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超10億用戶的專業剪輯工具平臺,小影科技為何還熬不出頭?

2020-12-14 格隆匯

作者 | Abby

來源 | 格隆匯新股

11月26日,全球移動視頻生產服務商「小影科技」已與國泰君安證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

市場剛收到消息不久,12月1日,小影科技宣布獲得由達晨財智、敦鴻資產、五嶽資本領投的近4億元C輪融資。

很多人不禁疑惑,小影科技是誰?實際上,小影科技的旗下產品如VivaVideo(小影)、VivaVideo Pro(小影Pro)、VivaCut、SlidePlus(小影記)、Tempo等在國內並不為大眾所知,VivaVideo在中國內地的蘋果應用商店免費攝影與錄像榜單上的下載量遠在50名開外。短視頻剪輯賽道上不僅有VivaVideo小影、Inshot、Vue等工具屬性較強的職業玩家,短視頻頭部企業也將目光投向於此,紛紛持續加碼。

為何小影科技能在國外混的風生水起,在國內卻默默無聞呢?剪映和快影上線僅僅1年後在蘋果應用商店的下載量穩居前十,不難發現背後的流量推手是其「娘家」短視頻平臺抖音和快手,而小影的慘澹排名是否意味著小影這類工具性APP的衰亡正悄然啟動呢?

背靠大樹好乘涼

剪輯工具難獨活

公開資料顯示,2019年小影科技僅海外營收就超過億級人民幣且近三年複合增長率超50%,2020年VivaVideo在SensorTower發布的《2020上半年中國短視頻/直播AP收入Top20》榜單中位列第四。

不難發現小影科技更多突出的是海外業績,其在國內發展並不強勁,這是否與它作為工具類平臺有關呢?

一個比較經典案例,就是美圖秀秀。該公司也是從工具起家,在最高峰2016年時有4.5億月活躍用戶數,但付費用戶僅為22萬,佔比不到0.05%,由此創造的收入佔整體營收的比例不足5%,其最大的問題是變現能力差。

一是使用頻率低,即使佔據流量優勢,但是作為社交軟體使用場景僅停留在修圖,用戶用完即走,這使其缺乏深度挖掘用戶價值的機會;二是市場上類似免費產品基本覆蓋了用戶日常需求,用戶體驗良好,這加大了向用戶收費的難度。在抖音和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內容變現模式興起時,美圖仍然沒能彌補變現短板,沒有將業務拓展到短視頻終端,用戶大量流失,變現更加困難。

那麼,要談剪輯此類工具APP的變現能力,就不得不說短視頻平臺的重要性。

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字節跳動的「剪映」以及快手的「快影」,兩款產品的商業定位背靠短視頻平臺,從短視頻平臺獲取用戶,然後反哺流量給短視頻平臺,都是完全免費的,主要是通過短視頻平臺的內容變現。

剪映於2019年5月上線App Store,但下載量並不高。直到8月18日更新版本中,剪映直接表明是抖音官方剪輯神器,下載量才有所上升,根據七麥數據,單日預估下載量突破33w。而且,剪映的視頻分享到抖音會獲得官方流量加成。

快影的下載量在1年內實現下載量激增,2019年8月20日單日預估下載量突破46w。快影在產品的應用描述表示「快影可以助你上快手熱門,提升作品吸引力」,暗指其背後是快手平臺。

這兩例都證明了短視頻平臺對於剪輯軟體推廣的不可或缺性,無論是剪映還是快影都不能直接創造收益,只能通過引流到短視頻平臺來變現,剪輯軟體是在打造以短視頻為主體的矩陣進一步延伸,與短視頻平臺捆綁的剪輯軟體,在變現模式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而小影科技的商業定位是作為一款專業化的剪輯工具,通過向用戶收取費用變現,但該變現模式存在致命缺陷。

首先,剪輯軟體的同質化高,都具備各項基本功能,已經能滿足中國大眾用戶的基本需求,用戶自然傾向於使用免費產品,且最終發布平臺仍集中在抖音和快手等,但小影並不具備官方剪輯軟體的自帶流量優勢。其次,公司開發自家短視頻平臺的可能性不大,因為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2019年抖音和快手的市佔率高達56.7%,市場集中度高,頭部效應明顯,剩餘空間不多。最後,即使小影科技尋求與短視頻平臺合作也難以實現,熱門短視頻平臺都傾向於推出自家剪輯工具比如Bilibili的「必剪」,百度短視頻的SDK剪輯。

