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前往影院觀看了日本動漫電影《天氣之子》,電影院裡全是小年輕,我一個30多歲的老阿姨還是感覺比較尷尬的。
不得不說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天氣之子》由新海誠執導。整個片子講述的一個離家出走16歲高中生帆高和少女陽菜之間的懵懂的愛情故事。高中一年級的夏天,帆高離家出走,來到東京。但是他的生活立馬變得窮困,在度過孤獨的每一天之後終於找到的工作,是為古怪的超自然雜誌撰稿。
如同預示著他接下來的命運一般,連日不斷地下雨。此時,在人潮熙熙攘攘的都市一角,帆高遇到了一位少女。
由於某些緣故,少女陽菜和弟弟兩人一起堅強生活。而她,擁有不可思議的能力。只要她開始祈禱,陰雨天便會變晴,她是不可思議的「晴女」。為了賺錢,由帆高精心策劃,讓陽菜 在網上為人訂製天氣,幫人們帶來晴天。人們受夠了陰雨連綿的天氣,紛紛找他們下單,每一次陽菜都滿足大家的心願,生意似乎很好。後來古老的傳說應驗了,陽菜每次帶來一次晴天,她的身體就會變透明一點,她身上透明的地方越來越多,後來她問帆高是不是也想要陰雨天停止,帆高說是。陽菜說讓天氣不再下雨的唯一辦法就是她死去。帆高說沒有了陽菜,要晴天何用?帆高一覺醒來發現下雨停止,陽菜也已經消失不見,方才明白陽菜說的一切都是真的。帆高拿著送給陽菜的生日禮物—一枚告白戒指來到一座舊樓的房頂,據說那裡是和天空連接的地方。一片混沌中帆高找回了陽菜,並把她帶回地球。後來接著三年大雨,東京變成一座水城,帆高在家鄉高中畢業後回到東京和失去晴天能力的陽菜相遇。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9.1,很高的評價了。
為什麼這部電影這麼成功?
首先第一、整部片子畫面非常唯美,細膩。陰雨連綿的氤氳氛圍中,每一幀都可以截下來當壁紙。畫面比實景好看。第二、故事好。影片中的帆高、陽菜、須賀、夏美等人都不是單一的人設,他們有優勢,有缺陷,有掙扎,有成長,就像我們自己,以及我們身邊的友人一樣。在看電影的過程中觀眾把自己的人生經歷和體驗融入其中,很容易取得共鳴。故事節奏也很好,前面平淡,後面驚險,驚奇,刺激。
電影中有溫暖,有溫馨,有愛而不得的苦澀和悲傷。可算是東京版的《傾城之戀》。在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中,張愛玲說香港的傾覆成就了範柳原和白流蘇,而在《天氣之子》中,則是水淹東京三年成就了帆高和陽菜。
第三、新海誠這個超級大IP。新海誠已經創作了多部動漫作品並且經過了市場和觀眾的檢驗。大家對於他的新的動漫作品的推出心理上本就充滿了期待。新海誠在中國擁有一大批超級粉絲,讓這部影片未播先紅。
以上三點也值得中國動漫借鑑,反觀中國動漫,除了《大聖歸來》、以及今年大熱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似乎沒有什麼好的動漫大電影。《大聖歸來》與《哪吒之魔童降世》源於孫悟空和哪吒這兩個深入人心的文學文本,經過長期的演化積累,在們心中埋下一個IP種子。與日本動漫電影相比,中國動不僅缺工業化流程、缺原創人才,更缺原創IP。看著迪士尼、宮崎駿長大的90後00後已經建立起了自己的觀影習慣和觀影品味,中國動漫若不發力,必將錯失這個規模巨大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