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技之長 拓寬就業增收路

2021-01-09 新華網新疆頻道

  尼勒克縣以培訓促就業、培訓促創業、培訓促增收為出發點,利用冬季農閒時節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實用技術培訓班,內容豐富的各類實用技能培訓受到了各族群眾的歡迎。

  近日,尼勒克縣喀拉蘇鄉為廣大農牧民群眾免費舉辦的中式面點培訓班、電焊培訓班、美容美髮培訓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記者在培訓現場看到,專業教師正通過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對所學技能進行詳細介紹,村民們在一起仔細聆聽講解,認真記錄技能要領,爭取利用冬閒時節多掌握一門實用技能,為今後增收致富的就業路打下良好基礎。

  尼勒克縣克什喀拉蘇村村民扎貝拉•吳斯班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學了三天了,一共學45天,現在老師教大家做各種樣子的餅乾、桃酥,以後自己在家做也可以,開店也可以。

  該鄉闊孜巴斯村村民李珊是第一次報名參加此次免費技能培訓,短短幾天時間她就對美容美髮基礎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她告訴記者,技能培訓班的開辦真正實現了她心中所想和所需,也為今後自主創業與就業奠定基礎。

  尼勒克縣喀拉蘇鄉闊孜巴斯村村民李珊說:「我們村舉辦了美容美髮學習班,我第一時間來報名,而且這個美容美髮班學習是免費的,像我本身也比較喜歡學習美容美髮這塊,為我以後自己開店或者給別人打工也學下了基礎,學到了很多東西。」

  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尼勒克縣喀拉蘇鄉按照前期確定內容、報名選學、參加培訓等方式開展「自選式」「點單式」培訓,充分調動牧民群眾參加技能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大家掌握一技之長,不斷提高勞動技能及就業創業能力。

  尼勒克縣喀拉蘇鄉宣傳幹事段永只說:「我們喀拉蘇鄉目前已開設有麵點、電焊、美容美髮等七種培訓班,共有230多人自願報名參加,通過這方式讓老百姓冬閒變冬忙,讓大家學有一技之長,為今年外出務工拓寬路子打好基礎。」