可以看出,小影科技對自身的商業定位並不準確,變現方式並不貼合中國用戶的使用習慣,人們更多是將剪輯軟體當做一種輔助工具,並沒有形成對此類工具APP的消費意識,且小影科技也無法從短視頻平臺切入,小影科技的變現之路難以破局,因此可持續經營能力有點憂啊。

被短視頻平臺取代是趨勢

海外增長難以持續

聚焦海外,不同於國內,目前短視頻平臺尚未將剪輯工具完全發展起來,例如Youtube的視頻編輯器只有音頻和剪切功能,仍然留給剪輯工具留足生存的市場空間。

而小影科技專注於視頻編輯,用科技和創新打造產品差異化優勢。

不同於剪映、快影產品及性能的單一化,公司的產品垂直化劃分更為精細,比如小影(VivaVideo)是面向普通大眾,Tempo重在模板特效,VivaCut是面向專業人士的高級剪輯工具,小影記(SlidePlus)能將相冊製作成唯美的電影記錄效果。公司多層級覆蓋需求場景模塊,不同層級產品的功能完善度不同。大眾剪輯和模板化工具幫助普通用戶輕鬆實現創作,能夠滿足基本的剪輯需求。高端剪輯和動態相冊工具賦予專業人士更加強大的視頻剪輯功能,擁有更好地音樂與影片的剪輯、處理和輸出,能輕易實現流暢的轉場和身臨其境的特效。

而且,小影科技旗下的產品基本都實現PC端向移動端遷移,人們可以更便捷的玩轉拍攝、剪輯、預覽和分享等功能。例如,高級剪輯工具VivaCut擁有全套編輯功能,除了裁剪、拼接、縮放、做動圖等基本功能外,還能調節色相、飽和度、亮度、RGB和HSL曲線。VivaCut在手機端即可精細化修片,其效果可對接AE和PS等PC端工具,滿足專業人員盡情創作的需求。

另外,小影科技採用會員訂閱模式,該模式在海外剪輯賽道已經趨於成熟,強勁競爭對手環伺,例如Adobe Creative Cloud將旗下的剪輯產品AE、PS等打包,從2013年開始由版權售賣轉向用戶訂閱模式(即SaaS模式),收入在短暫下滑後開始迎來質的飛躍,近4年的收入增長速度都達到了20%以上。

坐擁全球用戶高達10億的小影科技,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呢?

對於短視頻平臺來說,剪輯工具是未來的重要布局,短視頻「大佬」玩家已經開始將觸手延伸到剪輯工具,比如Youtube推出Youtube Cutte,海外版抖音(Tik Tok)推出海外版剪映(Viamaker)。展望未來,就好比中國工具類APP的發展歷史,市場上的同質免費剪輯工具降低了小影的競爭優勢,且小影科技的使用場景受限於剪輯,這令其使用時長和頻率都不高,但捆綁短視頻的剪輯工具擁有更強的用戶粘性,變現模式仍是小影科技的最大短板。而且,如果Adobe的AE和PS能夠快速遷移到移動端使用,或者同質剪輯工具如InShot、VideoLeap、VLLOVUE推出爆款功能,小影的海外業務或將岌岌可危。

結語

總的來說,小影與剪映、快手的對比縮影是工具矩陣和視頻附屬軟體的對抗,沒有短視頻平臺的核心效應驅動,作為附屬的剪輯功能也無法發揮其商業價值。

在中國,一個剪輯工具與短視頻相伴相生,短視頻內容變現模式已經成熟的國家,小影科技將難以為繼。

但在海外,小影科技之所以還能發展起來,是因為海外短視頻平臺並沒有開發或完善剪輯工具,且海外的用戶訂閱變現模式發展良好。然而,剪輯工具對於短視頻平臺的布局至關重要,等到短視頻巨頭大舉進軍剪輯賽道,以優質內容帶動工具流量,用戶對小影的粘性下滑,工具類平臺的沒落歷史又將重演。

