬能的背子,上到皇帝后妃,下到商賈樂伎都可以穿,不限男女,也不分高低貴賤。

由此可見,宋朝的服飾文化同樣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在中國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如今的中國人穿衣服除了講究舒適得體,一般追求簡潔質樸,大方自然,這種審美觀就深受宋朝人的影響。

但是這中間卻有個矛盾。

宋代的服飾既然更傾向於質樸、潔淨、自然,那麼在款式和色彩上就要弱於唐代。

但是宋代的絲織業非常發達,上到京城開封,下到許多州縣,都設有專門的機構和作坊,從事各種絹帛、絲織品的生產。

歐陽修曾有詩「孤城千枕水,千室夜鳴機」,正是宋代絲織業繁榮的寫照。

從服飾所需要的物質條件來看,宋代並不亞於唐代,甚至超過了唐代,卻為何沒能彰顯出唐代那種絢爛多姿呢?

解開這個迷思,就是我們本期超簡公開課·服飾篇的主題。

我們本期節目邀請的首席傳承官是陳詩宇老師

陳老師是《藝術設計研究》服飾研究欄目主持,《國家寶藏》服飾顧問。

從事古代服飾文化以及傳統工藝美術相關題材研究出版十餘年,曾採訪數百項傳統工藝技藝,參與、組織多項服飾復原與博物館展出策劃,並在十餘家期刊撰寫系列服飾考證文章或專欄數十篇。

陳詩宇老師認為,「做戲也要做得真,影視表演服裝理應還原真實歷史」,而服飾,正是大家最直觀感受「大宋風華」的一個入口。

一種文明氣質,必然會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衣著形象及造型,只有把握住真實的信息,才能夠真正地呈現出那個時代的風貌。

