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之子》為什麼評價兩極分化,新海誠的浪漫之作

2020-12-04 牧夕木兮MU

《天氣之子》作為新海誠引入國內的第二部電影。總體的故事結構和上一部《你的名字》差不多,都是因為一個事情(流星,下雨)相遇之後經歷一段快樂的時光跟著分開再相聚的劇情。

但《天氣之子》這部作品上映以來,也受到很大的爭議,原因是因為一些劇情和人物的舉動和大眾的認知不符。那麼到底這部動漫怎麼樣呢?

《天氣之子》講述的是一個離家出走的少年邂逅一個會控制天氣的少女的故事。故事中的東京連綿的陰雨,少年來到東京的生活同樣並不順遂,與陽菜的邂逅,則改變了他暗淡的生活,但陽菜在使用超能力的同時,也要為之付出代價。故事的最後做了個「電車難題」,犧牲自己所愛的人,成全大部分人或者讓天氣一直這樣壞下去,拯救自己所愛的人。

男主的選擇也是電影最具爭議的話題,如果說選擇前者可以說是無私、顧全大局的英雄行為。但主角不是「英雄」也不是所謂的「救世主」。而是一個普通人,一個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的普通人。,他們都只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普通人,而在正值風華正茂的年紀,他們感受最多的不是溫暖,而是東京這座城的冷漠,陽菜出於自己的善良選擇犧牲,帆高自然也可以為了最為寶貴的人選擇拯救,《天氣之子》不是一部英雄電影,也不存在「凡人之軀,比肩神明」的鋼鐵俠,新海誠正是希望通過這樣一個不流於世俗的結局,讓世人看到在自己眼中什麼才是純粹的愛。

關於獻祭,在片中老爺爺說東京在200年前原本是海洋。現在拼命下雨,只是恢復他原本的樣子罷了,老人口中也得知「歷代天氣巫女的結局都不怎麼好」(巫女獻祭讓我想到了《零》系列),或許不去獻祭才是順應自然的感覺,去獻祭反而逆天而行。在電影結尾的最後大叔(須賀圭介)說的「你有改變到世界嗎?沒有,體制不會因為個人而改變。」似乎也在表明新海誠的觀點。

《天氣之子》新海誠的角度是偏重年輕世代的,因為他看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地方,但如果把大人或上一代看作是得到利益的一代,也不盡公平(新海誠應也不是這樣的想法,就像故事中的警察並非壞人),只是各世代為了生存,必須一起找到共存的方法。而這方法在劇中,即是須賀圭介代表著大人的思考要轉變,要能理解年輕世代的想法,但同樣的年輕世代也不要把自己看待得過於自我,要互相給空間,而在這空間的共存,就是愛的分享和依存。

總得來說,雖然這部《天氣之子》可能在風評上沒有《你的名字》那麼好,但是其中卻帶入了很多新海誠對現實問題的一些思考,反抗了東方集體主義的「小我為大我犧牲」,我最喜歡新海誠導演的一點就是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會有新的大膽的嘗試,每部作品都在改變和突破自我,無論這種改變是否是成功的,也期待新海誠的更多新作品。