相關焦點

  • 沒有巨頭公司做內容支撐,剪輯軟體公司小影科技上市後能跑多遠?
    視頻編輯工具VivaVideo(小影)針對於初學者和專業人員;VivaCut是專業視頻剪輯軟體;SlidePlus(簡拍/小影記)專注音樂相冊的視頻編輯;Tempo突出熱門模板特效一鍵製作。剪輯軟體眾多,為何小影科技能夠博得資本的青睞呢?
  • 小影科技旗下小影App斬獲兩項出海領域行業大獎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移動視頻生產服務商小影科技捷報頻傳,接連收穫大量行業好評和用戶認可。12月18日,2020鯨鳴獎在深圳揭曉,該獎項由泛娛樂出海服務平臺白鯨出海主辦,小影科技旗下小影App榮膺"2020年度十佳文娛出海App"稱號。
  • 十億用戶體量產品分享:小影APP教你挖掘東南亞「金礦」
    昨日,杭州趣維科技有限公司(QuVideo)旗下小影App全球產品負責人應邀出席由騰訊雲攜手揚帆出海共同舉辦的「聚合生態,出海共贏」系列線上分享會。小影App就東南亞泛娛樂賽道為出發點,闡述如何用優質的產品服務打動泛娛樂用戶,探討工具類產品在東南亞的掘金機會。
  • 獨家:2020年如何玩轉工具類App出海?小影App全球產品負責人分享
    近年來,東南亞地區網際網路用戶迅速增長,不少企業看到這一紅利斥資搶灘入局。為此,騰訊雲攜手揚帆出海舉辦「聚合生態,出海共贏」線上直播系列公開課,聚焦電商及泛娛樂賽道,助力企業落地東南亞。本文由趣維科技(QuVideo)旗下小影App全球產品負責人俞嘉慧女士在本次線上分享會中的精彩演說整理而成。
  • 優質的UP主,都離不開不咕剪輯APP
    短視頻時代,還不會用手機玩轉視頻剪輯就顯得有些不夠用了。尤其對B站等短視頻平臺的UP主們而言,想要留住粉絲的一鍵三連和投幣,沒有優質的內容輸出自然不行。這段時間,安卓和ios的應用商城裡都上線了一款超強新款剪輯軟體——不咕剪輯APP,熱愛嘗新嘗趣的小破站住民們,都試過了沒?為什麼說不咕剪輯是超強剪輯APP?
  • 停課不停學系列:疫情常用在線教學工具大全
    學習通超星學習通是面向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專業平臺。用戶可以在超星學習通上自助完成圖書館藏書借閱查詢、電子資源搜索下載、圖書館資訊瀏覽,學習學校課程,進行小組討論,查看本校通訊錄,同時擁有電子圖書,報紙文章以及中外文獻元數據,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學習服務。
  • ZOL蔡小鵬:六大專業變革服務4億科技用戶
    慧聰集團副總裁、中關村在線總經理蔡小鵬向我們分享了ZOL關於媒體價值的思考,他表示ZOL在未來一年將聚焦於科技媒體的六大變革,實現從專業內容、聚合平臺、搜索覆蓋、電商引流等多個緯度的全面升級,服務4億科技用戶,提供更多媒體價值。
  • 一個漫畫平臺能擁有2億用戶,融資超10億,這是國漫崛起了嗎?
    要知道中國在2019年的二次元用戶規模僅為3.32億人,按照增長速度預測,二次元用戶突破4億至少要到2021年。那麼「快看漫畫」僅作為一個漫畫平臺就能擁有2億用戶,這不禁就令人產生懷疑,因為菜鳥絕不相信中國會有這麼多的漫畫用戶。但是「快看漫畫」的巨額融資又令我啞口無言,難道菜鳥這樣的漫畫迷成為了小眾中的小眾嗎?
  • 一個漫畫平臺能擁有2億用戶,融資超10億,這是國漫崛起了嗎?
    要知道中國在2019年的二次元用戶規模僅為3.32億人,按照增長速度預測,二次元用戶突破4億至少要到2021年。那麼「快看漫畫」僅作為一個漫畫平臺就能擁有2億用戶,這不禁就令人產生懷疑,因為菜鳥絕不相信中國會有這麼多的漫畫用戶。但是「快看漫畫」的巨額融資又令我啞口無言,難道菜鳥這樣的漫畫迷成為了小眾中的小眾嗎?
  • 推薦五款超讚小視頻製作工具