唯有此,才能讓更多人來認識美好、發現美好和傳遞美好。

相關焦點

  • 看鑑·拍一拍宋朝:農夫都穿絲綢,宋朝為什麼如此有錢?
    #拍一拍宋朝宋朝的糧食產量增加從而激發了中國人口第一次突破1個億。我們知道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國家,這個國家的財政收入是跟人口、糧食相關的,人口多了,它的稅收自然也就增加了。第二個因素是它的都市經濟它的都市經濟激發了百業興旺。
  • 看鑑·拍一拍宋朝:真正的生活,從夜晚開始!
    #拍一拍宋朝在經過白天繁忙的工作之後,去擼個串、K個歌。不僅能讓人從工作帶來的疲勞中恢復過來,還能讓人在高強度的日常生活中,保持極其必要的人際關係。這樣夜生活目的雖然達到了,但遠遠算不上精緻,更說不上享受。
  • 看鑑·拍一拍宋朝:領跑全球的宋朝科技,究竟多發達?
    #拍一拍宋朝960年趙匡胤建立宋朝之後,經歷了唐末五代一百多年的動亂,他首先想到的是怎樣讓社會長治久安,不讓宋朝又成為一個短命的王朝,他採用了很多辦法,比如杯酒釋兵權等等。但是,在思想領域,用儒家的倫理思想重塑社會秩序就成為了重中之重的大事。
  • 看鑑·拍一拍宋朝:篡位皇帝如何面對最混亂的時代?
    宋代的開國君主趙匡胤統一中國建立宋朝以後,選擇了採取科舉制讓地方上的文人能夠利用科舉的管道成為國家的官員。或許你會覺得理所當然,那是因為此後約一千年的中國就是一個文制的國家,但只要比較歐洲與日本歷史上的武人政治,騎在馬背上的武人,長期是他們國家的統治者,就可以知道中國的官員是一批讀書人,是具有特殊性的,這就是宋以後的文人政治。
  • 他演包青天已有700集,放話要拍1000集,可觀眾逐漸不買帳
    說起宋朝的大清官,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包青天」包拯。包青天系列劇可謂是伴隨著我們長大的存在,火遍大江南北。包青天的系列我們從小看到大,鍘美案、打龍袍、下陳州、審烏盆、探陰山大家耳熟能詳,一句「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 響遍大街小巷。
  • 周杰接拍《少年包青天》時曾遭瓊瑤極力反對 卻成了他的代表作
    《少年包青天》是他獨挑大梁,提綱男一號出演的一部爆款劇。雖然最終大獲成功,但其實,在接拍這個角色之前,他還是做了很大的心理掙扎的。1997年周杰參演了瓊瑤的電視劇《還珠格格》,飾演爾康,1998年《還珠》播出之後,引起了巨大的反響,盛況空前。
  • 「開封有個包青天」,為何包公墓卻在合肥?
    包公包青天是宋朝名臣,以斷案大公無私、絕不貪汙腐敗著稱。人們常說包拯面相上有「青天白月」,正代表了包拯給百姓以公道、大公無私的形象。北宋時期冗官冗政,官員貪汙腐敗的情況在社會上屢見不鮮,但包拯絕不隨波逐流,堅持公私分明、廉潔行政。
  • 看鑑·拍一拍宋朝:這些是古裝劇中最常見的錯誤
    但實際上這個轉變並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實也經歷過一個漫長的流行變化過程,兩宋時期禮儀服飾與日常服飾有很大的反差,曾經出現過一版中國歷史上最耀眼華麗的大禮服 袞冕,早年在我讀宋史輿服志的時候,就曾經被其中描述的袞冕制度的複雜程度所震撼。
  • 93版《包青天》:金超群散盡家財「只拍包公」,何家勁名利雙收
    尤其是那一首主題曲,更是唱紅了大江南北: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辨忠奸,江湖豪傑來相助,王朝和馬漢在身邊......" 金超群老師扮演的鐵面無私的清官包大人,何家勁飾演的帥氣展昭等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30年前的《包青天》:金超群散盡家財只拍包公,何家勁成最大贏家
    文:93版《包青天》:金超群散盡家財「只拍包公」,何家勁名利雙收,成最大贏家說到包青天,很多人都會覺得周杰版《少年包青天》較為經典,然而,對於年齡稍長一些的觀眾來說,93版本的《包青天》,歷經30年,仍然是一部值得反覆回味的經典好劇。
  • 尋覓廉潔公正的包青天的家鄉河南開封!
    今天帶大家去遊覽一下河南開封府,河南開封府歷史悠久,從宋朝到現在已經有很久的歷史了,很多宋朝的官吏行政都是在這邊進行的。開封府的位置位於河南省開封市包公東湖北岸,佔地面積是1.36萬平方米左右。它是我們國家的5a級旅遊景點,每年來這裡遊玩的旅客是數不勝數。
  • 廉潔,以史為鑑
    廉 潔 我國自古便崇尚倡導廉潔,並把廉潔作為君子應有的品質之一。 廉潔,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屈原的《楚辭·招魂》中:「朕幼清以廉潔兮,身服義末沫。」屈原廉潔正直,為後世人所景仰。
  • 鐵面無私「包青天」,一生娶了3個老婆,為何傳宗接代的是丫環?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辯中間,這是電視劇包青天裡面的歌詞,這提到的是宋朝名臣包拯。在傳說中,包拯斷案如神,為民伸冤,同時身邊有王朝,馬漢,張龍,趙虎,展昭等義士相助,是北宋時期的一個大清官,人們對他的紀念,也表明了人們希望有這樣的大青天來做官,為民主持公道。
  • 包青天額頭為何會有一個月亮 又是從何而來
    說到包拯,包青天,大家腦海中肯定有一個畫面,黑色的皮膚,額頭上一個彎彎的月亮,坐在明鏡高懸的匾額下面審案。鐵面無私的形象讓我們記憶頗深。在影視劇當中也翻拍過無數次,雖然每一部的劇情內容會不一樣,演員也不一樣,但是不變得是包拯額頭的月亮一直存在著。
  • 這個版本的《包青天》應該有很多人沒看過,TVB拍的,美女超級多
    一提起《包青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肯定是93年金超群、範鴻軒、何家勁主演的這個版本,該劇由灣灣華視出品,被引進到內地後,受到了觀眾們的一致喜愛,說能達到萬人空巷的地步也不為過。不過你知道其實在此之後香港也跟風拍攝了多部《包青天》系列劇嗎?
  • 大家有知道1994年被封殺的72個單元的《包青天》嗎?
    由香港無線電視臺出資拍攝的「包青天續集」外景隊,於昨天抵臺開拍,「包青天」老東家的華視因多種因素而決定封殺此戲演出者的說法也甚囂塵上傳開,而在此同時,因「包青天」多達一百多集,已嚴重影響多部港劇的上檔機會,如今無線又要拍續集,也已引發當地製作人的不滿。
  • 拍一拍宋朝 小時候樂此不疲的「玻璃球」,宋朝人也玩得不亦樂乎
    現在知道,當初玩的這種「彈玻璃球」,早在宋朝,人就玩過, 只不過當時叫「角球」。還有一個宋人叫魏泰(約1044-1109),著有《東軒筆錄》一書,書中所記錄的,大都是宋太祖至宋神宗六朝間的朝野遺聞軼事。其中記有「婢女思父」一事:「幼時我父於此,穴地為球窩,導我戲劇,歲久矣,兩窳處未改也。」窳,讀作yǔ。窳處,意即凹陷處。說是縣令鍾離君,買來一婢女。
  • 《新包青天之南俠迷案》中包龍圖的三種能力還有待開發
    影視速遞《新包青天之南俠迷案》上映時間是2020年4月12日,是繼去年12月1日《新包青天之血酬蠱》之後推出的包青天系列IP電影。演員陣容新包青天系列電影是曾慶傑執導,黃維德飾包青天,陳信喆飾展昭,張天琪飾公孫策,孫嘉璐飾竹瑛,紫月教教主。黃維德對於包青天這個角色的理解和把控能力是該系列電影成功的重要保證,實力派演員的能力不是蓋的。雖然德哥將包拯演繹的很好,但是還是展示了包拯的一部分能力,其實歷史上的包拯比電影更精彩。
  • 《神探狄仁傑》為什麼不繼續拍了?
    比如青春偶像劇,當屬鄭爽張翰的《一起來看流星雨》;而偵探懸疑片,有兩部,一部是《少年包青天》一部是《神探狄仁傑》。這兩部電視劇是國產電視劇歷史上不可多得的作品,但這兩部電視劇都有一個通病,就是拍到一半換人,或者不了了之。這兩部電視劇,都是一個完整的系列,而且巔峰之作都在第一季。
  • 包青天的真實面貌,真的如電視中所演嗎?其實人家是白面書生
    「開封有個包青天,鐵面無私斷忠奸。」這句朗朗上口的唱詞想必大家並不陌生,唱的就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的大清官,包拯包青天。要說歷朝歷代為國為民著想的好官多得很,為什麼獨獨他一個人能夠享負盛譽,以至於他的故事至今仍然頗受人們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