相關焦點

  • 《天氣之子》為什麼評價兩極分化,新海誠的浪漫之作
    《天氣之子》作為新海誠引入國內的第二部電影。總體的故事結構和上一部《你的名字》差不多,都是因為一個事情(流星,下雨)相遇之後經歷一段快樂的時光跟著分開再相聚的劇情。但《天氣之子》這部作品上映以來,也受到很大的爭議,原因是因為一些劇情和人物的舉動和大眾的認知不符。那麼到底這部動漫怎麼樣呢?
  • 天氣之子上線B站,剛上線就開始爭吵,評價兩極分化火藥味極濃
    #二次元#在昨日,B站上線了新海誠在2019年的超熱門動畫電影天氣之子,對於這部動畫,不管是製作這一方面還是劇情這一方面,官方和許多評分機構都給出了極高的評價,都是誇這部動畫十分不錯。其實每一部動畫都會有這種情況,但如此兩極分化的情況還是真的十分少見,因為這部動畫真的很好,所以值得這麼高的分,但也的確看得出不好的地方,所以它理應低分。但的確這部動畫給每一個觀眾都帶來了不同的觀感,特別是題材和角色設計本身就和正常人的思維有所不同,才會導致評論兩極分化這種情況發生。
  • 天氣之子:評價兩極分化,網友稱不如你的名字,豆瓣惡評如潮
    #天氣之子#天氣之子上映的時間剛好是周五,後面有兩天周六日,大部分上班族和上學的人都能夠有空去看這部動畫電影,所以也在短短的幾天時間內收到了大量的已經觀看過的觀眾的評論。目前網上對於天氣之子的評價呈兩極分化,給好評的很多,給差評的更是如潮水一般的多,主要還是因為這些觀眾覺得天氣之子沒能達到他們想像中預期的樣子,而且劇情方面存在著他們所不能理解的橋段,那這些給差評的網友不能理解的地方真的是所有人都不能理解的嗎?其實並不是。目前天氣之子已經在中國收穫了1.6億票房,這是一個開門紅成績。
  • 相比《你的名字》一邊倒的盛評,《天氣之子》為何評價兩極分化?
    而本期我們要談的動畫,在本質上和《種命》非常相似——《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BD於2020年5月27日發售,B站於2020年7月21日開放了web版放送。而最終這部電影與三年前《你的名字》一邊倒的盛評不同,評價呈現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這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 相比《你的名字》一邊倒的盛評,《天氣之子》為何評價兩極分化?
    而本期我們要談的動畫,在本質上和《種命》非常相似——《天氣之子》。故事講述了天氣氣候時而平和時而狂暴的時代,被命運捉弄的少年少女相遇,「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故事。製作上還是經典的新海誠式作畫,敘事上還是新海誠常用的單個角色獨白推進故事,音樂方面……也確實沒什麼太多可以談的。而最終這部電影與三年前《你的名字》一邊倒的盛評不同,評價呈現非常明顯的兩極分化,這倒也在我的意料之中。
  • 《天氣之子》口碑兩極分化,豆瓣僅有7.3分,新海誠真的不靈了嗎?
    扯遠了,為什麼《天氣之子》如此讓人期待,那是因為2016年的《你的名字》實在是太強了,日本票房超過250億日元,國內票房超5.7億,除了登頂16年日本票房榜首,也終結了《千與千尋
  • 《天氣之子》票房口碑兩極分化,能否超越《你的名字》?
    日本動畫電影《天氣之子》2019年11月01日在中國上映。這是新海誠繼《你的名字》後時隔三年的又一部動畫電影。目前口碑呈現兩極分化,一部分觀眾認為電影延續了新海誠一貫的水準,畫面美輪美奐,音樂恰到好處。
  • 《天氣之子》口碑為什麼會兩極分化?
    #日本動漫#《天氣之子》為什麼會兩極分化?那個矮矮的但很熟悉古老的天氣巫女的老人講述故事時,他的孫子一直在玩手機,低頭族不關心這些故事和世界。電影中很多人們和背景人物也是這樣,漠視自然,寧肯沉迷網絡也不願意看看雨滴雲彩和天空。天氣一直在變差變惡劣。
  • 《天氣之子》同《你的名字》美翻天,結局為何出現兩極分化呢?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天氣之子這部動漫電影了吧!而對於最後的結局卻兩極分化,這部電影同樣也是新海誠導演的作品,但他的結局卻不像是你的名字一樣,給了大家無限猜想。天氣之子,最後的結局簡單明了。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部電影。
  • 《天氣之子》同《你的名字》美翻天,結局為何出現兩極分化呢?
    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看過天氣之子這部動漫電影了吧!而對於最後的結局卻兩極分化,這部電影同樣也是新海誠導演的作品,但他的結局卻不像是你的名字一樣,給了大家無限猜想。天氣之子,最後的結局簡單明了。而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聊一聊,這部電影。
  • 《天氣之子》美版預告:新畫面曝光 1月北美上映