    只要擁有一款小視頻製作利器,你也能快速做出獲贊無數的小視頻,本文給你介紹五款非常實用的,推薦一試!小視頻製作軟體哪個好小視頻製作工具推薦蜜蜂剪輯這是一款提供了五個主流平臺視頻剪輯比例的實用小視頻製作工具
  • 被B站投資的不咕剪輯,正在幫B站解放UP主生產力_財經_澎湃新聞-The...
    截至6月底,B站的月活躍用戶達到1.72億,商業版圖不斷擴張,僅在今年就投資了掌派科技、千躍網絡、綺心科技、影之月、貓之日、時之砂、光焰網絡等數家遊戲公司,全資收購手辦、盒蛋類產品製造商ACTOYS,還首次涉足影視行業,以5.13億港元入股歡喜傳媒,甚至還參投了日本虛擬偶像舞臺技術商lategra。
  • 剪映專業版 for Mac(視頻剪輯工具)v1.0.11中文版
    還在尋找一款好用的視頻剪輯工具嗎?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剪映專業版,剪映專業版 for Mac是一款全能好用的視頻編輯工具,使用剪映專業版能夠輕鬆對視頻進行各種編輯,包括卡點、去水印,特效製作、倒放、變速等,還有專業風格濾鏡,精選貼紙給你的視頻加點樂趣。本軟體測試環境10.15.7系統!
  • 最全手機最火的短視頻剪輯教程來了!
    繼電腦、英語成為必備職場技能之後,一種新的技能被全民所需要,那就是:視頻剪輯。其實,不需要電腦和專業的拍攝設備,一部手機,現在已經可以輕鬆完成短視頻拍攝、剪輯、發布。許多人已經成為了手機短視頻拍攝剪輯高手。那麼,要說手機端最火的剪輯軟體是哪個?
  • 短視頻平臺之爭,誰來奇襲Z世代?|短視頻|b站|不咕剪輯|剪映|快影
    對視頻內容的重視,自然溯源到內容生產的前端,布局剪輯工具是最快的方法。以目前內容創作者對視頻工具的使用偏好和掌握程度來看,操作簡便、易上手的剪輯工具的確能成為強NPC。所以騰訊推出了秒簡,B站上線了必剪,快抖的剪映和快影起步得早,量已經在那裡了。起步早的平臺籌謀也早,總有些用慣了某款剪輯工具的用戶,自然而然地就紮根在原平臺。
  • 美攝科技助力嗶哩嗶哩上線新版雲剪輯,使用體驗再升級
    據悉,國內知名彈幕視頻網站嗶哩嗶哩官方通知舊版web視頻編輯器下線,新版雲剪輯正式上線,無需下載,直接在網頁瀏覽器中進行操作。相對於舊版的web視頻編輯器,新版雲剪輯在整體用戶體驗上有了全面升級。
  • 短視頻推動視頻剪輯出圈,萬興科技Filmora深入年輕群體!
    由抖音推出的手機短視頻剪輯製作軟體剪映排名第九位,遠超海外產品。無獨有偶,前不久在全球領先的商業軟體評測機構G2發布2020年冬季調研報告顯示,綜合企業用戶評論數、滿意度、市場佔有率、G2評分各維度評價篩選得出,由國內消費類軟體第一股萬興科技推出的視頻剪輯產品Filmora9以及專業的視頻剪輯軟體
  • 以不咕剪輯為例,看移動剪輯應用如何突圍?
    在流量獲取愈發困難的當下,聚集大量優秀的視頻創作者成為各大視頻平臺的重要發展目標。目前的視頻剪輯app集成了Ae與Pr的重要功能以及一些傳統剪輯工具所不具備的智慧剪輯、配音、配字幕等功能,使得視頻創作門檻越來越低,即使是新手小白也不必配備專業設備不必掌握專業技能,套用模板就可以一鍵出片。
  • 新氧「黑科技與新媒體矩陣」助力醫美在線服務平臺 倍受用戶青睞
    11月25日,新氧科技(NASDAQ:SY)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財報。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新氧科技第三季度總收入3.59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9%。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淨利潤2,640萬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