相關焦點

  • 靈璧縣韋集舉辦技能培訓 拓寬群眾就業渠道
    為進一步提高農村富餘勞動力就業技能,拓寬群眾就業渠道。12月12日,由靈璧縣人社局定點培訓機構--宿州東潤職業培訓學校到韋集鎮舉辦中式麵點師培訓班。此次培訓經過前期摸排,全鎮共有145人報名,根據各村報名人數,培訓地點定在金銀山和垓下兩個村。
  • 瓜州縣「四駕齊驅」拓寬群眾增收路
    今年以來,瓜州縣緊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目標,認真貫徹中央、省市決策部署,全面落實「四不摘」要求,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促進群眾實現多渠道增收,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一是堅持園區示範帶動,打造富民增收合力。
  • 江西省人民政府 市縣動態 九江市:拓寬就業渠道 助力農民增收
    九江市:拓寬就業渠道 助力農民增收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近年來,九江市人社部門以保促穩,大力宣傳就業創業政策,抓好重點群體就業工作,紮實做好「六穩」「六保」,促進農村勞動力多渠道轉移就業和增收。
  • 五指山市毛陽鎮拓寬貧困戶增收路
    今年以來,毛陽鎮將推進貧困勞動力就業穩崗工作提上議程,全面排查摸清貧困戶務工情況,建立務工就業臺帳,採取多項措施拓寬貧困戶的務工渠道,截至目前全鎮貧困勞動力已外出務工1944人,達去年務工總人數102.2%。  「我們及時開發、增設疫情防控臨時公益性崗位,確保受疫情影響減少收入的貧困勞動力能夠就近務工、增加收入。
  •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清水:精準施策助脫貧 產業拓寬致富路 2021-01-05 12: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河北省拓寬路兜住底力促大學生充分就業
    河北省精準發力應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大考」拓寬路兜住底力促大學生充分就業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馬利)「真得感謝學校線上服務,不見面也能幫我找到穩定、宋帆的經歷是河北省精準發力應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大考」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河北省密集出臺促進大學生就業創業政策,推出30條「硬核」措施,拓寬就業渠道,讓畢業生充分就業、高質量就業。
  • 奉節縣各級婦聯開展實用技能培訓 助力婦女創業就業
    為了提升婦女實用人才隊伍整體素質,幫助部分婦女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女性朋友就業創業,奉節縣各單位、鄉鎮婦聯積極行動,開展婦女創業就業培訓活動教育引領廣大婦女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增強新本領。
  • 點亮創業就業路 山海關區為殘疾人撐起朗朗晴天
    5月17日是第三十個全國助殘日,當天上午,在秦皇島市殘聯、山海關區殘聯的指導幫助下,該市首個由社會公益組織打造的助殘創業就業基地——山海關「新希望·殘創」鞋吧正式成立。據了解,山海關「新希望·殘創」鞋吧位於關城南路東段,是該區紮實推進「三創四建」活動,動員社會力量支持弱勢群體創新、創業的又一有力舉措。該基地由秦皇島愛循環公益服務中心、致良知公益服務中心聯合創立,經營擦鞋及皮鞋、皮具美容保養等業務。目前已為肢殘人士提供十餘個就業崗位,並將對肢殘職工進行相關職業技能培訓。
  •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威縣:扶貧電商平臺拓寬致富路 2020-12-06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金溪創新模式拓寬貧困戶增收渠道
    該公司推行的股份合作幫扶模式,通過「村集體+公司+基地+貧困戶」形式,讓貧困戶以扶貧資金為本金參與入股,帶動周邊200多戶貧困戶脫貧增收。「年底分紅是貧困戶最開心的時候,他們可以獲得30%的分紅,村集體佔40%,還有30%的收益作為來年再發展資金。」該公司總經理王國清介紹道。
  • 秦嶺路街道組織開展中式面點培訓 助力失業人員再就業
    為進一步提升失業人員就業技能和創業工作,拓寬失業人員就業範圍,提高就業能力,增強就業穩定性,秦嶺路街道根據失業人員就業技能培訓需求,於12月7日上午在錦藝集團會議室舉行了失業人員就業技能培訓開班儀式,此次培訓委託鄭州智能雲創職業培訓學校開展為期5天的中式面點免費培訓,共有60餘名失業人員參加了此次培訓
  • 讓更多人擁有一技之長,大同完成10萬人次職業技能培訓任務
    (資料圖 王中勳 攝)  這一年,大同著力推進「人人持證、技能社會」建設工作,以技能提升促就業助脫貧,讓更多的勞動者乘著技能培訓的「東風」,擁有一技之長。截至目前,大同2020年已培訓101519人次,94828人取得培訓合格證書。值得一提的是,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能力證書、特種作業證書等各類資格證書者達55585人。
  • 湘鄉市月山鎮白龍村:就業扶貧託起村民穩穩的幸福
    劉太白意識到,要想把維修店開下去,必須提高維修技能,拓寬業務範圍。 正當劉太白為提升技術的問題一籌莫展時,白龍村駐村幫扶隊把促進就業作為扶貧「重頭戲」全面推開,根據貧困戶意願,開展「點菜」式技能培訓。在駐村幫扶隊的協調幫助下,劉太白參加了免費電工培訓班。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訓操作,劉太白學到了專業的電工技能,順利拿到了全國通用的電工合格證。
  • 藍山縣大源村:優質香菇拓寬致富路
    紅網時刻永州1月7日訊(通訊員 廖財銀)近年來,藍山縣大橋瑤族鄉大源村結合自身優勢和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以發展合作社為支柱,持續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3年前,邱世國根據大源村晝夜溫差大、土壤適宜等特點,遠赴浙江把2名技術人員請回來指導菌棒種植,同時成立了世國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村民建立利益機制,以多種方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由於種植過程採用的是無公害防治,而且有專業技術人員把關粉碎、和料、灌包、高溫滅菌等流程。大棚裡培育出來的香菇傘柄粗短、個頭圓潤矮小,比市場上的普通香菇香味更濃鬱,口感更爽脆、香甜;深受消費者喜愛。
  • 濟南市長清區:北方火龍果,拓寬鄉村振興路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8日訊以產業增收為目標,因地制宜,積極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培育發展特色種植作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抓手,相繼培育出五峰火龍果、萬德獼猴桃等特色產業項目,在長清區,特色種植,正在拓寬鄉村振興路。
  • 拓寬致富好門路 特色農業促增收
    食用菌、花卉栽種植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注入了新活力,也拓寬了農民的致富好門路。 十月的延安,老百姓談農事、曬幸福,喜上眉梢說豐年。在寶塔區河莊坪鎮萬莊村的特色食用菌栽培基地,香菇、靈芝、黑木耳喜獲豐收。靈芝種植大棚裡,養殖戶李軍正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的「寶貝們」。
  • 甘肅東鄉:下功夫解決搬遷群眾就業難題
    近年來,東鄉縣通過易地扶貧搬遷,不僅改善了群眾行路、住房、用水、用電、上學、就醫等生產生活條件,還通過強化管理,讓搬遷群眾居有所依,並通過就業培訓、扶貧車間拓寬群眾就業渠道和收入來源,使當地脫貧攻堅步伐不斷加快。
  • 大學生不滿現狀重新找工作,無一技之長就業壓力大,怎麼做?
    剛畢業找工作,難免會遇到挫折,比如專業不對口,專業冷門,或者自己在讀書階段沒有好好讀書,等等可能還會有很多其他因素,小編在這裡就不去一一列舉,那麼就業壓力大這是一種正常現象,加上最近兩年的市場經濟很不景氣,據小編了解很多無論大小公司都有裁員現象,再加上現在全民受教育水平提高,那麼就業壓力也算是隨之不斷上升
  • 【交通扶貧】交通打頭陣 產業強支撐 就業促增收
    近年來,在交通運輸部的大力關心支持下,黑水縣堅持交通打頭陣、產業強支撐、就業促增收,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勝利。黑水縣平均海拔3544米,面積4356平方公裡,轄3個鎮14個鄉123個村5個居委會,共6.2萬人。
  • 印江木黃鎮:「雙向服務」穩就業 「雙雁」行動助增收
    用心服務群眾促進就業保民生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該鎮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疫情防控、自覺居家隔離,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生產生活卻受到一定影響。就業是民生之本。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該鎮用心服務群眾,千方百計促進群眾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