    上映時間由日本動畫導演新海誠帶來的新作《天氣之子》發布了英文預告片,在本次的預告片中,有不少之前沒有的公開的新畫面曝光,劇情看起來充滿了奇幻色彩,並且具有相當的緊張感。《天氣之子》的音樂由RADWIMPS樂隊製作,這也是繼《你的名字》之後,新海誠與RADWIMPS再度合作。同時,新海誠在故事背景上做出全新設計,大膽構建出一個極具想像力的奇幻世界。片中,天空之上存在著「比海洋更深的世界」,擁有「100%令天氣放晴」的超能力的女主角陽菜,將與男主角帆高開啟一場唯美又驚心動魄的愛情之旅。影片充滿奇幻色彩的世界觀和故事,為觀眾提供了豐富的探索空間。
  • 新海誠預言《天氣之子》或爭議,小慄旬參與配音
    近日新海誠、RADWIMPS及一眾聲優出席製作報告會,會上被問及對《天氣之子》的感想,RADWIMPS的野田洋次郎就指它很有新海誠的風格之餘,亦有令人意外的地方,並認為作品可能會評價兩極。至於新海誠則表示《天氣之子》是娛樂片大作,絕對會很有趣,不過就可能會讓觀眾看完後出現意見分歧和爭議,因為本作與王道故事有所不同,是會讓觀眾思考「自己的話會怎樣做呢」的故事。
  • 《天氣之子》:這次,你看懂新海誠了嗎?
    文&編:綠麥新海誠的動畫電影《天氣之子》醞釀三年。宣傳語「有一種陪伴,是從《你的名字》到《天氣之子》」,勾起了不少人的情懷。整個電影看下來,只能感嘆新海誠不愧有「壁紙狂魔」之稱,《天氣之子》中場景的刻畫和塑造依舊精緻,每一幀畫面都很養眼,唯美得令人驚嘆。《言葉之庭》的雨、《秒速五釐米》的坡道、《你的名字》裡的神社,大量真實的城市景觀,在《天氣之子》裡都通過電腦3D的CG動特效進一步再現。水滴打在地面上彈起後的晶瑩剔透,以及天空的波瀾壯闊無不讓觀眾感受到了觀影的快感。
  • 你真的看懂新海誠了嗎?深度解析《天氣之子》:絕不是爛片
    十一月一日,新海誠的新作《天氣之子》國內上映。在此之前,這部作品已經在日本斬獲140億日元票房,成為年度票房冠軍,代表日本提名第九十二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篇」和「最佳國際影片」兩個獎項。新海誠也成為了日本繼宮崎駿之後唯一一位連續兩部作品票房破百億的導演。讓人始料不及的是,這樣一部在日本本土口碑票房雙豐收的作品,在國內卻似乎「水土不服」,評論兩極分化,被不少人批評為爛片。
  • 你是《天氣之子》的觀眾嗎?簡評《天氣之子》
    而本期我們要談的動畫,在本質上和《種命》非常相似——《天氣之子》。《天氣之子》於2019年7月19日在日本上映,BD於2020年5月27日發售,B站於2020年7月21日開放了web版放送。所以我寫這篇推送的時候,只要對這部電影感興趣的應該都看過了。
  • 品味新海誠:《天氣之子》,想嘗試前往那道光芒中
    去年獲得角逐奧斯卡獎的動畫不多,最具有希望的除了迪士尼動畫《玩具總動員》、國產黑馬動畫《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外,就是這部《天氣之子》。足以看出這部動畫的優秀。《天氣之子》的劇情是我們熟悉的新海誠劇情,看似是一個遐想出的環境中,上演著令人感觸的故事,東京處在氣候失控的情況,每天都是不停的下雨,從來沒有晴朗的時候,主人公帆高離家出走來到東京,在一家雜誌社工作,遇到了女主角陽萊,陽萊是一個「晴女」具有可以讓天氣放晴的能力,在與陽萊相處的時間,帆高逐漸喜歡上了陽萊,但是由於陽萊過度地使用了自己讓天氣放晴的能力而消失,在帆高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下
  • 求求你們別罵《天氣之子》了,新海誠真的學會講故事了
    今天我們聊一個剛上映的新片《天氣之子》。其實在觀影之前我對於這部電影是沒有太大期待的,因為看了內地首映的觀眾對於這部片子評價普遍不怎麼樣。然而今天看過後我徹底傻眼了,咱可能看的不是一部電影,我覺得《天氣之子》很好看啊。
  • 《你的名字》聯名作《天氣之子》,畫風精緻唯美,劇情卻是硬傷
    新海誠作品獨特的寫實細膩的畫風,故事中大膽宣告的勇敢的愛情,感動的電影曲等。 所以,如果你是新海誠的粉絲,他的新作品《天氣之子》不會讓你失望,電影依然是原始的新海誠style。 新海誠新作《天氣之子》和《你的名字》被稱為聯名作,結果評論兩極的分化。
  • 《天氣之子》:我們為什麼喜愛新海誠?
    遊戲般的碎片化敘事昨天去看《天氣之子》了。在影院裡看天氣之子的時候,看新海誠的時候,總是頭皮發麻。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上一次在大陸的影院見到新海誠是在《你的名字》。新海誠是個小說家,也是個喜歡悲劇的導演。眾所周知的是,所有畫面可以稱之為壁紙的電影,是新海誠的特色。然而在畫面之外,我們讀懂了新海誠的哪些呢?
  • 天氣之子為什麼被說三觀不正?但別忘了世界本就沒有真正的對錯
    作為新海誠去年的作品《天氣之子》,距離上一個作品《你的名字》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四年了,如果說上一個作品大受好評的話,這個新作《天氣之子》可味是兩極分化,至於為什麼會兩極分化小編就說說原因吧。其實前面倒沒有太多疑問,就是後面男主帆高說的一句話:天氣怎麼樣跟我無關,我只要陽菜,就是因為這句話才會兩極分化的,當然這個回答沒有標準答案,每個人都可以用自己的經歷和三觀來評價,所以後面小編不會說是對是錯。